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0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豆芽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栽培器,尤其涉及一种豆芽机。
背景技术
现有栽培器主要是用来栽培花草等观赏性植物的,对于喜欢栽种小菜的人们来说,这类栽培器明显并不适合。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于栽培豆芽的豆芽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豆芽机,其中,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水箱、围罩和扣盖,所述围罩中设有用以承载豆芽种子的镂空托盘,所述水箱中设有水泵,所述水泵连有上水管,所述上水管的上段向上伸入所述围罩中并穿过所述镂空托盘,所述水箱上设有电性连接于所述水泵的水泵控制开关,所述水箱于对应所述镂空托盘的下方位置上设有回水镂空网,所述扣盖上设有提手和透气孔。作为优选,还包括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水箱中的加热器和设于所述水箱上电性连接于所述加热器的加热器控制开关。作为优选,还包括臭氧发生装置,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具有臭氧发生器和电性连接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发生器控制开关,所述臭氧发生器设于所述水箱内,所述臭氧发生器控制开关设于所述水箱上。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适于栽培豆芽,具体而言,将本品组装好后,只需将豆芽种子放置在镂空托盘上即可,浇水通过水泵和上水管即可完成,从镂空托盘上回落的水则会由回水镂空网流回水箱,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温控装置使其水温可调,方便任何季节浇水、臭氧发生装置产生臭氧,有利于豆芽菜的健康成长。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I、水箱; 2、围罩;3、扣盖;4、镂空托盘;5、上水管;6、水泵控制开关;7、回水镂空网;8、加热器控制开关;9、臭氧发生器控制开关;10、提手;11、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请参阅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豆芽机,其中,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水箱I、围罩2和扣盖3,所述围罩中设有用以承载豆芽种子的镂空托盘4,所述水箱中设有水泵(图中未示出),所述水泵连有上水管5,所述上水管的上段向上伸入所述围罩中并穿过所述镂空托盘,所述水箱上设有电性连接于所述水泵的水泵控制开关6,所述水箱于对应所述镂空托盘的下方位置上设有回水镂空网7,所述扣盖上设有提手10和透气孔11,还包括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水箱中的加热器(图中未示出)和设于所述水箱上电性连接于所述加热器的加热器控制开关8,还包括臭氧发生装置,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具有臭氧发生器(图中未示出)和电性连接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发生器控制开关9,所述 臭氧发生器设于所述水箱内,所述臭氧发生器控制开关设于所述水箱上。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泵、加热器和臭氧发生器都是通过同一根外接电源线连通外部电源工作的。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豆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水箱(I)、围罩(2)和扣盖(3),所述围罩中设有用以承载豆芽种子的镂空托盘(4),所述水箱中设有水泵,所述水泵连有上水管(5),所述上水管的上段向上伸入所述围罩中并穿过所述镂空托盘,所述水箱上设有电性连接于所述水泵的水泵控制开关¢),所述水箱于对应所述镂空托盘的下方位置上设有回水镂空网(7),所述扣盖上设有提手(10)和透气孔(11)。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豆芽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水箱中的加热器和设于所述水箱上电性连接于所述加热器的加热器控制开关(8)。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豆芽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臭氧发生装置,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具有臭氧发生器和电性连接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发生器控制开关(9),所述臭氧发生器设于所述水箱内,所述臭氧发生器控制开关设于所述水箱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芽机,其中,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水箱(1)、围罩(2)和扣盖(3),围罩中设有用以承载豆芽种子的镂空托盘(4),水箱中设有水泵,水泵连有上水管(5),上水管的上段向上伸入围罩中并穿过镂空托盘,水箱上设有电性连接于水泵的水泵控制开关(6),水箱于对应镂空托盘的下方位置上设有回水镂空网(7),扣盖上设有提手(10)和透气孔(11)。本实用新型适于栽培豆芽,只需将豆芽种子放置在镂空托盘上即可,浇水通过水泵和上水管即可完成,从镂空托盘上回落的水则会由回水镂空网流回水箱,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温控装置使其水温可调,方便任何季节浇水、臭氧发生装置产生臭氧,有利于豆芽菜的健康成长。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2535838SQ2012201581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
发明者吕轶慧 申请人:吕轶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