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6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花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潮汐灌溉的花盆。
背景技术
潮汐灌溉是一种先进的节约型灌溉新方法,可以对植物所需水和营养液进行职能管理,提高植物的产量;另外可减轻劳动强度,并可实现对营养液的循环再利用。潮汐灌溉对植床的工作面要求极为严格,必须保证水分能自由地在灌溉区流动。与此相似,当灌溉完成时花盆内多余的水分必须从花盆回收到回液箱中。植床表面必须非常的水平才能确保水分在灌溉域的良好浇灌——使所有花盆中的基质在同时加湿,多余的水分在同一时刻回收。另外,植床上大多数盆栽植物浇灌时水深不应超过18mm。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常因为花盆盆底积水,造成盆中苗木烂根的现象,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花盆,尤其适用于潮汐灌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花盆,包括盆体和盆脚。所述盆体的盆径为9cm。所述盆脚数量为3个,盆脚位于盆体底部圆周上,相邻两个盆脚与底部圆心的夹角为120度,盆脚高度均为3. 5mm。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不影响潮汐灌溉时花盆中基质对肥水的吸收,也不阻碍多余水分的排出,盆脚使盆底不再积水,同时也使基质的上下土层的通气性保持了通畅,极大改善了用普通花盆进行潮汐灌溉时造成的烂根现象。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中1、盆体2、盆脚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花盆,包括盆体I和盆脚2。所述盆体I的盆径为9cm。所述盆脚2数量为3个,盆脚位于盆体底部圆周上,相邻两个盆脚与底部圆心的夹角为120度,盆脚高度均为3. 5mm。为了验证本发明的实用性,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从昆明安祖公司引进1000株红掌小苗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0株。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不加脚的9cm盆径花盆,实验组采用本发明加脚3. 5mm改良后9cm盆径花盆,基质、气候条件的调控及肥水的灌溉条件均保持一致。对照组栽培8周,烂根率高达87%,导致使用普通位加脚盆烂根率高的原因由于本公司自流平地面,灌溉后花盆内重力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排出花盆,积聚在盆底地面,被基质吸附,长时间无法排干,从而阻碍了盆土的透气性,造成高烂根率。实验组栽培8周,烂根率下降到3%,运用本发明提供的花盆极大的改善了潮汐灌溉引起的高烂根率的现象,使先进的灌溉模式得以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盆体(I)和盆脚(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I)的盆径为9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脚(2)数量为3个,盆脚(2)位于盆体(I)底部圆周上,相邻两个盆脚(2)与底部圆心的夹角为120度,盆脚(2)高度均为3.5mm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盆,尤其适用于潮汐灌溉,包括盆体和盆脚,所述盆体的盆径为9cm,所述盆脚数量为3个,盆脚位于盆体底部圆周上,相邻两个盆脚与底部圆心的夹角为120度,盆脚高度均为3.5mm。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不影响潮汐灌溉时花盆中基质对肥水的吸收,也不阻碍多余水分的排出,盆脚使盆底不再积水,同时也使基质的上下土层的通气性保持了通畅,极大改善了用普通花盆进行潮汐灌溉时造成的烂根现象。
文档编号A01G9/02GK103004509SQ20121049334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杨铁顺, 赵亮, 柯盛发, 邢元帅, 刘青, 吴建平 申请人: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