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草莓用的起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804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种植草莓用的起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植草莓用的起垄装置。
背景技术
草莓属于浅根性植物,由于其80%以上的根系集中在土壤表层25 Cm以内,因此土壤是否适宜栽培草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壤表层的结构和质地。由于草莓根系分布浅,加之植株小,叶片多,蒸腾量大并且叶片更新快,因此在整个生长期间内几乎都在进行着老叶萎亡而新叶发生的过程,采收后,植株开始大量抽生匍匐茎和新茎。这些特征决定了草莓对水分的需求量大,因为如果草莓苗期缺水,那么会严重阻碍茎、叶的正常发育与生长,又,如果结果(座果)期缺水,则会影响草莓果实的膨大发育,降低产量与质量。及,草莓在开花结果期每株草莓的水份蒸腾量可达Ikg/天,并且在抽生匍匐茎和定植草莓苗时,对水份的 需求更大。综上所述,在草莓正常生长期,土壤相对含水量约为70%左右,花芽分化期约为60%左右,结果成熟期约为80%左右,于是要求土壤具备攥之成团而触指散开的含水率。鉴于草莓的前述特点,通常将其栽培于垄上,相邻垄之间形成的谷作为通风灌溉采光的渠道,藉以满足其生长要求。而对于种植草莓的起垄长期以来困扰于业界,因为,如果垄的整体土壤疏松会在引水时造成塌陷,而如果不能保障25 cm左右的疏松土壤层,又会影响草莓的根系发育。传统的起垄方式由手工担当,手工起垄能够避免前述塌陷之虞并且能确保垄的上层土壤疏松要求,但是手工借助于工具如铲子、耙子等起垄存在起垄效率低下并且劳动强度大的欠缺,尤其对于大面积种植而言无法满足要求。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起垄装置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授权公告号CN2045568U推荐有“松旋起垄机”,该专利方案未教导左右旋起垄器的具体构造,并且由于每次只能形成一条垄而效率低下,此外,由于该专利方案由凿形深松铲、旋耕刀和左右旋起垄器三者协同工作,因而整体结构复杂。授权公告号CN2838222Y提供有“农耕起垄机”,该专利方案仅能起到对地沟的翻耕作用,将地沟内的泥土向地沟的两侧挤靠,因此不具有对垄台上部抛土的功能,从而对于草莓种起垄不具有借鉴意义。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设计,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经模拟起垄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保障垄基稳固而垄台上的土壤疏松而藉以满足草莓种植生长要求、有利于确保起垄效率而藉以满足下大面积种植草莓的起垄要求并且降低起垄成本和有益于简化结构而藉以体现制造和使用的方便的种植草莓用的起垄装置。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种植草莓用的起垄装置,包括由彼此面对面设置的第一、第二墙板和一端与第一墙板固定而另一端与第二墙板固定的横梁构成的一机架;一组犁沟机构,该一组犁沟机构以间隔状态固定在所述横梁上;一对彼此对应设置的齿轮箱,该一组齿轮箱中的其中一个齿轮箱固定在所述第一墙板上,而另一个齿轮箱固定在所述第二墙板上;一用于将由所述犁沟机构犁取的土壤抛置于垄台上的垄台成形机构,该垄台成形机构设置在所述的一对齿轮箱之间并且与一对齿轮箱传动连接;一动力输入机构,该动力输入机构与所述的一对齿轮箱传动连接。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犁沟机构各包括一犁头、犁头架和一支撑板,犁头固定在犁头架上,而犁头架一端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连接,支撑板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座的一端连接,而支撑板连接座的另一端 与所述的动力输入机构连接,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横梁固定,其中,所述犁头的下部对应到所述垄台成形机构的下方。