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不同规格细纤度/超细纤度茧丝优化和调控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255512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蚕不同规格细纤度/超细纤度茧丝优化和调控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蚕桑行业茧丝绸新材料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依据不同家蚕品种组合及优化的激素处理方法,调控生产不同品质、不同规格的细纤度和超细纤度茧丝。
背景技术
特种细旦真丝在薄型丝织物、时尚饰品及新工艺、新款式服饰设计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这对传统蚕桑生产的茧丝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细纤度或超细纤度茧丝在提高生丝等级和品位、创新丝绸产品方面具有特殊用途与经济价值,与四眠蚕茧丝相比,三眠蚕茧丝纤度细、解舒、洁净和清洁度也比较优良。对不同家蚕品种在不同生产条件和不同 处理方式下进行三眠化最优组合,主要是找出纤度超细、茧丝纤度开差较小、综合均方差较小、粒内粒间偏差最小的组合类型、调控生产稳定的优质细纤度或超细纤度茧丝,对开发特殊用途生丝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运用植物来源的抗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可以调控家蚕的眠性和发育进程,诱导的三眠蚕的絹丝腺可提前发育而早熟结茧。而不同种类的抗保幼激素与三眠蚕期龄发育、目民性及三眠化生物学效应密切相关,同时诱导家蚕三眠化效果还与不同化性及特性的蚕品种有关,因此,选择合适的抗保幼激素药品及其匹配蚕品种组合,对于三眠蚕诱导及其应用途径与价值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三眠蚕茧形小而整齐,茧色白净,纤度细而差异小,适于控制O. 5 kg茧粒数;茧丝长较长,解舒率高,清洁净度较好,类节少;纤度比常规茧丝细O. 12 D以上,缫制细纤度生丝时,定粒数多、接绪点变化小,综合均方差、粒内粒间偏差均小,有利于提高生丝均匀度、缩小生丝纤度的总偏差,因此可提高生丝品质。用三眠蚕茧缫制的生丝,可制成多种高档薄型织物,其织成的针织绸具有绸面光滑、疵点少、悬垂性及防皱度好、缩水性小、染色性能好的特点。迄今为止,在综合利用不同品种不同化性的家蚕、生产时期(春秋两个蚕期)与抗保幼激素处理方法(3龄期、4龄期两个处理)的优化处理,并根据茧丝纤度开差、综合均方差、粒内粒间偏差统计分析进行优化组合,生产不同规格细纤度和超细纤度茧丝的调控技术方面还未见报道,对于生产不同细纤度和超细纤度茧丝的优化、组合调控技术的专利申请也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不同蚕品种与抗保幼激素处理方法的优化组合,形成生产不同细纤度和超细纤度茧丝的调控方法。该方法不仅运用植物来源的抗保幼激素调控家蚕的眠性和发育进程,诱导四眠蚕形成三眠蚕,而且,优化添食浓度和诱导方法,并综合考虑三眠化诱导率、龄期发育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丝长、出丝率和丝纤度,获得不同规格的细纤度和超细纤度茧丝。并对不同蚕品种、不同诱导龄期和不同生产季节的三眠蚕茧,进行一粒缫测试及统计分析,并且根据茧丝纤度开差、综合均方差、粒内粒间偏差进行优化组合,具有工艺精准,操作简便,投入少,产品质量有保障等特点。本发明的家蚕细纤度/超细纤度茧丝优化和调控生产方法,选择多化性杂交品种、二化性杂交品种或者二化性原种家蚕,在春期或者秋期将家蚕按不同品种设3龄处理区或者4龄处理区进行三眠化诱导处理后,生产的茧丝纤度可达O. 8 D 1. 6 D ;
所述三眠化诱导处理为将金鹿三眠素配成20(T800 ppm浓度的药液,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桑叶上,待药液晾至半干,于幼虫3龄或者4龄饷食起开始连续添食48小时,添食结束后恢复常规片叶饲养;
