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岸护坡树木种植框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00阅读:8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堤岸护坡树木种植框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河道堤岸上载种树木以护坡的框体,属于河道堤岸护坡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河道堤岸大都是通过干砌石或浆砌石构筑,干砌石是直接通过石块排放在护坡上,石块之间彼此分离,易被冲刷造成坍塌,失去护坡作用。浆砌石是采用水泥浆和石块将斜坡完全固化,虽然较为牢固,但投资大,不透水,没有植被,隔绝了土壤与植物间的物质交换,这种方式破坏了自然生态,使微生物没有生存场所,不利于水的交换,降低了水体自净能力,反而破坏生态环境。 在河道堤岸的斜坡上载种树木,尤其是大型乔木可以使斜坡牢固,防止其坍塌。但是,直接在河道堤岸的斜坡上种植树木,也会造成土壤被冲刷而流失,尤其是树木较小的时候。在种植树木后的斜坡上再铺设石块或混凝土砖虽然能防止土壤被冲刷,但是施工费时费力,还会对树木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同样,先用石块将树坑周围砌筑成一个框架再种植树木,也存在施工费时费力、伤害树木的情况,河道堤岸的牢固程度仍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河道堤岸护坡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牢固、能够有效起到护坡作用的堤岸护坡树木种植框体。本实用新型的堤岸护坡树木种植框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堤岸护坡树木种植框体,包括主体,主体中部为一个空洞,主体的上面和底面各设有一个凸台,两个面上的凸台位于主体相对的两侧,主体上面的凸台上设有一个定位凸块,主体底面的凸台上设有一个连接凹槽。上述框体在使用时,先将斜坡面平整成阶梯状,在阶梯状坡面上由下至上铺设框体,上一块框体底面凸台上的连接凹槽插入下一块框体上面凸台上的定位凸块,使上下框体连接在在一起,这样使整个斜坡上的一列框体成为一个整体,有效提高了强度,避免造成坍塌。再在框体中部的空洞中种植树木,使河道护坡成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本实用新型通过框体的摆放就可完成河道堤岸护坡的施工,避免了在现场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复杂施工,并且使框体成为一个相连的整体,增强了护坡整体牢固性,能有效的防止坍塌,框体内种植植物,减少了水土流失,使护坡成为具有自净作用的生态景观。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1、主体,2、上凸台,3、下凸台,4、连接凹槽,5、定位凸块,6、空洞。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堤岸护坡树木种植框体,包括主体1,主体I的中部为一个用于种植树木的空洞6,空洞6的大小为I平方米左右,以适宜树木种植为宜。主体的上面和底面分别设有上凸台2和下凸台3,上凸台2和下凸台3位于主体I相对的两侧,上凸台2设有一个定位凸块5,下凸台3上设有一个连接凹槽4。上述框体在使用时,先将斜坡面平整成阶梯状,在阶梯状坡面上由下至上铺设框体,如图2所示,上一块框体底面凸台上的连接凹槽插入下一块框体上面凸台上的定位凸块,使上下框体连接在在一起,这样使整个斜坡上的一列框体成为一个整体,有效提高了强 度,避免造成坍塌。再在框体中部的空洞中种植树木,使河道护坡成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权利要求1.一种堤岸护坡树木种植框体,包括主体,其特征是主体中部为一个空洞,主体的上面和底面各设有一个凸台,两个面上的凸台位于主体相对的两侧,主体上面的凸台上设有一个定位凸块,主体底面的凸台上设有一个连接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堤岸护坡树木种植框体,该框体包括主体,主体中部为一个空洞,主体的上面和底面各设有一个凸台,两个面上的凸台位于主体相对的两侧,主体上面的凸台上设有一个定位凸块,主体底面的凸台上设有一个连接凹槽。使用时,在阶梯状坡面上由下至上铺设框体,上一块框体底面凸台上的连接凹槽插入下一块框体上面凸台上的定位凸块,使上下框体连接在在一起,再在框体中部的空洞中种植树木。本实用新型通过框体的摆放就可完成河道堤岸护坡的施工,避免了在现场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复杂施工,并且使框体成为一个相连的整体,增强了护坡整体牢固性,能有效的防止坍塌,框体内种植植物,减少了水土流失,使护坡成为具有自净作用的生态景观。
文档编号A01G13/00GK202489021SQ2012201137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
发明者孙远哲 申请人:孙远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