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6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物加工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包馅食品的加工成型时,其包馅步骤大多为进料装置与复合头设备共同作用,完成外皮对馅料的包裹。但是现有的面、馅复合设备的面馅入口都是敞口或者水平设置或者利用弯管、软管连接。而实际的生产中,面皮和馅料泵体出口的水平位置可能高于复合设备,现有的连接方式是将料箱通过水平和竖直设置的管道连通复合设备,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管道连接处容易出现油堆积和漏油的问题。并且现有的复合设备还存在符合设备内部流量不易控制,压力不稳定的问题,从而造成流出的皮、馅不均匀。现有相关领域中,也有对包馅装置进行改进的专利,如专利申请号为 CN201120185515. 5,申请日为2011年6月3日,名称为“月饼包馅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其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进料装置,切模装置,传送带及驱动装置,所述的切模装置包括环形刀组,驱动杆,前后行程气缸,驱动杆通过设置在纵轴的上旋臂和下旋臂与前后行程气缸相连,环形刀组支架与前后行程气缸设置在横轴上,支架上臂前端为环形刀组,支架下臂前端为托盘,支架下臂通过升降杆与升降电机相连,升降电机通过偏心装置驱动升降杆。上述专利的提到月饼包馅机结构中,面和馅分别通过进料装置进入到简易的复合头中,然后再经过切刀装置将经过复合的面和馅切断,但是这种结构从进料机构将料送入到复合头中时,即使采用电机泵来吸,也容易使部分料残留在设备中,影响正常料的进入,并且上述专利进料装置与复合头的连接结构容易造成料中油份的渗漏。并且其复合头的入料口为开敞式水平结构,这种形式还是存在上述的不足,并且其内部并没有涉及到相应的流量调节或者稳压的结构,所以并没有改变现有包馅进料设备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食品包馅进料设备存在的物料不易从进料设备进入复合装置,并且在进料装置与复合装置的管道连接处容易出现油堆积和漏油、复合装置内部流量不易控制、压力不稳定的问题,现在特别提出一种有效防止漏油、并且可对复合设备内部的流量、压力进行调整的食品包馅复合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种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包括进料装置和复合装置,进料装置与复合装置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装置包括复合头本体和与之连通的供料泵,所述供料泵与进料装置连通;所述供料泵包括泵体、泵体上的进料端和出料端,泵体水平截面为圆形,所述进料端与泵体之间形成的泵体进料通道,出料端与泵体之间形成泵体出料通道,所述的泵体进料通道的外侧边与泵体截面的圆形相切,泵体出料通道的外侧边与泵体截面的圆形相切;所述出料通道相对于泵体的底面向下倾斜;所述复合装置包括复合头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的里层物料入口和外层物料入口,里层物料入口通过在复合头本体内的里层物料通道与复合头本体底部的里层物料出口连通;外层物料入口通过在复合头本体内的外层物料通道与复合头本体底部的外层物料出口连通,所述里层物料通道位于内料管中,内料管安装在复合头本体内,内料管与复合头之间的空间为外层物料通道,所述从里层物料入口和外层物料入口处分别向上倾斜设置有导向管;内料管外壁上设置有分流块。 所述泵体数量至少为两个,对应与之数量相匹配的进料装置,泵体的出料端与复合头本体的导向管连通。所述供料泵的本体内安装有叶片,叶片由安装在其上的旋转电机驱动旋转。所述泵体底部一体成型,为封口结构。所述复合头本体内的上部设置有还设置有上定位装置,复合头本体内的底部设置有下定位装置。上定位装置为环状结构,内料管上端位于环内,内料管上端通过上定位装置与复合头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下定位装置为环状结构,内料管下端位于环内,内料管下端通过下定位装置与复合头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下定位装置的水平表面上设置有弧形腰状通孔。