其中,3龄处理区I 2龄按照常规的家蚕饲养方式饲养,从3龄饷食第一次给桑开始添食药物;4龄处理区1 3龄按照常规的家蚕饲养方式饲养,从4龄饷食第一次给桑开始添食药物。 所述多化性杂交品种家蚕选用“两广二号”或者“桂蚕二号”,所述二化性杂交品种选用“秋丰X白玉”或者“白玉X秋丰”,所述二化性原种选用“菁松(中系)”、“皓月(日系)”。“秋丰X白玉”、“白玉X秋丰”属于适应温带气候的一代杂交品种;“两广二号”、“桂蚕二号”属于适应热带亚热带气候的一代杂交品种;“菁松(中系)”、“皓月(日系)”属于适应温带气候的家蚕原蚕品种。优化组合①对于多丝量二化性杂交种(如“白玉X秋丰”、“秋丰X白玉”),在春蚕的三龄期进行三眠化诱导处理,可以生产丝长1000 m左右、出丝率与对照区相仿、纤度在1.6 D 1. 8 D的细纤度茧丝;秋蚕三龄期处理可生产1. 2 D 1. 6 D的细纤度茧丝。②对于多化性杂交种(如“两广二号”、“桂蚕二号”),在春蚕的三龄期进行三眠化诱导处理,可以生产丝长800 m左右、出丝率与对照区相仿、纤度在1. 6 D 1. 8 D的细纤度茧丝;秋蚕三龄期处理可生产1. 2 D 1. 6 D的细纤度茧丝。③对于不同化性的蚕品种,在春蚕和秋蚕的四龄期进行三眠化诱导处理,可以生产丝长在600 800 m左右、纤度在O. 8 D 1. 2D的超细纤度茧丝。有益效果本发明综合考察诱导率、蚕茧质量、丝质成绩和纤度差异,对不同蚕品种、不同诱导龄期和不同生产季节的三眠蚕茧,进行一粒缫测试及统计分析,根据茧丝纤度开差、综合均方差、粒内粒间偏差进行优化组合。优化组合后的工艺精准,能有目标地调控生产不同规格的细纤度茧丝和超细纤度茧丝,操作简便,茧丝质量有保障,作为一项茧丝生产新技术,可适应国内外市场对高品位细纤度茧丝或具有特种应用价值的超细纤度茧丝的需求,具有直接显著的经济价值及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具体实施例方式
对Γ2龄和Γ3龄按常规饲养方法饲养的四眠蚕品种,分别在3龄饷食和4龄饷食后添食不同浓度的金鹿三眠素,共设置3种浓度200ppm、400ppm、800ppm,结果都成功诱导获得了三眠蚕,其中以400ppm的给药浓度连续添食2d的诱导效果最佳,3龄处理组和4龄处理组的诱导率分别达到94%和96%。两个组的茧丝平均纤度分别为1. 224D和O. 78 。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金鹿三眠素浓度均为400ppm。以下实施例中六个品种的家蚕蚕种都购自蚕种生产和科研部门“两广二号”和“桂蚕二号”购自广西象州县华佳蚕种制造有限公司。“秋丰X白玉”、“白玉X秋丰”购自浙江省湖州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菁松(中系)”、“皓月(日系)”购自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浒关蚕种场。实施例1 :
春蚕期,选用多丝量二化性蚕品种“秋丰X白玉”、“白玉X秋丰”,两品种都属于适应温带气候的一代杂交品种;选用多化性蚕品种“两广二号”、“桂蚕二号”,两者都属于适应热带亚热带气候的一代杂交品种,4个蚕品种都属于普通的四眠蚕品种。每个品种I 2龄按照常规的家蚕饲养方式饲养,从幼虫3龄饷食开始添食药物,即将金鹿三眠素配成400ppm浓度的药液,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桑叶上,待药液稍晾干后,从3龄饷食第一次给桑开始连续添食48小时,添食结束后恢复常规片叶饲养。经过优化的饲养和诱导技术处理(本项专利技术),与相同品种的常规四眠蚕茧丝(常规技术)成绩相比,茧丝丝长及出丝率的成绩较好,而茧丝纤度显著减小,可以生产纤度在1.6 D 1. 8 D的细纤度茧丝(表I)。
表I本专利技术诱导的三眠蚕与常规生产四眠蚕的茧丝成绩比较 (调控生产1. 6 D 1. 8 D的细纤度茧丝)
茧丝长出丝率^家蚕品种处理---
实数m 指数. 实数'% 指数%实数1> 指数%
两广二号本专利技术 8.21 114 37.31 101 1.606 58 (春期) 常规技术 719 100 36.79 100 2.780 100 桂蚕二号本专利技术 689 82 41.42 96 1.755 69 (春期) 常规技术 S41 100 43.27 100 2,552 100 秋丰X白玉本专利技术 PfS M 40.37 97 1.732 68 (春期〉 常规技术 10.16 100 41.50 100 2.540 100 白玉X秋丰本专利技术 1061 W2 39.42 100 1.736+ 64 (春期) 常规技术 1038 100 39.35 100 2.72S 100 实施例2
