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造景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38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造景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组合式造景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盆,特别涉及一种运用于各种造景空间中的组合式造景盆。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在水族造景、庭院造景、阳台造景、屋顶造景、人行道造景等各种植物造景的过程中,皆需在造景空间施工铺设排水层、基肥层、土壤层及各种需要种植的植物等;这样植物造景需要大量使用基肥,且栽植过程繁琐,需要专业人员来施工或指导,而且不能保证植物栽植的成功率,使用的材料不能重复使用,造景完成后不易修改变动,移动困难,造景成本昂贵,由于先期使用肥料、药品过多,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例如其中最复杂的水族造景,进来由于随着宠物饲养风气及风水命理的盛行,大多数的家庭或办公室中都会安装一水族箱,不仅成为动态美观、舒压观赏,在风水布局更不可或缺;而在家庭中可增加亲子互动,获得养殖动、植物知识及乐趣,还可培养耐心及陶冶性情;因此,如何布置水族造景,令其具有赏心悦目、美轮美奂及生态平衡的效果,已成为设计布局的主流风潮;而为了形成生态的自然平衡及自然的美观,水族箱一般会先在底部假设一底层过滤浪板,并搭配一底层过滤器使用,以确保水质,接着再铺设一基肥层及土壤层(粗、细砂层),而后将水导流入水族箱并栽植植物,经一段时间后放入鱼、虾等生物,如此形成生态水族造景。然而在上述水族造景过程中,不仅需要专业考量、专业人员指导,且过程繁琐,放置后要改变造景非常困难,而且设置完毕到植物成长茂盛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多种液肥和大量的光照,不小心就容易产生大量藻类、害虫,导致需要重新布置,且旧材料不能重复使用,非常不环保及设置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由多个造景盆单元自由排列堆叠而成的组合式造景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多个造景盆单元侧壁紧贴排列组成,所述造景盆单元包括第一造景盆单元、第二造景盆单元及第三造景盆单元;由俯视看,所述第一造景盆单元为正六边形,第一造景盆的其中一边长的垂直平分线可将第一造景盆单元分成两个第二造景盆单元,其中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可将第一造景盆单元分成两个第三造景盆单元;优选地,所述造景盆单元还包括有横截面为正三角形的第四造景盆单元及横截面为菱形且其中一个角为120°的第五造景盆单元;优选地,所述造景盆单元的侧壁与底壁垂直;优选地,所述造景盆单元的底壁上设有出水孔;优选地,所述造景盆单元还包括有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第六造景盆单元及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第七造景盆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是可运用于各种不同环境下的造景空间,当大面积使用于一平面时,无论是平面还是侧面皆有强大的承载力,人可站立在造景盆单元上进行行走维护、改换植物花草、施肥浇水等活动;当将栽植有成株易存活后的造景盆运送至干旱荒芜之地进行排列堆叠,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强大承载力,即使受到强风吹袭依旧不会倾倒,从而提高栽植的效果。其二是通过不同的造景盆单元的排列堆叠组合,造景布局完成后的侧面为同一平面,解决了旧有组合式造景盆的侧面参差不齐,影响美观的问题。其三是不需专业人员指导,可自行排列堆叠成使用者喜爱的布局,也可随时更换造景盆单元的位置以改变造景布局。 其四是造景盆单元可重复使用,不易浪费材料及污染环境,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植物幼苗可在造景盆单元内培育至易存活后再讲造景盆单元运送至造景空间,提高植物栽植的存活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造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运用于水族箱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造景盆,由多个造景盆单元侧壁紧贴排列组成,每个造景盆单元的侧壁与底壁垂直,底壁上设有出水孔;将造景盆单元装入造景所需栽植的植物幼苗和砂石土等,待植物幼苗培育至成株易存活后,运送至造景空间内排列完成造景过程;所述造景盆单元包括第一造景盆单元la、第二造景盆单元2及第三造景盆单元3a ;由俯视看,所述第一造景盆单元Ia为正六边形,第一造景盆Ia的其中一边长的垂直平分线可将第一造景盆单元Ia分成两个第二造景盆单元2,其中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可将第一造景盆单元Ia分成两个第三造景盆单元3a ;通过将第一造景盆单元la、第二造景盆单元2及第三造景盆单元3a自由排列堆叠,组合成使用者喜欢的造景布局,且组成的造景布局的各造景盆单元之间紧密贴合,侧面为同一平面,不影响整体的美观;当栽植不同植物所需要不同大小的造景盆时,可增加第一造景盆单元Ib和第三造景盆单元3b,其分别是第一造景盆单元Ia和第三造景盆单元3a相同形状的2倍大,配合横截面为正三角形的第四造景盆单元4和横截面为菱形且其中一个角为120°的第五造景盆单元5a、5b自由排列堆叠,满足栽植不同植物的需求;为了对本实用新型于造景空间中的长宽进行调节,所述造景盆单元还可以包括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第六造景盆单元9及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第七造景盆单元10,以便对造景空间中的长宽布局进行微调。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造景盆在运用于水族箱造景时,可先于造景盆单元内装入沙土石7及所要栽植的植物8,待植物8培育成株易存活后,再讲造景盆单元移入水族箱11内进行排列堆叠组合成各种使用者喜欢的造景布局,之后将水导流入水族箱内,放入鱼、虾、龟等水生动物完成整个造景。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 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1.ー种组合式造景盆,其特征在干由多个造景盆单元侧壁紧贴排列组成,所述造景盆単元包括第一造景盆单元、第二造景盆单元及第三造景盆单元;由俯视看,所述第一造景盆单元为正六边形,第一造景盆的其中一边长的垂直平分线可将第一造景盆单元分成两个第二造景盆单元,其中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可将第一造景盆单元分成两个第三造景盆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式造景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景盆单元还包括有横截面为正三角形的第四造景盆单元及横截面为菱形且其中一个角为120°的第五造景盆单J Li o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组合式造景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景盆単元的侧壁与底壁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组合式造景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景盆単元的底壁上设有出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式造景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景盆单元还包括有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第六造景盆单元及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第七造景盆单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造景盆。由多个造景盆单元侧壁紧贴排列组成,所述造景盆单元包括第一造景盆单元、第二造景盆单元及第三造景盆单元;由俯视看,所述第一造景盆单元为正六边形,第一造景盆的其中一边长的垂直平分线可将第一造景盆单元分成两个第二造景盆单元,其中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可将第一造景盆单元分成两个第三造景盆单元;本实用新型当大面积使用于一平面时,无论是平面还是侧面皆有强大的承载力,人可站立在造景盆单元上进行行走维护、改换植物花草、施肥浇水等活动;当将栽植有成株易存活后的造景盆运送至干旱荒芜之地进行排列堆叠,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强大承载力,即使受到强风吹袭依旧不会倾倒,从而提高栽植的效果。
文档编号A01K63/00GK202535796SQ20122018044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
发明者陈煌勋 申请人:陈煌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