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含有乙螨唑和虫螨腈的增效杀螨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杀螨组合物及其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以乙螨唑和虫螨腈为有效成分复配的二元复合物,用于防治柑橘、苹果、棉花上的害螨。
背景技术:
乙螨唑,英文通用名称etoxazole,是一种全新的具有特殊结构的杀螨剂,其作用方式是抑制螨卵的胚胎形成以及从幼螨到成螨的蜕皮过程。对卵及若螨有效,对成螨无效。因此,其最佳的防治时间是害螨危害初期。该药剂耐雨性强,持效期长达50天,对环境安全。对柑橘、棉花、苹果、花卉、蔬菜等作物上的叶螨、始叶螨、全爪螨、二斑叶螨、朱砂叶螨等具有很好的防效。作为一种新型杀虫剂,乙螨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使用成本高、抗性风险逐步增大、对成螨无效等缺陷。
虫螨腈,又名溴虫腈,英文通用名称chlorfenapyr,是一种新型批咯类杀虫杀螨齐U,作用机理独特,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及内吸活性。与其它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对作物安全。主要适用于防治棉花、十字花科蔬菜、观赏植物和果树等作物上的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以及螨类等害虫。螨类是一类常见的害虫,危害蔬菜、果树、棉花等农作物,常对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害螨发生世代多,繁殖能力强,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害螨数量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成倍地增长,因而易对杀螨剂产生抗药性,防效下降,同时给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例如,柑橘全爪螨citri McGregor)是目前我国柑橘种植区普遍发生的主要害螨,世代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很容易对防治药剂产生抗药性;再如,二斑叶螨
urticae Koah)是世界性害螨,俗称白蜘蛛,是近几年来果园中危害大、抗药性强、较为难防治的一种害螨。害螨治理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螨剂轮换使用或混合使用可有效减缓害螨抗药性的产生,因此,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不同作用机理,同时又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的混配制剂,不仅有助于延缓害螨抗药性的产生,而且还可以延长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剂量,节约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发明人对乙螨唑和虫螨腈的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乙螨唑和虫螨腈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乙螨唑和虫螨腈混配使用对害螨的整个生长期都有着优秀的防治效果,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乙螨唑和虫螨腈的杀螨组合物,该组合物混配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应用于防治柑橘、苹果、棉花上的害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含有乙螨唑和虫螨腈的杀螨组合物,在使用中可以减少用药量,延缓害螨抗药性的产生,还能使其对害螨的防治效果明显提高,省力、省钱、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轻农民负担。
本发明的增效杀螨组合物的技术方案以乙螨唑和虫螨腈为有效成分,乙螨唑和虫螨腈在组合物中的重量比为20:1 1:30,乙螨唑和虫螨腈的重量总和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 8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本发明农药组合物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有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和乳油中的一种。本发明组合物中使用的辅助成分包括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稠剂、pH调节剂、消泡剂、防冻剂、填料剂等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发挥药效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本发明组合物的施用频率和施用量随农作物、害虫、天气情况变化而有小量变化,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剂量达到防治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乙螨唑和虫螨腈混配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较之单剂单独使用提高了对害螨的防治效果。2、双重作用机理,延缓害螨抗药性的产生。3、利用两种有效成分混配产生的增效作用,降低农药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一)配方及制剂加工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效成分采用95%乙螨唑原药和95%虫螨腈原药。以下实例中所述的各组分百分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实施例I :25%乙螨唑 虫螨腈悬浮剂。称取5%乙螨唑,20%虫螨腈,2. 5%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2. 5%十二 烷基苯磺酸钙,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0. 2%乙二醇,0. 1%黄原酸胶,0. 4%有机硅,4%丙三醇,0. 1%阿拉伯胶,去离子水补足至100%。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后,用磨砂机研磨后制得25%乙螨唑 虫螨腈悬浮剂。实施例2 30%乙螨唑 虫螨腈微乳剂。称取10%乙螨唑,20%虫螨腈,10%乙酸乙酯,8%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三者充分混合溶解后进入调配釜,再向调配釜加入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8%多元醇脂肪酸酯及其环氧乙烷加成物,4%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2%抗氧剂264,充分搅拌溶解后,去离子水补足至100%。继续搅拌至透明,制得30%乙螨唑 虫螨腈微乳剂。实施例3 40%乙螨唑 虫螨腈水乳剂。称取15%乙螨唑,25%虫螨腈,3%乳化剂T-60、2%Span_60#、5%农乳600#磷酸酯、