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对齿轮箱中,固定在所述第一墙板上的齿轮箱的结构是与固定在所述第二墙板上的齿轮箱的结构是相同的,而固定在第二墙板上的齿轮箱包括齿轮箱箱体、设置在齿轮箱箱体的齿轮箱箱体腔内的半轴传动齿轮、第一、第二过渡齿轮、传动力输出齿轮和刀盘轴驱动齿轮,齿轮箱箱体固定在第二墙板上,半轴传动齿轮通过一对第一轴承座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齿轮箱箱体腔内,并且与第一过渡齿轮相啮合,而第一过渡齿轮通过一对第二轴承座转动地设置在齿轮箱箱体腔内,并且与第二过渡齿轮相啮合,而第二过渡齿轮通过一对第三轴承座转动地设置在齿轮箱箱体腔内,并且与传动力输出齿轮相邻啮合,而传动力输出齿轮通过一对第四轴承座转动地设置在齿轮箱箱体腔内,刀盘轴驱动齿轮与传动力输出齿轮传动连接,并且该刀盘轴驱动齿轮具有一驱动齿轮连接法兰,该驱动齿轮连接法兰与所述的垄台成形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的动力输入机构与所述的半轴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的一对第一、第二、第三轴承座和一对第四轴承座均彼此对应地固定在所述齿轮箱箱体的对应壁体上。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垄台成形机构包括刀盘轴、一组抛泥刀盘和一组垄边刀盘,刀盘轴的一端与所述的一对齿轮箱中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墙板上的齿轮箱的所述刀盘轴驱动齿轮的驱动齿轮连接法兰固定连接,一组抛泥刀盘以等距离固定在刀盘轴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在各抛泥刀盘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抛泥刀盘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固定有一组第一抛泥刀,而在抛泥刀盘的另一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同样围绕抛泥刀盘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固定有一组第二抛泥刀,第一、第二抛泥刀在抛泥刀盘上的位置是彼此错开的,并且一组第一抛泥刀的末端均构成有一第一折弯部,而一组第二抛泥刀的末端均构成有一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的折弯方向朝着第二折弯部的方向折弯,而第二折弯部的折弯方向朝着第一折弯部的方向折弯,一组垄边刀盘固定在刀盘轴上,其中,每一个所述的抛泥刀盘的两侧各对应有一垄边刀盘,在各垄边刀盘上并且围绕垄边刀盘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固定有一组垄边刀,在垄边刀的末端构成有第三折弯部,并且第三折弯部的折弯方向背对所述的抛泥刀盘。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输入机构包括动力输入传动箱、万向节、主动伞齿轮、一对半轴、一对半轴套管和支撑架,动力输入传动箱的一侧与一对半轴套管中的其中一根半轴套管的一端固定,而该一根半轴套管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第一墙板上的所述齿轮箱的齿轮箱箱体固定,动力输入传动箱的另一侧与一对半轴套管中的另一根半轴套管的一端固定,而该另一根半轴套管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第二墙板上的齿轮箱的齿轮箱箱体固定,万向节的一端位于动力输入传动箱的箱腔外,用于与拖拉机传动连接,万向节的另一端探入箱腔内,主动伞齿轮位于箱腔内并且固定在所述万向节探入到箱腔内的所述另一端,一对半轴均位于所述半轴套管内,该一对半轴朝向动力输入传动箱的一端探入到所述箱腔内,并且各固定有一被动伞齿轮,被动伞齿轮与所述主动伞齿轮相啮合,一对半轴朝向所述齿轮箱的一端伸展到所述齿轮箱箱体腔内,所述的半轴传动齿轮固定在半轴上,支撑架的两端以腾空状态固定在一对半轴套管上,而中部与支撑架固定座固定,支撑架固定座固定在动力输入传动箱的箱体外壁上,其中在所述的一对半轴套管上各固定有一拖拉机牵弓I臂,在拖拉机牵弓I臂上连接有一犁头升降机构。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第二墙板之间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犁沟机构的上部固定有一组挡泥罩。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犁沟机构将相邻垄之间的土壤铲松,由垄台成形机构将由犁沟机构犁取的土壤挽起并且抛起成垄,从而既可保证垄基稳 固又可确保垄台上部的土壤疏松而满足草莓种植成长要求;由于起垄是通过自动化的机械作业完成的,因此具有较高的起垄效率而得以满足大面积起垄要求,并且可以节约起垄成本;由于整体结构简单,因此制造和使用十分方便。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垄台成形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见图1和图2,给出了一机架1,该机架I由一对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几何形状大体上呈三角形的第一、第二墙板11、12以及一横梁13构成,横梁13的一端即图示位置状态的左端与第一墙板11固定,而横梁13的另一端即图示状态的右端与第二墙板12固定。