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体内发光的鱼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本发明涉及渔具技术领域,主要是一种体内发光的鱼饵。
背景技术:
市场上用于钓鱼的人造饵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大都是由单独的塑料外壳和鱼钩组成,形态不逼真,不能吸引鱼儿,因此钓鱼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体内发光的鱼饵,其结构改进简单,通过荧光粉发出光亮来吸引鱼儿,提高钓鱼效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体内发光的鱼饵,包括有壳体,壳体上安装有多个三爪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空腔,壳体的空腔内壁上涂覆有一层荧光粉,所述壳体的顶端和底端上还分别绑缚有荧光棒。壳体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造粒制得尼龙PA66 70-75,双酚A型聚碳酸酯10-15,聚四氟乙烯5-10,聚己内酯1-2,硅烷偶联剂KH-560 0.5-1,抗氧剂300O. 4-0. 6,抗氧剂1076 O. 1-0. 3,乙撑双硬脂酰胺1_2,硬脂酸钡1-1. 5,改性纳米高岭土2-4,改性叶腊石粉3-6 ;
所述的改性叶腊石粉的制备方法为
(1)将叶腊石粉用浓度为10-15%的盐酸溶液浸泡3-4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再用浓度为10-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4小时,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得经过处理的叶腊石粉备用;
(2)将相当于叶腊石粉重量2-3%的三聚磷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叶腊石粉重量2-3%的椰油酸二乙醇酰胺、1-2%的分散剂NN0、2-3%的甘油三醋酸酯、3_5%氧化铝,于1200-1500转/分下搅拌4-8分钟,得到分散液;
(3)将步骤(I)所得经过处理的叶腊石粉与步骤(2)所得分散液于1500-1800转/分下搅拌10-15分钟,烘干、粉碎成粉末,过100-200目筛即得;
所述改性纳米高岭土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高岭土于600-70(TC下烧损4-5小时,后研磨成纳米粉末,拌入相当于粉体重量1-2%的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1-2%的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拌搅均匀,烘干,粉碎成粉末,即得。按照重量份将其各原料置于高混机中混合3_5min,得到的混合物经主喂料口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控制加工温度在250-270°C,螺杆转速在300-600rpm,熔融后挤出造粒即得到产品。所述的荧光棒通过绑带绑缚在壳体上,绑带表面上涂覆有一层金葱粉。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结构改进简单,通过荧光粉发出光亮来吸引鱼儿,提高钓鱼效率。
图I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I, 一种体内发光的鱼馆,包括有壳体I,壳体I上安装有多个三爪鱼钩2,所述的壳体I内设有空腔3,壳体3的空腔内壁上涂覆有一层荧光粉,所述壳体I的顶端和底端上还分别绑缚有荧光棒4。所述的荧光棒4通过绑带5绑缚在壳体I上,绑带5表面上涂覆有一层金葱粉。壳体I是由下述重量份(kg)的原料造粒制得尼龙PA66 70,双酚A型聚碳酸酯10,聚四氟乙烯10,聚己内酯1,硅烷偶联剂KH-560 0.5,抗氧剂300 0.6,抗氧剂 所述的改性叶腊石粉的制备方法为
(1)将叶腊石粉用浓度为15%的盐酸溶液浸泡4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再用浓度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4小时,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得经过处理的叶腊石粉备用;
(2)将相当于叶腊石粉重量3%的三聚磷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叶腊石粉重量3%的椰油酸二乙醇酰胺、2%的分散剂NN0、3%的甘油三醋酸酯、3%氧化铝,于1500转/分下搅拌4-8分钟,得到分散液;
(3)将步骤(I)所得经过处理的叶腊石粉与步骤(2)所得分散液于1500转/分下搅拌10分钟,烘干、粉碎成粉末,过200目筛即得;
所述改性纳米高岭土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高岭土于700°C下烧损5小时,后研磨成纳米粉末,拌入相当于粉体重量2%的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2%的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拌搅均匀,烘干,粉碎成粉末,即得。按照重量份将其各原料置于高混机中混合5min,得到的混合物经主喂料口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控制加工温度在270°C,螺杆转速在600rpm,熔融后挤出造粒即得到产品。本实施例的性能检测在常温..ΨΜ, 通风、避光的
加工方法注塑成塑储存期限
条件下,建议
不超过24个月
试验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数据
密度ASTM D792I. ilg/cm'
拉伸強度ASTM D638104 MPa
弯度強度 2 画/minΑΞΤΙ D790135.6IPa
缺口冲击強度(23Γ)ASTI D25682KJ/ !
热变形温度ASTM D648195 tC
权利要求
1.一种体内发光的鱼饵,包括有壳体,壳体上安装有多个三爪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空腔,壳体的空腔内壁上涂覆有一层荧光粉,所述壳体的顶端和底端上还分别绑缚有荧光棒; 壳体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造粒制得尼龙PA66 70-75,双酚A型聚碳酸酯10-15,聚四氟乙烯5-10,聚己内酯1-2,硅烷偶联剂KH-560 0.5-1,抗氧剂300 O. 4-0.6,抗氧剂1076 O. 1-0. 3,乙撑双硬脂酰胺1-2,硬脂酸钡1-1. 5,改性纳米高岭土 2_4,改性叶腊石粉3-6 ; 所述的改性叶腊石粉的制备方法为 (1)将叶腊石粉用浓度为10-15%的盐酸溶液浸泡3-4小时,去离子水洗涤,再用浓度为10-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3-4小时,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得经过处理的叶腊石粉备用; (2)将相当于叶腊石粉重量2-3%的三聚磷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叶腊石粉重量2-3%的椰油酸二乙醇酰胺、1-2%的分散剂NNO、2-3%的甘油三醋酸酯、3_5%氧化铝,于1200-1500转/分下搅拌4-8分钟,得到分散液; (3)将步骤(I)所得经过处理的叶腊石粉与步骤(2)所得分散液于1500-1800转/分下搅拌10-15分钟,烘干、粉碎成粉末,过100-200目筛即得; 所述改性纳米高岭土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高岭土于600-70(TC下烧损4-5小时,后研磨成纳米粉末,拌入相当于粉体重量1-2%的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1-2%的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拌搅均匀,烘干,粉碎成粉末,即得; 按照重量份将其各原料置于高混机中混合3-5min,得到的混合物经主喂料口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控制加工温度在250-270°C,螺杆转速在300-600rpm,熔融后挤出造粒即得到女口广叩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体内发光的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棒通过绑带绑缚在壳体上,绑带表面上涂覆有一层金葱粉。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内发光的鱼饵,包括有壳体,壳体上安装有多个三爪鱼钩,所述的壳体内设有空腔,壳体的空腔内壁上涂覆有一层荧光粉,所述的荧光粉透过壳体向外散发荧光,所述壳体的顶端和底端上还分别绑缚有荧光棒。本发明结构改进简单,通过荧光粉发出光亮来吸引鱼儿,提高钓鱼效率。
文档编号A01K97/04GK102893962SQ201210364879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马俊 申请人:安徽福斯特渔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