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生环带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9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生环带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用于水土保持工程的植生环带笼。
背景技术
应用在水土保持、边坡、草种植生或相关环境保育等工程,以阻止土壤直接被雨水冲刷、侵蚀流失和塌方等情形的植生网体物,已为已知技艺。例如,中国台湾第83203677号《坡面植生防冲设施》、第79206801号《坡地绿化及水土保持用护网》、及第79103377号《斜坡绿化工法》专利案等揭露了典型的实施例。它们揭示了使用聚酯纤维、尼龙网线、聚乙烯抽出线或其类似材料制成的上、下网层;上、下网层形成重叠编织的型态,每隔一段距离保持一设定宽度,使上、下网层形成不编织的型态,而构成一收容部,来容纳植生材料包的技术。在旧法中,该植生网体物和其收容部、植生材料包都是工厂制作完成后,在现场配合锚钉固定网体物,将植生材料包装进收容部,或实施喷浆作业等,完成水土保持植生工程。一个有关这类植生网体或网层在应用方面的课题是,该上、下网层位于收容部两边的区域所受到的外张压力最大;这是因为该收容部两边的区域必须负载收容部包覆支撑植生材料包的力量(包括植生材料包的重量)。因此,已知技艺使锚钉固定在网层收容部两边的区域,直接将上、下网层和植生材料包固定在边坡或地表土壤的型态,随·着上述网层在收容部两边区域负载的力量和锚钉间的拉扯现象,经常破坏了该网层的编织结构,减弱网层的固定强度,甚至破坏了收容部包覆支撑植生材料包的作用。另一个有关这类植生网体或网层在应用方面的课题是,该植生网体(或网层)和其收容部、植生材料包都是工厂制作完成,而具有特定和相互配合的规格或尺寸。因此,它们无法因应现场复杂的地形变化,来调整该收容部和植生材料包的大小;这会降低该植生网体和植生材料包对水土保持或植生工程的效果。就像那些熟习此技艺的人所知悉,为了防止植生材料包在运输或施工塞入收容部的过程发生渗漏情形,植生材料包外部被一层编织密集(孔隙度小)的包覆层包覆;这不利于种子披覆作业和生长。特别是在多雨地区,种子的附着力不足,更容易因雨水冲刷流失,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数据显示了有关植生网体或网层在结构和应用方面的技艺;它们也反映出这些植生网体或网层结构设计在某些应用的情形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果重行设计考虑植生网体或网层的组织结构,使其构造不同于已用者,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会增加它的应用范围。例如,使它的结构设计在符合一个容易施工的条件下,同时具备有较佳的植生效果和固定强度等作用;或进一步使该植生网体或网层可依据现场条件或复杂的地形变化直接调整植生容纳空间,来与地形构成较理想的组合状态等手段。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参考数据中均未被教示或具体揭露。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生环带笼,其施工容易、能获得较佳的植生效果和固定强度。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植生环带笼包括一第一织物体和一第二织物体;以及一固定部,压合固定在该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的部分区域上,而使该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之间界定出至少一空间,用以收容植生材料。实质上,该第一织物体、第二织物体和固定部可依据现场条件或地形直接调整植生容纳空间,来与地形构成较理想的组合状态。该第一织物体及/或第二织物体包括一编织形成类似矩阵型态的基层,以及一和基层编织或组合成一整体型态的网状物。所述的网状物为一密集的椰纤、不织布或棉质物构成的纤维层;用以使该第一织物体及/或第二织物体有足够的缓冲作用来阻止雨水对土壤表面的直接冲刷,增加水土保持和种子披覆、生长的绿化植生效果。该第一织物体包括一基层和一组合在基层上的网状物。该基层采用经线方向和纬线方向交叉编织,并且在每一间隔距离的位置形成一联结点,而构成一矩阵型态。该第二织物体包括一基层和一组合在基层上的网状物。该基层采用经线方向和纬线方向交叉编织,并且在每一间隔距离的位置形成一联结点,而构成一矩阵型态。该固定部沿垂直于该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的长度方向固定在该空间两边的区域上。或者该固定部沿平行于该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的宽度方向固定在该空间两边的区域上。该固定部选择一织布或其类似材料形成一编织密集的组织结构,而形成一密集带(或密集带状物)的型态;使固定部具有大于该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的结构强度,而特别适于提供锚钉固定。该固定部形成一编织密集的组织结构,而构成一密集带的型态。该第一织物体的长度小于该第二织物体的长度。该固定部缝合在该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上,位于该空间两边的区域。该第一织物体包括有至少一延伸部分,对应该空间;以及该延伸部分连接在第一织物体的侧边区域。该侧边区域位于第一织物体的前端区域。该固定部配合一固定器压合固定在该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上。因此,当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配合固定部固定在地表土壤,而构成一整体型态时,该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在该收容植生材料的空间两边的区域具有理想的固定强度和负载能力,使已知技艺中使锚钉固定在网层收容部两边的区域,网层在收容部两边区域负载的力量和锚钉间的拉扯现象,经常破坏网层的编织结构,减弱网层的固定强度,甚至破坏了收容部包覆支撑植生材料包的情形获得明显的改善。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新颖性、特点,及其它目的与功效,将在下文中配合所附图式的详加说明,而趋于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界定出空间的实施例示意图;图中也描绘了该固定部缝合固定该第一、二织物体的情形。