给出了一组犁沟机构2,在本实施例中,一组犁沟机构2的数量为三个,从而可一次对三条垄沟的土壤松土,三条垄沟可形成两条垄台,当然一组犁沟机构2的数量并不绝对限于三个,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增减,各犁沟机构2包括犁头21、犁头架22和支撑板23,犁头21固定在犁头架22上,在犁头架22 —端固定有犁头架固定座221,在犁头架固定座221上开设有销轴孔2211,在前述的横梁13上固定有数量与犁沟机构2的数量相等的一组犁头架固定脚131,各犁头架固定脚131上开设有螺柱孔1311,将前述的犁头架固定座221与犁头架固定脚131相配合,并且用螺栓13111依次插入螺栓孔1311以及销轴孔2211,从而将犁头架22的下端与横梁13固定连接,并且用图1所示的螺母对螺栓13111限定。犁头架22的另一端与支撑板2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连接,具体是在犁头架22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螺钉孔222,而在支撑板2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一第二螺钉孔232,用第一螺钉2221插入第一、第二螺钉孔222、232内并且用限定螺母22211限定,从而将犁头架22的前述另一端与支撑板2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连接。支撑板23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支撑板连接座231的一端连接,而支撑板连接座231的另一端与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动力输入机构5的半轴套管55固定,支撑板2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螺钉233与横梁13固定。为了保障一组犁沟机构2的犁头21在非作业状态下悬空于地坪,以便由拖拉机载着本发明行走到作业场所,因此一组犁沟机构2中的即本实施例的三个犁沟机构2中的居于中部的一个犁沟机构2的支撑板23的前述一端铰接在一拉杆座223上,而将拉杆座223与动力输入机构5的支撑架56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连接。给出了一对齿轮箱3,该一对齿轮箱3中的其中一个即左端的一个齿轮箱3固定在前述的第一墙板11上,而一对齿轮箱3中的另一个即右端的一个齿轮箱3固定在前述的第二墙板12上,该一对齿轮箱3的位置彼此对应并且结构完全相同,下面的描述是针对固定于第二墙板12上的齿轮箱3而言的。齿轮箱3包括齿轮箱箱体31、半轴传动齿轮32、第一、第二过渡齿轮33、34、传动力输出齿轮35和刀盘轴驱动齿轮36,齿轮箱箱体31固定在第二墙板12上,半轴传动齿轮32 通过一对第一轴承座321转动地设置在齿轮箱箱体31的齿轮箱箱体腔311内,并且与第一过渡齿轮33相啮合,而第一过渡齿轮33通过一对第二轴承座331转动地设置在齿轮箱箱体腔311内,并且与第二过渡齿轮34相啮合,而第二过渡齿轮34通过一对第三轴承座341转动地设置在齿轮箱箱体腔311内,并且与传动力输出齿轮35相啮合,而传动力输出齿轮35通过一对第四轴承座351转动地设置在齿轮箱箱体腔311内,刀盘轴驱动齿轮36与传动力输出齿轮35传动连接,即由传动力驱动齿轮35带动刀盘轴驱动齿轮36运动,该刀盘轴驱动齿轮36的基部构成有一驱动齿轮连接法兰361,该驱动齿轮连接法兰361与下面将要描述的垄台成形机构4固定连接,即传动连接。前述的一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轴承座321、331、341、351均由螺钉固定在齿轮箱箱体31的对应壁体上。请参见图3并且继续结合图1和图2,给出了一垄台成形机构4,该垄台成形机构4包括一刀盘轴41、一组抛泥刀盘42和一组垄边刀盘43,刀盘轴41的一端即图示状态的左端通过第一刀盘轴连接座411与固定在第一墙板11上的前述齿轮箱3的刀盘轴驱动齿轮36的驱动齿轮连接法兰361固定连接,而刀盘轴41的另一端即图示状态的右端通过第二刀盘轴连接座412与固定在第二墙板12上的齿轮箱3的刀盘轴驱动齿轮36的驱动齿轮连接法兰361固定连接,具体是通过第三螺钉3611将驱动齿轮连接法兰3611与第二刀盘轴连接座412固定连接,前述的第一刀盘轴连接座411同例。由于本实施例举证的犁沟机构2的数量为三个,因此一组抛泥刀盘42的数量敢为三个,并且以等距离间隔固定在刀盘轴4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由图所示,在各抛泥刀盘42的两侧各用第四螺钉423固定有一哈夫固定座424,哈夫固定座424用第五螺钉4241与刀盘轴41夹紧固定,从而使抛泥刀盘42可靠定位在刀盘轴41上。