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抽击转筒的蜗壳式核桃破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核桃破壳机,尤其是涉及ー种带抽击转筒的蜗壳式核桃破壳机,属于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核桃栽培面积已达130万公顷,随着核桃产量的逐年増加,如何对核桃进行深加工,以提高它的附加值等问题就突现出来。破壳是核桃深加工的第一歩,由于核桃品种繁杂,核桃尺寸及外壳硬度差异较大,形状不规则,单靠人工剥壳难以满足生产要求,故研制稳定、高效的核桃破壳机已成当务之急。当前,现有的核桃破壳机械在工作原理上主要有挤压法和敲击法两大类,其中挤压法破壳分为对棍窝眼式、齿板式、平板式、弧板式等,敲击法破壳分为敲击锤式和冲击杆式。例如,申请(专利)号为200910026989. 2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挤压式核桃破壳机,采用双速挤压破壳装置实现核桃壳的二次挤压破碎;申请(专利)号为200710138910. 6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气动式核桃破壳机,采用高压气流推动气锤做往复运动实现核桃壳的冲击破碎。上述核桃破壳机械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破壳效率,但也存在以下不足(1)上述破壳机械通常采用固定式破壳空间设计,要求核桃体积大小近乎一致,往往需要事先用分级设备进行分级,因而在使用中容易受到核桃大小不均匀的限制;(2)上述核桃破壳机械往往结构设计复杂、配套设备精密、操作エ序繁多,无形中増加了使用者的前期投入、后期使用及维护成本。上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核桃破壳机械的推广应用,因此急需开发ー种破壳方式新颖、对核桃大小适应性好、结构简单、成本低、易维护的新型核桃破壳机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抽击转筒的蜗壳式核桃破壳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由主机架和安装于主机架上的转盘式喂料装置、转筒式抽击破壳装置、蜗壳式二次撞击及排料装置、动カ传动装置构成;所述转盘式喂料装置包括有喂料斗、支撑板、喂料转盘、喂料转盘外罩、喂料转轴、轴承及轴承座、喂料转盘支架和连接管,喂料斗通过支撑板固定于主机架台面,喂料转轴一端固定喂料转盘,另一端通过轴承及轴承座与主机架连接,喂料转盘圆柱面上开有3个半球形容料槽作均布排列,相扣合的两个喂料转盘外罩罩住喂料转盘并通过喂料转盘支架与主机架固定,喂料转盘外罩上部开有喂料转盘入ロ,且喂料转盘入ロ与喂料斗底部连接,喂料转盘外 罩底部开有喂料转盘出口,且喂料转盘出口与连接管贯通连接;所述转筒式抽击破壳装置包括有抽击转筒、抽击叶片、抽击转轴、抽击转轴支架、轴承及轴承座,抽击转筒固定于抽击转轴中间位置,沿抽击转筒径向固定有3个抽击叶片,每个抽击叶片间隔120°,处于抽击叶片远心端朝向转动方向ー侧的表面上设有若干半球形抽击突起,抽击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及轴承座与抽击转轴支架相固定,抽击转轴支架焊合于主机架下部的横梁上;所述蜗壳式二次撞击及排料装置包括有蜗壳外罩、二次撞击齿板、蜗壳隔板和蜗壳支架,相扣合的两个蜗壳外罩由蜗壳中心孔穿过抽击转轴后通过蜗壳支架固定于主机架上,蜗壳隔板焊合于蜗壳外罩内部并将蜗壳外罩横向内部空间分成抽击室和碰撞室,且抽击室和碰撞室在蜗壳隔板上方形成贯通空间,位于蜗壳隔板ー侧的抽击室近乎圆形,固定于抽击转轴上的抽击转筒及抽击叶片位于抽击室上部,抽击室下部逐渐收窄形成排料ロ,位于蜗壳隔板另ー侧的碰撞室上部固定有二次撞击齿板,且二次撞击齿板内表面开有若干梯形二次撞击齿,且ニ次撞击齿板有齿面朝向抽击室和碰撞室在蜗壳隔板上方所形成的贯通空间,碰撞室下部逐渐收窄形成另ー个排料ロ ;所述动カ传动装置包括有调速电机、调速电机动カ输出带轮、电机传动带、抽击转筒动カ输入带轮、抽击转筒动力输出同步带轮、同步带和喂料转盘动カ输入同步带轮,调速电机固定于主机架上,调速电机动カ输出带轮与调速电机相连接,抽击转筒动カ输入带轮固定于抽击转轴的一端,抽击转筒动カ输出同步带轮固定于抽击转轴的另一端,喂料转盘动カ输入同步带轮固定于喂料转轴非固定喂料转盘的一端,且喂料转盘动力输入同步带轮和抽击转筒动カ输出同步带轮具有相同的尺寸和规格,调速电机依次通过 调速电机动カ输出带轮、电机传动带和抽击转筒动カ输入带轮将动カ传递给抽击转轴并使抽击转筒转动,同时抽击转轴通过抽击转筒动力输出同步带轮和同步带将动カ传递给喂料转盘动力输入同步带轮,进而使喂料转轴带动喂料转盘转动。所述的带抽击转筒的蜗壳式核桃破壳机,其特征在于保持同转速转动的喂料转盘和抽击转筒的转速是1800r/min 2200r/min。所述的带抽击转筒的蜗壳式核桃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抽击叶片上有抽击突起部分的表面,其半径范围是400mm 500mm。所述的带抽击转筒的蜗壳式核桃破壳机,其特征在于当抽击叶片和容料槽均处于竖直位置时,抽击叶片末端与容料槽球心间的距离是IOOmm 200mm。所述的带抽击转筒的蜗壳式核桃破壳机,其特征在于二次撞击齿板的倾斜角度是 35。 45。。所述的带抽击转筒的蜗壳式核桃破壳机,其特征在干半球形容料槽的直径是70mm 90mm。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在调速电机带动下,喂料转盘和抽击转筒保持一定转速下的同步联动,当喂料转盘上的容料槽经过喂料斗下方时,单个核桃经由喂料转盘入ロ落入容料槽内随喂料转盘一起转动,当容料槽经过喂料转盘出口时,该核桃便经由连接管内的连接通道自由下落到下方的抽击室内完成喂料;在物料下落过程中抽击转筒带动抽击叶片以一定转速转动到连接管下方,进而抽击叶片借助其表面的抽击突起以一定冲击カ对核桃进行第一次抽击破売;完成一次抽击破壳后的核桃借助其惯性飞入碰撞室内,进而与带有二次撞击齿的二次撞击齿板相碰撞,进一步完成壳体破碎;在二次撞击齿板倾角的作用下,二次碰撞后绝大部分的核桃果仁连同碎壳经由碰撞室下方排料ロ排出,极少量会进入抽击室内并由抽击室下方的排料ロ排出,完成一次破壳周期。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采用类似板球抽打式破壳原通,在物料运动过程中借助抽击转筒带动抽击叶片实现一次抽击破壳,冋时借助撞击齿板实现二次碰撞破壳,保证了破壳效率和破壳均匀性;(2)本发明采用下落式喂料过程中进行抽击破壳的工作方式,破壳空间相对自由,不受核桃大小限制,省去了前期分级エ序,降低了使用成本;(3)本发明米用抽击室与碰撞室相隔开且二次撞击齿板带倾角的蜗壳式分室设计,有效减少了核桃经二次碰撞后再次反弹入抽击室从而被重复抽击的概率,保证了核桃果仁的相对完整率。本发明设计的抽击式核桃破壳机,其破壳方式新颖,结构设计简単,工作方式可靠,便于推广应用。
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调速电机动カ输出一侧的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调速电机非动カ输出一侧的整机结构不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蜗壳外罩、喂料转盘、抽击转筒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盘式喂料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喂料装置与抽击破壳装置安装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蜗壳式二次撞击及排料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喂料斗2、支撑板I 3、喂料转盘外罩I 4、喂料转盘支架I
