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瓶装料营养均衡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8763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瓶装料营养均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特别是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瓶装料营养均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实践证明,尽管已经满足了严格按配方比例配料、把握准确的含水量、充分地搅拌均匀等技术要求,将符合上述要求的栽培用料装入栽培用瓶,再经符合技术要求的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养菌等工序,但到生育出菇工序时却仍然出现各个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粗细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使是同一批次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粗细也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的栽培结果,一方面直接影响了批量采收时间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必然影响了成品合格菇产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闻。针对上述同一批次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粗细出现明显差异的原因探求,排除了整个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全过程各工序的栽培技术条件的差异因素外,其关键的原因是各个栽培用瓶中瓶装料营养不均衡。进一步的原因探求剖析发现,造成各个栽培用瓶中瓶装料营养不均衡的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是瓶装料重量配比中占营养料85%以上的营养料主要原料,如细米糠、或麸皮、或玉米粉的营养指标值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2012年3月6日同一批次57袋营养料主要原料细米糠,实测各原料袋中的营养指标值含糖量,结果表明编号3的袋中营养指标值含糖量高达19. 4%,而编号45的袋中营养指标值含糖量仅为8. 1% ;再如2012年4月4日同一批次50袋营养料主要原料细米糠,实测各原料袋中的营养指标值含糖量,结果表明编号6、11的袋中营养指标值含糖量均高达20.9%,而编号27、28的袋中营养指标值含糖量仅为10. 3、10. 5%。也就是尽管是同一批次的营养料主要原料,其营养指标值的含量相差近2倍,甚至高达2. 4倍。现有技术中,并未对同一批次营养料主要原料各原料袋中的营养指标值加以测定,而是随机地按顺序将数袋实际营养指标值相差悬殊的营养料主要原料成一组,尽管已经严格按配方比例配料,也把握了准确的含水量、充分地搅拌均匀,但仍然造成了同一批次各组间装瓶栽培料的实际营养指标值相差悬殊,也就必然会产生同一批次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粗细差异。由此可见,研究并设计一种明显减少了同一批次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粗细差异,又进一步提高了成品合格菇的产量和质量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瓶装料营养均衡控制方法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研究并设计一种明显减少了同一批次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粗细差异,又进一步提高了成品合格菇的产量和质量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瓶装料营养均衡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瓶装料营养均衡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拌料工序前依次进行如下步骤A、对同一批次的营养料主要原料进行逐袋编号并逐袋抽样检测营养指标值;B、依据逐袋编号、逐袋抽样检测的结果,剔除测得营养指标值未达到要求的袋装营养料主要原料;C、依据逐袋编号和抽样检测的结果,计算得到符合营养指标值要求的所有袋装营养料主要原料的营养指标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该批次营养料主要原料营养指标平均值;D、依据该批次营养料主要原料营养指标平均值和各袋编号及实测营养指标值,将符合营养指标值要求的所有袋装营养料主要原料搭配成袋数相等且每组营养指标平均值与该批次主要原料营养指标平均值相差±0. 2的若干组;E、以步骤D中的组为单位,进行营养料主要原料与按重量配比的其他各种原料加水拌匀后,装入栽培用瓶。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取这样的进一步技术措施来实现所述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瓶装料营养均衡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营养料