在各抛泥刀盘42的一侧(图示状态的左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抛泥刀盘42的圆周方向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固定有一组抛泥刀插座425,在各抛泥刀插座425上各用螺钉固定有一第一抛泥刀421,而在抛泥刀盘42的另一侧即图示状态的右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抛泥刀盘42的圆周方向同样以等距离间隔状态固定有一组抛泥刀插座425,在各抛泥刀插座425上同样各用螺钉固定有一第二抛泥刀422。由图所不,由于位于抛泥刀盘42 一侧(左侧)的抛泥刀插座425与位于抛泥刀盘42另一侧(右侧)的抛泥刀插座425的位置是错开的或称交错的,因此第一、第二抛泥刀421、422的位置彼此错开,形成犬牙交错的状态。在一组第一抛泥刀421的末端均构成有一第一折腾弯部4211,而在一组第二抛泥刀422的末端均构成有一第二折弯部4221,并且,第一折弯部4211的折弯方向朝向第二折弯部4221,即朝向第二抛泥刀422的方向折弯,而第二折弯部422的折弯方向朝向第一折弯部4211,即朝向第一抛泥刀421的方向折弯,具体而言,第一、第二折弯路部421、422是相向的,这种结构可将犁头21犁取的土壤有效挽起。一组垄边刀盘43为哈夫式刀盘,用第六螺钉432固定于刀盘轴41上,在垄边刀盘43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垄边刀插座433,各垄边刀插座433上用第七螺钉4312 (图3示)固定有一垄边刀431,在各垄边刀431的末端构成有一第三折弯部4311,并且第三折弯部4311的折弯方向背对前述的抛泥刀盘42。由图1和图2的示意可知,一组垄边刀盘43的数量为抛泥刀盘42的数量的一倍,即抛泥刀盘42有三个,而垄边刀盘43有六个,每个抛泥刀盘42的两侧各配设一个垄边刀盘43,由抛泥刀盘42上的第一、第二抛泥刀421、422将由位于其下方的犁头21犁松的泥土挽起并且由垄边刀431垄边,从而形成由图2示意的垄8。请重点见图1,给出了动力输入机构5的优选的结构,包括一动力输入传动箱51、 一万向节52、一主动伞齿轮53、一对半轴54、一对半轴套管55和一支撑架56,动力输入传动箱51的一侧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与一对半轴套管55中的左侧的一根半轴套管55的一端(右端)固定,而该左侧的一根半轴套管55的另一端(左端)与固定在第一墙板11上的前述齿轮箱3的齿轮箱箱体31固定,动力输入传动箱51的另一侧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与一对半轴套管55中的右侧的一根半轴套管55的一端(左端)固定,而该右侧的一根半轴套管55的另一端(右端)与固定在第二墙板12上的前述齿轮箱3的齿轮箱箱体31固定。万向节52的一端位于动力输入传动箱51的箱腔511外,图中未不出的农用拖拉机的动力轴与该万向节52连接,使万向节52旋转,万向节52的另一端探入箱腔511内,主动伞齿轮53位于箱腔511内并且固定在前述万向节52的万向节轴探入箱腔511内的轴端,即固定在万向节52的另一端,一对(两根)半轴54均位于前述的半轴套管55内,该一对半轴54朝向动力输入传动箱51的一端探入前述箱腔511内,并且各固定有一被动伞齿轮541,被动伞齿轮541与前述主动伞齿轮53相哨合,一对(两根)半轴54朝向齿轮箱3的一端伸展到齿轮箱箱体腔311内,上面提及的半轴传动齿轮32固定在半轴54上。支撑架56的两端以腾空状态固定在一对半轴套管55上,而中部与支撑架固定座561固定,支撑架固定座561固定在动力输入传动箱51的箱体外壁上。由图所示,在前述的一对即两根半轴套管55上各固定有一拖拉机牵引臂551,在拖拉机牵引臂551上连接有一犁头升降机构7。仍见图1,前述的犁头升降机构7包括彼此并行设置的第一、第二连接臂71、72和相互并行的一对拉杆73,第一连接臂71的下端与设置在前述的一对半轴套管55中的其中一个半轴套管55上的拖拉机牵引臂55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臂72的下端与设置在一对半轴套管55中的另一个半轴套管55上的拖拉机牵引臂551固定连接,第一、第二连接臂71、72的中部与拉杆73的一端共同铰接,而拉杆73的另一端与前述的拉杆座223铰接,第一、第二连接臂71、72的上端各开设有连接臂连接孔,连接臂连接孔用于与拖拉机的牵引升降装置连接。当拖拉机的牵引升降装置牵引时(通过对拖拉机的离合器的操作),带动第一、第二连接臂71、72,由第一、第二连接臂71、72带动拉杆73位移,由拉杆73经拉杆座223带动支撑板23,由支撑板23带动犁头架22位移,由犁头架22带动犁头21,使犁头21处于悬空状态,反之亦然。上面已提及,在第一、第二墙板11、12之间并且在对应于一组犁沟机构2的上部固定有一组挡泥罩6,在本实施例中,一组挡泥罩6的数量为四个,位于两侧的挡泥罩6的一侧边缘部位与预设在第一、第二墙板11、12上的挡泥罩固定螺孔固定,而位于两侧的挡泥罩6的另一侧与预设于支撑板23上的挡泥罩固定脚234固定,位于中间的两枚挡泥罩6的两侧均与挡泥罩固定脚234固定。
