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长骨牵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48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鼠长骨牵张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验用动物长骨牵张装置,特别是一种实验用鼠长骨牵张器。
背景技术
牵张成骨是指将骨皮质切开,保留软组织附着和血供,通过特制的牵张器按一定速度和频率逐步施加牵拉カ将骨段牵开,使骨间隙保持一定的张力,达到骨延长的外科技术。牵张成骨已经成为长骨和颅颌面骨发育不全、缺损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至今牵张成骨的具体生物学机制并不是很清楚。转基因/基因敲除小鼠是目前研究基因信号传导的有力工具,利用转基因/基因敲除小鼠可以更深入地探索牵张成骨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学机制,因此建立小鼠的牵张成骨模型有着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关于牵张成骨动物实验,现有结构的牵张器通常是用螺钉将牵张器固定于动物的长骨或下颌骨上进行试验(见“用山羊建立下颌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胡静等,临床ロ腔·医学杂志,2000年,(01); “牵张成骨结合引导成骨修复长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肖逸鹏,博士论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成骨因子NELLl在大鼠股骨牵张成骨中促皮质骨生成的研究”,薛静,博士论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也有的是通过金属丝将牵张器固定于动物的长骨或下颌骨上进行试验(见“Activation of thehypoxia-mducible factor-1 a pathway accelerates bone regeneration,,,Chao Wan等,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8 年 I 月 15 日,vol. 105,no. 2)。采用螺钉固定,对于猴、羊、犬等大体积动物,试验成功的几率较大,但对于小体积的鼠类动物(尤其是小鼠),由于长骨直径太小,ー是固定的稳定性差,ニ是可能导致长骨的骨髄腔完全阻塞,影响牵张效果,甚至造成实验失败。采用金属丝固定,不仅稳定性差,而且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鼠长骨牵张器,以提高牵张器在鼠长骨上固定的稳定性和实验的成功率,并简化操作。本发明所述鼠长骨牵张器,由牵引螺杆、第一端盖、导向筒、第二端盖、活动式固定器和固定式固定器构成,导向筒的侧壁设置有条形孔,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支承孔,活动式固定器由第一连接体和安装在该连接体上的第一卡环构成,所述第一连接体上设置有螺孔,固定式固定器由第二连接体和安装在该连接体上的第二卡环构成;各构件的组合方式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分别安装在导向筒的两端,牵引螺杆插入导向筒,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支承孔内,活动式固定器的第一连接体穿过导向筒上的条形孔与牵引螺杆螺纹连接并以导向筒的内表面为导向面,固定式固定器安装在导向筒的一端,通过其第二连接体与导向筒固连。上述鼠长骨牵张器,导向筒优选圆筒体,与导向筒相匹配,活动式固定器的第一连接体为中心部位设置有螺孔的圆台体和板体的组合体。上述鼠长骨牵张器,其活动式固定器中的第一卡环包括第一弹簧插销、第一固定臂、第一活动臂和第一控制杆,第一固定臂的一端设置有插孔并与组成第一连接体的板体固连,其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铰轴,第一活动臂的一端与第一铰轴铰连,其另一端设置有锯齿状卡槽,该端插入第一固定臂的插孔,使第一活动臂与第一固定臂形成环形体(该环形体用于本发明所述牵张器在鼠长骨上的固定),第一弹簧插销安装在第一连接体上且位于与第一活动臂的锯齿状卡槽相对应的位置,第一控制杆与第一弹簧插销固连,操作第一控制杆则可使第一弹簧插销进入第一活动臂的锯齿状卡槽或脱离第一活动臂的锯齿状卡槽,实现第一活动臂的锁闭或开启。所述第一固定臂、第一活动臂优选弧形体,它们的内弧面优选锯齿面。上述鼠长骨牵张器,其固定式固定器中的第二卡环包括第二弹簧插销、第二固定臂、第二活动臂和第二控制杆,第二固定臂的一端设置有插孔并与第二连接体固连,其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铰轴,第二活动臂的一端与第二铰轴铰连,其另一 端设置有锯齿状卡槽,该端插入第二固定臂的插孔,使第二活动臂与第二固定臂形成环形体(该环形体用于本发明所述牵张器在鼠长骨上的固定),第二弹簧插销安装在第二连接体上且位于与第二活动臂的锯齿状卡槽相对应的位置,第二控制杆与第二弹簧插销固连,操作第二控制杆则可使第二弹簧插销进入第二活动臂的锯齿状卡槽或脱离第二活动臂的锯齿状卡槽,实现第二活动臂的锁闭或开启。所述第二固定臂、第二活动臂优选弧形体,它们的内弧面优选锯齿面。本发明所述鼠长骨牵张器的使用方法通过活动式固定器中的第一卡环和固定式固定器中的第二卡环将牵张器固定于鼠长骨上,调整第一卡环的第一活动臂上的锯齿状卡槽插入第一固定臂的插孔的长度和调整第二卡环的第二活动臂上的锯齿状卡槽插入第二固定臂的插孔的长度,则可适用于牵张器在不同大小的鼠长骨上的固定,第一弹簧插销和第一控制杆用于第一卡环中的第一活动臂的开启或锁闭的控制,第二弹簧插销和第二控制杆用于第二卡环中的第二活动臂的开启或锁闭的控制;旋转牵引螺杆,则可使活动式固定器移动,实现鼠长骨牵张。