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通常采用开沟机械进行开沟施肥,由于开沟方式破土体积大,需要开沟机械功率大,体积和重量也相应较大,作业时能耗高、噪音大。由于开沟机械体积重量大,不适合山区、丘陵等坡度较大地区作业,也不适用于空间有限的作业环境, 如果园、茶园和桑园等,目前这些地方主要以人力开沟施肥为主,效率较低,劳动繁重。急切需要探索一种低功耗、高效率和实施操作方便的机械施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破土体积小、功耗低、施肥效率高的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是先在施肥区域进行机械打穴,将有机肥预先压缩成与穴洞形状相匹配尺寸的高密度肥料棒,将肥料棒放置在穴洞中实现施肥。所述穴洞形状为圆柱形;肥料棒的形状为圆柱形,其直径略小于穴洞。穴洞的高度根据施肥对象植物根系情况调整,使有机肥有效到达植物根部以提高有效利用率;穴洞的分布和密度根据植物根系布局和所需有机肥量而设定,施肥穴洞均是独立打出,方便合理布局,克服了开沟连续性的约束。肥料棒的直径和高度根据穴洞形状进行调整,以达到不同的施肥总量。所述肥料棒的成份为有机肥,密度是散装有机肥的4 5倍,有一定机械强度。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I)本发明采用打穴方法进行施肥,破土体积小,减小了施肥机械动力,容易实现电动化,可应用在一般开沟机械无法进入的果园、茶园和桑园等环境。(2)本发明将有机肥预先压缩成棒状,高密度施肥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棒状有机肥密度大,质地紧密,延长了其分解周期,有缓释肥效果;同时,延长了施肥作业时间范围,减轻施肥工作强度。(3)本发明的施肥穴洞深度和肥棒高度均可调,有利于肥料有效到达植物根部; 施肥穴洞位置布局灵活,可根据植物分布和根系特点确定每个穴位,实现精准施肥。(4)本发明的高密度有机肥料棒具有较长的分解周期,经过肥料棒吸水、膨胀、分解等环节,具有深耕部分效果,长期使用可以改善土壤品质。
图I为相同有机肥重量下本发明机械穴洞施肥方式(a)与传统开沟施肥方式(b) 的破土体积比例示意图,其中h为穴洞高度,r为穴洞半径,d为开沟宽高,I为开沟长度。
图2-1为施肥穴洞位置的侧视示意图;图2-2为施肥穴洞位置的俯视示意图,其中1为外侧穴洞与肥棒,2为内侧穴洞与肥棒,3为树干,4为根系范围。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I首先确定有机肥实施对象作物的分布和根系情况,确定施肥总量和穴洞深度;然后计算肥棒的直径和分布密度;利用成套设备按照尺寸预先压缩有机肥棒,选择合适的打穴机械进行作业,将肥棒放入已打好的穴洞内。根据果园中果树的分布和根系情况,确定圆柱形穴洞的半径为8. Ocm,深为50cm, 每半米打I个穴洞。按照有机肥肥料棒与散装有机肥密度4. 5 I折算,肥料棒的形状为圆柱形,设计肥料棒的r = 7. 5cm,h = 50cm。然后利用现有的成套设备按照设计的尺寸预先压缩好肥料棒,然后将肥料棒放置入已打好的穴洞中实现施肥。与传统的开沟施肥方法相比,要放置同等重量的有机肥,需要开沟的尺寸为d = 30cm, I = 45cm。而本实施例仅需半径8. Ocm,深50cm的穴洞,有效地减少了破土体积。实施例2以某种果树为例,其根系侧视图见图2-1。在靠近根系范围4外侧由于根系较浅, 范围半径较大,可选择高度较小、半径较大的穴洞和肥棒环形分布,见I的位置所示;在靠近树干3范围根系较深,范围半径较小,可选择高度较大、半径较小的穴洞环形分布,而肥棒可以选择高度小于穴洞一定比例,放入穴洞底部后上部用土填充,不仅可以使肥料到达有效位置,还可节约肥料量,见2的位置所示。如图2-2所示,穴洞位置环形均匀分布,内外圈穴洞错开一定角度,可以使肥料更均匀分布。具体确定穴洞位置、尺寸和肥棒体积时,可根据施肥对象植物的根系分布情况,以及所需肥料量灵活设计、控制。本实施例只是展示某种果树根系情况的一种分布设计施肥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施肥区域进行机械打穴;将有机肥预先压缩成与穴洞形状相匹配尺寸的高密度肥料棒,然后将肥料棒放置在穴洞中实现施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穴洞形状为圆柱形, 肥料棒的形状为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穴洞的高度根据施肥对象植物根系情况调整,穴洞的分布和密度根据植物根系布局和所需有机肥量而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肥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棒的成份为有机肥, 密度是散装有机肥的4 5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肥机械施肥方法,先在施肥区域进行打穴;将有机肥预先压缩成与穴洞形状相匹配的肥料棒,然后将肥料棒放置在穴洞中实现施肥,穴洞和肥棒的高度可根据施肥对象植物根系情况调整,穴洞的分布和密度根据植物根系布局和所需有机肥量而设定。本发明采用打穴方法进行施肥,破土体积小,减小了施肥机械动力,容易实现电动化和轻型化,可应用在一般开沟机械无法进入的果园、茶园和桑园等环境。
文档编号A01C21/00GK102598945SQ20121006928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5日
发明者杨洲, 闫国琦, 陈朝海 申请人:华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