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农作物的防虫方法

文档序号:209085阅读:10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适用于农作物的防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作物防虫方法。
背景技术
虫害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大敌,据统计至少有6000种以上的病虫使农作物受害,全世界每年因虫害损失的粮食产量达14% 16%,我国每年因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人民币之巨,病虫害的防治问题成为了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技术环节。目前,国内外农作物害虫的防治主要有化学农药防治和物理防治两种,其中化学杀虫剂主要有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有机氯、有机氮等几大类;而物理防治技术中与本发明相似的措施即防虫网。
化学杀虫剂的杀虫效果较好,借助背负式喷雾器或大型喷药车将杀虫剂喷洒在设施或露地作物上,达到预防、防治害虫的效果,简便易用,所以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但是在化学农药的使用上也存在着滥用和用药不当的问题,每年因为农药滥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很大。长期使用农药杀虫,害虫就会对药剂产生抗药性,使得农民不得不加大使用量来达到预期的杀虫效果,而蔬菜和粮食作物又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做到“处农药而不染”,结果势必会造成残留农药超标而危害人体健康。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农药中毒的人数高达75万,其中有近2万人丧生。在我国,近几年据农业部和卫生部的统计,每年发生农药中毒者超过10万人,所有这些中毒者大多是因蔬菜中的残留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另外,化学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天敌,使得田间害虫的天敌数量减少, 益害比失调,进一步导致害虫猖獗。
防虫网是以聚乙烯为原料,经拉丝纺织而成的形似网状的窗纱,具有抗拉强度大、抗热、耐水、耐腐蚀、无毒无味的特点。其防虫原理是以人工构建隔离屏障,将害虫拒之网外。应用防虫网进行蔬菜栽培,特别是在夏秋季节蔬菜害虫旺发阶段应用防虫网全程覆盖,能有隔离小菜蛾、菜青虫、蚜虫等主要蔬菜害虫。防虫网的应用包括以下几种方式大棚覆盖,即将防虫网覆盖在大棚架上。这种方式提高了棚架的利用率,进棚管理较为方便,是防虫网主要的覆盖方式。中小棚覆盖,即将防虫网覆盖在中、小拱棚上。小拱棚的拱由竹片交叉插制而成,高度由蔬菜的高度而定。物理治虫技术防虫网的缺陷在于用工多,而且目数的选用不好把握,目数小了无法隔离烟粉虱等害虫,目数大了又会对作物起到遮阴作用,严重时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覆盖防虫网的另一缺陷是否由于需要搭建拱棚,费时费力。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回收、环境友好且有效控制农作物害虫的方法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农作物的防虫方法。
本发明首先筛选出适合用于农作物防虫的防虫棉网的材质,即涤纶长丝纺粘热轧无纺布,并从防虫效果、成本核算等几方面出发确定了无纺布的相关技术参数,防虫棉网的防虫效果明显优于现有技术惯用的防虫网。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农作物的防虫方法,是将材质为涤纶长丝纺粘热轧无纺布作为防虫棉网覆盖并固定于农作物表面,预留出作为所需的生长空间。
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防虫棉网为重量15 25g/m2,纵向拉伸强度4(T50N/50cm,纵向延伸率13% 17%,横向拉伸强度15 25N/50cm,纵向延伸率13% 17%,厚度为O. 12 O. 16mm 的涤纶长丝纺粘热轧无纺布。
优选地,所述防虫棉网为重量20g/m2,纵向拉伸强度46N/50cm,纵向延伸率15%,横向拉伸强度17N/50cm,纵向延伸率15%,厚度为O. 14mm的涤纶长丝纺粘热轧无纺布。
只要满足上述规格,本发明的防虫棉网可以采用其他纺织领域的常规方法来进行生产而得。