1%亚磷酸三苯酯、8%丙二醇、8%环己酮、10% 二甲苯、0. 5%黄原胶、0. 5%甲醛,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乳化制得40%乙螨唑 虫螨腈水乳剂。实施例4 50%乙螨唑 虫螨腈可湿性粉剂。称取30%乙螨唑、20%虫螨腈、8%木质素磺酸钙、5%拉开粉BX、2%K_12、5%白炭黑、高岭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气流粉碎后制得50%乙螨唑 虫螨腈可湿性粉剂。实施例5 60%乙螨唑 虫螨腈水分散粒剂。称取35%乙螨唑、25%虫螨腈、5% TERSPERSE 2700 (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6%扩散剂NN0、5%拉开粉BX、3%K-12、6%白炭黑、5%硫铵、硅藻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制得60%乙螨唑 虫螨腈水分散粒剂。实施例6 20%乙螨唑 虫螨腈乳油。称取2%乙螨唑、18%虫螨腈、6%农乳500#、3%农乳400#、2. 5%农乳700#、4%亚硫酸三苯酯,溶剂油S-150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制得20%乙螨唑 虫螨腈乳油。(二)本发明组合物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验证。
乙螨唑和虫螨腈对柑橘全爪螨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药剂采用95%乙螨唑原药和95%虫螨腈原药;试虫为从田间采集的柑橘全爪螨。试验方法采用叶蝶喷雾法(参考《NY/T 1154.13-2008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13部分叶蝶喷雾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将各单剂和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的浓度梯度(在预备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柑橘全爪螨若螨死亡率在5%、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选取生长健康的柑橘叶片,用打孔器做成叶蝶,在培养皿内放置一湿海绵块,其上放滤纸,滤纸上放叶蝶,每皿放2块叶蝶,挑选健康的、龄期一致的柑橘全爪螨若螨接种到叶蝶上,每叶蝶接种20头。将接有叶蝶的培养皿置于potter喷雾塔下,在50PSI压力下喷雾,喷雾量为1ml,沉降Imin后取出培养皿,然后将处理过的培养皿放入25°C,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48h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每处理设4次重复,并设清水空白对照处理。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tl,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tl/供试药剂LC5tl) X 100。理论毒力指数(TTI) =A药剂毒力指数X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 B药剂毒力指数X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 ] X 100。按照NY/T11547. 7 一 2006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彡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 ( 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 <共毒系数(CTC) < 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试验结果见表I。从表I可以看出,乙螨唑和虫螨腈在20:1 1:30 (按重量)的范围内混配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柑橘全爪螨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可见乙螨唑和虫螨腈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表I、乙螨唑和虫螨腈对柑橘全爪螨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权利要求
1.ー种含有こ螨唑和虫螨腈的增效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こ螨唑和虫螨月青。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含有こ螨唑和虫螨腈的增效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こ螨唑和虫螨腈在组合物中的重量比为20:1 1:30。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含有こ螨唑和虫螨腈的增效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こ螨唑和虫螨腈的重量总和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 80%。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任一项所述的ー种含有こ螨唑和虫螨腈的增效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螨组合物中还含有农药制剂常用的辅助成分,以便制成适合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制剂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含有こ螨唑和虫螨腈的增效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剂型是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乳油中的ー种。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含有こ螨唑和虫螨腈的增效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治柑橘、苹果、棉花上的害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螨唑和虫螨腈混配的杀螨组合物。该杀螨组合物包括第一有效成分乙螨唑和第二有效成分虫螨腈及常用的辅助成分,其中乙螨唑和虫螨腈在组合物中的重量比为20:1~1:30,乙螨唑和虫螨腈的重量总和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80%。该杀螨组合物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对柑橘、苹果、棉花害螨的防治效果优于两种单剂单独使用,可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用药成本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文档编号A01P7/02GK102696631SQ20121014154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
发明者冷忠国, 刘鹏, 张志伟, 朱刚, 王礼文, 陈佛祥, 颜石雷 申请人: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