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林地人参种植的一面坡连体调光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64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林地人参种植的一面坡连体调光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种植方法,S卩非林地人参种植的一面坡连体调光棚。
技术背景
在现有技术中,人参为五加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 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是名贵中药材。性味甘、微苦。具有微温、补气、生沣安神、益气等功能。我国人工栽种人参历史悠久, 传统的人工种植的人参一般称为“园参”,多在我国吉林省一带上坡上栽种,采取仿生态的伐林栽植。但由于传统的毁林栽参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生态和社会健康、有序、高效、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国家非常重视中药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中药产业化,现代化建设,为振兴吉林省人参这一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非林地人参种植,提供优质好参是迫在眉睫,非常有必要。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规范化、大面积、高产量、高质量、适合人参生长的非林地人参种植的一面坡连体调光棚。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非林地人参种植的一面坡连体调光棚,其特征在于
a、对应参床在参地搭设一面坡连体式参棚,棚架前檐(1)高1. 40m 1. 50m,棚架后檐(2)高0. 9m 1. Om,前檐一行与后檐一行立柱间距为220 230cm,同一行立柱间距 160 220cm ;
b、棚面上固定有遮光膜;在参棚前沿、参床两端或种植区参床外围上遮阳网。
棚架前檐(1)与地面平行线角度为40° 60°。优选50°。
非林地种植人参有异于山地种植,从土地的选择、土壤的检测、土壤的改良到改良土壤所用肥料的选择施用,再到各生产环节关键技术的应用,直至人参作货等,都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标准的生产操作规程进行,通过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和跟踪记录,每个步骤做到量化考核,追踪溯源,严控各环节,确保非林地人参的生产质量安全。
本发明的优点是非林地人参种植是一种改变传统人参种植模式的新型种植模式,将人参种植由林下山地转移至非林平地,主要以前茬作物为玉米或大豆的农田为主,从土地选择、土壤检测、土壤改良到改良土壤所用肥料的选择施用,再到各生产环节关键技术的应用,直至人参作货等,都严格按照中药材GA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标准的生产操作规程进行,通过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和跟踪记录,每个步骤做到量化考核,追踪溯源,严控各环节,确保非林地人参的生产质量安全。此项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有力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解决传统人参种植过程中的农残、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保证人参原药材产品质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是一面坡连体参棚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非林地人参规范化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土地选择
1、土地特性
(1)地形
适合非林地人参种植的地形有山麓倾斜地、低丘陵地、河床平坦地、丘陵地等。
⑵倾斜度
土地的倾斜程度可反映土壤中的养分流失程度,也可影响机械作业可操作的难易程度,因此,选择倾斜度较小(7 15%)或者非常小0 7%)的土地、平坦地(0 2%) 以及倾斜地(15 30% )等。
(3)倾斜方向
倾斜方向对人参生长有直接的影响。尽可能选择正北、东北、西北方向或东南方向,以保证人参能够充分吸收早晨的阳光,而避免下午强光直射。正南、西南或正西方向由于吸收早晨阳光较少,而吸收下午阳光较多,易导致人参发生日灼,所以,应尽量避免选择这些方向的土地作为人参栽培地。
2、土壤的物理性质
(1) 土壤特性
土壤特性,是判断土壤理化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特性的分类可以根据化验结果确定,也可以用经验法来确定。非林地人参种植地宜选择微沙壤土、壤土、沙壤土、微沙质壤土、沙土与壤土的混合土或粘土。
(2) 土壤排水等级
土壤排水等级是主要根据土壤理化性质、通气性、透水性、内部排水能力等众多因素来判定,可分为排水非常良好、良好、微良好、微不良、不良、非常不良等几个等级。现场判断土壤排水等级主要依据地形、土壤颜色及水位痕迹等。避免选择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地作为人参栽培地。
(3)有效土深
在选择非林地人参种植地时还应对适合人参生长的土壤深度进行分析选择,一般有效土深分为20cm以下、20 50cm、50 100cm、IOOcm以上等4个等级。避免选择土深 20cm以下土深。
(4)参床高度
非林地栽培人参池床高度应该在30 40cm,此层表土比较疏松,透气性较好,有利于人参生长,从而提高产量。相反,如果人参池床较低,雨季易浸水,参床土壤水分过高, 须根只能在表面生长,不能深入到地下,导致人参外观性状差,而且,易产生赤斑参。所以适宜高度应为30 40cm或25 30cm或15 25cm,15cm以下则不适合。
(5)碎石含量
土地表面有石头或碎石,不利于机械化操作,而且,如果其含量超过35%,对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显著降低,严重影响人参的生长,一般碎石含量在10%以下,10 20%为最适,20 35%可以考虑,但不应超过35%。
(6) 土壤板结层
土壤板结易导致透气性及透水性差,同时由于透气性较差,人参易患烂根病。因此选择适宜栽参的非林地时应考虑土壤板结层的有无,一般没有或从地表到80 120cm内没有或从地表到30 80cm内没有的土壤较适宜。
(7)适合栽培人参的土地标准
选择适合栽培人参的土地地形因素有地形、倾斜度(% )、倾斜方向等。物理因素有土壤特性、土壤排水、有效土深、地垄高度、碎石含量(%)、板结层有无等,选择参照表1。
表1非林地人参种植土地选择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非林地人参种植的一面坡连体调光棚,其特征在于a、对应参床在参地搭设一面坡连体式参棚,棚架前檐(1)高1.40m 1. 50m,棚架后檐 (2)高0. 9m 1. Om,前檐一行与后檐一行立柱间距为220 230cm,同一行立柱间距160 220cm ;b、棚面上固定有遮光膜;
2.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林地人参种植的一面坡连体调光棚,其特征在于棚架前檐(1)与地面平行线角度为40° 6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林地人参种植的一面坡连体调光棚,其特征在于棚架前檐 (1)与地面平行线角度为50°。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林地人参种植的一面坡连体调光棚,其特征在于在参棚前沿、参床两端或种植区参床外围上遮阳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种植方法,即非林地人参种植的一面坡连体调光棚。它包括以下步骤非林地人参种植的一面坡连体调光棚,其特征在于a、对应参床在参地搭设一面坡连体式参棚,棚架前檐(1)高1.40m~1.50m,棚架后檐(2)高0.9m~1.0m,前檐一行与后檐一行立柱间距为220~230cm,同一行立柱间距160~220cm;b、棚架前檐(1)与地面平行线角度为40°~60°;c、棚面上遮光膜并固定;d、在参棚前沿、参床两端或种植区参床外围上遮阳网。此项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人参生长,保证人参原药材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A01G9/14GK102511338SQ201210007880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日
发明者张洪娟, 李国君 申请人: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