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爬虫诱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爬虫诱杀器,可以长期对爬虫(如蟑螂等)进行诱杀,并且对环境友好,操作简便,属于新型杀虫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爬虫的典型代表,“四害之一”的蟑螂,传播多种疾病,如使人造成过敏反应、过敏性哮喘、皮炎等。它们在食物上到处乱爬、啃咬衣物、书画,到处都会出现它的踪影。特别是在家中的厨房、学校的食堂、各类饭店,到处都有蟑螂的出没,不仅造成了食品污染,更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目前,广为使用的杀灭蟑螂等爬虫的方式主要有:I)杀虫药直接喷杀法;2)引诱剂与杀虫药混合毒杀法;3)紫外灯光引诱电杀法;4)物理粘杀,采用信息素将害虫引入粘板,将其粘住从而杀死。方法一、方法二不仅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同时污染了环境,且对人畜均有毒有害。其中方法一可实施大面积灭害,但需要室内封闭,人畜躲避,有可能对食品、餐具等造成污染,毒死的蟑螂等在隐蔽的地方不能及时清理会污染环境,未毒死的蟑螂等还会产生抗药性;方法三一般不宜在室内使用,对爬出的杀灭效果不明显;方法四持久性相对较差,信息素释放较快,还会受黏版面积的限制,对蟑螂密度大的地方杀灭速度可能跟不上其繁殖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爬虫诱杀器,使用有限的资源,达到环保无毒的诱杀各种类型的有害爬虫。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爬虫诱杀器,包括筒形杯体,信息素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杯体上盖上一个防逃罩,防逃罩与筒形杯体要契合完全不能有空隙,且防逃罩是一个底部开口的台锥形罩。所述筒形杯体中加入所述信息素。所述筒形杯体下面有一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或者煤气的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对人畜无毒无害,任何时候、室内外都能使用,持久有效,占地面积小,诱杀蟑螂效率高,外形美观,经济、环保、长效,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食堂饭店等大型饮食场所,可有效杀灭各种蟑螂。本发明的优点是:1.与用农药杀蟑螂相比,无毒无害,对环境友好。[0018]2.装置简易,经济高效;换成别的信息素(如蚂蚁、老鼠等信息素)可实施对其他害虫及有害动物的诱杀。3.与黏版黏杀蟑螂相比,有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家庭、食堂、饭店、食品加工厂等场所杀灭蟑螂,可在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的情况下长期使用,达到彻底杀灭蟑螂的目的。4.操作简单,用户可根据说明书的指导,进行安装、加水等简单的操作即能使用,达到良好的灭蟑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详述如下: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爬虫诱杀器一种爬虫诱杀器包括筒形杯体(2),信息素(4)和水(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杯体上盖上一个防逃罩(I ),防逃罩(I)与筒形杯体(2)要契合完全不能有空隙,且防逃罩(I)是一个底部开口的台锥形罩。所述筒形杯体(2)中加入所述水(3)和信息素(4)。实施例二:参照图2,本实施例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特别之处如下:所述筒形杯体(2)下面有一个加热装置(5)。所述加热装置(5 )为电加热装置或者煤气的加热装置。实施例三:参见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特别之处如下:爬虫杀灭器的筒形杯体(2)直径为:10-25cm,高度为10_25cm,防逃罩(I)喇叭口的比例为3:1 - 3:2,水(3)的水位低于喇叭口 l-3cm,信息素(4) 1-5克。加热装置(5)是根据蟑螂等昆虫冬天怕冷(喜暖)的特性,将爬虫诱杀器中的水温控制在15°C 20°C左右。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较低(<15°C时),有加热装置(5)的爬虫诱杀器中杀灭的蟑螂明显更多。信息素(5)制成凝胶缓释信息素体,该凝胶缓释信息素体的制备:蟑螂信息素I一20g,与琼脂,PVA, PVP等天然及合成水溶性高分子材料(0.1 — 10g),经过混溶注模,交联(交联剂:0.01—Igg.01)等工艺,制成信息素缓释剂。其释放速率可根据信息素与凝胶的比例、交联剂用量等予以控制。
权利要求1.一种爬虫诱杀器,包括筒形杯体(2)、信息素(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杯体(2)上盖上一个防逃罩(1),防逃罩(I)与筒形杯体(2)要契合完全不能有空隙,且防逃罩(I)是一个底部开口的台锥形罩;所述筒形杯体(2)中加入所述信息素(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虫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杯体(2)下面有一个加热装置(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虫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5)为电加热装置或者煤气加热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爬虫诱杀器。它包括筒形杯体、信息素,所述筒形杯体上盖上一个防逃罩,防逃罩与筒形杯体要契合完全不能有空隙,且防逃罩是一个底部开口的台锥形罩。所述筒形杯体中加入所述信息素。本实用新型具有对人畜无害无毒,对环境友好的诱杀爬虫特点,尤其适用于大型饮食场所捕杀蟑螂,可达到无毒诱杀蟑螂,为人类饮食健康做出贡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对蟑螂的诱杀效果极佳。
文档编号A01M1/10GK202999125SQ20122019321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日
发明者朱华, 陈捷, 杨祎哲, 王燕, 奚海平, 韦君迪, 顾煜, 杨黎明 申请人: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