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206617阅读:68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金沙的栽培方法,特别是一种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
法。
背景技术
海金沙别名海金砂、金沙藤、左转藤等,为多年生攀援草本,属于蕨类植物,长l-4m。根茎细而匍匐,被细柔毛。茎细弱、呈干草色,有白色微毛。叶为1-2回羽状复叶,纸质,两面均被细柔毛;能育羽片卵状三角形,长12-20cm,宽10-16cm,小叶卵状披针形,边缘有温齿或不规则分裂,上部小叶无柄,羽状或戟形,下部小叶有柄;不育羽片尖三角形,通常与能育羽片相似,但有时为I回羽状复叶,小叶阔线形,或基部分裂成不规则的小片。孢子囊生于能育羽片的背面,在2回小叶的齿及裂片顶端成穗状排列,穗长2-4mm,孢子囊盖鳞片状,卵形,每盖下生一横卵形的孢子囊,环带侧生,聚集一处,孢子囊多在夏秋季产生,孢子期5 11月。海金沙作为防治疾病的中草药物,可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肾炎水肿,咽喉肿痛,肠炎,痢疾,皮肤湿疹,带状疱疹等疾病,其药效用途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因海金沙的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造成野生海金沙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现还未见有人工栽培海金沙的研究报道,对海金沙进行人工栽培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大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要提供一种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实现了对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成活率高,栽培种植规范化,满足了市场需求,可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价值。本发明一种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分株移栽和孢子栽培;所述分株移栽是以老苗植株横茎按一长度形成的茎节一节或多节、或以老苗植株按自然生长状的小苗若干株为分株,以一个分株为一个栽植单位于大田栽植该分株,或者先于苗床栽植培育该分株10-14个月,之后由苗床移栽至大田;所述大田的栽植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50-80%,环境温度为 5-300C ;
所述孢子栽培是将孢子种子播于孢子苗床上,控制孢子苗床上基质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60-90%,生长形成幼孢子体或孢子苗,再将孢子苗移栽于与分株移栽相同环境的大田;或者是将幼孢子体,先移栽于遮阳的苗圃地,生长4-5月后再分批移栽于与分株移栽相同环境的大田。本发明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优选所述每一分株包含3-5节横茎茎节或老苗植株按自然生长状的小苗2-3株;每一横茎茎节长为8-15cm。本发明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所述孢子栽培包括一是孢子苗床整理,将孢子苗床其基质土壤用过筛的腐植土和占腐植土 1/3-1/2的过筛酸性土进行混合,并对该基质土壤进行杀菌、杀虫消毒处理;二是孢子播种育苗,将孢子种子播撒于所述孢子苗床上,控制孢子苗床地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60-90%,郁闭度0. 1-1,或荫蔽度10-90%,环境温度为15-26°C,生长为幼孢子体,三是幼孢子体移栽,将幼孢子体移栽于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平畦或高畦苗圃地,控制幼孢子体的栽植深度为1-2 Cm,栽植密度(10-15) X (5-8) cm ;控制荫蔽度为60-70%,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60-90%,生长4-5个月,单株移栽至与分株移栽相同环境的大田。