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通过活动式固定器中的第一卡环和固定式固定器中的第二卡环将牵张器固定于鼠长骨上,因而对鼠长骨骨髄腔中的骨髓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对试验的成功奠定了基础。2、与现有牵张器在鼠长骨上的固定方式相比,不仅操作更方便,实验难度减小,实验时间減少,而且可促进鼠的术后恢复,保证手术及牵张效果。3、活动式固定器中第一卡环和固定式固定器中第二卡环的结构,不仅保证了牵张器固定在鼠长骨上的稳定性,而且便于调节第一固定臂和第一活动臂、第二固定臂和第二活动臂所形成的环形体的大小,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鼠长骨的成骨牵张。4、本发明所述牵张器体积小,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有利于推广使用。


图I是本发明所述鼠长骨牵张器的三维立体图;图2是图I的纵剖面图;图3是图I的A-A剖面图;图4是图I的B-B剖面图。
图中,I :牵引螺杆、2 :第一端盖、3 :导向筒、4 :第二端盖、5 :活动式固定器、5_1 第一连接体、5-2 :第一弹簧插销、5-3 :第一固定臂、5-4 :第一铰轴、5-5 :第一活动臂、5_6 第一控制杆、6 :固定式固定器、6-1 :第二连接体、6-2 :第二弹簧插销、6-3 :第二固定臂、6-4 :第二铰轴、6-5 :第二活动臂、6-6 :第二控制杆、7 :条形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鼠长骨牵张器的结构作进ー步说明。本实施例中,鼠长骨牵张器的结构如图I、图2所示,由牵引螺杆I、第一端盖2、导向筒3、第二端盖4、活动式固定器5和固定式固定器6构成。导向筒3为圆筒体,其侧壁设置有条形孔7,以便于活动式固定器5的安装与运动;第一端盖2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支承孔,该支承孔为通孔,孔径与牵引螺杆I端部的直径相匹配(动配合),第二端盖4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支承孔,该支承孔为盲孔,孔径与牵引螺杆I端部的直径相匹配(动配合);活动式固定器5的结构如图2、图3所示,由第一连接体5-1和安装在该连接体上的第一卡环构成,第一连接体为中心部位设置有螺孔的圆台体和板体的组合体,所述圆台体的外径与导向筒3的内径相匹配(动配合),第一卡环包括第一弹簧插销5-2、第一固定臂5-3、第一活动臂5-5和第一控制杆5-6,第一固定臂5-3的一端设置有插孔并与组成第一连接体5-1的板体固连,其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铰轴5-4,第一活动臂5-5的一端与第一铰轴铰连,其另一端设置有锯齿状卡槽,该端插入第一固定臂5-3的插孔,使第一活动臂与第一固定臂形成环形体将牵张器固定到鼠长骨上,第一弹簧插销5-2安装在第一连接体上且位于与第一活动臂的锯齿状卡槽相对应的位置,第一控制杆5-6与第一弹簧插销5-2固连,第一固定臂5-3、第一活动臂5-5均为弧形体,且它们的内弧面均为锯齿面;固定式固定器6的结构如图2、图4所示,由第二连接体6-1和安装在该连接体上的第二卡环构成,第二连接体6-1为板体,第二卡环包括第二弹簧插销6-2、第二固定臂6-3、第二活动臂6-5和第二控制杆6-6,第二固定臂6-3的一端设置有插孔并与第二连接体6-1固连,其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铰轴6-4,第二活动臂6-5的一端与第二铰轴铰连,其另一端设置有锯齿状卡槽,该端插入第二固定臂6-3的插孔,使第二活动臂与第二固定臂形成环形体将牵张器固定到鼠长骨上,第二弹簧插销6-2安装在第二连接体上且位于与第二活动臂的锯齿状卡槽相对应的位置,第二控制杆6-6与第二弹簧插销6-2固连,第二固定臂6-3、第二活动臂6-5均为弧形体,且它们的内弧面均为锯齿面。各部件或构件的组合方式第一端盖2、第二端盖4分别安装在导向筒3的两端,牵引螺杆I插入导向筒3,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支承孔内,活动式固定器 5的第一连接体5-1穿过导向筒3上的条形孔与牵引螺杆I螺纹连接并以导向筒3的内表面为导向面,固定式固定器6安装在导向筒3的一端,通过其第二连接体6-1与导向筒3固连。
权利要求
1.一种鼠长骨牵张器,其特征在于由牵引螺杆(I)、第一端盖(2)、导向筒(3)、第二端盖(4)、活动式固定器(5)和固定式固定器(6)构成,导向筒(3)的侧壁设置有条形孔(7),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4)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支承孔,活动式固定器(5)由第一连接体(5-1)和安装在该连接体上的第一卡环构成,所述第一连接体(5-1)上设置有螺孔,固定式固定器(6)由第二连接体(6-1)和安装在该连接体上的第二卡环构成; 第一端盖(2)、第二端盖(4)分别安装在导向筒(3)的两端,牵引螺杆(I)插入导向筒(3),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支承孔内,活动式固定器(5)的第一连接体(5-1)穿过导向筒上的条形孔(7)与牵引螺杆(I)螺纹连接并以导向筒(3)的内表面为导向面,固定式固定器(6)安装在导向筒(3)的一端,通过其第二连接体(6-1)与导向筒(3)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鼠长骨牵张器,其特征在于导向筒(3)为圆筒体,活动式固定器(5)的第一连接体为中心部位设置有螺孔的圆台体和板体的组合体。