优选地,所述防虫棉网的颜色为白色。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所述防虫棉网规格可根据田间畦面大小和作为生长情况进行选择。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选用防虫棉网规格为2米X50米和3米X50米。
上述规格参数是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得出的,试验中,发明人发现,若每平米的防虫棉网重量过大(即密度过高),则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可能压损农作物;但若密度过低,则其效果又受到影响。
本发明方法中,是将防虫棉网平铺在农作物上,用固定部件将防虫棉网固定于畦间凹面。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固定部件,只要能达到将防虫棉网稳固固定于田间的目的即可。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固定部件为U型叉件,U型的短边长12cm,长边长15厘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U型叉件为9号钢丝折制而成的。用U型叉件沿防虫棉网的一侧长边将防虫棉网固定于畦间凹面,U型叉件在畦面同侧每隔I米固定一个;固定好一侧长边后将防虫棉网在农作物上铺平,在畦面的另一侧长边按同样方法进行固定,并使两侧长边的固定水平位置均相距O. 5m,使畦间两侧凹面的U型叉件呈“之”字形固定。防虫棉网铺设图见图3。
本发明方法是在定植后农作物的缓苗期,开始铺设防虫棉网。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农作物的防虫方法,还包括在种植期结束后,回收防虫棉网,干燥避光保存。
本发明防虫方法,适用于叶菜类农作物。
优选地,所述的叶菜类农作物为甘蓝、西兰花、辣椒、莴苣、奶白菜、生菜、油菜、芹菜、茼蒿或韭菜。
防虫棉网的保存条件与使用年限回收的防虫棉网的保存环境尽量选择干燥、避光的环境;使用年限一般在2 3年。
本发明旨在利用一种质量轻、韧性强易回收的新型生防材料,以替代防虫网和化学杀虫剂,从而避免了塑料地膜的“白色”污染和杀虫剂使用中的化学药物污染问题,最终达到易铺设、少用工、防虫效果好、不污染环境的目的。本发明以简单易操作、用工少为目的设计的防虫棉网的固定叉件及铺设、固定方法,大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两人6小时可完成 10亩地的铺设。本发明从解决地膜白色污染的角度确定了防虫棉网的回收、利用宗旨,利用材质韧性好可回收的特性,每次生产后收好、保存,进而重复多次使用。
针对现有农作物防虫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技术选用新型材料,取得了较好的防虫和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效果,下面分几个方面阐述其效果和优点。
I、控草效果
在露地甘蓝、西兰花上覆盖防虫棉网,对比不同处理的单株虫量发现,无论是甘蓝还是西兰花,防虫棉网处理的害虫数量都远低于其他处理,甘蓝、西兰花上小菜蛾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0. 5%,82. 5% ;菜青虫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9. 2%,85. 7% ;蚜虫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1. 8%,90. 6%,甜菜夜蛾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3. 3%、80%,另外,在甘蓝、西兰花的不同生长期进行调查,防虫棉网的害虫总数均明显低于其他处理,说明此种防治手段对害虫的控制具有持效性。
2、商品率
覆盖本发明防虫棉网的甘蓝、西兰花的达到出口水平的比率达到了 42%,达普通市场水平的比率达58%,而不符合商品标准的比率为0,明显高于覆盖防虫网的处理。
3、成本核算
人工成本同样10亩露地菜田,覆盖防虫棉网用工2人X6小时=12工时;而铺设防虫网用2人X30小时=60工时。按工时10元计算,可节约480元。
材料成本同样10亩露地菜田,铺设防虫棉网用80块(3米X 50米)X 200元/块 =16000元,每块防虫棉网可使用三年,成本为533.3元/亩/年;防虫网(I.5米宽、40目) 用260米X8元/米X 10亩=20800元,每块防虫网可使用两年,成本为1040元/亩/年。 可见本发明选用的防虫棉网进行农作物的防虫方法省时省力,并能够大大减少防虫成本。


图I为本发明防虫棉网铺设图。
图2为未覆盖防虫棉网的露地蔬菜图
