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舌蛇草高产生态种植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32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白花舌蛇草高产生态种植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植技术,尤其是一种白花舌蛇草高产、生态种植法。
背景技术
白花舌蛇草为茜草科耳草属草本植物,产于两广、福建、云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区,药性微苦,甘寒,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肿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阑尾炎、肝炎、泌尿系统感染、支气管扁桃体炎、喉炎,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并且对多种癌症、肿瘤均有良好的治疗和改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特有药效的更深认识了解,不但广泛用于多种配方,并作为主要原料进行精深加工制成药品,因而市场对白舌蛇草的需求日益剧增,以往仅靠人工采收野生草,已远远供不了需求的增长,有些地方开始尝试人工栽种,用草籽直播种植,产量高于野生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需求矛盾,但仍有其不足一是草籽直播出苗参差不齐,苗较瘦弱,产量受到影响不太高;二是受农药、化肥残留污染较大,不易达到国家有关生态药材的多项指标,原因有两个一是草籽直播,不易控制水分、温度、肥力,幼苗瘦弱,为促其生长普遍追施化肥;二是栽草的地块不经选择,与其它农作物种植地块混杂一起,对其他农作物施用的农药必然会影响到所种草,最终形成农药化肥残留超标。

发明内容
对于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育出整齐健壮草苗,显著提高草产量,而且不含农药、化肥残留的白花舌蛇草高产生态种植法。本发明是用白花舌蛇草籽进行人工种植,由集中育苗期和大田种植期组成,分别按下述步骤进行
集中育苗期选场、建池、搭棚、配土、装盘、压穴、播种、盖土、入池、分期管护、锻苗。大田种植期择地、整土、施肥、起墒、植苗、管护、采收。具体操作是这样实现的
集中育苗期选择地势平坦、避风向阳、地下水位低,靠近洁净水源,交通便利,水、土、气均无污染的地方作为育苗场,修建育苗池,池上搭建小拱架,架上分层铺设防虫网、拱膜及遮阴网,池底及池边铺能防水的薄膜;精选优质山基土、农家肥、甘蔗渣、杂树叶,按重量配比60 20 10 :10,混匀堆捂发酵I个月,然后翻晒干粉碎制成营养土,又装入育苗盘后压穴,每穴放入2 - 5粒精选过的白花舌蛇草籽,穴上盖一层薄土,将盘放进已预先注入清水5 - IOcm的育苗池内。通过控制拱膜的揭盖调节棚内温度湿度,5 — 7天草籽出苗,出苗期保持24 - 28°C,湿度70 - 80%,以散射光为主,夜间及早晚结合温度情况以保湿为主;草芽进入大十字期后,棚内苗上方5cm处温度控制在27 - 32°C,最高不许超过36°C,湿度保持55 - 65%,夜间及早晚结合湿度以保温为主,揭除遮阴网增加光照;苗长至5 - IOcm时追施一次肥,可用牛、羊、猪粪单一或混合使用,施前预先测量育苗池水深,施肥后补加水至12- 15cm深;草苗长至12 — 15cm时可锻苗,此间池水应随时注满,使苗盘面与池边平齐或超过池边,白天卷起部分棚膜,夜晚盖膜保温,移栽前5 — 10天可排放池水,揭除膜和遮阴网,锻苗须逐步进行,不要突然揭膜除网暴晒,也不可在苗较小时提早揭膜锻苗。大田种植期选择无污染、近河沟、水塘或土壤较湿润并且和其它农作物有一定距离的地块,深耕细耙施肥后起墒,宽80cm,高35cm,墒间距15 — 20cm,采用双行条栽,把锻好的草苗移植到墒,株距20cm,定植后一次浇透定根水,再施一次农家肥,每隔2 - 3天浇一次水,使土壤保持湿润,雨季要注意排涝,4 - 6个月当草苗长到60 - 70cm时,可即时采收,每年收I 一 2荐,收割时留下茬桩I 一 2cm,以后再施一次农家肥,3 — 5年翻耕一次,采收的鲜草,及时剔除杂质,清洗后就可得到白花舌蛇草鲜品供加工使用。
