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贝柘丽木属绿珊瑚种植物的扦插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涉及植物无性繁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贝柘丽木属绿珊瑚种植物的扦插方法。
背景技术:
贝柘丽木属(Berzelia)共12种,绿珊瑚lanuginosa为其中之一,原产南非,为布鲁尼科(Bruniaceae)常绿灌木,株高I 2m,株型直立,莖杆细长,叶密集,小,针形;花微小,密集,球形头状花序簇生,花白色至浅黄,花瓣微小,雄蕊突出,头状花序看似镶嵌状突起物,球状花序直径约O. 5 O. 7cm,于冬末至夏初开放。喜光照和水份及排水良好的土壤。是优秀的切花和盆花材料,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年需求量巨大。2003年,绿珊瑚种植物引进昆明,进行小规模试验种植和市场销售,已成为切花市场的畅销品种。
·
该种植物的种子细小,播种困难,实生苗生长周期长且易产生变异,造成商品不够整齐,制约了规模化商品生产及销售市场的拓展。采用组织培养繁殖技术成本高、周期长,练苗成活率低。而常规的扦插繁殖技术成活率只有5 %左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如何提高绿珊瑚种植物育苗的成活率、缩短育苗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就成为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活率高,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绿珊瑚种植物的扦插繁殖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种贝柘丽木属绿珊瑚种植物的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苗床准备基质采用泥炭和珍珠岩按体积比2:1混合,调整pH值6. O 6. 5,EC值小于O. 5,使用500ppm的次氯酸钠溶液对育苗盘、苗床及温室地面消毒;(2)材料采集于夜均温8 12°C,日均温16 20°C时,采集无病虫害的健康植株作为母本材料,要求枝叶表面干燥,采后立即将母本材料的剪切口浸入水中,防止材料失水;(3)插穗选择剪取母本材料上未木质化的嫩稍作为插穗;(4)插穗处理使用500ppm 700ppm的Π引哚-3- 丁酸溶液浸泡插穗基部,浸泡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2 1/3,浸泡时间5秒钟;浸好后立即风干;(5)扦插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1/3 1/4 ;(6)扦插后管理扦插后采用常规技术进行温度管理,光照管理,湿度管理,水分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待扦穗根从苗盘底长出后进行大田移栽。其中,吲哚-3- 丁酸先用75%酒精溶解成浓度为2000 IOOOOppm的溶液,再加纯净水兑成500ppm 700ppm的溶液。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该技术的运用可使绿珊瑚种植物扦插繁殖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繁殖周期缩短至50 60天。得到的绿珊瑚种苗品质优良,使绿珊瑚种植物的推广种植成为可能。2、本发明方法简便、成本低廉、种苗成活率高,具有良好地市场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I 在覆盖有60%黑色遮阳网的塑料薄膜温室中建立经500ppm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的架空苗床,在苗床上铺设已装填好基质的育苗盘。基质用泥炭和珍珠岩按体积比为2:1混合后填装在50孔的育苗盘内,轻轻震动一至二次后将上表面刮平。启动喷雾系统,使基质含水量饱和。调节基质PH值6. O 6. 5,EC值O. 4。于2010年12月20日(夜均温度10°C,日均温度20°C ),选择苗龄2年、无病虫害、生长旺盛的绿珊瑚(Berzelia Ianuginose)作为母本,露天采集要在晴天无雾无露水时进行,以保证枝叶表面干燥。采后立即将母本切口部位浸没于IOcm深的清水当中,防止材料失水。剪取母本未木质化的嫩稍作为插穗。插穗以50枝扎起,基部对齐,剪除O. 5 I. Ocm的根部,以形成新鲜的剪切口。用500ppm的吲哚-3- 丁酸溶液浸插穗基部5秒钟,进行激素处理。浸深为插穗长度的1/2 1/3。浸好后立即用风扇风干。其中,激素吲哚-3-丁酸的纯度为90%,先用75%酒精溶解成浓度为2000ppm的溶液,再加纯净水兑成500 ppm的溶液。在填好基质50穴育苗盘中扦插,每孔一株,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1/3 1/4。扦插后的管理,其中基质和水份管理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70% 100%的范围内。空气湿度和基质水分管理是采用自动间歇喷雾方法。使用蒸发系数自动控制模式。为避免误差的出现,设置晴天中午两次喷雾时间间隔15 20分钟。扦插后第I 2周(生根前),喷雾系统晴天9 :00开,18 :00关,阴雨天11 :00开,15 :00关;喷雾持续时间30秒,防止抽穗失水;第3 4周逐渐减少水份,降低基质含水量,晴天9:00开,17:30关,阴雨天11 :00开,14 30关喷雾持续时间20秒。第5 6周,进一步降低基质含水量,以促进根生长。晴天9 30开,17 00关,阴雨天12 00开,14 00关;喷雾持续时间15秒。第7周进入练苗期,12 :00开,14 :00关保持基质湿润,避免干燥;基质干燥时,酌情连续喷雾。光照和温度管理控制白天温度在30°C以下,夜晚温度在18 20°C。光强在10 20KLX,光照周期10 16小时。生根后逐渐提高光照强度。病虫害防治采用25%咪鲜铵1000倍液、2. 5%胳菌腈1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及10%多抗霉素1000倍液交替喷雾,2次/周,下午关闭喷雾之后进行。待插穗根从苗盘底长出时移栽至大田,浅植,其他与常规定植相同。统计发现,绿珊瑚(Berzelia lanuginose)在扦插后41天开始有新生根长出,成活率达90. 7%,60天时即可进行大田移栽。比播种繁殖及常规扦插大田移栽时间提前45天,商品花采收时间比常规扦插提前6个月,比播种繁殖提前12个月。本技术发明下的扦插苗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总体上种苗达一级苗质量标准。本发明与常规扦插技术及播种繁殖结果对比见表I。表I与常规扦插技术及播种繁殖结果对比
