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16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光温室,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属于蔬菜温室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数日光温室以土质墙体为围护结构,建造时地面进行下挖,利用下挖的土壤构筑较厚的土质墙体,形成一种下沉式日光温室。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下沉式日光温室,受栽培床下挖深度的影响,造成温室前部栽培床面出现较长的遮荫区,冬春季温室前部栽培床见不到阳光,蔬菜会因温度特别是地温过低而出现“低温障碍”,如黄瓜叶片黄化,不发根,地上茎粗短不往上长,植株不伸展,同时,温室前底脚斜坡处的棚膜流滴问题突出流滴导致温室前底脚斜坡处湿度过大,深冬时地温低、植株根系长势受抑;很多病菌随溅水传播,致靠近温室前底脚斜坡处的植株发病率明显增大;流滴浸透温室前底脚斜坡土层,一方面非常适宜各种病虫害寄生的杂草滋生,另一方面也会让温室前底脚斜坡土层被浸透后坍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温室前部栽培床面采光率低、温室前底脚斜坡处的棚膜流滴问题突出的缺陷,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日光温室后,具有合理利用温室内的空间条件、将温室棚膜滴水引流到棚外的优点。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包括墙体、栽培床和棚架,墙体包括后墙体和两侧的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架由拱梁和沿后墙体设置的一排立柱构成,拱梁的前端内侧设有前底脚斜坡,前底脚斜坡的底部设有人行道,栽培床位于后墙体、两侧的山墙与人行道之间。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前底脚斜坡的顶部沿东西向设有“V”型排水槽。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前底脚斜坡内侧面设有倾斜的前混凝土厦板,人行道设置在前混凝土厦板的底部。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前底脚斜坡上设有“V”型排水槽。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拱梁的前端固定在前基座上,拱梁的后端固定在后墙体的顶部,拱梁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地平面,拱梁所在的平面与后墙体所在的平面垂直。再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人行道与前混凝土厦板内侧的距离为O m,人行道的宽度为80cm,高于栽培床所在平面10 cm。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立柱设置在后墙体内侧并垂直于地平面。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立柱与后墙体下端内侧的距离为O m,高度为5. 2 m,立柱的顶端位于拱梁的最高处,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的距离为3. O m。[0013]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后墙体内侧墙面与栽培床平面的倾斜角为95° 100° ,后墙体的内侧面倾斜设置有50cm高的后混凝土厦板。一种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前底脚斜坡的顶宽为15cm,前底脚斜坡的下底宽为20cmo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将人行道设置在温室内的前底脚斜坡处,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温室内的空间条件,在不减少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有效地解决了冬季日光温室南侧蔬菜长势差、产量低的问题;温室前底脚斜坡上设置排水槽能够将温室棚膜滴水引流到棚外,有效地减少了留在温室内的滴水量,改善了温室前部的高湿环境,减少了病害,植株生长健壮,保证了全温室蔬菜均衡生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日光温室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栽培床,2-后墙体,3-立柱,4-拱梁,5-前底脚斜坡,6_人行道,7_后混凝土厦板,8_前坡,9_后坡,10-排水槽,11-前混凝土厦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包括墙体和棚架,内跨为11 13 m。墙体夯土而成,墙体包括后墙体2和两侧的山墙,后墙体2的一端连接一侧的山墙,后墙体2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侧的山墙;后墙体2在地平面以上的高度为3. 2 m,后墙体2下端的厚度为4. O m,后墙体2上端的厚度为I. 8 m,后墙体2内侧墙面与栽培床I平面的倾斜角为95° 100°,贴合后墙体2的内侧面地面以上倾斜安装50 cm高的后混凝土厦板7护坡,抹缝割直;两侧山墙的山顶在地平面以上的高度分别为4. 