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枇杷茶快速繁殖的方法

文档序号:17217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枇杷茶快速繁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快速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枇杷茶快速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批把茶(Cameliasinensis cv. Chongqing pipacha)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ia)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崇州市、大邑县等地区。枇杷茶产量高、品质好,是四川省茶树良种委员会认定的省级传统良种之一,且被评为四川省地理标志农产品。 除此之外,枇杷茶花冠大,花蕊金黄色,具有浓烈的芳香气,且其花期较长,几乎在整个冬季都开放,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目前,枇杷茶的繁殖手段还主要依靠传统的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如下缺陷(I)繁殖的周期长,扦插繁殖一般需要12-14个月,种子繁殖的周期更长;
(2)繁殖系数比较低,尤其是扦插繁殖;(3)由种子自然育种不易于优良性状的保持;(4)容易受季节和地域限制,因栽种枇杷茶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pH。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少量的有关植物快速繁殖方法的报道,但I)目前还没有关于枇杷茶离体快繁的信息;2)鉴于各植物品种的基因特性,公开的快繁方法无法直接用于枇杷茶的快繁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枇杷茶快速繁殖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枇杷茶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条件如下I)选取室内枇杷茶扦插苗带芽茎段l-2cm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2)将外植体先用肥皂水清洗15_20min,然后用质量百分浓度为O. 5%的多菌灵浸泡15-25min,再用流水冲洗l_3h,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去掉芽外层及茎段上的小叶片;3)将外植体先在无菌条件下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0-75%的酒精消毒30_40s,然后用质量百分浓度为O. 08-0. 12%的升汞消毒9-llmin,无菌水冲洗4_5遍,再用质量百分浓度为O. 04-0. 06%的升萊消毒3-4min,无菌水冲洗4_5遍,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在MS培养基中,于温度23-25°C,光照强度1000-15001X,每天光照12h的条件下,培养15天,筛选出存活的无菌材料;4)将获得的无菌材料转接在启动培养基中,于温度23-25 °C,光照强度 1000-15001x,每天光照12h的条件下,培养15-30天,诱导成芽;5)将发芽的无菌材料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于温度23-25 °C,光照强度 1000-15001x,每天光照12h的条件下,培养20-60天,即得平均增殖系数为3. 31-4. 86的丛生芽。所获得的丛生芽既可分离进行后续的生根培育、栽种,也可将该丛生芽再反复进行第4)、5)步骤的培育,以获得更多的丛生芽,然后再进行后续的生根培育、栽种。
以上方法中所述的启动培养基的组成为在MS培养基中添加6-苄基腺嘌呤2 3mg/L、n引哚乙酸 O. 05 O. 5mg/L、赤霉素 O. 5 I. Omg/L。以上方法中所述的增殖培养基的组成为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噻苯隆 l-2mg/L,赤霉素 O. 5-1. Omg/L。在启动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激素单位mg/L是指每升培养基中添加激素为多少mg。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I.由于本发明选取的枇杷茶扦插苗带芽茎段是在室内培育的,本身带菌较之室外培育的少,加之选取灭菌方式和条件适当,因而可获得灭菌存活率高达88. 5%的无菌材料。2.由于本发明同时采用了既有利于芽启动的培养基,又有利于芽增殖的增殖培养基,因而不仅使出芽时间短,而且增殖速度快,可在三个月时间内获得平均增殖系数高达 4. 86的丛生芽,其增殖速度大大高于枇杷茶的现有繁殖手段。3.由于本发明增殖产生的芽和枝干都是由外植体原本存在的营养分生组织发育而来,因而可保持原无性系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优良性状。4.由于本发明是在室内操作完成,因而不受季节和地域限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给出实施例以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值得说明的是,I)以下实施例和比较例中酒精的浓度为体积百分浓度;多菌灵和升汞的浓度为质量百分浓度。2)以下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MS为基本培养基;BA为6-苄基腺嘌呤'Ikk为吲哚乙酸;GA3为赤霉素;TDZ为噻苯隆。实施例I取培养室内枇杷茶扦插苗上新萌发的带芽茎段l-2cm,先放入肥皂水中振摇清洗 15min,然后放入O. 5%多菌灵浸泡15min,流水冲洗2h,用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去掉芽外层及茎段上的小叶片;将外植体先在无菌操作台上用浓度70%的酒精消毒30s,然后用浓度O. 08%的升汞消毒9min,无菌水冲洗4遍,将茎段基部切去,再用浓度O. 04%的升汞消毒3. 5min,无菌水冲洗4遍;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在加有MS培养基的IOOml三角瓶里,每瓶接种I个外植体,每次接种15瓶,重复2次,然后放入组培室内,于温度24°C,光照强度15001x,每天光照12h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以筛选无菌材料,第7和15天后统计结果,污染率分别为15. 3 %、20. 3 %,褐化率分别为3. 5 %、5. 7 %,存活率分别为84. 2 %、74. O %。实施例2取培养室内枇杷茶扦插苗上新萌发的带芽茎段l-2cm,先放入肥皂水中振摇清洗 18min,然后放入O. 5%多菌灵浸泡25min,流水冲洗3h,用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去掉芽外层及茎段上的小叶片;将外植体先在无菌操作台上用浓度75%的酒精消毒40s,然后用浓度O. 12%的升汞消毒llmin,无菌水冲洗4遍,将茎段基部切去,再用浓度O. 