秋蚕期,选用多丝量、二化性蚕品种“秋丰X白玉”,属于适应温带气候的一代杂交品种;选用多化性蚕品种“两广二号”,属于适应热带亚热带气候的一代杂交品种,2个蚕品种都属于普通的四眠蚕品种。每个品种I 2龄按照常规的家蚕饲养方式饲养,从幼虫3龄饷食开始添食药物,即将金鹿三眠素配成400ppm浓度的药液,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桑叶上,待药液稍晾干后,从3龄饷食第一次给桑开始连续添食48小时,添食结束后恢复常规片叶饲养。经过优化的饲养和诱导技术处理(本项专利技术),与相同品种的常规四眠蚕茧丝(常规技术)成绩相比,茧丝丝长及出丝率的成绩较好,而茧丝纤度显著减小,可以生产纤度在1.2 D 1.6 D的细纤度茧丝(表2)。表2本专利技术诱导的三眠蚕与常规生产四眠蚕的茧丝成绩比较 (调控生产1. 2 D 1. 6 D的细纤度茧丝)
权利要求
1.家蚕不同规格细纤度/超细纤度茧丝优化和调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多化性杂交品种、二化性杂交品种或者二化性原种家蚕,在春期或者秋期将家蚕按不同品种设3龄处理区或者4龄处理区进行三眠化诱导处理后,生产的茧丝纤度可达0. 8 D 1. 6 D ; 所述三眠化诱导处理为将金鹿三眠素配成20(T800 ppm浓度的药液,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桑叶上,待药液晾至半干,于幼虫3龄或者4龄饷食起开始连续添食48小时,添食结束后恢复常规片叶饲养; 其中,3龄处理区I 2龄按照常规的家蚕饲养方式饲养,从3龄饷食第一次给桑开始添食药物;4龄处理区1 3龄按照常规的家蚕饲养方式饲养,从4龄饷食第一次给桑开始添食药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蚕不同规格细纤度/超细纤度茧丝优化和调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化性杂交品种家蚕选用“两广二号”或者“桂蚕二号”,所述二化性杂交品种选用“秋丰X白玉”或者“白玉X秋丰”,所述二化性原种选用“菁松(中系)”或者“皓月(日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蚕不同规格细纤度/超细纤度茧丝优化和调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家蚕采用二化性杂交品种或者多化性杂交品种,在春期将家蚕按3龄处理区进行三眠化诱导处理后,生产茧丝纤度为1. 6 D 1. 8 D的细纤度茧丝;在秋期将家蚕按3龄处理区进行三眠化诱导处理,生产茧丝纤度为1. 2 D 1. 6 D的细纤度茧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蚕不同规格细纤度/超细纤度茧丝优化和调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春期或者秋期将家蚕按4龄处理区进行三眠化诱导处理后,生产茧丝长度在600 800 m、纤度在0. 8 D 1. 2 D的超细纤度茧丝。
全文摘要
家蚕细纤度/超细纤度茧丝优化和调控生产方法,选择多化性杂交品种、二化性杂交品种或者二化性原种家蚕,在春期或者秋期将家蚕按不同品种设3龄处理区或者4龄处理区进行三眠化诱导处理后,生产的茧丝纤度可达0.8D~1.6D;所述多化性杂交品种家蚕选用“两广二号”或者“桂蚕二号”,所述二化性杂交品种选用“秋丰×白玉”或者“白玉×秋丰”,所述二化性原种选用“菁松(中系)”或者“皓月(日系)”;本发明综合考察诱导率、蚕茧质量、丝质成绩和纤度差异,组合后的工艺精准,能有目标地调控生产不同规格的细纤度茧丝和超细纤度茧丝,操作简便,茧丝质量有保障。
文档编号A01K67/04GK103004707SQ20121055686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0日
发明者谈建中, 吴志平, 王廷良, 王春花, 刘琳, 陈国强 申请人:江苏华佳丝绸有限公司, 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