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54阅读:1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光温室配套机械化机具,具体为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
背景技术
卷帘机,又名大棚卷帘机,是用于温室大棚草帘或布帘自动卷放的农业机械设备,根据安放位置分为前式、后式,根据动力源分为电动和手动,目前常用的是电动卷帘机,一般使用220V或380V交流电源。卷帘机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温室大棚业的机械化发展,其主机为减速机,近年来,日光温室生产机械化水平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带动了卷帘机具的广泛应用,有中卷式、顶卷式、侧卷式、轨道式、支架式等多种型号的产品。目前支架式或称悬臂式卷帘机应用最为广泛,其适用于棚长在100米以内,跨度小于12米的日光温室上草帘或布帘的卷起、铺放作业。现有技术的支架式卷帘机如图I所示,是其在温室上的安装示·意图,机具主要由变速箱、电机、拉杆21、支撑杆22、减速器4、卷帘轴等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为电机转动将动力传递到变速箱,再输出到卷帘轴,通过卷帘轴旋转完成保暖层的卷、放作业。当变速箱和电机在棚上移动时,支撑杆22和拉杆21随其摆动,能够有效平衡卷帘轴的扭矩,防止变速箱部件绕卷帘轴旋转。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该卷帘机成本相对较高,卷帘机支撑杆20、拉杆21均采用钢管制成,同时拉杆21更需要焊接钢筋来提高强度,保证安全,安装时,还需要在棚前用预埋件、混凝土等材料制作固定支撑杆20的底座,成本较高,而且支架部分占用空间大,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不利于棚前种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少,使用安全的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包括由减速器4和电动机6组成的动力输出机构和支撑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支撑行走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减速器4前端的下支撑行走装置和固定在减速机4后端的上支撑行走装置;所述的减速器4通过减速器顶盖螺栓5连接有电机固定架10,电动机6与放线轮8安放在电机固定架10上;所述的减速器4、电动机6和放线轮8由V形皮带7依次通过减速器4上的输入皮带轮13,电机带轮15和放线轮带轮17相连接传动;所述的下支撑行走装置由下支撑轮I和下支撑架2组成,下支撑架2通过减速器螺栓3连接在减速器4的前端;所述的上支撑行走装置由上支撑架11和上支撑轮12组成,上支撑架11通过减速器4的轴承盖螺栓固定在减速器4的后端。进一步,所述的V形皮带7包括连接输入皮带轮13、电机带轮15的减速器输入皮带14和连接电机带轮15、放线轮带轮17的放线轮V带16。进一步,所述的下支撑架2呈T字形,无横梁一端通过固定板和减速器4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下支撑轮I的转轴上。[0008]进一步,所述的上支撑架11中部设有两个对称的三角架;三角架上分别设有与减速器4的轴承盖相吻合的弧形连接板,另一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上支撑轮12的转轴上。更进一步,所述的下支撑轮I和上支撑轮12均为空心滚筒状。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主要是通过减速器4前后设置的下支撑行走装置和上支撑行走装置完全替代了原有的支撑杆22和拉杆21,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减小了安装难度,同时通过下支撑行走装置和上支撑行走装置中的下支撑轮I和上支撑轮12使减速器4能够直接附着在温室钢屋架19上移动,同时提供了一个反力矩,与保暖层18产生的力矩达到了平衡,保证了机具作业质量;而且还可以通过独立设置放线轮8可以防止运动过程中电源线9发生缠绕现象;其有益效果在于,设计合理,结构新颖,成本低廉,安装方便,使用简单,不占用棚前空间,运行安全可靠。
图I为现有技术中支架式卷帘机在温室上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温室上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上支撑架俯视图图6是上支撑架侧视图图7是下支撑架侧视图图8是下支撑架俯视图图中下支撑轮I、下支撑架2、减速器螺栓3、减速器4、减速器顶盖螺栓5、电动机
6、V形皮带7、放线轮8、电源线9、电动机固定架10、上支撑架11、上支撑轮12、输入皮带轮13、减速器输入皮带14、电机带轮15、绕线轮V带16、绕线轮带轮17、保暖层18、温室钢屋架19、支撑杆20、拉杆21、卷帘轴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I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如附图2、3、4所示,其包括由减速器4和电动机6组成的动力输出机构和支撑行走机构,其中减速器4通过减速器顶盖螺栓5连接有设置电动机6与放线轮8的电机固定架10,所述的减速器4、电动机6和放线轮8由V形皮带7依次通过减速器4上的输入皮带轮13 ;V形皮带7包括连接输入皮带轮13、电机带轮15的减速器输入皮带14和连接电机带轮15、放线轮带轮17的放线轮V带16 ;电机带轮15和放线轮带轮17相连接传动;支撑行走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减速器4前后的下支撑行走装置和上支撑行走装置;下支撑行走装置由下支撑轮I和通过减速器螺栓3在减速器4前端的下支撑架2组成;上支撑行走装置由连接在减速器4后端的上支撑架11和上支撑轮12组成;减速器4输出轴两端通过法兰盘与卷帘轴22联接,保温层18采用棉布帘,上端固定在温室顶部,下端固定在卷市轴22上。