一种白皮松育苗方法

文档序号:161100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白皮松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白皮松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白皮松(Pinus bungeana),别名白骨松,三针松,白果松,虎皮松,蟠龙松等,是一种原产于中国东北和中部的松树。白皮松是生长缓慢的乔木,树高可达15到25米。白皮松光滑,灰绿色的树皮逐渐呈圆形脱落,显示出浅黄色的斑块,随着日照会变成黄褐色,红色,或紫色。白皮松是一种宽阔,有些茂密的乔木,枝条向上大范围地伸展。白皮松的叶子为针状,叶鞘脱落,三针一束,表面光滑呈绿色,6-9厘米长,2毫米宽。白皮松的球果呈卵圆形长4-7厘米,直径3-5厘米,深棕色并有少量种鳞。白皮松的种子6-8毫米长,种翅短,有关节,靠星鸦散播。1831年,德裔俄国人亚历山大 冯 本格博士(Alexander von Bunge)在北京附近的寺庙的树林中发现了白皮松,并命名。在中国,白皮松被广泛地栽培于寺庙附近,一些树木据记载已有1000年以上的树龄。1846年,白皮松被引进到欧洲和北美洲,在许多植物园中栽培有白皮松,在公园中也可以偶尔见到。白皮松的松果可以入中药,称为白松塔,性温味苦。北京戒台寺九龙松,位于戒台寺山门前,树冠高达18米,有九条银白色树干,故名九龙松,据记载是唐代武德年间种植,迄今已有1300余年。北京北海公园白袍将军,位于团城,两棵白皮松,树冠高达30多米,据记载是金代种植,迄今已有800多年。清代乾隆帝曾册封为白袍将军。陕西西安温国寺白虎皮松,相传植于唐代。山东曲阜颜庙唐代白皮松,相传植于唐代,被认为是最古的白皮松。白皮松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树种,主要为其具装饰性的树皮而栽培,许多人认为白皮松是所有松树中最美丽的树种。但白皮松为一种稀有树种,所以市场需求特别大,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利用容器育苗的方法,解决常规繁殖技术慢,成活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 于利用容器育苗的方法,解决常规繁殖技术慢,成活率低,市场需求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所述的白皮松容器育苗从苗床土壤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出圃及移植进行繁殖栽培,具有节约种子、管理方便、苗木活力强等优点。一、选地、整地和作床育苗地选在排水良好、地势平坦处,以砂壤土为宜。土壤的pH值在5至7之间。苗床分高床、平床、低床三种,床为:床宽I米至1.2米,长度20米,步道40厘米;床边用砖块围合,高12厘米,砖外壅土后用锨拍实,平整并拍实床面。二、基质的选择、处理及装袋基质用60%黄心土、30%腐殖质土、10%沙子、过磷酸|丐(每50千克土加I千克)的配方配置。育苗容器多选用蜂窝状连体无底塑料容器。容器直径4-12厘米,高12-15厘米。装袋前,将容器开张铺于床面,在四个角及四条边的中心各插入I根0.3厘米粗且表面光滑的细竹棍,将其固定,然后装满土。装土时应使营养袋间紧密排列,并与砖面紧贴,之后用3%硫酸亚铁溶液消毒,每平方米1.8升。也可以采用过筛的森林土壤做基质。三、选种、消毒、催芽及播种秋季采集种子,播前应对种子消毒,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或40%福尔马林300倍液喷种后覆盖2小时。种子消毒后要用水清洗。白皮松种子发芽率低,播前必须催芽,一般在播前10至15天进行。可采用“生豆芽”的方法,待种子有1/3以上裂嘴露白即可播种。播种在土壤解冻后进行,一般要地表温度达到10°C。播种时每袋3至4粒,覆土厚I厘米,播后立即浇水。四、苗期管理(I).水分管理出苗期保持床面湿润,夏季少量多次进行喷水。8月后停止浇水,利于苗木的木质化。(2).间苗间苗期不宜过早,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宜,每袋留I至3株。间除有病虫危害的、发育不正常的、弱小的劣苗以及过于密集的苗木。(3).除草5至10天进行I次。对茎叶粗大或开张的草,应贴袋面剪除,以免拔除时松动苗根或带出幼苗。(4).追肥当苗木出现初生叶,开始追肥。为控制施肥浓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宜采用液肥喷雾的方法。每15天进行I次,宜在傍晚。前期采用0.2%尿素液,后期用0.2%至0.3%磷酸二氢钾液。追肥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叶面。8月后停止。(5).遮阴白皮松幼苗喜遮阴环境,因此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搭建阴棚,减轻立枯病的发生。遮阴材料透光度以60%至70%为宜。