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旱地区保护地耕作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91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干旱地区保护地耕作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耕地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旱地区保护地耕作法。
背景技术
我国旱地农业区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52%,分布在北方16个省区,总面积约3300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3。北方旱区目前普遍采用以铧式犁翻耕、地表裸露休闲的耕作方式,使上壤受到严重的水蚀风蚀,导致北方地区土壤贫瘠、河流混浊、沙尘暴猖獗,宝贵的耕地资源不断遭到毁坏,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旱地春季干旱,播种出苗困难,土壤贫瘠、农作物产量低,以及水土流失、河流混浊、沙尘暴猖獗的问题,提供一种干旱地区保护地耕作法。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干旱地区保护地耕作法当年秋天农作物收获后,结合深耕,根据来年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在土壤中施肥,然后按照每公顷15000千克的比例用秸杆覆盖施过肥的土壤,到了第二年春季根据所种植农作物的种类覆盖地膜,秸杆保留在俩幅地膜之间,待种植时按照常规方法种植,第二年作物收获后,清理残膜,在地膜覆盖过的位置深施化肥,按照每公顷7500千克的比例用秸杆覆盖地膜覆盖过的位置,第三年早春,第一年覆盖的秸杆已基本腐烂,用地膜覆盖第二年秸杆覆盖行,待种植时按照常规方法种植即可。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废弃物秸杆来保护旱地土壤的水分,防止水分的蒸发,培肥土壤,避免水土流失,同时防止了河流混浊、沙尘暴猖獗造成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使旱地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种干旱地区保护地耕作法,当年秋天农作物收获后,结合深耕,根据来年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在土壤中施肥,然后按照每公顷15000千克的比例用秸杆覆盖施过肥的土壤,到了第二年春季根据所种植农作物的种类覆盖地膜,秸杆保留在俩幅地膜之间,待种植时按照常规方法种植,第二年作物收获后,清理残膜,在地膜覆盖过的位置深施化肥,按照每公顷7500千克的比例用秸杆覆盖地膜覆盖过的位置,第三年早春,第一年覆盖的秸杆已基本腐烂,用地膜覆盖第二年秸杆覆盖行,待种植时按照常规方法种植即可。秋季深耕施肥同第一年操作。这样达到保蓄土壤水分,培肥土壤,避免水土流失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干旱地区保护地耕作法,其特征是当年秋天农作物收获后,结合深耕,根据来年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在土壤中施肥,然后按照每公顷15000千克的比例用秸杆覆盖施过肥的土壤,到了第二年春季根据所种植农作物的种类覆盖地膜,秸杆保留在两幅地膜之间,待种植时按照常规方法种植,第二年作物收获后,清理残膜,在地膜覆盖过的位置深施化肥,按照每公顷7500千克的比例用秸杆覆盖地膜覆盖过的位置,第三年早春,第一年覆盖的秸杆已基本腐烂,用地膜覆盖第二年秸杆覆盖行,待种植时按照常规方法种植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耕地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旱地区保护地耕作法。本发明主要解决旱地春季干旱,播种出苗困难,土壤贫瘠、农作物产量低等问题。一种干旱地区保护地耕作法,当年秋天农作物收获后,结合深耕,根据来年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在土壤中施肥,然后按照每公顷15000千克的比例用秸秆覆盖施过肥的土壤,到了第二年春季根据所种植农作物的种类覆盖地膜,秸秆保留在俩幅地膜之间,待种植时按照常规方法种植。本发明具有利用废弃物秸秆来保护旱地土壤的水分,防止水分的蒸发,培肥土壤,避免水土流失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B79/02GK102771218SQ20121028427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6日
发明者张志平 申请人:张志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