所述弧形腰状通孔为多个,均匀分布在下定位装置的水平表面上。所述弧形腰状通孔数量为3个。所述分流块数量为多个。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料箱、位于料箱内螺旋搅拌推杆、驱动螺旋搅拌推杆的搅拌电机,料箱端面设置有开口,开口与供料泵的进料端形状吻合且连通,所述料箱的底面高于供料泵的底面。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的工作原理为物料从进料装置中加入以后,经过螺旋搅拌推杆的搅拌和推送,物料从料箱的开口处进入供料泵,物料通过进料端和进料通道进入至泵体,由于泵体内有旋转的叶片,所以物料被旋转的叶片带至出料通道,由于出料通道为倾斜向下设置,所以物料及物料中的添加物如油等,都会由于重力的缘故,沿着倾斜的出料通道到达出料端,并且进入至复合头的各物料入口。此时的泵体至少为两个,相对应的进料装置也为两个,两路物料同时分别进入复合头的里层物料入口和外层物料入口。物料从里层物料入口和外层物料入口的导向管分别进入到复合头装置内,物料分别通过里层物料通道和外层物料通道传输到里层物料出口和外层物料出口处,在传输过程中,外层物料通过分料块和下定位装置的弧形腰状通孔进行流量调节,使外层物料稳压且均匀化,然后里层和外层的物料同时沿竖直方向向下流出复合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I、由于泵体分别与出料通道和进料通道的外侧边相切设置,并且泵体内腔水平截面为圆形,所以泵体内腔无死角,物料的流动阻力降到最低。2、由于出料通道为向下倾斜设置,所以加剧物料以及其中含有的油脂在通过泵挤出后随面、馅料流动,避免在流道内集聚。3、泵体底部为封口设置,没有连接缝隙,所以将物料及油份渗漏与下滴的可能性降到最低。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由于倾斜设置了进料的导向管,所以物料中的油和面馅等会顺着导向管向复合头本体流动,就避免了物料的堆积与泄漏。5、设置在内料管上的分料块能够调节从外层物料入口进入的物料量,使其在外层环状空间内分布状态得到调整,从而实现根据实际生产对物料继 续调节、分流的目的。6、设置在内料管上的上定位装置与下定位装置能够将内料管固定在复合头本体内,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保持稳定,不产生晃动,使得从复合头本体下方输出的物料不产生晃动,准确的落在预设的位置,防止物料的包合周边不均匀;并且降低了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7、下定位装置上设置的弧形腰状通孔能将从入口进入的外层物料均匀分散,再使其从出口流出,起到对物料稳压的作用,使成品的单重更稳定。8、原料加入料斗后通过螺旋推杆将料推入供料泵时,由于料箱底面高于泵体内腔底面,使得物料中的油份与水份随物料同时进入复合头,使得制品保水性、保油性好。

图I为本实用新型机构示意图。图2为进料泵结构示意图。图3为复合装置剖视图。图4为复合体本体内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复合体本体内立体图。图7为复合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中供料泵11,泵体12,进料端13,出料端14,进料通道15,出料通道16,叶片17,旋转电机18。复合头本体21,里层物料入口 22,里层物料通道23,里层物料出口 24,外层物料入口 25,外层物料通道26,外层物料出口 27,内料管28,导向管29,分流块210,上定位装置211,下定位装置212,弧形腰状通孔213。料箱31,,螺旋搅拌推杆32、搅拌电机33。
具体实施方式
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包括进料装置和复合装置,进料装置与复合装置相连,所述复合装置包括复合头本体21和与之连通的供料泵11,所述供料泵11与进料装置连通;供料泵11包括泵体12、泵体12上的进料端13和出料端14,泵体12水平截面为圆形,所述进料端13与泵体12之间形成的泵体12进料通道15,出料端14与泵体12之间形成泵体12出料通道16,所述的泵体12进料通道15的外侧边与泵体12截面的圆形相切,泵体12出料通道16的外侧边与泵体12截面的圆形相切;所述出料通道16相对于泵体12的底面向下倾斜;[0044]复合装置包括复合头本体21,设置在本体上的里层物料入口 22和外层物料入口25,里层物料入口 22通过在复合头本体21内的里层物料通道23与复合头本体21底部的里层物料出口 24连通;外层物料入口 25通过在复合头本体21内的外层物料通道26与复合头本体21底部的外层物料出口 27连通,所述里层物料通道23位于内料管28中,内料管28安装在复合头本体21内,内料管28与复合头之间的空间为外层物料通道26,所述从里层物料入口 22和外层物料入口 25处分别向上倾斜设置有导向管29 ;内料管28外壁上设置有分流块210。