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2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深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设备,尤其是一种深旋耕机。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大部分蔬菜、温室、果园等土质由于长期浅耕种植和浇灌,致使10公分以下的土壤因缺乏有机质而逐渐劣化并板结,从而导致农作物的根须不能向下延伸,造成单位面积产量急剧下滑。此类问题的通常解决办法是使用大功率拖拉机进行深松作业,以翻松深层土壤。然而这种作业方式受地域面积的影响较大,在面积较小的丘陵、果园以及温室大棚中无法进行作业深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作业于小地域面积的深旋耕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深旋耕机,包括发动机、机座、旋耕器、变速箱、手把和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的机座上,为整机提供动力;所述发动机将动力通过皮带输入至所述变速箱,并通过变速箱中各级齿轮减速将扭矩传递至所述旋耕器,进行旋耕或行走作业;所述手把固定安装于变速箱上;所述尾架固定安装于变速箱上,可调节并限制旋耕深度以及为整机提供支撑点。本实用新型的深旋耕机外形尺寸、配置动力、操作方法和安全标准等均符合微耕机行业标准,可作业于大型机械不适合工作的丘陵、果园、山坡以及大棚等小面积地域。旋耕深度最深可达30公分,有效解决土壤板结问题,利于农作物的根系向下深扎,以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并可抗倒伏,从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深旋耕机的结构示意图。1-发动机,2-机座,3-旋耕器,4-变速箱,5-手把,6_尾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深旋耕机,包括发动机I,位于所述发动机I下方的机座2,位于机座2下方的旋耕器3,连接机座2与旋耕器3的变速箱4,位于变速箱4上方的手把5,以及与变速箱4连接的尾架6。所述发动机I固定安装于机座2之上,所述手把5和所述机座2固定安装于变速箱4之上,所述变速箱4的输出轴与旋耕器3通过销轴方式连接,所述旋耕器3包括两个以上的弯刀形刀片,所述刀片可在变速箱4的带动下旋转,所述尾架6与变速箱4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深旋耕机 的工作原理手把5与变速箱4连接,发动机I通过皮带传动方式与变速箱4连接,动力经过变速箱4的各级齿轮减速传递至其输出轴,输出轴与旋耕器3相连接并将动力最终传递至旋耕器3,以带动旋耕器3上的旋耕刀旋转作业。本实用新型的深旋耕机优点如下1、旋耕深度加大,最深可达30公分,有效旋耕深层土壤。2、机型小巧,适合小地域面积作业,应用范围广。3、采用前置旋耕方式,旋耕刀具拆卸安装方便,换上胶轮可用于行走,换上旋耕刀具可用于旋耕作业。4、噪音小,操作安全,所需动力小。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 新型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深旋耕机,包括发动机、机座、旋耕器、变速箱、手把和尾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的机座上;所述发动机将动力通过皮带输入至所述变速箱,并通过变速箱中各级齿轮减速将扭矩传递至所述旋耕器,进行旋耕或行走作业;所述手把固定安装于变速箱上;所述尾架固定安装于变速箱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旋耕机,包括发动机、机座、旋耕器、变速箱、手把和尾架。本实用新型的深旋耕机可对10公分以下的深层土壤进行翻松,有效解决因使用化肥和浇灌而形成的土壤板结。
文档编号A01B33/02GK202889874SQ2012203529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
发明者张大鹏, 周建平, 黄育仕, 周生新, 毕帅 申请人:北京多力多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