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丢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146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玉米丢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新型的安全,高效的玉米丢芯器,涉及一种安全,高效的玉米丢芯器,属于农业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仓门大小,能进行安全.精准的对药物进行丢施且具有降低劳动强度的优点。
背景技术
对于玉米丢芯器的施药,现在普遍采用的是最为传统的人工施药方式,人工施药时,手指长时间的重复相同的动作,极易疲劳,用不能进行均匀,精准的对玉米进行施药,且药物在人手上有较为严重残留。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种玉米丢芯器提供了一种可调节仓门大小能进行精准施药,且消除了农药在人手上的残留,安全,高效的玉米丢芯器。本发明一种施药均匀,安全,高效的玉米丢芯器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玉米丢芯器是由底盘如图(1),叶轮如图(2),轴如图(3),把手如图(4),容器如图(5),下盖如图
(6),仓堵如图(7),卡片如图(8),钩簧如图(9),弹簧如图(10),卡片如图(11)构成,容器和底盘为一个整体,其下部为一光滑倒台,其下部由叶轮封闭,叶轮与卡片相靠,为凹凸结构半活动连接(如图3),轴由螺母固定在底盘上,其另一侧由卡片固定,叶轮外连接仓堵,从而达到可调节精准的施药,卡片由细线和把手相连,把手为一个2比3的杠杆。使用时,首先旋动调节螺母,使仓门达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药物倒入玉米丢药器中,药物会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叶轮空隙,当握动把手,把手发生转动,使细线拉出,卡片转动,使叶轮发生单次72度的反向转动,其中一个空隙中的药物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当放手后,卡片会在钩簧的作用下回归原位,而叶轮则不动。有益效果一.可进行均匀精准的施药。二.消除残留,使施药更安全。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四.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五·高效此发明是人工丢施的1-1. 5倍。


附图I为本发明玉米丢芯器的主视结构图。附图2为本发明玉米丢芯器的侧视结构图。附图3为本发明玉米丢芯器的主要技术连接图。附图中其中零件为底盘如图(I),叶轮如图(2),轴如图(3),把手如图(4),容器如图(5),下盖如图(6),仓堵如图(7),卡片如图(8),钩簧如图(9),弹簧如图(10),卡片如图
(11)具体实施方法本发明玉米丢芯器是这样实现的,轴(3) —端插入底盘(I)中由螺母固定,先将弹簧(10),仓堵(7)用调节螺母固定在叶轮(2)上,然后将钩簧(9),卡片(8),固定好仓堵的 叶轮依次串入轴(3)的另一端,最后用卡片(11)封闭其一端,细绳一端连接卡片(8),一端连接把手(4).
权利要求
1.一种发明为玉米丢芯器,其中包括,底盘如图(1),叶轮如图(2),轴如图(3),把手如图(4),容器如图(5),下盖如图(6),仓堵如图(7),卡片如图(8),钩簧如图(9),弹簧如图(10),卡片如图(11)其中把手通过细线与卡片相连,卡片与叶轮间为凹凸结构半活动连接,且叶轮药物凹槽与卡片凹槽逆差25度,叶轮上固定有可伸缩调节的仓堵,仓堵由调节螺母和弹簧控制,叶轮另一侧与卡片间存在滑动摩擦
2.权利如要求I所述的玉米丢芯器,其特征为把手,卡片和叶轮的配合使用,及卡片与叶轮间的凹凸结构半活动连接。
3.权利如要求I所述的玉米丢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的药物凹槽和卡片凹槽逆差25度。
4.权利如要求I所述的玉米丢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上的仓堵可伸缩调节来控制施药量。
5.权利如要求I所述的玉米丢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为一个2比3的杠杆。
6.权利如要求I所述的玉米丢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Θ角为135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丢芯器,包括底盘如图(1),叶轮如图(2),轴如图(3),把手如图(4),容器如图(5),下盖如图(6),仓堵如图(7),卡片如图(8),钩簧如图(9),弹簧如图(10),卡片如图(11)其中主要利用了杠杆和叶轮的配合及叶轮和卡片间的凹凸结构半活动连接。具有使用方便,施药均匀可调,避免了药物在人体上的残留,使施药更安全,且造价低廉,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A01M9/00GK102715145SQ20121023929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刘高岭 申请人:刘高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