可用遮阳网平展地固定在苗床的正上方。遮阳网应高于床面2米以上,以利于管理活动。其面积应比苗床面积大1/3,以免阳光非垂直照射时苗床外边沿的苗木受到日灼危害。¢).病虫害防治为有效控制猝倒、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应坚持每7天喷药I次。防治时,可用等量波尔多液、2%硫酸亚铁、I %代森铵(或多菌灵、甲托等)交替使用。同时,注意及时拔除病株,并远离圃地集中 烧毁。(7).防寒越冬一年生白皮松小苗组织幼嫩,抗寒能力差,易受冻害,因此应于封冻前灌足水,然后在苗床上搭棚以保证幼苗安全越冬。具体做法是建塑料棚,棚上盖草帘,棚不透 风,白天打开,夜晚盖好。第二年继续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促使苗木健壮生长,维持较高的保存率。五、苗木的出圃和移植由于受水分和养分供给及通风透光等条件的限制,应将两年生白皮松容器苗进行移植。根据土壤墒情,在移植前两三天对苗床灌水,提高容器内营养土的湿度,同时利于小苗在“起、运、栽”过程中袋内营养土的保存,从而利于维持和恢复苗木以水分代谢为主的平衡,最终达到提高移植成活率的目的。在移植过程中,应随起、随运、随栽,尽量缩短从起苗到栽植的时间。移植时株距20厘米至50厘米,行距30厘米至60厘米。在移植过程中不能损伤苗木顶芽,同时轻拿轻放,勿使容器内的土壤散落。移植深度以移植后容器口与地面齐平为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白皮松容器育苗过程中,营养土的准备和种子的消毒是播前必做的两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育苗的成败,必须高度重视。苗期管理应侧重于适时遮阴,并抓好病害预防,同时做好补充水分、间苗、除草、追肥等工作,以确保幼苗生长势良好。白皮松从两年生容器苗到培育成大苗,一般需经过三次移植,这是为了促进其形成良好的根系组织,从而提高大苗定植成活率,并利于其生长。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例1、结合甘肃省陇南白皮松种植做具体说明一、选地、整地和作床育苗地选在排水良好、地势平坦处,以砂壤土为宜。土壤的pH值在5至7之间。选苗圃时,应避免选用有病虫害和鸟兽危害的土地,避免选用常年种马铃薯、茄科和十字花科蔬菜的土地。深耕应在秋季尽早进行,这样能尽早消灭杂草,减少土壤养分浪费,同时减少虫害,促使土壤熟化,保持水分,提高地温。耙地在春季解冻后尽早实施,做到耙透、耙实、耙细、耙平。苗床有高床、平床、低床三种,应以当地气候条件和育苗地的水利条件、地形地势等来决定,方向以南北向为宜。以平床为例:床宽I米至1.2米,长度应利于管理工作,一般20米左右,步道40厘米左右;床边用砖块围合,高12厘米,砖外壅土后用锨拍实,平整并拍实床面。二、基质的选择、处理及装袋若条件允许,基质可采用过筛的森林土壤。此外,还可用60%黄心土、30%腐殖质土、10%沙子、过磷酸钙(每50千克土加I千克)的配方配置。育苗容器多选用蜂窝状连体无底塑料容器。容器直径4-12厘米,高12-15厘米。装袋前,将容器开张铺于床面,在四个角及四条边的中心各插入I根0.3厘米粗且表面光滑的细竹棍,将其固定,然后装满土。装土时应使营养袋间紧密排列,并与砖面紧贴,之后用3%硫酸亚铁溶液消毒,每平方米
1.8 升。三、选种、消毒、催芽及播种春播选上一年秋季采集的种子。保存期I年以上者要进行生活力测定,失去生活力的种子不能用,可通过水洗法完成种子的精选。为预防病害,播前应对种子消毒,用0.5 %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或40%福尔马林300倍液喷种后覆盖2小时。种子消毒后要用水清洗。白皮松种子发芽率低,播前必须催芽,一般在播前10至15天进行。可采用“生豆芽”的方法,待种子有1/3以上裂嘴露白即可播种。播种在土壤解冻后进行,一般要地表温度达到10°C。播种时每袋3至4粒,覆土厚I厘米,播后立即浇水。四、苗期管理:(I).水分管理出苗期保持床面湿润,夏季少量多次进行喷水。8月后停止浇水,利于苗木的木质化。(2).间苗间苗期不宜过早,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宜,每袋留I至3株。间除有病虫危害的、发育不正常的、弱小的劣苗以及过于密集的苗木。(3).除草5至10天进行I次。对茎叶粗大或开张的草,应贴袋面剪除,以免拔除时松动苗根或带出幼苗。(4).追肥当苗木出现初生叶,开始追肥。为控制施肥浓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宜采用液肥喷雾的方法。每15天进行I次,宜在傍晚。前期采用0.2%尿素液,后期用0.2%至0.3%磷酸二氢钾液。追肥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叶面。8月后停止。(5).遮阴白皮松幼苗喜遮阴环境,因此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搭建阴棚,减轻立枯病的发生。遮阴材料透光度以60%至70%为宜。