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鼠长骨牵张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卡环包括第一弹簧插销(5-2)、第一固定臂(5-3)、第一活动臂(5-5)和第一控制杆(5-6),第一固定臂(5-3)的一端设置有插孔并与组成第一连接体(5-1)的板体固连,其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铰轴(5-4),第一活动臂(5-5)的一端与第一铰轴铰连,其另一端设置有锯齿状卡槽,该端插入第一固定臂(5-3)的插孔,使第一活动臂与第一固定臂形成环形体,第一弹簧插销(5-2)安装在第一连接体上且位于与第一活动臂的锯齿状卡槽相对应的位置,第一控制杆(5-6)与第一弹簧插销(5-2)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鼠长骨牵张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臂(5-3)、第一活动臂(5-5)均为弧形体,且它们的内弧面均为锯齿面。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鼠长骨牵张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卡环包括第二弹簧插销(6-2)、第二固定臂(6-3)、第二活动臂(6-5)和第二控制杆(6-6),第二固定臂(6-3)的一端设置有插孔并与第二连接体(6-1)固连,其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铰轴(6-4),第二活动臂(6-5)的一端与第二铰轴铰连,其另一端设置有锯齿状卡槽,该端插入第二固定臂(6-3)的插孔,使第二活动臂与第二固定臂形成环形体,第二弹簧插销(6-2)安装在第二连接体上且位于与第二活动臂的锯齿状卡槽相对应的位置,第二控制杆(6-6)与第二弹簧插销(6-2)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鼠长骨牵张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卡环包括第二弹簧插销(6-2)、第二固定臂(6-3)、第二活动臂(6-5)和第二控制杆(6-6),第二固定臂(6-3)的一端设置有插孔并与第二连接体(6-1)固连,其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铰轴(6-4),第二活动臂(6-5)的一端与第二铰轴铰连,其另一端设置有锯齿状卡槽,该端插入第二固定臂(6-3)的插孔,使第二活动臂与第二固定臂形成环形体,第二弹簧插销(6-2)安装在第二连接体上且位于与第二活动臂的锯齿状卡槽相对应的位置,第二控制杆(6-6)与第二弹簧插销(6-2)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鼠长骨牵张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卡环包括第二弹簧插销(6-2)、第二固定臂(6-3)、第二活动臂(6-5)和第二控制杆(6-6),第二固定臂(6-3)的一端设置有插孔并与第二连接体(6-1)固连,其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铰轴(6-4),第二活动臂(6-5)的一端与第二铰轴铰连,其另一端设置有锯齿状卡槽,该端插入第二固定臂(6-3)的插孔,使第二活动臂与第二固定臂形成环形体,第二弹簧插销(6-2)安装在第二连接体上且位于与第二活动臂的锯齿状卡槽相对应的位置,第二控制杆(6-6)与第二弹簧插销(6-2)固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鼠长骨牵张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臂(6-3)、第二活动臂(6-5)均为弧形体,且它们的内弧面均为锯齿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鼠长骨牵张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臂(6-3)、第二活动臂(6-5)均为弧形体,且它们的内弧面均为锯齿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鼠长骨牵张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臂(6-3)、第二活动臂(6-5)均为弧形体,且它们的内弧面均为锯齿面。
全文摘要
一种鼠长骨牵张器,由牵引螺杆、第一端盖、导向筒、第二端盖、活动式固定器和固定式固定器构成,导向筒的侧壁设置有条形孔,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支承孔,活动式固定器由第一连接体和安装在该连接体上的第一卡环构成,所述第一连接体上设置有螺孔,固定式固定器由第二连接体和安装在该连接体上的第二卡环构成;各构件的组合方式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分别安装在导向筒的两端,牵引螺杆插入导向筒,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支承孔内,活动式固定器的第一连接体穿过导向筒上的条形孔与牵引螺杆螺纹连接并以导向筒的内表面为导向面,固定式固定器安装在导向筒的一端,通过其第二连接体与导向筒固连。
文档编号A61D1/00GK102670323SQ20121015966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2日
发明者杨孝勤, 林云锋, 王秋实, 罗恩, 胡静 申请人:四川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