2 m ;棚架设置在由后墙体2与两侧的山墙围城的空间上方,棚架由立柱3和拱梁4构成;沿温室东西方向设置有一排立柱3,立柱3设置在后墙体2内侧并垂直于地平面,立柱3与后墙体2下端内侧的距离为O m,高度为5.2 m,立柱3的底端固定于混凝土基座上,立柱3的顶端位于拱梁4的最高处,相邻两个立柱3之间的距离为3. O m ;拱梁4为双弦弧状结构,拱梁4的前端固定在前基座上,拱梁4的后端固定在后墙体2的顶部。拱梁4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地平面,拱梁4所在的平面与后墙体2所在的平面垂直,拱梁4最高处为梁顶,梁顶的前端部分构成前坡8,梁顶的后端部分构成后坡9,相邻两个拱梁4通过钢筋连接,相邻两个拱梁4之间的距离为60 cm ;拱梁4的前端内侧设有前底脚斜坡5,前底脚斜坡5的底部设有人行道6,前底脚斜坡5的顶宽为15 cm,前底脚斜坡5的下底宽为20 cm,前底脚斜坡5的顶部沿东西向设有“V”型排水槽10,贴合前底脚斜坡5内侧面倾斜安装有前混凝土厦板11护坡,抹缝割直,需要说明的是前底脚斜坡5顶宽是指拱梁4最前端内侧至前底脚斜坡5顶部内沿的距离,前底脚斜坡5下底宽是指拱梁4最前端内侧至前底脚斜坡5底部内沿向上垂线的距离;前底脚斜坡5内侧面设有倾斜的前混凝土厦板11,人行道6设置在前混凝土厦板11的底部,人行道6与前混凝土厦板11内侧的距离为O m,人行道6的宽度为80 cm,高于栽培床I所在平面10 cm,将蔬菜定植至温室后墙体2内沿;栽培床I位于后墙体2、两侧的山墙与人行道6之间,栽培床I位于地平面以下I. Om,宽度 11.8 m ;拱梁4由上弦I. 2寸镀锌钢管,下弦I. O寸镀锌钢管,中间45°角斜拉撑直径6. 5mm的钢筋焊接而成;拱梁4的前端I. 55 m处煨弯半径减小,使拱 梁4由横拐弯为竖向;拱梁4的后端I. 55 m外锻弯起拱I m形成梁顶;拱梁4中间起拱O. 5 m ;“V”型排水槽10的槽宽为8 cm,深度为8 cm。排水槽10的一端或两端设有地埋导水管将排水槽10内的积水导出温室外。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包括墙体、栽培床(I)和棚架,墙体包括后墙体(2)和两侧的山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架由拱梁(4)和沿后墙体(2)设置的一排立柱(3)构成,拱梁(4)的前端内侧设有前底脚斜坡(5),前底脚斜坡(5)的底部设有人行道(6),栽培床(I)位于后墙体(2 )、两侧的山墙与人行道(6 )之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脚斜坡(5 )的顶部沿东西向设有“ V ”型排水槽(IO )。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脚斜坡(5)内侧面设有倾斜的前混凝土厦板(11),人行道(6)设置在前混凝土厦板(11)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脚斜坡(5 )上设有“ V ”型排水槽(IO )。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拱梁(4)的前端固定在前基座上,拱梁(4)的后端固定在后墙体(2)的顶部,拱梁(4)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地平面,拱梁(4)所在的平面与后墙体(2)所在的平面垂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6)与前混凝土厦板(11)内侧的距离为O m,人行道(6)的宽度为80cm,高于栽培床(I)所在平面10 c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设置在后墙体(2)内侧并垂直于地平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与后墙体(2)下端内侧的距离为O m,高度为5. 2 m,立柱(3)的顶端位于拱梁(4)的最高处,相邻两个立柱(3)之间的距离为3. O 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墙体(2)内侧墙面与栽培床(I)平面的倾斜角为95° 100°,后墙体(2)的内侧面倾斜设置有50cm高的后混凝土厦板(7)。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脚斜坡(5)的顶宽为15cm,前底脚斜坡(5)的下底宽为20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立柱人行道前置式日光温室,包括墙体、栽培床和棚架,墙体包括后墙体和两侧的山墙,棚架由拱梁和沿后墙体设置的一排立柱构成,拱梁的前端内侧设有前底脚斜坡,前底脚斜坡的底部设有人行道,栽培床位于后墙体、两侧的山墙与人行道之间,将人行道设置在温室内的前底脚斜坡处,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温室内的空间条件,在不减少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有效地解决了冬季日光温室南侧蔬菜长势差、产量低的问题;温室前底脚斜坡上设置排水槽能够将温室棚膜滴水引流到棚外,有效地减少了留在温室内的滴水量,改善了温室前部的高湿环境,减少了病害,植株生长健壮,保证了全温室蔬菜均衡生长。
文档编号A01G9/24GK202565854SQ20122023357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
发明者胡永军, 潘子龙, 田素波, 李小刚, 刘建芳 申请人: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