主要原料是指占营养料重量百分比85%以上的细米糠、或麸皮、或玉米粉。所述的营养指标值是指含糖量。所述的其他各种原料是指粒径1-4毫米的颗粒玉米芯、或棉籽壳、或甘蔗渣、或粗木屑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豆柏粉、尿素、微量糖、轻质碳酸氢钙、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石膏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实施得到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瓶装料营养均衡控制方法经实际试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显示了如下有益效果I、明显减少了同一批次的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粗细差异。与随机地按顺序将数袋实际营养指标值相差悬殊的营养料主要原料成一组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对同一批次的营养料主要原料进行逐袋编号并抽样检测营养指标值;剔除测得营养指标值未达到要求的袋装营养料主要原料;依据该批次营养料主要原料营养指标平均值和各袋编号及测得的营养指标值,将符合营养指标值要求的所有袋装营养料主要原料搭配成袋数相等且每组营养指标平均值与该批次主要原料营养指标平均值相差±0. 2的若干组;然后再以组为单位,进行营养料主要原料与按重量配比的其他各种原料的加水拌匀后,装入栽培用瓶。这就使同一批次各组间的栽培用瓶装培养料的营养含量均衡,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全过程各工序的栽培技术条件相同时,实际栽培结果是大为减少了同一批次的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粗细的差异。2、进一步提高了成品合格菇的产量和质量。由于大大减少了同一批次各组间的栽培用瓶装培养料的营养含量的差异,在满足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全过程各工序的栽培技术条件下,出菇齐整,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粗细相近,批量采收时间得到准确把握,成品合格菇的质量得到保证,与随机地按顺序将数袋实际营养指标值相差悬殊的营养料主要原料成一组的现有技术相比,不但成品合格菇的质量得到保证,产量也平均提高了 15%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将本发明的实施细节说明如下本申请人在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生产实际中,以重量比占原料总重一半的粒径
1-4毫米的颗粒玉米芯为基质料起到透气作用;以重量比占原料总重另一半的细米糠、麸皮、轻质碳酸氢钙、磷酸二氢钾为营养料,起到为金针菇的生长提供营养成分的作用。营养料中,重量比占营养料总重的比例为细米糠85 %、麸皮13 %、轻质碳酸氢钙I. 8 %、磷酸二氢钾0.2%。显然,均衡了各栽培用瓶中栽培用原料中的细米糠的营养指标值,也就大幅度地减少了各栽培用瓶中栽培用原料营养差异。具体实施例对2012年3月3日所需要的栽培用原料中的每袋50Kg细米糠的56袋,A、逐袋编号并抽样检测营养指标值——含糖百分比,并记录于表I中,实施时考虑到快速测量含糖的需要,采用折光法测定方法,使用折光糖度仪进行逐袋抽样检测;B、依据表I中逐袋编号抽样检测的结果,剔除测得含糖百分比仅为9. 1%的第35袋未达到要求的袋装细米糠;C、依据表I中逐袋编号抽样检测的结果,计算得到符合营养指标值要求的所有55袋装营养料主要原料的含糖百分比平均值为14. 0% ;D、依据表I中逐袋含糖百分比与含糖百分比平均值为14.0%的偏差,将符合营养指标 值要求的55袋装细米糠搭配成袋数相等均为9袋,且每组营养指标平均值与该批次主要原料营养指标平均值14. 0%相差±0. 2的6组,如表I中组编号列所示;E、以组为单位,进行营养料细米糠与按重量配比的其他各种原料加水拌匀,然后装入栽培用瓶。表I :逐袋抽样检测营养指标值——含糖百分比实测数据表
权利要求
1.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瓶装料营养均衡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拌料工序前依次进行如下步骤 A、对同一批次的营养料主要原料进行逐袋编号并逐袋抽样检测营养指标值; B、依据逐袋编号、逐袋抽样检测的结果,剔除测得营养指标值未达到要求的袋装营养料王要原料; C、依据逐袋编号抽样检测的结果,计算得到符合营养指标值要求的所有袋装营养料主要原料的营养指标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该批次营养料主要原料营养指标平均值; D、依据该批次营养料主要原料营养指标平均值和各袋编号及测得营养指标值,将符合营养指标值要求的所有袋装营养料主要原料搭配成袋数相等且每组营养指标平均值与该批次主要原料营养指标平均值相差±0. 2的若干组; E、以步骤D中的组为单位,进行营养料主要原料与按重量配比的其他各种原料加水拌匀后,装入栽培用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瓶装料营养均衡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营养料主要原料是指占营养料重量百分比85%以上的细米糠、或麸皮、或玉米粉。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瓶装料营养均衡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营养指标值是指含糖量。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瓶装料营养均衡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其他各种原料是指粒径1-4毫米的颗粒玉米芯、或棉籽壳、或甘蔗渣、或粗木屑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豆柏粉、尿素、微量糖、轻质碳酸氢钙、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石膏中的一种或几种。
全文摘要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瓶装料营养均衡控制方法。属食用菌栽培技术。其特征是依次进行如下步骤A、对同一批次的营养料主要原料进行逐袋编号并逐袋检测营养指标值;B、依据检测结果,剔除未达到要求的;C、依据检测结果,计算得到该批次主要原料营养指标平均值;D、依据该批次营养指标平均值和各袋实测指标值,搭配成袋数相等且每组营养指标平均值与该批次营养指标平均值相差±0.2的若干组;E、以组为单位,进行营养料主要原料与按重量配比的其他各种原料加水拌匀后装入栽培用瓶。经试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显示了如下有益效果明显减少了同一批次的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粗细差异;进一步提高了成品合格菇的产量和质量。
文档编号A01G1/04GK102792852SQ20121014213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
发明者项春荣, 王雪峰, 高红霞 申请人:镇江市丹徒区正东生态农业发展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