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式玉米育苗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30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套管式玉米育苗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套管式玉米育苗播种器,属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从上世纪80年末期开始推广育苗优化技术,以保证农田里的幼苗都是最优质的幼苗,提高粮食产量,即第一步配制 营养土,制作由适当太小、厚度的营养土块构成的育苗床,将种子播种在育苗床上;第二步挑选最优质的幼苗移入田间。在我国西部、西南部等不利于机械化种植的山区和丘陵地区,这项技术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将种子一粒一粒地播种到育苗床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播种问题一直是农民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现有育苗播种设备多是针对烤烟育苗,运行时易被育苗床的土壤堵塞,需要手工切割育苗块,工作量巨大,在农村劳动力输出严重透支的现实情况下,主要靠留守农村的老弱妇孺完成播种工作,因此,套管式玉米育苗播种器的推出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套管式玉米育苗播种器,具体是一种套管式玉米育苗播种器,包括储种机构、播种机构、传动机构、支撑辅助机构和育苗床切刀(15),其中储种机构包括储种器(3)、键(5)和定位轴(9),播种机构包括输种管(I)、布种管(2)、播种器支架(14)和轴承(6),传动轮(4)、轴承(6),传动机构包括车轮(12)和传动轮(4),支撑辅助机构包括前底板(11)、后底板(10)、扶手(13)、播种器支架
(14),输种管(I)和布种管(2)按育苗块宽度设置输种管输送孔(8)和布种管输送孔(7),布种管输送孔(7 )直径略大于输种管输送孔(8 )直径,输种管输送孔(8 )直径仅让一粒种子顺利通过,输种管(I)和布种管(2)之间的间距必须小于一粒种子直径。所述储种器(3)上设有漏斗形状储种槽,储种槽的漏斗平面不低于输种管(I)的中心轴线,其出口轴线与输种管输送孔(8 )共线,且孔径相同。所述储种器(3 )通过键(5 )与输种管(I)固定,通过定位轴(9 )保证储种器(3 )的出口与输种管输送孔(8)同轴线。所述套管式玉米育苗播种器沿育苗床行进过程中,利用车轮(12)驱动固定在传动轮(4)的输种管(I)旋转,完成播种工作,苗床切刀将由营养土配制的育苗床切成条状,待幼苗长成后,用小铲将条状育苗床切成小块,即可移植。该套管式玉米育苗播种器具有以下优点I)取代人工将育苗床划分成小块和人工播种,将播种器由育苗床一端推行至另一端的一个行程即可实现播种、将育苗床切成适当尺寸的小块两大功能,节省人力和时间,缓解农村劳动过度输出导致的劳动力不足现象,保障按季节完成育苗播种。2)利用旋转完成播种,与育苗床土壤不接触,不会堵塞,播种准确、可靠,无空穴。3)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图I为套管式玉米育苗播种器侧视图。图2为A-A剖面图。图3为套管式玉米育苗播种器平面示意图。I、输种管,2、布种管,3、储种器,4、传动轮,5、键,6、轴承,7、布种管输送孔,8、输种管输送孔,9、定位轴,10、后底板,11、前底板,12、车轮,13、扶手,14、播种器支架,15育苗床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套管式玉米育苗播种器的输种管(I)、布种管(2)分别安装在轴承(6)的内圈和外圈上,输种管(I)和布种管(2)之间的间距必须小于一粒种子直径,以免种子进入输种管
(I)与布种管(2)之间的空隙而卡住播种器,输送管(I)壁厚度小于一粒种子直径,以保证每次只播种一粒种子。输种管(I)和布种管(2)按育苗块宽度设置输种管输送孔(8)和布种管输送孔
(7),布种管输送孔(7)直径略大于输种管输送孔(8 )直径,输种管输送孔(8 )直径仅让一粒种子顺利通过。储种器(3)通过键(5)与输种管(I)固定,通过定位轴(9)保证储种器(3)的出口与输种管输送孔(8)同轴线,储种器(3)上设有漏斗形状储种槽,储种槽的漏斗平面不低于输种管(I)的中心轴线,其出口轴线与输种管输送孔(8)共线,且孔径相同。套管式玉米育苗播种器安装在播种器支架(14)上,车轮(12)分别固定在前底板
(II)、后底板(10)上,前底板(11)、后底板(10)通过播种器支架(14)连接。 扶手(13 )安装在前底板(11)两端,在前底板(11)对应于每两个布种管输送孔(7 )间的中心位置处安装育苗床切刀(15)。一个周期内,车轮(12)行进距离等于育苗块长度。车轮(12)与传动轮(4)通过皮带传动,套管式玉米育苗播种器行进过程中,车轮
(12)驱动固定在传动轮(4)的输种管(I)旋转,当输种管输送孔(8)和布种管输送孔(7)中心重合时,种子由输送管(I)通过布种管(2)植入育苗块中,完成播种后,在育苗床上覆盖一定厚度的营养土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套管式玉米育苗播种器,包括储种机构、播种机构、传动机构、支撑辅助机构和育苗床切刀(15),其中储种机构包括储种器(3)、键(5)和定位轴(9),播种机构包括输种管(I)、布种管(2)、播种器支架(14)和轴承(6),传动轮(4)、轴承(6),传动机构包括车轮(12)和传动轮(4),支撑辅助机构包括前底板(11)、后底板(10)、扶手(13)、播种器支架(14),输种管(I)和布种管(2)按育苗块宽度设置输种管输送孔(8)和布种管输送孔(7),布种管输送孔(7 )直径略大于输种管输送孔(8 )直径,输种管输送孔(8 )直径仅让一粒种子顺利通过,输种管(I)和布种管(2)之间的间距必须小于一粒种子直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套管式玉米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种器(3)上设有漏斗形状储种槽,储种槽的漏斗平面不低于输种管(I)的中心轴线,其出口轴线与输种管输送孔(8)共线,且孔径相同。
3.如权利要求I所述套管式玉米育苗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I)壁厚度小于一粒种子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管式玉米育苗播种器,包括储种机构、播种机构、传动机构、支撑辅助机构和育苗床切刀,其中储种机构包括储种器、键和定位轴,播种机构包括输种管、布种管、播种器支架和轴承,传动轮、轴承,传动机构包括车轮和传动轮,支撑辅助机构包括前底板、后底板、扶手、播种器支架,输种管和布种管按育苗块宽度设置输种管输送孔和布种管输送孔,布种管输送孔直径略大于输种管输送孔直径,输种管输送孔直径仅让一粒种子顺利通过,输种管和布种管之间的间距必须小于一粒种子直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一个行程即可完成玉米育苗播种和将育苗床切成条状两项工作,减轻育苗播种工作量。
文档编号A01C7/20GK202535709SQ201220149909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1日
发明者何叶从 申请人:长沙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