可用遮阳网平展地固定在苗床的正上方。遮阳网应高于床面2米以上,以利于管理活动。其面积应比苗床面积大1/3,以免阳光非垂直照射时苗床外边沿的苗木受到日灼危害。¢).病虫害防治为有效控制猝倒、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应坚持每7天喷药I次。防治时,可用等量波尔多液、2%硫酸亚铁、1%代森铵(或多菌灵、甲托等)交替使用。同时,注意及时拔除病株,并远离圃地集中烧毁。( 7).防寒越冬一年生白皮松小苗组织幼嫩,抗寒能力差,易受冻害,因此应于封冻前灌足水,然后在苗床上搭棚以保证幼苗安全越冬。具体做法是建塑料棚,棚上盖草帘,棚不透风,白天打开,夜晚盖好。第二年继续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促使苗木健壮生长,维持较高的保存率。五、苗木的出圃和移植由于受水分和养分供给及通风透光等条件的限制,应将两年生白皮松容器苗进行移植。根据土壤墒情,在移植前两三天对苗床灌水,提高容器内营养土的湿度,同时利于小苗在“起、运、栽”过程中袋内营养土的保存,从而利于维持和恢复苗木以水分代谢为主的平衡,最终达到提高移植成活率的目的。在移植过程中,应随起、随运、随栽,尽量缩短从起苗到栽植的时间。移植时株距20厘米至50厘米,行距30厘米至60厘米。在移植过程中不能损伤苗木顶芽,同时轻拿轻放,勿使容器内的土壤散落。移植深度以移植后容器口与地面齐平为宜。本发明在白皮松容器育苗过程中,营养土的准备和种子的消毒是播前必做的两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育苗的成败。苗期管理应侧重于适时遮阴,并抓好病害预防,同时做好补充水分、间苗、除草、追肥等工作,以确保幼苗生长势良好。白皮松从两年生容器苗到培育成大苗,一般需经过三次移植,这是为了促进其形成良好的根系组织,从而提高大苗定植成活率 ,并利于其生长。
权利要求
1.一种白皮松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选地、整地和作床 育苗地选在排水良好、地势平坦处,以砂壤土为宜,土壤的pH值在5至7之间,苗床分高床、平床、低床三种,床为:床宽I米至1.2米,长度20米,步道40厘米;床边用砖块围合,高12厘米,砖外壅土后用锨拍实,平整并拍实床面; (2)基质的选择、处理及装袋 基质用60%黄心土、30%腐殖质土、10%沙子、过磷酸钙(每50千克土加I千克)的配方配置,育苗容器多选用蜂窝状连体无底塑料容器,容器直径4-12厘米,高12-15厘米,装袋前,将容器开张铺于床面,在四个角及四条边的中心各插入I根0.3厘米粗且表面光滑的细竹棍,将其固定,然后装满土,装土时应使营养袋间紧密排列,并与砖面紧贴,之后用3 %硫酸亚铁溶液消毒,每平方米1.8升; (3)播种要求 秋季采集种子,播前应对种子消毒,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或40%福尔马林300倍液喷种后覆盖2小时;种子消毒后要用水清洗;种子催芽,在播前10至15天进行,待种子有1/3以上裂嘴露白即可播种,播种要地表温度达到10°C,播种时每袋3至4粒,覆土厚I厘米,播后立即浇水; (4)苗期管理 苗期保持床面湿润,8月后停止浇水;间苗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宜,每袋留I至3株,.除草5至10天进行I次,追肥当苗木出现初生叶,开始追肥,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搭建阴棚,遮阴材料透光度以60%至70%为宜;病虫害防治为有效控制猝倒、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应坚持每7天喷药I次; (5)苗木移植 将2年生白皮松容器苗进行移植,移植时株距20厘米至50厘米,行距30厘米至60厘米,移植深度以移植后容器口与地面齐平为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白皮松育苗方法基质的选择装袋也可以采用过筛的森林土壤做基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白皮松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选地、整地和作床;(二)、基质的选择、处理及装袋;(三)、选种、消毒、催芽及播种;(四)、苗期管理;(五)、苗木的出圃和移植。对白皮松进行一系列适应于白皮松的规范化育苗。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容器育苗的方法,解决常规繁殖技术慢,成活率低,市场需求大的问题。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190260SQ20121000642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林云 申请人:林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