图3为本发明防虫方法应用于露地蔬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I防虫棉网的选择与防虫方法的建立
2008年起开始选择适宜的防虫棉网。选择采用聚酯切片为原料,经过防粘长丝热轧而得到材质为涤纶长丝纺粘热轧无纺布(PET)、成分为100%涤纶的无纺布为防虫棉网。 本实施例中A、B防虫棉网均为涤纶长丝纺粘热轧无纺布,其规格参数不同,均购自浙江省绍兴市耀龙纺粘科技有限公司。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防虫网(作为对照)为现有技术常用材质的防虫网,其为聚乙烯材质,购自北京市各大农资市场。
A防虫棉网规格重量20g/m2 ;纵向拉伸强度46N/50cm ;纵向延伸率15% ;横向拉伸强度17N/50cm ;纵向延伸率15% ;厚度为O. 14mm,白色,每块面积为3米X50米。
B防虫棉网规格重量40g/m2 ;纵向拉伸强度94N/50cm ;纵向延伸率20% ;横向拉伸强度49N/50cm ;纵向延伸率25% ;厚度为O. 2mm,白色,每块面积为3米X50米。
将上述A、B两种规格的防虫棉网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其防虫效果。
本实施例中,将A、B两种规格的防虫棉网分别应用于2块相邻的甘蓝田地。当甘蓝在定植后缓苗期时,开始应用防虫棉网。用U型叉件(为9号钢丝折制而成,U型的短边长 12cm,长边长15厘米)沿防虫棉网的一侧长边将防虫棉网固定于种植甘蓝的畦间凹面,U型叉件在畦面同侧每隔I米固定一个;固定好一侧长边后将防虫棉网在甘蓝苗上铺平,在畦面的另一侧长边按同样方法进行固定,并使两侧长边的固定水平位置均相距O. 5m,使畦间两侧凹面的U型叉件呈“之”字形固定。在整个甘蓝种植期,研究2种不同参数规格的PET 防虫棉网的除草效果。同时设对照试验,即不覆盖防虫棉网的甘蓝。待收获甘蓝后,回收三种防虫棉网,待下一茬甘蓝苗定植后处于缓苗期时,按照上述方法铺设并固定防虫棉网。如此连续实验3年。结果见表I。
表I防虫棉网在露地菜田的防虫效果(2008年,北京延庆)
IMipR 成本
权利要求
1.ー种适用于农作物的防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材质为涤纶长丝纺粘热轧无纺布作为防虫棉网覆盖并固定于农作物表面,预留出农作物所需的生长空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虫棉网为重量15 25g/m2,纵向拉伸强度4(T50N/50cm,纵向延伸率13% 17%,横向拉伸强度15 25N/50cm,纵向延伸率13% 17%,厚度为O. 12"O. 16mm的漆绝长丝纺粘热轧无纺布。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虫棉网为重量20g/m2,纵向拉伸強度46N/50cm,纵向延伸率15%,横向拉伸强度17N/50cm,纵向延伸率15%,厚度为O. 14mm的涤纶长丝纺粘热轧无纺布。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虫棉网其颜色为白色。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防虫棉网固定于农作物表面的方法是将防虫棉网平铺在农作物上,用固定部件将防虫棉网固定于畦间凹面。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定植后农作物的缓苗期,开始铺设防虫棉网。
7.如权利要求f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种植期结束后,回收防虫棉网,干燥避光保存。
8.如权利要求f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作物为甘蓝、西兰花、辣椒、莴苣、奶白菜、生菜、油菜、芹菜、茼蒿或韭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农作物的防虫方法,是将材质为涤纶长丝纺粘热轧无纺布作为防虫棉网覆盖并固定于作物上,并预留出作物所需的生长空间。本发明方法在作物种植期能够有效控制农作物虫害,虫口减退量平均达80%以上,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对环境无污染,对农作物生长无副作用,并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适合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01M29/34GK102972391SQ201210434910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岳瑾, 郭喜红, 尹哲, 乔岩, 董杰, 车晋滇 申请人: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