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水貂母性发挥、提高仔貂成活率的窝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7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于水貂母性发挥、提高仔貂成活率的窝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水貂窝箱结构的改进,尤其是提供一种利于水貂母性发挥、提高仔貂成活率的窝箱,属于动物饲养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生水貂出生于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典型晚成性哺乳动物。初生仔貂发育未完全,眼睛未睁开,几乎无毛且运动能力有限,直肠温度仅为成年母貂的77%,个体间差异较大。晚成性哺乳动物从出生到恒温机制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期间常有一个体温调节能力迅速发育成熟的阶段。晚成性哺乳动物产热能力差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仔兽与产热有关的神经调节机制发育不完善;二是心肺向产热组织输送氧气和糖类及脂肪酸的能力较弱;三是产热组织的亚细胞结构和酶代谢等处理营养物质的能力有限;四是产热组织的总量较少。产热能力弱是初生仔貂体温调节的重要特征。低温环境下O 29日龄的·单只仔貂不能形成稳定的产热机制。窝箱是水貂养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它是妊娠母貂休息、取暖、仔貂出生及生长的重要场所。水貂的笼舍与仔貂前3周的死亡有一定关系,仔貂受冻是导致其早期死亡的原因。产箱温度过低会导致仔貂体温过低而死亡。哺乳期内,窝箱空间缩小使得仔貂聚拢可有效地防止仔貂体温过低。有研究报道,为防止仔貂掉出笼外而饥饿或脱水死亡,通常在每个笼子底部放置一个活动的细网,超过一层报纸和稻草的距离。也可以有几厘米高的垂直边缘。但是传统窝箱采用箱式结构,空间很大但保温性能差,不利于仔貂的成活,明显影响养殖效益。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于水貂母性发挥且提高仔貂成活率的窝箱,克服了传统窝箱保温性差,不利于仔貂成活的缺欠。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在封闭的窝箱本体中部设有一横隔板分成双层窝箱结构,上层窝箱上开设有出入洞口 ;横隔板上距出入洞口远端开有进入下层窝箱的窝内洞口。所述的利于水貂母性发挥且提高仔貂成活率的窝箱,其特征在于窝箱本体的长为31cm、宽为28cm、高为40cm ;洞口的下缘距底16cm,直径为14cm ;窝内洞口为直径14cm。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窝箱采用上下双层结构,更有利于下层窝箱的保暖,湿度波动小,母貂在窝箱外活动时间短,仔貂1-7日龄死亡率低,窝箱卫生状况良好;由于母貂I天在窝箱外的时长最短,5天仔貂取回时间也就短,能明显降低1-21日龄仔貂的死亡率,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养殖效益。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图中,I、窝箱本体;2、出入洞口;3、上层窝箱;4、横隔板;5、下层窝箱;6、窝内洞□。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I所示,窝箱本体I为封闭箱式结构,长为31cm、宽为28cm、高为40cm ;在窝箱本体I的中部设有一横隔板 4将其分成上层窝箱3和下层窝箱5的双层窝箱结构,上层窝箱3上开设有出入洞口 2 ;出入洞口 2的下缘距底16cm,直径为14cm ;横隔板4上距出入洞口 2远端开有进入下层窝箱5的窝内洞口 6,窝内洞口 6为直径14cm。
权利要求1.一种利于水貂母性发挥、提高仔貂成活率的窝箱,其特征在于 窝箱本体的中部设有一横隔板分成双层窝箱结构,上层窝箱上开设有出入洞口 ;横隔板上距出入洞口远端开有进入下层窝箱的窝内洞口。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利于水貂母性发挥、提高仔貂成活率的窝箱,其特征在于 窝箱本体的长为31cm、宽为28cm、高为40cm ;出入洞口的下缘距底16cm,直径为14cm ;窝内洞口为直径14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于水貂母性发挥、提高仔貂成活率的窝箱,在封闭的窝箱本体中部设有一横隔板分成双层窝箱结构,上层窝箱上开设有出入洞口;横隔板上距出入洞口远端开有进入下层窝箱的窝内洞口。窝箱采用上下双层结构,更有利于下层窝箱的保暖,湿度波动小,母貂在窝箱外活动时间短,仔貂1-7日龄死亡率低,窝箱卫生状况良好;由于母貂1天在窝箱外的时长最短,5天仔貂取回时间也就短,能明显降低1-21日龄仔貂的死亡率,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养殖效益。
文档编号A01K67/02GK202618054SQ201220145828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
发明者杨福合, 张琳 申请人:杨福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