泵体12数量至少为两个,对应与之数量相匹配的进料装置,泵体12的出料端14与复合头本体21的导向管29连通。供料泵11的本体内安装有叶片17,叶片17由安装在其上的旋转电机18驱动旋转。泵体12底部一体成型,为封口结构。 复合头本体21内的上部设置有还设置有上定位装置211,复合头本体21内的底部设置有下定位装置212。上定位装置211为环状结构,内料管28上端位于环内,内料管28上端通过上定位装置211与复合头本体21固定连接。下定位装置212为环状结构,内料管28下端位于环内,内料管28下端通过下定位装置212与复合头本体21固定连接,所述下定位装置212的水平表面上设置有弧形腰状通孔213。弧形腰状通孔213为多个,均匀分布在下定位装置212的水平表面上。弧形腰状通孔213数量为3个。分流块210数量为多个。进料装置包括料箱31、位于料箱31内螺旋搅拌推杆32、驱动螺旋搅拌推杆32的搅拌电机33,料箱31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与供料泵11的进料端13连通,所述料箱31的底面高于供料泵11的底面。实施例I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包括进料装置和复合装置,进料装置与复合装置相连,所述复合装置包括复合头本体21和与之连通的供料泵11,所述供料泵11与进料装置连通;供料泵11包括泵体12、泵体12上的进料端13和出料端14,泵体12水平截面为圆形,所述进料端13与泵体12之间形成的泵体12进料通道15,出料端14与泵体12之间形成泵体12出料通道16,所述的泵体12进料通道15的外侧边与泵体12截面的圆形相切,泵体12出料通道16的外侧边与泵体12截面的圆形相切;所述出料通道16相对于泵体12的底面向下倾斜;复合装置包括复合头本体21,设置在本体上的里层物料入口 22和外层物料入口25,里层物料入口 22通过在复合头本体21内的里层物料通道23与复合头本体21底部的里层物料出口 24连通;外层物料入口 25通过在复合头本体21内的外层物料通道26与复合头本体21底部的外层物料出口 27连通,所述里层物料通道23位于内料管28中,内料管28安装在复合头本体21内,内料管28与复合头之间的空间为外层物料通道26,所述从里层物料入口 22和外层物料入口 25处分别向上倾斜设置有导向管29 ;内料管28外壁上设置有分流块210。泵体12数量至少为两个,对应与之数量相匹配的进料装置,泵体12的出料端14与复合头本体21的导向管29连通。供料泵11的本体内安装有叶片17,叶片17由安装在其上的旋转电机18驱动旋转。泵体12底部一体成型,为封口结构。导向管29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为0-180度,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整。物料从进料装置中加入以后,物料从料箱31的开口处进入供料泵11,物料通过进料端13和进料通道15进入至泵体12,由于泵体12内有旋转的叶片17,所以物料被旋转的叶片17带至出料通道16,由于出料通道16为倾斜向 下设置,所以物料及物料中的添加物如油等,都会由于重力的缘故,沿着倾斜的出料通道16到达出料端14,并且进入至复合头的各物料入口。此时的泵体12至少为两个,相对应的进料装置也为两个,两路物料同分别进入复合头的里层物料入口 22和外层物料入口 25。此时如果设置有三个进料泵和进料装置,则复合装置的复合头本体21还需增加一个进料入口、进料通道15和物料出口,这样就可以生产