使用本发明时,由拖拉机的动力机构向万向节输入动力,经主动伞齿轮53同时带动一对(两根)半轴54的被动伞齿轮541,使半轴54旋转,由一对半轴54同时带动一对齿轮箱3工作,由于垄台成形机构4的刀盘轴41与一对齿轮箱3的刀盘轴驱动齿轮36固定连接(或者称传动连接),因此由一对齿轮箱3带动垄台成形机构4工作,在拖拉机的行进下,由犁沟机构2的犁头21犁土,同时由抛泥刀盘42的第一、第二抛泥刀421、422抛土以及同时由垄边刀盘43上的垄边刀431垄边,从而成形出如图2示意的垄8。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完成了发明任务,体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所称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种植草莓用的起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彼此面对面设置的第一、第二墙板(11、12)和一端与第一墙板(11)固定而另一端与第二墙板(12)固定的横梁(13)构成的一机架(I);一组犁沟机构(2),该一组犁沟机构(2)以间隔状态固定在所述横梁(13)上;一对彼此对应设置的齿轮箱(3),该一组齿轮箱(3)中的其中一个齿轮箱(3)固定在所述第一墙板(11)上,而另一个齿轮箱(3)固定在所述第二墙板(12)上;一用于将由所述犁沟机构(2)犁取的土壤抛置于垄台上的垄台成形机构(4),该垄台成形机构(4)设置在所述的一对齿轮箱(3)之间并且与一对齿轮箱(3)传动连接;一动力输入机构(5),该动力输入机构(5)与所述的一对齿轮箱(3)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草莓用的起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犁沟机构(2)各包括一犁头(21)、犁头架(22)和一支撑板(23),犁头(23)固定在犁头架(22)上,而犁头架(22) —端与所述横梁(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2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连接,支撑板(23)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座(231)的一端连接,而支撑板连接座(231)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动力输入机构(5)连接,支撑板(23)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横梁(13)固定,其中,所述犁头(21)的下部对应到所述垄台成形机构(4)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草莓用的起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对齿轮箱(3)中,固定在所述第一墙板(11)上的齿轮箱(3)的结构是与固定在所述第二墙板(12)上的齿轮箱(3)的结构是相同的,而固定在第二墙板(12)上的齿轮箱(3)包括齿轮箱箱体(31)、设置在齿轮箱箱体(31)的齿轮箱箱体腔(311)内的半轴传动齿轮(32)、第一、第二过渡齿轮(33、34)、传动力输出齿轮(35)和刀盘轴驱动齿轮(36),齿轮箱箱体(31)固定在第二墙板(12)上,半轴传动齿轮(32)通过一对第一轴承座(321)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齿轮箱箱体腔(311)内,并且与第一过渡齿轮(33)相哨合,而第一过渡齿轮(33)通过一对第二轴承座(331)转动地设置在齿轮箱箱体腔(311)内,并且与第二过渡齿轮(34)相啮合,而第二过渡齿轮(34)通过一对第三轴承座(341)转动地设置在齿轮箱箱体腔(311)内,并且与传动力输出齿轮(35)相邻哨合,而传动力输出齿轮(35)通过一对第四轴承座(351)转动地设置在齿轮箱箱体腔(311)内,刀盘轴驱动齿轮(36)与传动力输出齿轮(35)传动连接,并且该刀盘轴驱动齿轮(36)具有一驱动齿轮连接法兰(361),该驱动齿轮连接法兰(361)与所述的垄台成形机构(4)固定连接,所述的动力输入机构(5)与所述的半轴传动齿轮(32)传动连接,所述的一对第一、第二、第三轴承座(321、331、341)和一对第四轴承座(351)均彼此对应地固定在所述齿轮箱箱体(31)的对应壁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植草莓用的起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垄台成形机构包括刀盘轴(41)、一组抛泥刀盘(42)和一组垄边刀盘(43),刀盘轴(41)的一端与所述的一对齿轮箱(3)中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