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土水培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71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半土水培花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栽培盆景植物的花盆。
背景技术
现有盆景花盆分为传统土壤花盆和无土水培花盆两大类。传统土壤花盆即在一个花盆内置泥土,再将植物置于土中,这种花盆和种植方法适应性广,可培植植物品种较多,但是存在不卫生、容易产生病原菌的问题,且对种养者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对浇水的次数和水量均有较深的认识,不然过少的水量导致植物失水枯死,过多的水和过频繁的浇水会使突然过湿,影响植物生长甚至烂根死亡。现有无土水培花盆包含内盆和外盆,植物种植于内置保水陶粒的内盆中,外盆内·加入水和肥料,由于它没有土壤,所以可以减少病原菌的产生,不需要每天加水,让不会养花的种植者也能轻松种植。但是该种无土水培的花盆可以种植的植物品种有限,通用性低,无法满足各种不同植物培植的栽培条件。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土水培花盆,集传统土壤花盆和无土花盆的优点于一身,既能满足不同植物的栽培条件,又能避免传统花盆的脱水或烂根风险,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高的优点。一种半土水培花盆,包括内盆、外盆和水位计,所述内盆置于外盆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盆由内桶和外桶组成,所述内桶内至上而下设置培养土层和保水陶粒层,所述水位计置于内桶和外桶之间的夹层中,其底部位于内桶下侧的蓄水区。所述外盆内设若干支撑内桶的支撑管。所述外桶底部设有溢流栓。所述内桶底部与外桶底部之间设有若干内垫。在外盆内设置支撑管的目的有二,一来可以满足造型需要,在较深的外盆内垫高内盆,可节约培养土和保水陶粒,二来在内盆和外盆之间形成一个空气层,增加了通风和换热,有利于提供一个较为自然的植物生长环境。在外桶底部设置溢流栓可防止蓄水区水位过高,引起烂根的风险。在内桶底部和外桶底部之间设置内垫,形成一个蓄水区,有利于保证供水。

图I为本实用新型半土水培花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外盆1,内桶2,外桶3,培养土层4,保水陶粒层5,支撑管6,水位计7,内垫8,蓄水区9,溢流栓10,加水通道11,植物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所示,一种半土水培花盆,包括内盆、外盆I和水位计7,所述内盆置于外盆I内,由内桶2和外桶3组成。所述内桶2内至上而下设置培养土层4和保水陶粒层5,所述水位计7置于内桶2和外桶3之间的夹层中,其底部位于内桶下侧的蓄水区9。内桶2和外桶3之间的空间构成一个加水通道11,水位计7可通过搭钩搭接于外桶3或内桶2的筒壁上。所述外盆I内设若干支撑内桶2的支撑管6,外桶3底部设有溢流栓10,所述内桶2底部与外桶3底部之间设有若干内垫8。
水位计7起到盆内水位情况指示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半土水培花盆,包括内盆、外盆和水位计,所述内盆置于外盆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盆由内桶和外桶组成,所述内桶内至上而下设置培养土层和保水陶粒层,所述水位计置于内桶和外桶之间的夹层中,其底部位于内桶下侧的蓄水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土水培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盆内设若干支撑内桶的支撑管。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土水培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底部设有溢流栓。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土水培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底部与外桶底部之间设有若干内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栽培盆景植物的花盆。包括内盆、外盆和水位计,所述内盆置于外盆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盆由内桶和外桶组成,所述内桶内至上而下设置培养土层和保水陶粒层,所述水位计置于内桶和外桶之间的夹层中,其底部位于内桶下侧的蓄水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土水培花盆,集传统土壤花盆和无土花盆的优点于一身,既能满足不同植物的栽培条件,又能避免传统花盆的脱水或烂根风险,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G9/02GK202617783SQ2012201485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
发明者陈国胜, 倪成林 申请人:陈国胜, 倪成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