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保温层18的卷起作业时,打开电源,通过电动机6正向转动,通过电机带轮15、减速器输入皮带14、输入皮带轮13传动,将动力传递到减速器4,通过减速后,将转矩传递给卷帘轴22,卷帘轴转速为3转/分左右,从而将保温层18卷起。在作业过程中,上支撑架11和下支撑架12与减速器4形成一个整体,通过上支撑轮12和下支撑轮I可附着在温室钢屋架19上移动,同时提供了一个反力矩,与保暖层18产生的力矩达到了平衡,保证了机具作业质量;放线轮8设置在电机固定架10上,通过电机带轮15、放线轮V带、放线轮带轮17而转动,随着减速器4的运动而有效的卷起电源线9,防止运动过程中电源线9发生缠绕;最后本实用新型将保温层18卷起后一同置于日光温室顶部。实例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如图5、6、7、8所示,其中下支撑架2呈T字形,无横梁一端通过固定板和减速器4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下支撑轮I的转轴上;上支撑架11中部设有两个对称的三角架;三角架上分别设有与减速器4的轴承盖相吻合的弧形连接板,另一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上支撑轮12的转轴上;下支撑轮I和上支撑 轮12均为空心滚筒状;保温层22采用草帘,其余结构如实例I所述。在进行保温层18的铺放作业时,打开电源,通过电动机的反向转动,传动过程如实例I所述,工作过程同实例I相反,在上支撑架11和下支撑架12的支撑下,减速机4通过上支撑轮12和下支撑轮I可附着在温室钢屋架19上移动,放线轮8有效的铺放电源线9,并通过卷帘轴22的转动将保温层18从上到下铺放在温室大棚上。实例3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其结构如实例2所述,当日光温室只需要将保暖层18覆盖大棚的一部分时,打开电源,在实例I或实例2机具运行过程的基础上,当本实用新型沿温室钢屋架19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关闭电源,则可实现大棚的部分覆盖,本实用新型在保暖层18通过卷帘轴22的作用下在温室大棚上保持稳定。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包括由减速器(4)和电动机(6)组成的动力输出机构和支撑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支撑行走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减速器(4)前端的下支撑行走装置和固定在减速器(4)后端的上支撑行走装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器(4)通过减速器顶盖螺栓(5)连接有电机固定架(10),电动机(6)与放线轮⑶安放在电机固定架(10)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器(4)、电动机(6)和放线轮(8)由V形皮带(7)依次通过减速器(4)上的输入皮带轮(13),电机带轮(15)和放线轮带轮(17)相连接传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形皮带(7)包括连接输入皮带轮(13)、电机带轮(15)的减速器输入皮带(14)和连接电机带轮(15)、放线轮带轮(17)的放线轮V带(16)。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撑行走装置由下支撑轮(I)和下支撑架(2)组成,下支撑架(2)通过减速器螺栓(3)连接在减速器(4)的前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撑轮(I)为空心滚筒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支撑架(2)呈T字形,无横梁一端通过固定板和减速器(4)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下支撑轮(I)的转轴上。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撑行走装置由上支撑架(11)和上支撑轮(12)组成,上支撑架(11)通过减速器(4)的轴承盖螺栓固定在减速器(4)后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撑轮(12)为空心滚筒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撑架(11)中部设有两个对称的三角架;三角架上分别设有与减速器(4)的轴承盖相吻合的弧形连接板,另一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上支撑轮(12)的转轴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光温室配套机械化机具,具体为一种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少,使用安全新型日光温室卷帘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减速器(4)和电动机(6)组成的动力输出机构和支撑行走机构;其主要是通过减速器(4)前后设置的下支撑行走装置和上支撑行走装置完全替代了原有的支撑杆(22)和拉杆(21),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减小了安装难度,同时通过下支撑轮(1)和上支撑轮(12)使减速器(4)能够直接附着在温室钢屋架(19)上移动,同时提供了一个反力矩,与保暖层(18)产生的力矩达到了平衡,保证了机具作业质量;其有益效果在于,设计合理,结构新颖,成本低廉,安装方便,使用简单,不占用棚前空间,运行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01G9/22GK202697375SQ20122023494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2日
发明者李培芝, 徐昌林, 张怀桂, 张家元, 李书儒, 唐瑞林, 徐奎山, 张万才, 张万国, 张福和 申请人:武威市陇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