5、主机架6、蜗壳外罩I 7、调速电机8、调速电机动カ输出带轮9、电机传动带 10、蜗壳支架I 11、抽击转筒动カ输入带轮 12、轴承及轴承座I 13、抽击转轴支
架I
14、横梁I 15、横梁II 16、蜗壳支架II 17、二次撞击齿板18、喂料转盘支架II19、支撑板II 20、喂料转盘外罩II 21、轴承及轴承座II 22、喂料转盘动カ输入同步带轮23、同步带24、抽击转筒动カ输出同步带轮25、轴承及轴承座III 26、抽击转轴支架II 27、蜗壳外罩II 28、喂料转盘 29、容料槽 30、连接管 31、抽击叶片 32、抽击转筒33、抽击转轴 34、抽击室 35、排料ロ I 36、蜗壳隔板37、排料ロ II 38、碰撞室39、二次撞击齿40、喂料转轴41、喂料转盘入口 42、喂料转盘出口43、抽击突起44、连接通道45、蜗壳中心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參照图I、图2,本实施例的主机架5上安装有转盘式喂料装置、转筒式抽击破壳装置、蜗壳式二次撞击及排料装置、动カ传动装置。參照图I 图4和图6,本实施例的转盘式喂料装置包括有喂料斗I、支撑板I 2、支撑板II 19、喂料转盘28、喂料转盘外罩I 3、喂料转盘外罩II 20、喂料转轴40、轴承及轴承座21、喂料转盘支架I 4、喂料转盘支架II 18和连接管30,喂料斗I通过支撑板I 2和支撑板II 19固定于主机架5台面,喂料转轴40 —端固定喂料转盘28,另一端通过轴承及轴承座21与主机架5连接,喂料转盘28圆柱面上开有3个直径为80mm的半球形容料槽29作均布排列,相扣合的喂料转盘外罩I 3、喂料转盘外罩II 20罩住喂料转盘28并通过喂料转盘支架I 4、喂料转盘支架II 18与主机架5固定连接,喂料转盘外罩II 20上部开有喂料转盘入口 41,且喂料转盘入口 41与喂料斗I底部连接,喂料转盘外罩II 20底部开有喂料转盘出ロ 42,且喂料转盘出ロ 42与连接管30贯通连接。參照图I 图3和图5,本实施例的转筒式抽击破壳装置包括有抽击转筒32、抽击叶片31、抽击转轴33、抽击转轴支架I 13、抽击转轴支架II 26、轴承及轴承座I 12、轴承及轴承座III 25,抽击转筒32固定于抽击转轴33中间位置,沿抽击转筒32径向固定有3个抽击叶片31,每个抽击叶片31间隔120°,当抽击叶片31和容料槽29均处于竖直位置时抽击叶片31末端与容料槽29球心间的距离设定为150mm,处于抽击叶片31远心端朝向转动方向ー侧的表面上设有若干半球形抽击突起43,且该部分有抽击突起43的表面其半径范围设定为410mm 500mm,抽击转轴33两端通过轴承及轴承座I 12、轴承及轴承座III25分别与抽击转轴支架I 13、抽击转轴支架II 26相固定,抽击转轴支架I 13和抽击转轴支架II 26分别焊合于主机架5下部的横梁I 14和横梁II 15上。參照图I 图3和图6,本实施例的蜗壳式二次撞击及排料装置包括有蜗壳外罩I 6、蜗壳外罩II 27、二次撞击齿板17、蜗壳隔板36、蜗壳支架I 10和蜗壳支架II 16,相扣合的蜗壳外罩I 6、蜗壳外罩II 27由蜗壳中心孔45穿过抽击转轴33后通过蜗壳支架I10和蜗壳支架II 16固定于主机架5上,蜗壳隔板36焊合于蜗壳外罩II 27内部并将蜗壳外罩II 27横向内部空间分成抽击室34和碰撞室38,且抽击室34和碰撞室38在蜗壳隔板 36上方形成贯通空间,位于蜗壳隔板36 —侧的抽击室34近乎圆形,固定于抽击转轴33上的抽击转筒32及抽击叶片31位于抽击室34上部,抽击室34下部逐渐收窄形成排料ロ I35,位于蜗壳隔板36另ー侧的碰撞室38上部固定有倾斜角度为45°的二次撞击齿板17,且二次撞击齿板17内表面开有若干梯形二次撞击齿39,且二次撞击齿板17有齿面朝向抽击室34和碰撞室38在蜗壳隔板36上方所形成的贯通空间,碰撞室38下部逐渐收窄形成另ー个排料ロ II 37。