本发明是在育苗场中用白花舌蛇草籽育成健壮粗实草苗后移植到经选择的地块,育苗期及大田种植均采用特殊管护技术,从而使生产的鲜草不仅远远高于直播法的产量,而且无农药化肥残留污染纯生态产品。运用本方法种植白花舌蛇草出苗整齐、壮实、移植大田后,生长快、产量高,每亩可达I 一 I. 2吨,而且杜绝了农药,化肥的污染,能生产出纯生态优良药材。下面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选取平坦、向阳、背风、地下水位较低、近水源、无污染的地块,修筑育苗池,池上搭建拱棚架,架长7. 2m,宽I. 8m,高I. lm,池宽1.6m,长7m,深O. 2m,棚架上铺设防虫网、拱膜、遮阴网,育苗池上铺设防水池膜;精选优质山基土,牛、羊、猪粪等农家肥、甘蔗渣、杂树叶,按重量比60 20 10 :10,混匀堆捂发酵一月后翻晒干粉碎,每年2— 3月装入育苗盘,压穴并按每穴播放2 — 5粒精选的白花舌蛇草籽,盖上薄土,将盘放进已注入5 — IOcm深清水的育苗池内,5—7天开始出苗,保持棚温24—28°C,湿度70—80 %,以散射光为主,早晚及夜间结合温度情况调节拱膜揭盖,但以保湿为主;草芽进入大十字期后,棚内苗上方5cm处温度控于27—32°C,最高不超过36°C,湿度保持55—65%,夜间及早晚,揭、盖拱膜调节温度、湿度,但以保温为主,同时揭除遮阴网增加光照;草苗长至5 — IOcm时施肥一次,牛、羊、猪粪单独或混合均可,先将粪经堆捂发酵翻堆晒干粉碎后施用,可直接撒入育苗池中,按每平方米育苗盘施IOOg干肥粉计,施肥前先测池水深,施后补水至12 — 15cm深;当草苗长至12 —15cm时,可锻苗,池水应随时注满,使苗盘面与池边平齐或超过池边,白天卷起部分拱膜,夜晚盖膜保温,移栽前5 — 10天视天气排放池水,揭除拱膜只留防虫网,锻苗须逐步进行,切忌突然揭膜除网暴晒,也不可在苗较小时提早揭膜锻苗。大田种植选取无污染、近河沟、水塘或土壤较湿润并且和其它农作物有一定距离的地块,深耕细耙每亩施20担腐熟的农家肥后起墒,宽80cm,高35cm,墒间距15 — 20cm,将锻好的草苗以双行条栽定植,株距20cm,定植完一次浇透定根水,并施一次农家肥粉,每隔
2—3天浇一次水,让土壤始终湿润,雨季须注意排涝,4 - 6个月草长到60 - 70cm时,可以采收,一年可收I 一 2茬,收割时留下I 一 I. 5cm荐桩,并再施一次农家肥,每隔3 — 5年可彻底翻耕一次。
权利要求
1.一种白花舌蛇草高产生态种植法,其特征是用白花舌蛇草籽进行人工种植,由集中育苗期和大田种植期组成,分别按下列步骤进行 集中育苗期选场、建池、搭棚、配土、装盘、压穴、播种、盖土、入池、分期管护、锻苗; 大田种植期择地、整土、施肥、起墒、植苗、管护、采收; 集中育苗期的具体操作为选择地势平坦、避风向阳、地下水位低、靠近洁净水源、交通便利、水、土、气均无污染的地方修建育苗池,池上搭建小拱架,分层铺设防虫网、拱膜及遮阴网,池上铺设防水的池膜;用山基土、牛羊猪粪堆捂发酵晒干粉碎后的肥粉、甘蔗渣、杂树叶,按重量配比60 20 10 :10制成营养土,2—3月分装入育苗盘后压穴,每穴播放2 — 5粒精选的白花舌蛇草籽,盖上薄土,将盘放进注有5 — IOcm深清水的育苗池内;5 — 7天出苗,保持棚温24 - 28°C,湿度70 - 80%,散射光照,早晚及夜间结合温度情况调节拱膜揭盖,但以保湿为主;草芽进入大十字期后,棚内苗上方5cm处温度控于27 - 32°C,最高不得超过36°C,湿度保持55 - 65%,夜间及早晚揭、盖拱膜调节温度,但以保温为主,同时摘除遮阴网增加光照;苗长至5 - IOcm时施肥一次,牛、羊、猪粪单独或混用,经堆捂发酵晒干粉碎后直接撒入育苗池水中,按每平方米苗盘施IOOg干肥粉,施前先测池水深,施后补水至12 — 15cm深;草苗12 — 15cm时可锻苗,池水随时注满,使苗盘面与池边平齐或超过池边,白天卷起部分拱膜,夜晚盖膜保温,移栽前5 - 10天视天气排放池水,揭除拱膜,只留防虫网,锻苗须逐步进行,切忌突然揭膜除网暴晒,也不可在苗较小时提早揭膜锻苗; 大田种植期的具体操作为选取无污染、近河沟、水塘或土壤较湿润并且和其它农作物有一定距离的地块,深耕细耙,每亩施20担腐熟的农家肥后起墒,宽80cm,高35cm,墒间距.15 — 20cm,将锻好的草苗以双行条栽定植,株距20cm,定植完一次浇透定根水,并施一次农家肥粉,每隔2— 3天浇一次水,让土壤始终湿润,雨季须注意排涝,4 一 6个月草长到60 -.70cm时,可米收,一年可收I 一 2巷,收割时留下I一I. 5cm荐桩,并再施一次农家肥,每隔.3 - 5年彻底翻耕一次。
全文摘要
一种白花舌蛇草高产生态种植法,用白花舌蛇草籽进行人工种植,集中育苗和大田种植两个阶段,在育苗场中用白花舌蛇草籽育成健壮粗实草苗后移植到经选择的地块,育苗期及大田种植均采用特殊管护技术,从而使生产的鲜草不仅远远高于直播法的产量,而且无农药化肥残留污染纯生态产品。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612963SQ201210097110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5日
发明者杨济厚 申请人:杨济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