三层结构的产品。物料从里层物料入口 22和外层物料入口 25的导向管29分别进入到复合头本体21内,物料分别通过里层物料通道23和外层物料通道26传输到里层物料出口 24和外层物料出口 27处,在传输过程中,里层和外层的物料同时沿竖直方向向下流出复合头。倾斜设置了进料的导向管29,所以物料中的油和面馅等会顺着导向管29向复合头本体21流动,就避免了物料的堆积与泄漏。实施例2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包括进料装置和复合装置,进料装置与复合装置相连,所述复合装置包括复合头本体21和与之连通的供料泵11,所述供料泵11与进料装置连通;供料泵11包括泵体12、泵体12上的进料端13和出料端14,泵体12水平截面为圆形,所述进料端13与泵体12之间形成的泵体12进料通道15,出料端14与泵体12之间形成泵体12出料通道16,所述的泵体12进料通道15的外侧边与泵体12截面的圆形相切,泵体12出料通道16的外侧边与泵体12截面的圆形相切;所述出料通道16相对于泵体12的底面向下倾斜;复合装置包括复合头本体21,设置在本体上的里层物料入口 22和外层物料入口25,里层物料入口 22通过在复合头本体21内的里层物料通道23与复合头本体21底部的里层物料出口 24连通;外层物料入口 25通过在复合头本体21内的外层物料通道26与复合头本体21底部的外层物料出口 27连通,所述里层物料通道23位于内料管28中,内料管28安装在复合头本体21内,内料管28与复合头之间的空间为外层物料通道26,所述从里层物料入口 22和外层物料入口 25处分别向上倾斜设置有导向管29 ;内料管28外壁上设置有分流块210。复合头本体21内的上部设置有还设置有上定位装置211,复合头本体21内的底部设置有下定位装置212。上定位装置211为环状结构,内料管28上端位于环内,内料管28上端通过上定位装置211与复合头本体21固定连接。下定位装置212为环状结构,内料管28下端位于环内,内料管28下端通过下定位装置212与复合头本体21固定连接,所述下定位装置212的水平表面上设置有弧形腰状通孔213。弧形腰状通孔213为多个,均匀分布在下定位装置212的水平表面上。弧形腰状通孔213数量为3个。分流块210数量为多个。上定位装置211与下定位装置212的结构不限,只要能起到将内料管28外壁与复合头本体21内壁相连的功能即可。分料块的形状可以是异型或者其他形状,主要起到将物料分流的作用,使得物料能够均匀的下落,避免物料只在通道的局部流动,造成成品不符合生产要求。分流块210数量为多个,通常设置为个,均匀分布在内料管28上,但是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分料块可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便于灵活安装。上定位装置211与下定位装置212均为环状结构,两环的内侧与内料管28相连,外侧与复合头本体21相连,从而实现连接固定内料管28的功能。物料从进料装置中加入以后,物料从料箱31的开口处进入供料泵11,物料通过进料端13和进料通道15进入至泵体12,由于泵体12内有旋转的叶片17,所以物料被旋转的叶片17带至出料通道16,由于出料通道16为倾斜向下设置,所以物料及物料中的添加物如油等,都会由于重力的缘故,沿着倾斜的出料通道16到达出料端14,并且进入至复合头的各物料入口。物料从里层物料入口 22和外层物料入口 25的导向管29分别进入到复合头本体 21内,物料分别通过里层物料通道23和外层物料通道26传输到里层物料出口 24和外层物料出口 27处,在传输过程中,外层物料通过分料块和下定位装置212的弧形腰状通孔213进行流量调节,然后里层和外层的物料同时沿竖直方向向下流出复合头。由于倾斜设置了进料的导向管29,所以物料中的油和面馅等会顺着导向管29向复合头本体21流动,就避免了物料的堆积与泄漏。设置在内料管28上的分料块能够调节从外层物料入口 25进入的物料量,从而实现根据实际生产对物料继续宁调节、分流的目的。设置在内料管28上的上定位装置211与下定位装置212能够将内料管28固定在复合头本体21内,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保持稳定,不产生晃动,使得从复合头本体21下方输出的物料不产生晃动,准确的落在预设的位置,防止物料的周边不均匀;并且降低了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下定位装置212上设置的弧形腰状通孔213能将从入口进入的外层物料均匀分散,再使其从出口流出,起到对物料稳压的作用,使成品的单重更稳定。实施例3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包括进料装置和复合装置,进料装置与复合装置相连,所述复合装置包括复合头本体21和与之连通的供料泵11,所述供料泵11与进料装置连通;供料泵11包括泵体12、泵体12上的进料端13和出料端14,泵体12水平截面为圆形,所述进料端13与泵体12之间形成的泵体12进料通道15,出料端14与泵体12之间形成泵体12出料通道16,所述的泵体12进料通道15的外侧边与泵体12截面的圆形相切,泵体12出料通道16的外侧边与泵体12截面的圆形相切;所述出料通道16相对于泵体12的底面向下倾斜;复合装置包括复合头本体21,设置在本体上的里层物料入口 22和外层物料入口25,里层物料入口 22通过在复合头本体21内的里层物料通道23与复合头本体21底部的里层物料出口 24连通;外层物料入口 25通过在复合头本体21内的外层物料通道26与复合头本体21底部的外层物料出口 27连通,所述里层物料通道23位于内料管28中,内料管28安装在复合头本体21内,内料管28与复合头之间的空间为外层物料通道26,所述从里层物料入口 22和外层物料入口 25处分别向上倾斜设置有导向管29 ;内料管28外壁上设置有分流块210。