指标I生根/发芽时I成活率(% )~根数量(条)I大田移栽I至商品花采收
技术间(天)____时间(天)所需时间(月)
本发明__41__90/7__14__55__18_
常规扦插技术 —60 — 12.3 5 "Τ 24 播种繁殖丨 31I 60. 8I 5100__30_实施例2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调节基质pH值为6. 5,EC值O. 3。于2011年I月23日(夜均温度8°C,日均温度18°C ),于绿珊瑚露天种植园中选择无病虫害、生长旺盛的绿珊瑚(Berzelia lanuginose)作为母本米集材料。插穗以50枝扎起,基部对齐。用700ppm的吲哚-3-丁酸溶液浸插穗基部5秒钟,进行激素处理。浸泡后的插穗自然风干。其中,吲哚-3- 丁酸先用75%酒精溶解成浓度为2000ppm的溶液,再加纯净水兑成700ppm的溶液。在填好基质的50孔育苗盘中扦插。扦插后管理与实施例I相同。统计发现,绿珊瑚(Berzelia lanuginose)在扦插后45天开始有新生根长出,成活率达93.6%,60天时即可进行大田移栽。比常规扦插技术成活率提高82. 6 %,大田移栽时间提前40天,商品花采收时间提前6个月。本技术发明下的扦插苗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总体上种苗达一级苗质量标准。本发明与常规扦插技术及播种繁殖结果对比见表2。表2与常规扦插技术及播种繁殖结果对比
~I根数量I大田移栽I至商品花采收所需
技术间(天)___(条) 时间(天)时间(月)_
本犮明_ 45— 93.6%166018—
常规扦插技术 70__Κλ2_ 5100__24_
繁殖 I 36丨 65.8I 5丨 100丨 30"实施例3重复实施例1,2有以下不同点调节基质pH值为6. 2,EC值O. 2。于2011年I月26日(夜均温度12°C,日均温度20°C )绿珊瑚露天种植园中选择无病虫害、生长旺盛的绿珊瑚(Berzelia lanuginose)作为母本采集材料。用600ppm的Π引哚-3- 丁酸溶液浸插穗基部秒钟,进行激素处理。浸泡后的插穗自然风干。其中,吲哚-3-丁酸先用75%酒精溶解成浓度为IOOOOppm的溶液,再加纯净水兑成600ppm的溶液。在填好基质的72孔育苗盘中扦插。扦插后管理与实施例I相同。统计发现,绿珊瑚(Berzelia galpinii )在扦插后40天开始有新生根长出,成活率达90. 3%,60天时即可进行大田移栽。比播种繁殖成活率提高25 %,大田移栽时间提前40天,商品花采收时间提前12个月。本技术发明下的扦插苗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总体上种苗达一级苗质量标准。本发明与常规扦插技术及播种繁殖结果对比见表3。表3与常规扦插技术及播种繁殖结果对比
权利要求
1.一种贝柘丽木属绿珊瑚种植物的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苗床准备基质采用泥炭和珍珠岩按体积比2:1混合,调整pH值6.O 6. 5,EC值小于O. 5,使用500ppm的次氯酸钠溶液对育苗盘、苗床及温室地面消毒;(2)材料采集于夜均温8 12°C,日均温16 20°C时,采集无病虫害的健康植株作为母本材料,要求枝叶表面干燥,采后立即将母本材料的剪切口浸入水中,防止材料失水;(3)插穗选择剪取母本材料上未木质化的嫩稍作为插穗;(4)插穗处理使用500ppm 700ppm的吲哚-3-丁酸溶液浸泡插穗基部,浸泡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2 1/3,浸泡时间5秒钟;浸好后立即风干;(5)扦插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1/3 1/4;(6)扦插后管理扦插后采用常规技术进行温度管理,光照管理,湿度管理,水分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待扦穗根从苗盘底长出后进行大田移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贝柘丽木属绿珊瑚种植物的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吲哚-3-丁酸先用75%酒精溶解成浓度为2000 IOOOOppm的溶液,再加纯净水兑成500ppm 700ppm 的溶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柘丽木属绿珊瑚种植物的扦插繁殖方法。将采集到的插穗使用500ppm~700ppm的吲哚-3-丁酸溶液浸泡插穗基部,浸泡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2~1/3,浸泡时间5秒钟;然后按常规技术进行扦插和管理,待扦穗根从苗盘底长出后进行大田移栽。该技术的运用可使绿珊瑚种植物扦插繁殖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繁殖周期缩短至50~60天。得到的绿珊瑚种苗品质优良,使绿珊瑚种植物的推广种植成为可能。方法简便、成本低廉、种苗成活率高,具有良好地市场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01G31/00GK102919030SQ2012104569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杨玉勇 申请人:杨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