本发明所述分株移栽的大田优选是指植地土层深厚,肥沃的山坡灌丛、林间或田边地角,或围篱芭边,排水好,微酸性的沙质土壤地;控制大田环境温度为10-26°C,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60-80% ;空气湿度50-70%。本发明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分株移栽优选是将老苗植株按自然生长状的小苗分株在大田上进行定植移栽,控制栽植密度为100X100 Cm,同时在大田上间种植物蓖麻和薄荷,并于分株苗旁边设立支柱,同时引海金沙蔓上柱。本发明分株移栽所述的老苗植株小苗或横茎是生长3-4年海金沙植株小苗或横茎。本发明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所述分株移栽优选控制分株的栽植行株距为100-150 cm,栽植深度为 3O-5O cm,栽植密度为(3O-5O) X (30-50) Cm。本发明海金沙栽植于所述的大田,其空气符合GB 3095和GB 9137规定的二级标准;灌溉水质符合GB 5084和GB 3838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土壤符合GB15618规定的二级标准。本发明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是先将所述的分株,移栽于苗床上培育12个月,控制分株苗株距为10- 15 cm,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60-90%,并对苗床搭遮蔽棚,控制荫蔽度为 20-80%。
本发明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对基质土壤的杀菌、杀虫消毒处理,是用沸水浇透基质土壤,对基质土壤中其它植物种子、苔鲜、藻类、菌类及其它蕨类植物的孢子进行杀灭处理。本发明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实现了海金沙的野生种源驯化种植,通过控制海金沙的栽培环境和条件,实现了对海金沙进行的人工栽培,也实现了对海金沙的增产增收,满足市场的生产生活需求,具有较大经济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下面实施例中海金沙的栽培方法,海金沙的生长环境,土壤,水质及空气无污染。即空气,应符合GB 3095和GB 9137规定的二级标准。水质,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和GB 3838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土壤,应符合GB 15618规定的二级标准。实施例I
本实施例海金沙的栽培方法采用分株移栽方式直接移栽于通风透气地,选择生长约3年4年海金沙老苗植株,挖出其横走横茎,剪成IOcm左右的茎节小节,或按植株自然生产状,分成若干小丛,每丛具3节一5节或2株一3株小苗作分株苗。即是说每一分株包含有长IOcm左右的3-5节横茎茎节,或2-3株以老苗植株按自然生长状的小苗,将选好的分株苗剪去部分地上茎,或是海金沙横茎种植于备好的植地上即栽植于大田上,控制大田的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50-80%,环境温度为5-30°C ;大田优选可利用土层深厚,肥沃的山坡,灌丛、林间或田边地角、或种植于围篱芭边,利用篱芭作为其攀援的支撑物。种植即定植移栽可优选采用挖穴定植方式,种植的行株距在100— 150 Cm,种植时每穴施土杂肥lkg,栽苗分株苗或横茎小节,填土压实,浇透定根水。具体栽植过程为对大田进行整地,即对栽植地在移栽前深翻40cm 50cm,平整,做畦宽80cm,开沟深30cm、宽30cm。开定植穴即栽植密度为30cm 40cmX 30cm 40cm,定植穴深度40cm 50cm。二是定植,选择种植时间一般是以当年的11月至翌年3月,通常选阴天进行定植栽植为宜。在宽IOOcm的睦上种植一行。定植时将苗的根系展开,每穴施商品有机肥,草木灰,菜籽饼、月巴。施基肥,冬春季植物萌发前剪去干枯植株,以利来年生长。扶正苗木,覆土至盖没根系,压实。设支柱,海金沙为攀援性植物,人工栽培应设支柱并引蔓上柱,使其攀援生长,增加光合营养面积。灌溉排水管理,多雨季节及时做好开沟排水,高温干旱季节,应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中相对含水量,空气湿度在50-70%,环境温度符合要求。中耕除草,幼苗期,植物生长缓慢,易滋生杂草,应适时中耕除草,保持地面疏松无杂草,为海金沙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施肥,对新稍抽生时,结合除草,施化学复合肥于植株根周围。选傍晚或阴天,施海金沙增产肥。病虫害防治方法在双斑锦天牛成虫的活动盛期田间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在海金沙种植地、田间种植驱虫植物蓖麻和薄荷;二是用药签,插入虫孔,熏杀幼虫。采收,在孢子成熟时,选晴天清晨露水未干时,摘下孢子叶,放于衬有纸或布的框内,于避风处晒干,然后轻轻搓揉、抖动,使孢子弹出,再用细筛筛出叶片即得海金沙孢子;采收金沙藤可从地面割下茎叶,用铡刀或剪刀剪成2cm — 3cm长的短节,晒干或烘干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采用是将分株苗先移栽于苗床上的分株移栽方式,除下述说明外其余栽植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育苗前将苗床地块耙细整平,做成株距IOcm 15cm,苗床上搭建遮荫棚,控制荫闭度为20-70%,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60-90%,将分株苗先移栽于苗床上培育10-14个月,再移栽于上述与例I相同的通风透气地大田上;控制大田的环境温度为10-26°C,空气湿度50-70%,移栽的栽植密度为100X100 Cm。实施例3
