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73238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栽培双孢菇培养基料是以棉籽壳、稻草、玉米芯、玉米秸、木屑等农作物下脚料为主要原料,但是随着人员、物流、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这类农作物下脚料价格也随之大幅提升,例如,棉籽壳在2000年时是0. 15元/斤,至今上涨为1元/斤,随着原料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双孢菇种植成本与产品的销售风险,致使栽培总量下降,因此有效开拓双孢菇新培养基料来源已成为该行业的当务之急。另外,目前木腐性食用菌鲜菇生产后, 其生产废料大部分以垃圾模式进行处理,从而造成浪费及对环境的极大污染。因此,有效开发食用菌出菇废料的用途也成为该行业技术人员的研究方向。综上情况,如何有效将食用菌出菇废料与栽培双孢菇培养基料相结合,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课题。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培养基料配方合理,制备方法简单可靠,栽培的双孢菇质量可靠,成本低,市场前景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原料和辅料; 该原料为食用菌生产废料,该辅料包括棉籽壳、玉米芯、麦麸、石膏、石灰、尿素、过磷酸钙以及糖;其重量百分比为玉米芯15士 1%,棉籽壳15士 1%,麦麸12士 1%,石膏1 士0. 1%,石灰 3 士 0. 1%,尿素1 士 0. 1%,过磷酸钙2 士 0. 1%,糖0.5 士 0. 1%,促酵剂0. 5 士 0. 1%,其余为食用菌生产废料。
前述的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其中食用菌生产废料为食用菌生产出过鲜菇后的废弃菌棒或在发菌过程中被杂菌污染的菌棒;所述食用菌包括平菇、茶树菇、猴头菇或者杏鲍菇;所述棉籽壳为新鲜棉籽壳;所述糖为食用糖;所述促酵剂为市售华丹牌促酵剂。
本发明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按照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玉米芯15 士 1%,棉籽壳15 士 1%,麦麸12 士 1%,石膏1 士 0. 1%,石灰3 士0. 1%,尿素1 士 0. 1%,过磷酸钙2 士 0. 1%,糖0.5 士 0. 1%,促酵剂0.5 士 0. 1%,其余为食用菌生产废料后,经过备料、预湿、原辅料混拌、一次发酵、制袋以及常压灭菌步骤,制备成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该培养基料为深褐色,蓬松有弹性,具有腐熟料香气,PH值为 7. 5 至 8。
前述的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备料是将食用菌生产废料经干燥、脱袋以及粉碎后备用;所述脱袋过程为利用脱袋机将脱去水份的干燥食用菌生产废料脱去栽培袋,然后进行粉碎处理成直径2至4毫米的颗粒备用;所述预湿是在拌料前一天将处理后备用食用菌生产废料颗粒、玉米芯、棉籽壳分别用其重量的1. 5 倍洁净清水在常温下喷洒预湿;所述原辅料混拌是将预湿的食用菌生产废料颗粒、玉米芯、 棉籽壳、麦麸、石膏、石灰、尿素、过磷酸钙、糖以及促酵剂进行混拌;所述一次发酵为将混拌好的原辅料进行适氧发酵,该适氧发酵是以初次堆置并混拌好的原辅料在第三天温度达到75至80°C以后,对混拌原辅料进行第一次翻堆,至第五天进行第二次翻堆,第六天进行第三次翻堆,第七天堆置发酵结束,完成混拌原辅料发酵;所述制袋为利用装袋机将完成发酵的混拌原辅料装入食用菌培养袋内,用塑盖封口,制成双孢菇栽培袋;所述常压灭菌是将制成双孢菇栽培袋放入常压灭菌设备内,经100°C灭菌10至12小时后,制备成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该培养基料为深褐色,蓬松有弹性,具有腐熟料香气,PH值为7. 5至8 ;所述食用菌生产废料为食用菌生产出过鲜菇后的废弃菌棒或在发菌过程中被杂菌污染的菌棒;所述食用菌包括平菇、茶树菇、猴头菇或者杏鲍菇;所述棉籽壳为新鲜棉籽壳;所述糖为食用糖;所述促酵剂为市售的华丹牌促酵剂。