06%的升汞消毒4min,无菌水冲洗5遍;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在加有MS培养基的IOOml三角瓶里, 每瓶接种I个外植体,每次接种15瓶,重复2次,然后放入组培室内,于温度23°C,光照强度12001x,每天光照12h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以筛选无菌材料,第7和15天后统计结果,污染率分别为5. O %、7. 7 %,褐化率分别为7. 5 %、13. O %,存活率分别为87. 5 %、79. 3 %。实施例3取培养室内枇杷茶扦插苗上新萌发的带芽茎段l-2cm,先放入肥皂水中振摇清洗 20min,然后放入O. 5%多菌灵浸泡20min,流水冲洗lh,用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去掉芽外层及茎段上的小叶片;将外植体先在无菌操作台上用浓度72%的酒精消毒35s,然后用浓度O. 10%的升汞消毒lOmin,无菌水冲洗5遍,将茎段基部切去,再用浓度O. 05%的升汞消毒3min,无菌水冲洗5遍;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在加有MS培养基的IOOml三角瓶里, 每瓶接种I个外植体,每次接种15瓶,重复2次,然后放入组培室内,于温度25°C,光照强度 IOOOlx,每天光照12h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以筛选无菌材料,第7和15天后统计结果,污染率分别为2. 5%、3. 3%,褐化率分别为4. 5%、7. 7%,存活率分别为93. 0%、88. 5%。实施例4将以上实施例1-3所获得的无菌材料转接在加有组成为MS+2. 5mg/lBA+0. 05mg/ 1IAA+1. 0mg/lGA3的启动培养基的IOOml三角瓶里,每瓶转接I个无菌材料,转接30瓶,然后放入组培室内,于温度24°C,光照强度15001x,每天光照12h的条件下培养15天,诱导成芽;将发芽的无菌材料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基的组成为MS+1. Omg/ITDZ+O. 5mg/l GA3,然后放入组培室,于温度23°C,光照强度ΙΟΟΟΙχ,每天光照12h的条件下培养30天,即得丛生芽的平均增殖系数为3. 31。实施例5将以上实施例1-3所获得的无菌材料转接在加有组成为MS+3. 0mg/lBA+0. Img/ 1IAA+0. 8mg/lGA3的启动培养基的IOOml三角瓶里,每瓶转接I个无菌材料,转接30瓶,然后放入组培室内,于温度23°C,光照强度12001X,每天光照12h的条件下培养30天,诱导成芽;将发芽的无菌材料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基的组成为MS+1. 0mg/lTDZ+0. 5mg/l GA3,然后放入组培室,于温度24°C,光照强度12001X,每天光照12h的条件下培养40天,即得丛生芽的平均增殖系数为4. 22。实施例6将以上实施例1-3所获得的无菌材料转接在加有组成为MS+2. 0mg/lBA+0. 5mg/ 1IAA+0. 5mg/lGA3的启动培养基的IOOml三角瓶里,每瓶转接I个无菌材料,转接30瓶,然后放入组培室内,于温度25°C,光照强度ΙΟΟΟΙχ,每天光照12h的条件下培养25天,诱导成芽;将发芽的无菌材料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基的组成为MS+2. 0mg/lTDZ+l. 0mg/l GA3,然后放入组培室,于温度25°C,光照强度15001x,每天光照12h的条件下培养60天,即得丛生芽的平均增殖系数为4. 86。
权利要求
1.一种枇杷茶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条件如下1)选取室内枇杷茶扦插苗带芽茎段I 2cm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植体;2)将外植体先用肥皂水清洗15 20min,然后用质量百分浓度为0.5%的多菌灵浸泡 15 25min,再用流水冲洗I 3h,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去掉芽外层及茎段上的小叶片;3)将外植体先在无菌条件下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0-75%的酒精消毒30 40s,然后用质量百分浓度为0. 08 0. 12%的升萊消毒9 Ilmin,无菌水冲洗4 5遍,再用质量百分浓度为0. 04-0. 06%的升萊消毒3 4min,无菌水冲洗4 5遍,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在MS培养基中,于温度23 25°C,光照强度1000 15001x,每天光照12h的条件下,培养 15天,从中筛选出存活的无菌材料;4)将获得的无菌材料转接在启动培养基中,于温度23 25°C,光照强度1000 15001X,每天光照12h的条件下,培养15-30天,诱导成芽;5)将发芽的无菌材料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于温度23 25°C,光照强度1000 15001x,每天光照12h的条件下,培养20 60天,即得平均增殖系数为3. 31 4. 86的丛生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枇杷茶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所述的启动培养基的组成为在MS培养基中添加6-苄基腺嘌呤2 3mg/L、吲哚乙酸0. 05 0. 5mg/L、 赤霉素0. 5 I. Omg/Lo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枇杷茶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所述的增殖培养基的组成为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噻苯隆I 2mg/L,赤霉素0. 5 I. Omg/L。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枇杷茶快速繁殖的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条件是将室内枇杷茶扦插苗带芽茎段的外植体依次用肥皂水清洗、用多菌灵浸泡、用流水冲洗后,吸干表面水分,去掉芽外层及茎段上的小叶片;再在无菌条件下依次用酒精和升汞消毒,无菌水冲洗,然后接种在MS培养基中培养并筛选出存活的无菌材料;将无菌材料转接在启动培养基中培养并诱导成芽;将发芽的无菌材料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即可获得平均增殖系数为3.31-4.86的丛生芽。本发明方法不仅可获得灭菌存活率高达88.5%的无菌材料,而且出芽时间短,增殖速度快,可在三个月内获得平均增殖系数高达4.86的丛生芽,并能够保持原无性系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优良性状。
文档编号A01H4/00GK102577975SQ20121006651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
发明者唐琳, 李晋宇, 胡洪沙, 陈放 申请人:四川大学, 成都傲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