本实施例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是采用孢子栽培方式。所述孢子栽培是将孢子种子播于孢子苗床上,控制苗床上基质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50-90%,郁闭度0. 1-1,或荫蔽度10-90%,生长形成幼孢子体或孢子苗,再将孢子苗移栽于与分株移栽相同环境的大田上;或者是将幼孢子体先移栽于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平畦或高畦苗圃地,控制幼孢子体的栽植深度为1-2 Cm,栽植密度(10-15) X (5-8) cm ;控制荫蔽度为60-70%,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60-90%,生长4-5个月,再单株移栽至与分株移栽相同环境的大田上。具体的栽培包括孢子采集,在海金沙抱子成熟后,将能育叶片分批剪下,装于硫酸纸袋内,封好口、放于通风干燥处,2-3天后,抱子从抱子囊中自然弹出掉入袋内,抖出叶片,立即播种。如不能立即播种,则装于试管或小广口瓶内,放于4°C环境条件下保存至翌春进行播种。孢子苗床孢子苗床基质土壤的准备及处理用过筛腐殖土拌1/3酸性过筛园土即栽植地土,过筛的目的是使孢子苗床的基质土壤颗粒均匀,细小,并装于18cm — 20cm花盆内或播种箱内或者其余的苗床地上,用手摇动,使盆土紧实,平整,然后放一层吸水纸,也可不放,用沸水对苗床地上基质土壤浇透,沸水即为烧沸腾后的开水温度在100°C左右,以杀死其它的种子植物、苔鲜、藻类、菌类及其它蕨类植物的孢子。再用平板玻璃或塑料膜盖住盆口,以防其它杂物进入。播种及管理待苗床上基质土壤充分冷却后,将袋内的海金沙孢子种子均匀地播入苗床上基质土壤上,播种量以基质上隐约可见褐色抱子为限。播种后再用平板玻璃或塑料膜盖住盆口,以保湿和防止其它杂物进入。将播种盆放于无阳光直射,而散射光充裕的地方培育。培育期内应经常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一般地控制孢子苗床地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60-90%,郁闭度0. 1-1,或荫蔽度10-90%,环境温度为15-26°C。在温度18°C—24°C时,15天左右即见抱子萌发,见到丝状体,30天左右出现绿色原叶体,继而发育为幼抱子体。经常喷水保湿,以保持土壤的相对湿度和空气湿度,培育5月 6月,分批移栽。孢子栽培选择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充分细碎,制成IOOcm宽的平畦或高畦,畦面放一层5cm厚的过筛腐殖土,与表土拌匀。畦土应松软细碎,因幼饱子体根系非常细小,土壤颗粒太粗,会影响根系的固着。移栽前10 — 15天,将盆或苗床地上的覆盖物逐步打开以炼苗,使幼抱子体逐步适应外界环境。移栽时在松软的畦面上压出深约Icm — I. 5cm的横沟,行距IOcm — 15cm,将幼抱子体放于沟内,每隔5cm放一小丛,用沟土使其稳正,喷淋
湿润。搭棚遮阳,使透光度60% — 70%,培育4月一 5月生长为单株,将单株出圃移栽于大田。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海金沙质量海金沙,等级I级,茎直径大于或等于8mm ;外观,孢子粉状,棕黄色,显镜观察下观察,孢子成四面体,极面观钝三角形,极轴长58-72um,具3裂缝,周壁具瘤状纹饰;手感,手捻有光滑感;气味,气微、味淡。
权利要求
1.一种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分株移栽和孢子栽培;所述分株移栽是以老苗植株横茎按一长度形成的茎节一节或多节、或以老苗植株按自然生长状的小苗若干株为分株,以一个分株为一个栽植单位于大田栽植该分株,或者先于苗床栽植培育该分株10-14个月,之后由苗床移栽至大田;所述大田的栽植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50-80%,环境温度为5-30 0C ; 所述孢子栽培是将孢子种子播于孢子苗床上,控制孢子苗床上基质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60-90%,生长形成幼孢子体或孢子苗,再将孢子苗移栽于与分株移栽相同环境的大田;或者是将幼孢子体,先移栽于遮阳的苗圃地,生长4-5月后再分批移栽于与分株移栽相同环境的大田。
