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含稳定亚铁离子的水稻营养液配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含稳定亚铁离子的水稻营养液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铁是植物必需的元素之一。通常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维持生长所需铁的量很少;但稻田土壤中铁的浓度过多,会引起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导致植株铁毒,特别是亚铁(Fe2+以下同)。据龚子同等关于“水稻土的次生潜育化问题”的研究报导,潜育性水稻土渗漏水中的Fe2+比较高,潜育层粘粒部分的离铁作用也是明显的。因而说明潜育化稻田中Fe2+的含量多,产生的有毒还原物质多,根系生长遭受一定的毒害,地下部植株生长表现迟迟不发。又据朱鹤建报导,Fe2+对水稻毒害的临界值为50ppm左右,而一般潜育化稻田中水溶性Fe2+的含量大大超过这个数值,因而这是导致水稻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较非潜育化稻田 产量低20 30%。无论是研究潜育性水稻土,还是选育耐潜育性土壤逆境胁迫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多数研究者采用水培方式进行,即在基础营养液中加入不同梯度的Fe2+,观察水稻的生长变化情况。目前的做法是,在水培营养液中添加的FeSO4,且加入适量淀粉保持其还原性,将pH值调到5. O 5. 5左右。FeSO4溶液与空气接触时即使在溶液pH < 5也会不断氧化为Fe (OH) 3沉淀,Fe2+的快速氧化导致培养液中的Fe2+浓度远远小于设定值,因此不能准确描述培养液中Fe2+含量。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生长培养液的配制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往水培营养液中Fe2+主要来源于添加的FeSO4,但FeS04溶液与空气接触时即使在溶液pH < 5也会不断氧化为Fe (OH) 3沉淀,Fe2+的快速氧化导致培养液中的Fe2+浓度远远小于设定值,因此不能准确描述培养液中Fe2+含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含稳定亚铁离子的水稻营养液配制方法,在原霍格兰营养液基础上添加乳酸亚铁,添加量是257. 9mg/L·本发明找出了一种能够保证营养液中亚铁离子性质非常稳定的物质,能够保证水稻良好生长。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采用乳酸亚铁(C6HltlFeO6. 3H20)制剂配制营养液,其特点是易溶于水,在PH5-6溶液中能长期保持Fe2+稳定,不被氧化,从而达到保持营养液中亚铁离子含量不变或变化较小的作用。本发明配制营养液的方案是在霍格兰营养液配制基础上添加最佳用量的乳酸亚铁制剂,使其保证水稻良好生长。为筛选出乳酸亚铁制剂最佳的添加量,我们作了不同亚铁浓度下水稻的生长观察试验,试验结果如表I。表I含亚铁离子的水稻营养液配方乳酸亚铁制剂最佳添加量试验结果
亚铁离子乳酸亚铁
^发根数平新根长度株高
浓度添加量生长描述
均值(根) (cm) (cm) (mg/1)__(mg/1)__
表现出缺铁症状,叶片发黄,M焦枯状,
OO51.67 33.0041
新根发根数较少。根系长度较短。
正常生长,新根数最多,根系最长。叶片
50257.9 119.67 36.0085
无异常。
100515.783.6731.6768 生长缓慢,新根数减少,根系长度降低。
叶片僵缩,前期叶边缘有红褐色条状物, 叶片有褐色点状物,后期老叶M焦枯状, 新叶未见中毒症状。
生长缓慢,新根数进一步减少,根系长度 降低。叶片僵缩,前期叶边缘有红褐色条
2001031.5 49.6730.0063
状物,叶片有褐色点状物,后期老叶V.焦 枯状至枯死,新叶未见中毐症状。从表I中可以看出,当亚铁离子浓度为50mg/l,乳酸亚铁制剂添加量为257. 9mg/l时,水稻生长情况最佳,生长正常,新根发根数、新根长度和株高等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因此,我们提出含亚铁离子的水稻营养液配方乳酸亚铁制剂最佳添加量是257. 9mg/l。据此,我们在原霍格兰营养液基础上提出了含稳定亚铁离子的水稻营养液配方,见表2。表2含亚铁离子的水稻营养液配方
权利要求
1 .一种含稳定亚铁离子的水稻营养液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原霍格兰营养液基础上添加乳酸亚铁,添加量是257. 9mg/l。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稳定亚铁离子的水稻营养液配制方法,在原霍格兰营养液基础上添加乳酸亚铁,添加量是257.9mg/l。以往水培营养液中Fe2+主要来源于添加的FeSO4,但FeSO4溶液与空气接触时即使在溶液pH<5也会不断氧化为Fe(OH)3沉淀,Fe2+的快速氧化导致培养液中的Fe2+浓度远远小于设定值,因此不能准确描述培养液中Fe2+含量。本发明找出了一种能够保证营养液中亚铁离子性质非常稳定的物质,能够保证水稻良好生长。
文档编号C05G1/06GK102875221SQ20121036103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陈琨, 秦鱼生, 涂仕华, 曾祥忠, 冯文强, 樊红柱, 喻华 申请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