墙板(11)上的齿轮箱(3)的所述刀盘轴驱动齿轮(36)的驱动齿轮连接法兰(361)固定连接,一组抛泥刀盘(42)以等距离固定在刀盘轴(4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在各抛泥刀盘(42)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围绕抛泥刀盘(42)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固定有一组第一抛泥刀(421),而在抛泥刀盘(42)的另一侧的边缘部位并且同样围绕抛泥刀盘(42)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固定有一组第二抛泥刀(422),第一、第二抛泥刀(421、422)在抛泥刀盘(42)上的位置是彼此错开的,并且一组第一抛泥刀(421)的末端均构成有一第一折弯部(4211),而一组第二抛泥刀(422)的末端均构成有一第二折弯部(4221),第一折弯部(4211)的折弯方向朝着第二折弯部(4221)的方向折弯,而第二折弯部(4221)的折弯方向朝着第一折弯部(4211)的方向折弯,一组垄边刀盘(43)固定在刀盘轴(41)上,其中,每一个所述的抛泥刀盘(42)的两侧各对应有一垄边刀盘(43),在各垄边刀盘(43)上并且围绕垄边刀盘(43)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固定有一组垄边刀(431),在垄边刀(431)的末端构成有第三折弯部(4311),并且第三折弯部(4311)的折弯方向背对所述的抛泥刀盘(4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植草莓用的起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入机构(5)包括动力输入传动箱(51)、万向节(52)、主动伞齿轮(53)、一对半轴(54)、一对半轴套管(55)和支撑架(56),动力输入传动箱(51)的一侧与一对半轴套管(55)中的其中一根半轴套管(55)的一端固定,而该一根半轴套管(55)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第一墙板(11)上的所述齿轮箱(3)的齿轮箱箱体(31)固定,动力输入传动箱(51)的另一侧与一对半轴套管(55)中的另一根半轴套管(55)的一端固定,而该另一根半轴套管(55)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所述第二墙板(12)上的齿轮箱(3)的齿轮箱箱体(31)固定,万向节(52)的一端位于动力输入传动箱(51)的箱腔(511)外,用于与拖拉机传动连接,万向节(52)的另一端探入箱腔(511)内,主动伞齿轮(53)位于箱腔(511)内并且固定在所述万向节(511)探入到箱腔(511)内的所述另一端,一对半轴(54)均位于所述半轴套管(55)内,该一对半轴(54)朝向动力输入传动箱(51)的一端探入到所述箱腔(511)内,并且各固定有一被动伞齿轮(541),被动伞齿轮(541)与所述主动伞齿轮(53)相啮合,一对半轴(54)朝向所述齿轮箱(3)的一端伸展到所述齿轮箱箱体腔(311)内,所述的半轴传动齿轮(32)固定在半轴(54)上,支撑架(56)的两端以腾空状态固定在一对半轴套管(55)上,而中部与支撑架固定座(561)固定,支撑架固定座(561)固定在动力输入传动箱(51)的箱体外壁上,其中在所述的一对半轴套管(55)上各固定有一拖拉机牵引臂(551),在拖拉机牵引臂(551)上连接有一犁头升降机构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草莓用的起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第二墙板(11、12)之间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犁沟机构(2)的上部固定有一组挡泥罩(6)。
全文摘要
一种种植草莓用的起垄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由第一、第二墙板和横梁构成的机架;一组犁沟机构,以间隔状态固定在横梁上;一对齿轮箱,一个齿轮箱固定在第一墙板上,另一个齿轮箱固定在第二墙板上;垄台成形机构,设置在一对齿轮箱之间且与一对齿轮箱连接;动力输入机构,与一对齿轮箱连接。优点由犁沟机构将相邻垄之间的土壤铲松,由垄台成形机构将由犁沟机构犁取的土壤挽起并且抛起成垄,既可保证垄基稳固又可确保垄台上部的土壤疏松而满足草莓种植成长要求;具有较高的起垄效率而得以满足大面积起垄要求,并且可以节约起垄成本;由于整体结构简单,因此制造和使用十分方便。
文档编号A01B13/02GK103004299SQ20121056912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陆建洪, 潘振良, 陆建村 申请人:常熟市柯思达冷轧带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