2.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每一分株包含3-5节横茎茎节或老苗植株按自然生长状的小苗2-3株;每一横茎茎节长为8-15cm。
3.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孢子栽培包括一是孢子苗床整理,将孢子苗床其基质土壤用过筛的腐植土和占腐植土 1/3-1/2的过筛酸性土进行混合,并对该基质土壤进行杀菌、杀虫消毒处理;二是孢子播种育苗,将孢子种子播撒于所述孢子苗床上,控制孢子苗床地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60-90%,郁闭度0. 1-1,或荫蔽度10-90%,环境温度为15-26°C,生长为幼孢子体,三是幼孢子体移栽,将幼孢子体移栽于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平畦或高畦苗圃地,控制幼孢子体的栽植深度为1-2 Cm,栽植密度(10-15) X (5-8) cm ;控制荫蔽度为60_70%,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60_90%,生长4-5个月,单株移栽至与分株移栽相同环境的大田。
4.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分株移栽的大田是指植地土层深厚,肥沃的山坡灌丛、林间或田边地角,或围篱芭边,排水好,微酸性的沙质土壤地;控制大田环境温度为10-26°C,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60-80%,空气湿度50-70%。
5.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分株移栽是将老苗植株按自然生长状的小苗分株在大田上进行定植移栽,控制栽植密度为100X 100 Cm,同时在大田上间种植物蓖麻和薄荷,并于分株苗旁边设立支柱,同时引海金沙蔓上柱。
6.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分株移栽所述的老苗植株小苗或横茎是生长3-4年海金沙植株小苗或横茎。
7.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分株移栽是控制分株的栽植行株距为100-150 cm,栽植深度为30-50 cm,栽植密度为(30-50) X (30-50) Cm。
8.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海金沙栽植于所述的大田,其空气符合GB 3095和GB 9137规定的二级标准;灌溉水质符合GB 5084和GB 3838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土壤符合GB 15618规定的二级标准。
9.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将所述的分株,移栽于苗床上培育12个月,控制分株苗株距为10- 15 cm,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60-90%,并对苗床搭遮蔽棚,控制荫蔽度为20-80%。
10.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对基质土壤的杀菌、杀虫消毒处理,是用沸水浇透基质土壤,对基质土壤中其它植物种子、苔鲜、藻类、菌类及其它蕨类植物的孢子进行杀 灭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分株移栽和孢子栽培;所述分株移栽是以老苗植株横茎按一长度形成的茎节一节或多节、或以老苗植株按自然生长状的小苗若干株为分株,以一个分株为一个栽植单位于大田栽植该分株,或者先于苗床栽植培育该分株10-14个月,之后由苗床移栽至大田;所述孢子栽培是将孢子种子播于孢子苗床上,控制孢子苗床上基质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为60-90%,生长形成幼孢子体或孢子苗,再将孢子苗移栽于与分株移栽相同环境的大田;或者是将幼孢子体,先移栽于遮阳的苗圃地,生长4-5月后再分批移栽于与分株移栽相同环境的大田。实现了对海金沙的人工栽培,成活率高,栽培种植规范化,满足了市场需求,可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价值。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742447SQ20121026332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
发明者江鹏 申请人:丰城市永生农业发展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1年10月21日 09:43
    我想种,不知道你们的电话怎么办。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