參照图I 图5,本实施例的动カ传动装置包括有调速电机7、调速电机动カ输出带轮8、电机传动带9、抽击转筒动カ输入带轮11、抽击转筒动カ输出同步带轮24、同步带23和喂料转盘动カ输入同步带轮22,调速电机7固定于主机架5上,调速电机动カ输出带轮8与调速电机7相连接,抽击转筒动カ输入带轮11固定于抽击转轴33的一端,抽击转筒动カ输出同步带轮24固定于抽击转轴33的另一端,喂料转盘动カ输入同步带轮22固定于喂料转轴40非固定喂料转盘28的一端,且喂料转盘动力输入同步带轮22和抽击转筒动カ输出同步带轮24具有相同的尺寸和规格,调速电机7依次通过调速电机动カ输出带轮8、电机传动带9和抽击转筒动カ输入带轮11将动カ传递给抽击转轴33并使抽击转筒32转动,同时抽击转轴33通过抽击转筒动力输出同步带轮24和同步带23将动カ传递给喂料转盘动カ输入同步带轮22,进而使喂料转轴40带动喂料转盘28转动,且保持同速转动的喂料转盘28和抽击转筒32的转速设定为1900r/min。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在调速电机7带动下,喂料转盘28和抽击转筒32保持一定转速下的同步联动,当喂料转盘28上的容料槽29经过喂料斗I下方吋,单个核桃经由喂料转盘入ロ 41落入容料槽29内随喂料转盘28 —起转动,当容料槽29经过喂料转盘出ロ42时,该核桃便经由连接管30内的连接通道44自由下落到下方的抽击室34内完成喂料;在物料下落过程中抽击转筒32带动抽击叶片31以一定转速转动到连接管30下方,进而抽击叶片31借助其表面的抽击突起43以一定冲击カ对核桃进行第一次抽击破壳;完成一次抽击破壳后的核桃借助其惯性飞入碰撞室38内,进而与带有二次撞击齿39的二次撞击齿板17相碰撞,进ー步完成壳体破碎;在二次撞击齿板17倾角的作用下,二次碰撞后绝大部分的核桃果仁连同碎壳经由碰撞室38下方的排料ロ I 35排出,极少量进入抽击室34内并由抽击室34下方的排料ロ II 37排出,完成一次破壳周期。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 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抽击转筒的蜗壳式核桃破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5)和安装于主机架(5)上的转盘式喂料装置、转筒式抽击破壳装置、蜗壳式二次撞击及排料装置、动カ传动装置构成;所述转盘式喂料装置包括有喂料斗(I)、支撑板I (2)、支撑板II (19)、喂料转盘(28)、喂料转盘外罩I (3)、喂料转盘外罩II (20)、喂料转轴(40)、轴承及轴承座(21)、喂料转盘支架I (4)、喂料转盘支架II (18)和连接管(30),喂料斗(I)通过支撑板I (2)和支撑板II (19)固定于主机架(5)台面,喂料转轴(40) —端固定喂料转盘(28),另一端通过轴承及轴承座(21)与主机架(5)连接,喂料转盘(28)圆柱面上均布有3个半球形容料槽(29),相扣合的喂料转盘外罩I (3)、喂料转盘外罩II (20)罩住喂料转盘(28)并通过喂料转盘支架I (4)、喂料转盘支架II (18)与主机架(5)固定连接,喂料转盘外罩II (20)上部开有喂料转盘入ロ(41 ),且喂料转盘入ロ(41)与喂料斗(I)底部连接,喂料转盘外罩II (20)底部开有喂料转盘出ロ(42),且喂料转盘出ロ(42)与连接管(30)贯通连接;所述转筒式抽击破壳装置包括有抽击转筒(32)、抽击叶片(31)、抽击转轴(33)、抽击转轴支架I(13)、抽击转轴支架II (26)、轴承及轴承座I (12)、轴承及轴承座III (25),抽击转筒(32)固定于抽击转轴(33)中间位置,沿抽击转筒(32)径向固定有3个抽击叶片(31),每个抽击叶片(31)间隔120°,处于抽击叶片(31)远心端朝向转动方向ー侧的表面上设有若干半球形抽击突起(43),抽击转轴(33)两端通过轴承及轴承座I (12)、轴承及轴承座III(25)分别与抽击转轴支架I (13)、抽击转轴支架II (26)相固定,抽击转轴支架I (13)和抽击转轴支架II (26)分别焊合于主机架(5)下部的横梁I (14)和横梁II (15)上;所述蜗壳式二次撞击及排料装置包括有蜗壳外罩I (6)、蜗壳外罩II (27)、二次撞击齿板(17)、蜗壳隔板(36)、蜗壳支架I (10)和蜗壳支架II (16),相扣合的蜗壳外罩I (6)、蜗壳外罩II (27)由蜗壳中心孔(45)穿过抽击转轴(33)后通过蜗壳支架I (10)和蜗壳支架II(16)固定于主机架(5)上,蜗壳隔板(36)焊合于蜗壳外罩II (27)内部并将蜗壳外罩II (27)横向内部空间分成抽击室(34)和碰撞室(38),且抽击室(34)和碰撞室(38)在蜗壳隔板(36)上方形成贯通空间,位于蜗壳隔板(36)—侧的抽击室(34)近乎圆形,固定于抽击转轴(33)上的抽击转筒(32)及抽击叶片(31)位于抽击室(34)上部,抽击室(34)下部逐渐收窄形成排料ロ I (35),位于蜗壳隔板(36)另ー侧的碰撞室(38)上部固定有二次撞击齿板(17),且二次撞击齿板(17)内表面开有若干梯形二次撞击齿(39),且二次撞击齿板(17)有齿面朝向抽击室(34)和碰撞室(38)在蜗壳隔板(36)上方所形成的贯通空间,碰撞室(38)下部逐渐收窄形成另ー个排料ロ II (37);所述动カ传动装置包括有调速电机(7)、调速电机动カ输出带轮(8)、电机传动带(9)、抽击转筒动カ输入带轮(11)、抽击转筒动カ输出同步带轮(24)、同步带(23)和喂料转盘动カ输入同步带轮(22),调速电机(7)固定于主机架(5)上,调速电机动カ输出带轮(8)与调速电机(7)相连接,抽击转筒动カ输入带轮(11)固定于抽击转轴(33)的一端,抽击转筒动カ输出同步带轮(24)固定于抽击转轴(33)的另一端,喂料转盘动カ输入同步带轮(22)固定于喂料转轴(40)非固定喂料转盘(28)的一端,且喂料转盘动力输入同步带轮(22)和抽击转筒动カ输出同步带轮(24)具有相同的尺寸和规格,调速电机(7)依次通过调速电机动カ输出带轮(8)、电机传动带(9)和抽击转筒动カ输入带轮(11)将动カ传递给抽击转轴(33)并使抽击转筒(32)转动,同时抽击转轴(33)通过抽击转筒动カ输出同步带轮(24)和同步带(23)将动カ传递给喂料转盘动カ输入同步带轮(22 ),进而使喂料转轴(40 )带动喂料转盘(28 )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抽击转筒的蜗壳式核桃破壳机,其特征在于保持同转速转动的喂料转盘(28)和抽击转筒(32)的转速是1800r/min 2200r/min。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抽击转筒的蜗壳式核桃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抽击叶片(31)上有抽击突起(43)部分的表面,其半径范围是400mm 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抽击转筒的蜗壳式核桃破壳机,其特征在于当抽击叶片(31)和容料槽(29)均处于竖直位置时,抽击叶片(31)末端与容料槽(29)球心间的距离是10Omm 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抽击转筒的蜗壳式核桃破壳机,其特征在于二次撞击齿板(17)的倾斜角度是35° 45°。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抽击转筒的蜗壳式核桃破壳机,其特征在于半球形容料槽(29)的直径是70_ 90_。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抽击转筒的蜗壳式核桃破壳机,其由主机架和安装于主机架上的转盘式喂料装置、转筒式抽击破壳装置、蜗壳式二次撞击及排料装置、动力传动装置构成。其优点在于采用类似板球抽打式破壳原理,在物料运动过程中借助抽击转筒带动抽击叶片实现一次抽击破壳,同时借助撞击齿板实现二次碰撞破壳;破壳空间相对自由,不受核桃大小限制,省去了前期分级工序,降低了使用成本;采用抽击室与碰撞室相隔开的蜗壳式分室设计,有效保证了核桃果仁的相对完整率。本发明破壳方式新颖,结构设计简单,工作方式可靠,便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23N5/00GK102669797SQ20121018502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7日
发明者史书伟, 周涛, 王淑君, 胡国良, 赵继成, 韩鑫, 高毅 申请人:山东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