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水产养殖增氧器、气头及增氧方法

文档序号:211149阅读:17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简易水产养殖增氧器、气头及增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水产养殖增氧技术的改进,具体指一种简易水产养殖增氧器、所用气头以及水产养殖增氧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是保持水体一定的供氧量,许多水产死亡事件就是因为供氧量的不足而导致的。适宜水产养殖的水体应当满足1)水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保持养殖水体水质稳定;2)具有一定的水体溶氧系数;3)水体水温整体均匀。目前常见的水产养殖增氧设备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气石,它通过加气微孔向水体内充气。其存在的不足有1)气压不足时无法工作;2)辐射半径小,只有1. 5米左右;3)电力损耗大,实际使用效率低;4)水体无法全部流动起来,水体内有害物质累积大;5)无法解决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等富营养化物质含量累积过高的问题。二、纳米管通过微孔向水体内充气。其存在的不足有1)气压不足时无法工作;2)需经常清理管道上的吸附物,工作量大;3)辐射半径小,只有2 3米;4)电力损耗大,实际使用效率低;4)池塘水体无法全部流动起来,水体内有害物质累积大;无法解决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等富营养化物质含量累积过高的问题。三、水车式增氧器 一般用于大池塘,虽然可使池塘水体流动起来;但动力损耗大,且小池、温棚式池塘使用受到限制。四、射流式增氧器一般用于大池塘,需配置水泵,动力损耗较大,且小池、温棚式池塘使用受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水产养殖增氧设备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水体处于流动状态、能提高水体溶氧系数、使水体水温保持基本一致的简易水产养殖增氧器。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一种简易水产养殖增氧器用气头和水产养殖增氧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简易水产养殖增氧器,包括送风装置和若干气头,所述气头的主体为带有水平接口、上接口和下接口的三通管接头,所有气头的水平接口分别通过进气管与送风装置连接,下接口与进水管连接,上接口与“L”型的出水管竖直段连接。简易水产养殖增氧器用气头,包括带有水平接口、上接口和下接口的三通管接头,水平接口用于与送风装置连接,下接口与进水管连接,上接口与“L”型的出水管竖直段连接。一种水产养殖增氧方法,先将若干个上述气头安装在水产养殖水体中(固定在池塘底平坦的部位),水体深度要求在85cm以上,进水管距离水体底部5-10cm,“L”型出水管竖直段高度为50-80cm,出水管水平段长度为10-20cm,出水管水平段部分露出于水面部分没于水中,露出水面部分的高度为水平段管口直径的1/3 1/4 ;然后将每个气头的水平接口分别通过进气管与送风装置连接;最后通过送风装置向水平接口通入气体,送风装置向水平接口送入气体的压力不低于I个大气压,在气体通过水平接口进入气头并从出水管水平段溢出的过程中,带动水体从进水管进入气头并从出水管水平段流出,使水体产生循环流动。距水体边缘最近的气头距水体边缘距离为2-10米。根据水体形状特点,气头可以按如下方法布置,但不局限于下述方法,具体设置以所有气头能够有效带动水体流动起来为目标一、所述气头四个形成一组,四个气头位于正方形的四个角上,四个气头出水管水平段出水方向首尾相接;二、所有气头为沿水体方向的两排,每排中所有气头出水管水平段朝向相同,两排气头出水管水平段朝向相反。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水体流动效果好。采用本装置,水体流动可增加到20米以上。2、水体各层均可以流动,起到调节全池塘水温的效果。3、溶氧系数大大提高,在凌晨溶氧最低时测定水底溶氧,可达4mg/L以上。4、动力损耗大幅降低,比其它方式省电20%以上。5、制作、安装、更换、移动简便,成本比现有各种方式大幅降低。

6、每亩水体安装的气头数比采用气石、纳米管数量大幅降低,减少设备投资。7、有效降低了水体内亚硝酸盐、氨氮等富营养化物质的含量,大大降低了水体排放后净化处理的成本,也降低了对水体的污染。


