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防虫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65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树木防虫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治害虫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林业树木的防虫罩。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不同地区种植的核桃、柿树、落叶松、苹果、梨、李、柑桔、枫香等树木,常常受到银杏大蚕蛾、核桃举肢蛾、核桃扁叶甲、金龟子、绣线菊叶蜂、桂花叶蜂、竹叶蜂、紫薇叶甲、恶性叶甲、紫藤叶甲、茶叶象虫、花椒凤蝶等食叶害虫的危害,特别是银杏大蚕蛾危害更为严重,此类害虫大多一年一代,通常在树杆基部和杂草里产卵,孵化后通过树杆向上爬,蚕食树叶,给树木的正常生长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于这种情况通常采用人工物理防治和化学药物防治两种方法,人工物理防治主要包括收蛹、绑草把、灯光诱杀、捕捉成虫、捕杀老熟幼虫等,此种方法比较繁琐,效果不佳;化学药物防治主要使用噻虫啉粉剂、噻虫啉徼胶囊、苦參碱、苦烟乳油、阿维菌素等试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药效期短,防治害虫效果差。近几年来随着受害面积日益増大,虫害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林业树木特别是经济林果树的虫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环保、能够有效减少虫害的树木防虫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保护罩体和与保护罩体固定连接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和保护罩体为闭合环状。所述保护罩体为伞状,保护罩体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保护罩体上下分别固定有两个半径不同的固定圏。所述固定带与固定圈之间连接有支撑架。所述保护罩体的内表面覆盖有粘附层。所述固定带为可拉伸固定带。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使用本实用新型树木防虫罩时,将固定带和保护罩体套在树干上,由于固定带采用可拉伸材质,可以紧密地套在树干上,保护罩体内表面采用光滑材质或覆盖有黄油、粘虫胶等粘附层,害虫在沿树干向上爬的过程中,固定带起到了阻碍作用,切断道路,害虫爬到保护罩体的内表面会自动落下或被粘在粘附层上,从而减少虫害。本实用新型树木防虫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防治效果好,时效长,成本低,而且不会造成任何污染,市场潜カ大。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种通过树干上爬对树木产生危害的害虫防治, 树高在2. 5米以上,胸径在6厘米以上树木均可适用。

[0012]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展开图。图中,I、保护罩体;2、固定带;3、固定圈;4、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保护罩体I和与保护罩体固定连接的固定带2,固定带和保护罩体为闭合环状。固定带和保护罩体都设有开ロ,开ロ边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闭合,例如粘在一起或自然重贴紧靠,方便在使用时将其套在树干上。保护罩体为伞状, 上下分别固定有两个半径不同的固定圈3。固定带与固定圈之间连接有支撑架4,支撑架采用钢架结构,起到了支撑固定的作用,保证了保护罩体的稳定性。保护罩体采用光滑的材质,如塑料等,也可以在其内表面覆盖黄油、粘虫胶、沾蚁纸等粘附层。固定带为可拉伸固定带,保证可以套在直径不同的树干上,也可以根据树木的大小生产不同型号的防虫罩,増加了其使用的普遍性。使用本实用新型树木防虫罩时,将固定带和保护罩体套在树干离地面约I. 2-1. 5米高的位置上,由于固定带采用可拉伸材质,可以紧密地套在树干上,保护罩体内表面采用光滑材质或覆盖有黄油、粘虫胶等粘附层,害虫在沿树干向上爬的过程中,固定带起到了阻碍作用,切断道路,害虫爬到保护罩体的内表面会自动落下或被粘在粘附层上,从而減少虫害。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树木防虫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罩体(I)和与保护罩体固定连接的固定带(2),所述固定带和保护罩体为闭合环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树木防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体为伞状,保护罩体与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保护罩体上下分别固定有两个半径不同的固定圈(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木防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与固定圈之间连接有支撑架(4)。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树木防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体的内表面覆盖有粘附层。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树木防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为可拉伸固定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治害虫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林业领域中应用的树木防虫罩,其结构包括保护罩体和与保护罩体固定连接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和保护罩体为闭合环状。本实用新型树木防虫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防治效果好,时效长,成本低,而且不会造成任何污染,市场潜力巨大。
文档编号A01M29/34GK202445033SQ2012200818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7日
发明者林培录 申请人:林培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