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微耕机转向手把调节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67阅读:8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微耕机转向手把调节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控制方法及装置,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微耕机转向手把调节座。
背景技术
目前,微耕机的操向手把调节装置单一,操作不方便。手把的水平转向装置的调节要求人必须离开持扶手把位置走到机器的侧边去操作,机器必须停止运转,否则,机器运转时脱离人的控制会诱发安全事故;操向手把倾斜角度需要根据操作人员的身高进行调整,目前的调节装置主要采用齿轮啮合方式,为了方便调节还要配有专门的调节工具,操作费时费力;操向手把在转向180°以后,由于操人员站在了对立面,其左右手操控的左右离合就会产生与实际方向相反的情况,操作人员容易误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微耕机转向手把调节座,它能方便、快速的控制手把的水平转动及倾斜度调整,并能使转向后的控制左右离合的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能有效避免误操来带的安全隐患,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多功能微耕机转向手把调节座,包括下调节座、上调节座,手把,在下调节座顶部的中心设有外圆柱筒,在外圆柱筒中设有内圆柱筒,在下调节座的顶部设有绕外圆柱筒环形对称分布的定位孔;在上调节座上设有通孔结构的套筒及竖直定位套,在上调节座的侧板上设有两个对称的三角卡环,在竖直定位套的上方设有横向定位套;在手把上连接有带有横向定位孔的定位板;下调节座的外圆柱筒从上调节座的底部穿过套筒,并在内圆柱筒上设有两个对称的线角控制环,线角控制环与三角卡环连接;在竖直定位套及横向定位套中都设有弹簧复位定位销;手把通过转轴连接在上调节座上。在套筒及竖直定位套之间设有卡线块。卡线块的主要作用是接线时所用,使拉线拉动三角卡环时受力便于三角卡环的转动。在三角卡环下方设有穿过上调节座侧板的圆柱棒,在圆柱棒上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与三角卡环连接。三角卡环的初始位置需用复位弹簧拉住,以保证机器转向后能够自动使三角卡环自动回复原位,从而使线角控制环的拉线放松,脱离对减速器左右离合的控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调节座与上调节座活动连接的结构,通过定位销及定位孔来固定手把的水平位置及周向位置,只需要拉出定位销后转动手把,就能实现手把的水平转向及倾斜度调整,因此,微耕机的操作人员不需要离开手把的位置走到机器的侧面去操作,至需要采用全拉线形式,在操向手把上安装拉杆,即使在机器行进中也只需通过拉线拉动定位销实现水平360°转向和调节最适合操作整机的手把倾角;并且,本实用新型还在下调节座上设置线角控制环,若操作人员180°转向以后,三角卡环随之旋转,此时,机器左右转向只需拉动三角卡环带动线角控制环轴向运动牵引左右离合,而由于此时控制左右离合的三角卡环的位置也对调,所以操作人员实际上还是能左手控制左离合,右手控制右离合,操作人员在手把的转向站到对立位置时,不会因为站立位置的改变而导致左右手控制的离合方向与机器实际的行进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功能合理,使用方便。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线角控制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调节座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多功能微耕机转向手把调节座的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下调节座I、上调节座2,手把14,在下调节座I顶部的中心设有外圆柱筒7,在外圆柱筒7中设有内圆柱筒10,在下调节座I的顶部设有绕外圆柱筒7环形对称分布的定位孔3 ;在上调节座2上设有通孔结构的套筒6及竖直定位套11,在上调节座2的侧板上设有两个对称的三角卡环5,在竖直定位套11的上方设有横向定位套12 ;在手把14上连接有带有横向定位孔16的定位板13 ;下调节座I的外圆柱筒7从上调节座2的底部穿过套筒6,并在内圆柱筒10上设有两个对称的线角控制环8,线角控制环8与三角卡环5连接,三角卡环5上的突出圆柱勾住线角控制环8进行轴向运动;在竖直定位套11及横向定位套12中都设有弹簧复位定位销15 ;手把14通过转轴17连接在上调节座2上;在套筒6及竖直定位套11之间设有卡线块9 ;在三角卡环5下方设有穿过上调节座2侧板的圆柱棒4,在圆柱棒4上设有复位弹簧18,复位弹簧18与三角卡环5连接。在具体使用时,将下调节座I用螺栓固定在微耕机上,然后接好所有拉线。手把14需要进行水平位置调整时,拉动竖直定位套11内的弹簧复位定位销15并转动手把14至需要的位置后松开拉线使弹簧复位定位销15定位于下调节座I上的定位孔3中;手把14需要进行倾斜角度调整时,拉动横向定位套12内部的弹簧复位定位销15,并上下抬动手把14,将手把调整至适合操作的位置时,就可松开拉线使弹簧复位定位销15定位于定位板13的横向定位孔16内。在水平位置移动过程中,上调节座2随之绕下调节座I做周向旋转运动,而线角控制环8始终在下调节座I中保持不动。若操作人员180°转向以后,三角卡环5随之旋转,此时,机器左右转向只需拉动三角卡环5带动线角控制环8轴向运动牵引左右离合。由于本身控制左右离合的三角卡环5对调位置,所以操作人员实际上还是能左手控制左离合,右手控制右离合。线角控制环8的结构如图4所示,它分成对称的两片,接线后,线角控制环8在三角卡环5带动下做轴向运动,分别控制左、右方向的离合;手把14做转向运动时,只有上调节座2跟随做周向旋转,线角控制环8始终在下调节座I中保持周向不动。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微耕机转向手把调节座,包括下调节座(I)、上调节座(2),手把(14),其特征在于在下调节座(I)顶部的中心设有外圆柱筒(7),在外圆柱筒(7)中设有内圆柱筒(10),在下调节座(I)的顶部设有绕外圆柱筒(7)环形对称分布的定位孔(3);在上调节座(2 )上设有通孔结构的套筒(6 )及竖直定位套(11),在上调节座(2 )的侧板上设有两个对称的三角卡环(5),在竖直定位套(11)的上方设有横向定位套(12);在手把(14)上连接有带有横向定位孔(16)的定位板(13);下调节座(I)的外圆柱筒(7)从上调节座(2)的底部穿过套筒(6),并在内圆柱筒(10)上设有两个对称的线角控制环(8),线角控制环(8)与三角卡环(5)连接;在竖直定位套(11)及横向定位套(12)中都设有弹簧复位定位销(15);手把(14)通过转轴(17)连接在上调节座(2)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微耕机转向手把调节座,其特征在于在套筒(6)及竖直定位套(11)之间设有卡线块(9 )。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微耕机转向手把调节座,其特征在于在三角卡环(5)下方设有穿过上调节座(2)侧板的圆柱棒(4),在圆柱棒(4)上设有复位弹簧(18),复位弹簧(18)与三角卡环(5)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微耕机转向手把调节座,包括下调节座,在下调节座的顶部设有绕外圆柱筒环形对称分布的定位孔;在上调节座上设有通孔结构的套筒及竖直定位套,在上调节座的侧板上设有两个对称的三角卡环,在竖直定位套的上方设有横向定位套;下调节座的外圆柱筒从上调节座的底部穿过套筒,并在内圆柱筒上设有两个对称的线角控制环。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调节座与上调节座活动连接的结构,通过定位销及定位孔来固定手把的水平位置及周向位置,即使在机器行进中也只需通过拉线拉动定位销实现水平360°转向和调节最适合操作整机的手把倾角,操作人员不会因为站立位置的改变而导致左右手控制的离合方向与机器实际的行进方向相反。
文档编号A01B69/06GK202738403SQ2012204342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
发明者尹存宏, 沈明明, 张大斌, 杨嘉君 申请人:贵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