图1-本发明气头结构示意图。图2_本发明气头在水体中一种布置方式图。图3-本发明气头在水体中另一种布置方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简易水产养殖增氧器,包括送风装置和若干气头,所述气头的主体为带有水平接口、上接口和下接口的三通管接头1,所有气头的水平接口分别通过进气管2与送风装置连接,下接口与进水管3连接,上接口与“L”型的出水管4竖直段连接,出水管竖直段和水平段通过弧形段平滑过度。“L”型出水管竖直段高度为50-80cm,出水管水平段长度为10-20cm。图1为本发明气头结构示意图。一种水产养殖增氧方法,先将若干个上述气头安装在水产养殖水体中(固定在池塘底平坦的部位),水体深度要求在85cm以上,进水管距离水体底部5-lOcm,“L”型出水管竖直段高度为50-80cm,出水管水平段长度为10-20cm,出水管水平段部分露出于水面A、部分没于水中,露出水面部分的高度为水平段管口直径的1/3 1/4 ;然后将每个气头的水平接口分别通过进气管与送风装置连接;最后通过送风装置向水平接口通入气体,在气体通过水平接口进入气头并从出水管水平段溢出的过程中,带动水体从进水管进入气头并从出水管水平段流出,使水体产生循环往复流动,见图1。图中单箭头为气体流动方向,双箭头为水体流动方向。要使水有效循环流动起来,送风装置向水平接口送入气体的压力不低于1个大气压,在1个大气压力下,可推动水面水体流动15米以上。距水体边缘最近的气头距水体边缘距离为2-10米,以充分利用气头对水体的循环流动作用所覆盖的区域。根据水体形状特点,气头可以按如下方法布置,但不局限于下述方法,具体设置以所有气头能够有效带动水体流动起来为目标一、所述气头四个形成一组,四个气头位于正方形的四个角上,四个气头出水管水平段出水方向首尾相接,见图2,该四个气头最大可以覆盖1. 5^2亩水面;二、所有气头为沿水体方向的两排,每排中所有气头出水管水平段朝向相同,两排气头出水管水平段朝向相反,见图3,图3所示排布结构适用于水体为长条形情况。相邻两气头的距离为其中一个气头的覆盖距离。本发明利用气压差原理,在气体进入气头并从上端溢出的同时,使池塘底部的水吸到上层,形成水体纵向、上下方向的循环,在确保全池塘水流动的同时,达到提高水体溶氧系数、调整水体各层次水温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简单送风装置,通过简便易制作的管道即可实现。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简易水产养殖增氧器,包括送风装置和若干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头的主体为带有水平接口、上接口和下接口的三通管接头(I ),所有气头的水平接口分别通过进气管(2 )与送风装置连接,下接口与进水管(3 )连接,上接口与“ L”型的出水管(4 )竖直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水产养殖增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竖直段的高度为50-80cm,出水管水平段长度为10-20cm。
3.简易水产养殖增氧器用气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水平接口、上接口和下接口的三通管接头,水平接口用于与送风装置连接,下接口与进水管连接,上接口与“L”型的出水管竖直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水产养殖增氧器用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竖直段的高度为50-80cm,出水管水平段长度为10-20cm。
5.一种水产养殖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若干个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水产养殖增氧器用气头安装在水产养殖水体中,水体深度要求在85cm以上,进水管距离水体底部5-10cm,“L”型出水管竖直段高度为50-80cm,出水管水平段长度为10-20cm,出水管水平段部分露出于水面部分没于水中,露出水面部分的高度为水平段管口直径的1/3 1/4 ;然后将每个气头的水平接口分别通过进气管与送风装置连接;最后通过送风装置向水平接口通入气体,送风装置向水平接口送入气体的压力不低于I个大气压,在气体通过水平接口进入气头并从出水管水平段溢出的过程中,带动水体从进水管进入气头并从出水管水平段流出,使水体产生循环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产养殖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距水体边缘最近的气头距水体边缘距离为2-10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产养殖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头四个形成一组,四个气头位于正方形的四个角上,四个气头出水管水平段出水方向首尾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产养殖增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气头为沿水体方向的两排,每排中所有气头出水管水平段朝向相同,两排气头出水管水平段朝向相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水产养殖增氧器、气头及增氧方法,包括送风装置和气头,气头的水平接口通过进气管与送风装置连接,气头下接口与进水管连接,上接口与“L”型的出水管竖直段连接。使用时,先将气头安装在水体中,进水管距离水体底部5-10cm,出水管竖直段高度为50-80cm,出水管水平段部分露出水面;最后通过送风装置向气头通入气体,气体带动水体循环流动。本发明水体流动效果好;水体各层均可以流动,起到调节全池塘水温的效果。溶氧系数大大提高,动力损耗大幅降低,制作、安装、更换、移动简便。
文档编号A01K63/04GK103027005SQ20121058812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
发明者李冀钊, 杨梅 申请人:重庆民泰香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