泵体12数量至少为两个,对应与之数量相匹配的进料装置,泵体12的出料端14与复合头本体21的导向管29连通。[0071]供料泵11的本体内安装有叶片17,叶片17由安装在其上的旋转电机18驱动旋转。泵体12底部一体成型,为封口结构。复合头本体21内的上部设置有还设置有上定位装置211,复合头本体21内的底部设置有下定位装置212。上定位装置211为环状结构,内料管28上端位于环内,内料管28上端通过上定位装置211与复合头本体21固定连接。下定位装置212为环状结构,内料管28下端位于环内,内料管28下端通过下定位装置212与复合头本体21固定连接,所述下定位装置212的水平表面上设置有弧形腰状通孔213。弧形腰状通孔213为多个,均匀分布在下定位装置212的水平表面上。弧形腰状通孔213数量为3个。分流块210数量为多个。进料装置包括料箱31、位于料箱31内螺旋搅拌推杆32、驱动螺旋搅拌推杆32的搅拌电机33,料箱31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与供料泵11的进料端13连通,所述料箱31的底面高于供料泵11的底面。分料块的形状可以是异型或者其他形状,主要起到将物料分流的作用,使得物料能够均匀的下落,避免物料只在通道的局部流动,造成成品不符合生产要求。分流块210数量为多个,通常设置为2个,均匀分布在内料管28上,但是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分料块可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便于灵活安装。上定位装置211与下定位装置212均为环状结构,两环的内侧与内料管28相连,外侧与复合头本体21相连,从而实现连接固定内料管28的功能。物料从进料装置中加入以后,经过螺旋搅拌推杆32的搅拌和推送,物料从料箱31的开口处进入供料泵11,物料通过进料端13和进料通道15进入至泵体12,由于泵体12内有旋转的叶片17,所以物料被旋转的叶片17带至出料通道16,由于出料通道16为倾斜向下设置,所以物料及物料中的添加物如油等,都会由于重力的缘故,沿着倾斜的出料通道16到达出料端14,并且进入至复合头的各物料入口。此时的泵体12至少为两个,相对应的进料装置也为两个,两路物料同分别进入复合头的里层物料入口 22和外层物料入口 25。进料泵水平截面为圆形,包括正圆或者椭圆,进料通道15和出料通道16均沿其切线方向分布的结构复合了流体的运动轨迹,使得流体在泵体12内部能够实现畅通传输,而不产生残留,避免了死角的产生。物料从里层物料入口 22和外层物料入口 25的导向管29分别进入到复合头本体21内,物料分别通过里层物料通道23和外层物料通道26传输到里层物料出口 24和外层物料出口 27处,在传输过程中,外层物料通过分料块和下定位装置212的弧形腰状通孔213进行流量调节,然后里层和外层的物料同时沿竖直方向向下流出复合头。由于倾斜设置了进料的导向管29,所以物料中的油和面馅等会顺着导向管29向复合头本体21流动,就避免了物料的堆积与泄漏。设置在内料管28上的分料块能够调节从外层物料入口 25进入的物料量,从而实现根据实际生产对物料继续宁调节、分流的目的。设置在内料管28上的上定位装置211与下定位装置212能够将内料管28固定在复合头本体21内,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保持稳定,不产生晃动,使得从复合头本体21下方输出的物料不产生晃动,准确的落在预设的位置,防止物料的周边不均匀;并且降低了设备的磨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下定位装置212上设置的弧形腰状通孔213能将从入口进入的外层物料均匀分散,再使其从出口流出,起到对物料稳压的作用,使成品的单重更稳定。
