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的水循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4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产养殖的水循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循环处理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水产养殖的水循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时会在养殖池内产生大量的食物残渣或排泄物,这些带有残渣及排泄物 不及时清理,会污染池水,必须定期对池水进行净化处理,以使池水保持干净,以满足养殖生物的需要。目前,通常在处理这此受到污染的池水时,一般是将所述受污染的池水排出,然后再向养殖池内注入新鲜的水。这样就造成了水的浪费,不利于能源的节约使用,同时也加大了养殖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节约水资源的水产养殖的水循环处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产养殖的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养殖池,还包括有集水池、生物滤池、沉淀池、增温增氧池;所述的集水池、生物滤池、沉淀池、增温增氧池的池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 ;所述集水池进水口连接所述养殖池出水口,所述增温增氧池出水口连接所述养殖池进水口 ;所述集水池出水口连接所述生物滤池进水口,所述生物滤池出水口连接所述沉淀池进水口,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增温增氧池进水口。其中,所述的生物滤池内设有生物填料。所述的增温增氧池内设有增氧机及加热器。本实用新型养殖池内的废水流入集水池后,再流入所述的生物滤池过滤、沉淀池的沉淀、增温增氧池的增温增氧后,基本达到养殖用水的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产养殖的水循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I所示,一种水产养殖的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养殖池,还包括有集水池、生物滤池、沉淀池、增温增氧池;所述的集水池、生物滤池、沉淀池、增温增氧池的池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集水池进水口连接所述养殖池出水口,所述增温增氧池出水口连接所述养殖池进水口 ;所述集水池出水口连接所述生物滤池进水口,所述生物滤池出水口连接所述沉淀池进水口,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增温增氧池进水口。所述的生物滤池内设有用于净化废水的生物填料,所述的增温增氧内设有增氧机及加热器。所述的集水池内的水流入所述的生物滤池内经生物过滤后流入到所述的沉淀池进行沉淀后,再流入所述的增温增氧池进行增温、增氧后回流入所述的养殖池内,从而实现了对养殖池的池水的有效净化及回收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水产养殖的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养殖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集水池、生物滤池、沉淀池、增温增氧池;所述的集水池、生物滤池、沉淀池、增温增氧池的池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集水池进水口连接所述养殖池出水口,所述增温增氧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养殖池进水口 ;所述集水池出水口连接所述生物滤池进水口,所述生物滤池出水口连接所述沉淀池进水口,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增温增氧池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产养殖的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滤池内设有生物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水产养殖的水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温增氧池内设有增氧机及加热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的水循环处理装置,包括养殖池,还包括有集水池、生物滤池、沉淀池、增温增氧池;所述的集水池、生物滤池、沉淀池、增温增氧池的池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集水池进水口连接所述养殖池出水口,所述增温增氧池出水口连接所述养殖池进水口;所述集水池出水口连接所述生物滤池进水口,所述生物滤池出水口连接所述沉淀池进水口,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增温增氧池进水口。本实用新型养殖池内的废水流入集水池后,再流入所述的生物滤池过滤、沉淀池的沉淀、增温增氧池的增温增氧后,基本达到养殖用水的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2514441SQ2012201919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李玉生 申请人:天津盛亿养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