本发明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和显著进步其一是本发明所述的培养基料中以食用菌生产废料为主要生产原料,不仅拓宽了栽培双孢菇培养基料的原料来源,同时有效利用食用菌生产废料,成倍降低培养基料的原料成本,并避免和解决了食用菌生产废料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提高食用菌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案。其二是本发明所述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中,采用一次发酵后经制袋、常压灭菌工艺,可直接完成使双孢菇发菌过程与出菇过程分开的三区制生产,最终实现周年出菇的工厂化生产,提高生产场地使用率,经济效益好。其三是由于本发明所述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是采用制袋工艺,菌袋在发菌完成后,可根据实际出菇需要安排出菇计划,对于周年化生产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与机动性,可以规避季节产量风险,使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其四是培养基料配方合理可靠,与现有技术相比产量提高,可以实现每平方米15至20公斤产量,提高生产企业经济效■、Λfrff. ο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其包括原料和辅料;该原料为食用菌生产废料,该辅料包括棉籽壳、玉米芯、麦麸、石膏、石灰、尿素、过磷酸钙以及糖;其重量百分比为玉米芯15 士 1%,棉籽壳15 士 1%,麦麸12 士 1%,石膏1 士 0. 1%,石灰3 士 0. 1%, 尿素1 士 0. 1%,过磷酸钙2士0. 1%,糖0.5士0. 1%,促酵剂0.5士0. 1%,其余为食用菌生产废料。
前述的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其中食用菌生产废料为食用菌生产出过鲜菇后的废弃菌棒或在发菌过程中被杂菌污染的菌棒;所述食用菌包括平菇、茶树菇、猴头菇或者杏鲍菇;所述棉籽壳为新鲜棉籽壳;所述糖为食用糖;所述促酵剂为市售华丹牌促酵剂。
本发明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按照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玉米芯15 士 1%,棉籽壳15 士 1%,麦麸12 士 1%,石膏1 士 0. 1%,石灰 3士0. 1%,尿素 1士0. 1%,过磷酸钙 2士0. 1%,糖 0. 5士0. 1%,促酵剂 0. 5士0. 1%,其余为食用菌生产废料,经过备料、预湿、原辅料混拌、一次发酵、制袋以及常压灭菌步骤,制备成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该培养基料为深褐色,蓬松有弹性,具有腐熟料香气,PH值为 7. 5 至 8。
前述的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备料是将食用菌生产废料经干燥、脱袋以及粉碎后备用;所述脱袋过程为利用脱袋机将脱去水份的干燥食用菌生产废料脱去栽培袋,然后进行粉碎处理成直径2至4毫米的颗粒备用;所述预湿是在拌料前一天将处理后备用食用菌出菇废料颗粒、玉米芯、棉籽壳分别用其重量的1. 5 倍洁净清水在常温下喷洒预湿;所述原辅料混拌是将预湿的食用菌出菇废料颗粒、玉米芯、 棉籽壳、麦麸、石膏、石灰、尿素、过磷酸钙、糖以及促酵剂进行混拌;所述一次发酵为将混拌好的原辅料进行适氧发酵,该适氧发酵是以初次堆置并混拌好的原辅料在第三天温度达到 75至80°C以后,对混拌原辅料进行第一次翻堆,至第五天进行第二次翻堆,第六天进行第三次翻堆,第七天堆置发酵结束,完成混拌原辅料发酵;所述制袋为利用装袋机将完成发酵的混拌原辅料装入食用菌培养袋内,用塑盖封口,制成双孢菇栽培袋;所述常压灭菌是将所制成双孢菇栽培袋放入常压灭菌设备内,经100°C灭菌10至12小时后,制备成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该培养基料为深褐色,蓬松有弹性,具有腐熟料香气,PH值为7. 5至8 ;所述食用菌生产废料为食用菌生产出过鲜菇后的废弃菌棒或在发菌过程中被杂菌污染的菌棒;所述食用菌包括平菇、茶树菇、猴头菇或者杏鲍菇;所述棉籽壳为新鲜棉籽壳;所述糖为食用糖;所述促酵剂为市售的华丹牌促酵剂。
实施例
本实施例利用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以适应于小型工厂化栽培双孢菇为前提条件而设计。
本实施例培养基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辅材料组成食用菌生产废料50%、 玉米芯15%、新鲜棉籽壳15%、麦麸12%、石膏1%、石灰3%、尿素1%、过磷酸钙2%、糖 0.5%、促酵剂0.5% ;其中食用菌生产废料为茶树菇生产出过鲜菇后的废弃菌棒,糖采用食用糖,促酵剂采用市售的杭州华丹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华丹牌促酵剂。
将称取的上述原辅材料通过备料、预湿、原料混拌、一次发酵、制袋、常压灭菌工艺制备成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
1、将食用菌出菇废料通过日晒干燥,然后利用脱袋机将脱去水份的干燥食用菌生产废料脱去栽培袋,再粉碎处理成直径2至4毫米颗粒备用。
2、预湿是使培养基料含有适宜的水份,在拌料前一天将处理后备用食用菌生产废料颗粒、玉米芯、棉籽壳分别用其重量的1. 5倍洁净清水在常温下喷洒预湿。
3、将预湿的食用菌生产废料颗粒、玉米芯、棉籽壳、麦麸、石膏、石灰、尿素、过磷酸钙、糖以及促酵剂进行混拌。