权利要求1.一种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包括进料装置和复合装置,进料装置与复合装置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装置包括复合头本体(21)和与之连通的供料泵(11),所述供料泵(11)与进料装置连通; 所述供料泵(11)包括泵体(12 )、泵体(12 )上的进料端(13 )和出料端(14 ),泵体(12 )水平截面为圆形,所述进料端(13)与泵体(12)之间形成的泵体(12)进料通道(15),出料端(14)与泵体(12)之间形成泵体(12)出料通道(16),所述的泵体(12)进料通道(15)的外侧边与泵体(12)截面的圆形相切,泵体(12)出料通道(16)的外侧边与泵体(12)截面的圆形相切;所述出料通道(16)相对于泵体(12)的底面向下倾斜; 所述复合装置包括复合头本体(21),设置在本体上的里层物料入口(22)和外层物料入口( 25 ),里层物料入口( 22 )通过在复合头本体(21)内的里层物料通道(23 )与复合头本体(21)底部的里层物料出口(24)连通;外层物料入口(25)通过在复合头本体(21)内的外层物料通道(26)与复合头本体(21)底部的外层物料出口(27)连通,所述里层物料通道(23)位于内料管(28)中,内料管(28)安装在复合头本体(21)内,内料管(28)与复合头之间的空间为外层物料通道(26),所述从里层物料入口(22)和外层物料入口(25)处分别向上倾斜设置有导向管(29);内料管(28)外壁上设置有分流块(210); 所述泵体(12)数量至少为两个,对应与之数量相匹配的进料装置,泵体(12)的出料端(14)与复合头本体(21)的导向管(2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泵(11)的本体内安装有叶片(17 ),叶片(17 )由安装在其上的旋转电机(18 )驱动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2)底部一体成型,为封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头本体(21)内的上部还设置有上定位装置(211),复合头本体(21)内的底部设置有下定位装置(2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上定位装置(211)为环状结构,内料管(28)上端位于环内,内料管(28)上端通过上定位装置(211)与复合头本体(2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装置(212)为环状结构,内料管(28)下端位于环内,内料管(28)下端通过下定位装置(212)与复合头本体(21)固定连接,所述下定位装置(212)的水平表面上设置有弧形腰状通孔(2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腰状通孔(213)为多个,均匀分布在下定位装置(212)的水平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腰状通孔(213)数量为3个,所述分流块(210)数量为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料箱(31)、位于料箱(31)内螺旋搅拌推杆(32)、驱动螺旋搅拌推杆(32)的搅拌电机(33),料箱(31)端面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与供料泵(11)的进料端(13)连通,所述料箱(31)的底面高于供料泵(11)的底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物加工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食品包馅进料复合组件,包括进料装置和复合装置,进料装置与复合装置相连,所述复合装置包括复合头本体和与之连通的供料泵,所述供料泵与进料装置连通;所述泵体数量至少为两个,对应与之数量相匹配的进料装置,泵体的出料端与复合头本体的导向管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泵体分别与出料通道和进料通道的外侧边相切设置,并且泵体水平截面为圆形,所以泵体内腔无死角,物料的流动阻力降到最低。由于出料通道为向下倾斜设置,所以加剧物料以及其中含有的油脂在通过泵挤出后随面、馅料流动,避免在流道内集聚。
文档编号A23P1/08GK202552085SQ2012202001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黄松, 薛博勋, 彭涛, 刘清洋, 李亚东 申请人: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