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氨化中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

文档序号:19764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酵氨化中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蛋白饲料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发酵氨化中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药制药工业的进步,中草药产品的剂型不断丰富,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发展,产生很多中草药下脚料。据调查,全国中药渣的年排放量达3000万吨,天津市中药渣的年排放量已达40万吨。中药渣中有机质及未提取完全的药物成分约90%以上,其中木质纤维素含量约为80%,目前这些下脚料多被作为垃圾废弃。
中药渣废弃物的处理是一个普遍性的难题,现有的处理方法有焚烧、填埋、好氧发酵等。但由于中药渣废弃物大多为湿物料且燃烧热值低,焚烧成本高,此外焚烧中药渣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中药渣废弃物的填埋占用大量土地,并会产生渗滤液和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污染严重。经过提取后的中药渣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矿物质、氨基酸等物质,营养物质较普通生物质固废高很多,容易被微生物利用,可发酵制取饲料和有机肥料。利用微生物发酵氨化后的中药渣制取饲料,可以进一步提高中药渣的营养含量,是很好的中药渣再利用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饲料营养含量高、发酵过程操作简单的发酵氨化中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一种发酵氨化中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步骤如下I)将干燥后的中药渣粉碎为粒径为0. 2-1. Ocm的颗粒,采用氨水或尿素溶液在25-35°C条件下进行氨化处理,处理时间为6-8周;2)将氨化后的中药渣加水均匀混合,调节湿度为60-70%,加入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乳酸溶液或醋酸溶液将发酵物料的pH调节为6. 0-6. 5,添加发酵菌液混合均匀后发酵2-3天,每天翻转1-2次,并保持发酵物料湿度,得到发酵物料;3)添加酵母发酵菌液与上述发酵物料均匀混合,每两天对发酵物料翻堆1-2次,保持发酵物料湿度,发酵时间为3-5天,得到含水发酵物料;4)将上述含水发酵物料干燥或造粒后,即可得到中药渣蛋白饲料。所述中药渣是各种方剂经煎煮或浸提后的固体残余物,包括牵牛子、香附、五灵月旨、槐角、花生叶、金银花、黄芪、银花、牛蒡子、连翘、甘草、防风、白鲜皮、赤芍、黄芩、地丁、玄参、蝶脱、桅子、板蓝根、黄柏、黄连、地黄、桔梗、牡丹皮、知母、天花粉、石骨、杏仁、积壳、苏叶、陈皮、获苓、前胡、丹参、当归、郁金、半枝莲、蛇莓、白英和龙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氨化处理中氨水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尿素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6%的尿素。所述发酵菌液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WB-4757)、白腐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和枯草芽抱杆菌(Baoillus subtilis subsp. Subtilis,N1025)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发酵菌液混合物,接种量为物料总量的2-3%。所述酵母发酵菌液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KU 4038)、产月元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 Y25)、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 F137)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L201)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发酵菌液混合物,接种量为物料总量的1_2%。本发明的优点I)本发明采用氨化处理后的中药渣,充分破坏了植物细胞的木质纤维结构,提高了纤维素的降解率,并使其中的营养物质更易溶出,提高饲料营养含量; 2)发酵所得饲料含有多种氨基酸,具有一定的醇香味,对牲畜无毒性效应;3)生产方法中物料发酵所需设备简单,操作简便,降低了饲料制作的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述,但本实施例所叙述的技术内容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不应依此来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I :一种发酵氨化中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I)将干燥后任意比例的中药渣花生叶、金银花、连翘、甘草、赤芍、黄芩、板蓝根、丹参、当归、牡丹皮、杏仁粉碎为粒径为0. 2-1. Ocm的颗粒,采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的氨水溶液在35°C条件下进行氨化处理,处理时间为6周;2)将氨化后的中药渣加水均匀混合,调节湿度为65%,加入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乳酸溶液将发酵物料的PH调节为6. 