4、进行一次发酵,混拌好的原辅料进行堆置,建成宽1. 8米,高1. 5米,无限长度的发酵堆,进行适氧发酵,该适氧发酵是以初次堆置并混拌好的原辅料在第三天温度达到 750C以后,对混拌原辅料进行第一次翻堆,至第五天进行第二次翻堆,第六天进行第三次翻堆,第七天堆置发酵结束,完成混拌原辅料发酵。
5、制袋为选择规格为17CMX33CM适合常压灭菌的低压聚乙烯折角塑料袋,利用装袋机将完成发酵的混拌原辅料装入食用菌培养袋内,用塑盖封口,制成双孢菇栽培袋。并做到内紧外松、上紧下松、料面平整。
6、常压灭菌是采用常压蒸汽灭菌,将双孢菇栽培袋放入常压灭菌设备内,经100°C 灭菌10小时后,制备成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
该培养基料颜色为深褐色,蓬松有弹性,具有腐熟料香气,PH值为8。每1000公斤干燥培养基料可制备栽培袋2500个。
本实施例中未进行说明的内容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原料和辅料;该原料为食用菌生产废料,该辅料包括棉籽壳、玉米芯、麦麸、石膏、石灰、尿素、过磷酸钙以及糖;其重量百分比为玉米芯15士 1%,棉籽壳15士 1%,麦麸12士 1%,石膏1 士0. 1%,石灰 3 士 0. 1%,尿素1 士 0. 1%,过磷酸钙2 士 0. 1%,糖0.5 士 0. 1%,促酵剂0. 5 士 0. 1%,其余为食用菌生产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生产废料为食用菌生产出过鲜菇后的废弃菌棒或在发菌过程中被杂菌污染的菌棒; 所述食用菌包括平菇、茶树菇、猴头菇或者杏鲍菇;所述棉籽壳为新鲜棉籽壳;所述糖为食用糖;所述促酵剂为市售华丹牌促酵剂。
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按照重量百分比分别称取玉米芯15士 1%,棉籽壳15士 1%,麦麸12士 1%,石膏1 士 0. 1%,石灰3 士 0. 1%,尿素1 士 0. 1%,过磷酸钙2 士 0. 1%,糖0.5 士 0. 1%,促酵剂 0.5士0. 1%,其余为食用菌生产废料后,经过备料、预湿、原辅料混拌、一次发酵、制袋以及常压灭菌步骤,制备成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该培养基料为深褐色,蓬松有弹性,具有腐熟料香气,PH值为7. 5至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料是将食用菌生产废料经干燥、脱袋以及粉碎后备用;所述脱袋过程为利用脱袋机将脱去水份的干燥食用菌生产废料脱去栽培袋,然后进行粉碎处理成直径2至4毫米的颗粒备用;所述预湿是在拌料前一天将处理后备用食用菌生产废料颗粒、玉米芯、棉籽壳分别用其重量的1. 5倍洁净清水在常温下喷洒预湿;所述原辅料混拌是将预湿的食用菌生产废料颗粒、玉米芯、棉籽壳、麦麸、石膏、石灰、 尿素、过磷酸钙、糖以及促酵剂进行混拌;所述一次发酵为将混拌好的原辅料进行适氧发酵,该适氧发酵是以初次堆置并混拌好的原辅料在第三天温度达到75至80°C以后,对混拌原辅料进行第一次翻堆,至第五天进行第二次翻堆,第六天进行第三次翻堆,第七天堆置发酵结束,完成混拌原辅料发酵;所述制袋为利用装袋机将完成发酵的混拌原辅料装入食用菌培养袋内,用塑盖封口, 制成双孢菇栽培袋;所述常压灭菌是将双孢菇栽培袋放入常压灭菌设备内,经100°C灭菌10至12小时后, 制备成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该培养基料为深褐色,蓬松有弹性,具有腐熟料香气,PH值为7. 5至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生产废料为食用菌生产出过鲜菇后的废弃菌棒或在发菌过程中被杂菌污染的菌棒; 所述食用菌包括平菇、茶树菇、猴头菇或者杏鲍菇;所述棉籽壳为新鲜棉籽壳;所述糖为食用糖;所述促酵剂为市售的华丹牌促酵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食用菌生产废料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培养基料包括原料和辅料;原料为食用菌生产废料,辅料包括棉籽壳、玉米芯、麦麸、石膏、石灰、尿素、过磷酸钙以及糖;其重量百分比为玉米芯15±1%,棉籽壳15±1%,麦麸12±1%,石膏1±0.1%,石灰3±0.1%,尿素1±0.1%,过磷酸钙2±0.1%,糖0.5±0.1%,促酵剂0.5±0.1%,其余为食用菌生产废料;制备方法是按照重量百分比称取玉米芯、棉籽壳、麦麸、石膏、石灰、尿素、过磷酸钙、糖、促酵剂及食用菌生产废料后,经过备料、预湿、原辅料混拌、一次发酵、制袋及常压灭菌步骤制备成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料;培养基料配方合理,制备方法简单可靠,栽培的双孢菇质量可靠,成本低,市场前景好。
文档编号C05F17/00GK102531723SQ20121007074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6日
发明者赵健 申请人:天津市绿谷农庄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