5,添加黑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发酵菌液,两者体积比为I: I,接种量为2%,混合均匀后发酵2天,每天翻转1-2次,并保持发酵物料湿度,得到发酵物料;3)添加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米曲霉混合酵母发酵菌液,三者体积比为1:1:1,与上述发酵物料均匀混合,接种量为2%,每两天对发酵物料翻堆1-2次,保持发酵物料湿度,发酵时间为4天,得到含水发酵物料;4)将上述含水发酵物料干燥后,即可得到粗蛋白含量17-20%的中药渣蛋白饲料。实施例2 —种发酵氨化中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I)将干燥后任意比例的中药渣的金银花、黄芪、银花、牛蒡子、桅子、板蓝根、黄柏、黄连、地黄、桔梗、牡丹皮、陈皮、茯苓、前胡、丹参、当归、槐角粉碎为粒径为0. 2-1. Ocm的颗粒,采用采用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尿素溶液在30°C条件下进行氨化处理,处理时间为7周;2)将氨化后的中药渣加水均匀混合,调节湿度为60%,加入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醋Ife溶液将发酵物料的pH调节为6. 0,添加黑曲霉发酵囷液,接种量为2%,混合均勾后发酵3天,每天翻转1-2次,并保持发酵物料湿度,得到发酵物料;
3)添加酿酒酵母、白地霉和米曲霉混合酵母发酵菌液,三者体积比为1:1:1,与上述发酵物料均匀混合,接种量为2%,每两天对发酵物料翻堆1-2次,保持发酵物料湿度,发酵时间为3天,得到含水发酵物料; 4)将上述含水发酵物料造粒后,即可得到粗蛋白含量16-19%的中药渣蛋白饲料。
权利要求
1.一种发酵氨化中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干燥后的中药渣粉碎为粒径为0.2-1. Ocm的颗粒,采用氨水或尿素溶液在.25-35°C条件下进行氨化处理,处理时间为6-8周; .2)将氨化后的中药渣加水均匀混合,调节湿度为60-70%,加入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0%的乳酸溶液或醋酸溶液将发酵物料PH调节为6. 0-6. 5,添加发酵菌液混合均匀后发酵2-3天,每天翻转1-2次,并保持发酵物料湿度,得到发酵物料; .3)添加酵母发酵菌液与上述发酵物料均匀混合,每两天对发酵物料翻堆1-2次,保持发酵物料湿度,发酵时间为3-5天,得到含水发酵物料; .4)将上述含水发酵物料干燥或造粒后,即可得到中药渣蛋白饲料。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发酵氨化中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渣是各种方剂经煎煮或浸提后的固体残余物,包括牵牛子、香附、五灵脂、槐角、花生叶、金银花、黄芪、银花、牛蒡子、连翘、甘草、防风、白鲜皮、赤芍、黄芩、地丁、玄参、蝉蜕、桅子、板蓝根、黄柏、黄连、地黄、桔梗、牡丹皮、知母、天花粉、石膏、杏仁、枳壳、苏叶、陈皮、茯苓、前胡、丹参、当归、郁金、半枝莲、蛇莓、白英和龙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发酵氨化中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化处理中氨水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尿素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6%的尿素。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发酵氨化中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液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WB-4757)、白腐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和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ubtilis, N1025)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发酵菌液混合物,接种量为物料总量的2-3%。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发酵氨化中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发酵菌液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KU 4038)、产I元假丝酵母(Candidautilis, Y25)> 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 F137)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L201)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发酵菌液混合物,接种量为物料总量的1_2%。
全文摘要
一种发酵氨化中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干燥后的中药渣粉碎为颗粒,采用氨水或尿素溶液进行氨化处理;2)加水均匀混合,加入乳酸溶液或醋酸溶液将pH调节为6.0-6.5,发酵后得到发酵物料;3)添加酵母发酵菌液并均匀混合,发酵后,得到含水发酵物料;4)将上述含水发酵物料干燥或造粒后,即可得到中药渣蛋白饲料。本方法的优点是采用氨化处理后的中药渣,充分破坏了植物细胞的木质纤维结构,提高了纤维素的降解率,并使其中的营养物质更易溶出,提高饲料营养含量,发酵后混合饲料粗蛋白含量为16~20%,含有多种氨基酸,具有一定的酸香味,且对牲畜无毒性效应;发酵过程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23K1/14GK102696873SQ20121020116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8日
发明者佟淑敏, 刘博群, 刘英华, 刘金鹏, 吴文韬, 王平, 鞠美庭 申请人:南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