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界定出空间的实施例示意图;图中也显示了该固定部配合固定器固定该第一、二织物体的情形。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填植生材料完成植生工程的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示意图;描绘了该固定部在现场配合固定器固定在该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上,位于该空间两边区域的情形。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修正实施例示意图;显示了该第一织物体包括有至少一延伸部分,连接在第一织物体的侧边区域的情形。图7为图6的操作实施例示意图;描绘了该延伸部分封闭该空间,辅助包覆该植生材料的情形。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第一织物体;11,21 基层;12、22 联结点;13、23 网状物;14延伸部分;20第二织物体;
`[0039]30固定部;40空间;50固定器;60植生材料;X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植生环带笼,提供一植生蛇笼;所述的植生环带笼包括一第一织物体10和一第二织物体20的组合。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织物体10及/或第二织物体20包括形成一类似矩阵型态的基层11、21 ;第一织物体10及/或第二织物体20的基层11、21选择一纱网线、PE、HDPE、聚酯纤维、尼龙网线、聚乙烯抽出线、塑料或其类似材料,采用经线方向和纬线方向交叉编织,并且在每一间隔距离的位置形成一联结点12、22。图1、2、3特别显示了该第一、二织物体10、20也包括有一网状物13、23,和基层11、21编织或组合成一整体型态。所述的网状物13、23为一密集的椰纤、不织布或棉质物构成的纤维层;用以使该第一织物体10、第二织物体20具有足够的缓冲作用来阻止雨水对土壤表面的直接冲刷,增加水土保持和种子披覆、生长的绿化植生效果。图中也描绘了一固定部30使该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至少有部分区域X叠合固定在一起的情形;而使该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之间界定出至少一空间40,用以收容植生材料。该固定部30沿垂直于该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的长度方向(或沿平行于该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的宽度方向)缝合固定在该空间40两边的区域上;例如,图2所描绘的情形。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固定部30选择一织布或其类似材料形成一编织密集的组织结构,而构成一密集带(或密集带状物)的型态;使固定部30具有大于该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的结构强度,而特别适于吊挂和提供固定器50 (例如,锚钉、π形钉、L形钉等)固定。请参考图4,当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配合固定部30固定在地表土壤,而构成一整体型态时,提供操作者将植生材料60 (例如,砂、土、卵石、肥料等)填充在该空间40里面,而完成一水土保持植生工程。并且,该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在该收容植生材料60的空间40两边的区域X,因受到固定部30的补强,具有理想的固定强度和负载能力。像已知技艺使锚钉固定在网层收容部两边的区域,网层在收容部两边区域负载的力量和锚钉间的拉扯现象,经常破坏网层的编织结构,减弱网层的固定强度,甚至破坏了收容部包覆支撑植生材料包的情形,获得明显的改善。同时,配合该固定部30结合在该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的局部区域x上的结构型态,使该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建立的每一个空间40能提供较旧法更一致性的植生环境。依据图2、3的描绘可了解的是,该第一织物体10的长度小于该第二织物体20的长度。请参阅图5,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该固定部30在现场配合该固定器50,固定在该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上,位于该空间40两边的区域X。请参考图6、7,描绘了一个修正的实施例。对应该空间40,该第一织物体10包括有至少一延伸部分14,连接在第一织物体10的侧边区域;所述的侧边区域在图中位于第一织物体10的前端区域。假设该第一、二织物体10、20和固定部30应用在边坡工程,图7特别描绘了该延伸部分14用 来封闭该空间40,辅助包覆该植生材料60。根据上述说明,可了解本实用新型应用该植生环带笼在保持植生工程水土方面,包括了下列施工方法作业(a),提供该第一织物体10,铺设在地表面。作业(b),提供该第二织物体20,叠置在该第一织物体10上。作业(C),使该固定部30配合固定器50,压合固定该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的部份区域X ;例如,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的边缘部分。作业(d),抓取该第二织物体20,使第二织物体20和第一织物体10之间界定出该收容植生材料60的空间40 ;并且,配合另一固定部30固定在该空间40另一边的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的区域X上。重复实施该作业(d),以形成一连续型态的植生环带笼结构。以及作业(e),将植生材料(例如,砂、土、卵石、肥料等)填充在该空间40里面,而完成一水土保持植生工程。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作业(e)之后,包括一作业(f),使该第一织物体10的延伸部分14封闭包覆该空间40和植生材料60的措施。可了解的是,该连续型态的植生环带笼结构在完成作业(e)及/或作业(f)后,可配合该固定部30提供吊挂作业,将植生环带笼结构吊挂到现场(例如,边坡)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个修正的实施例中,应用该植生环带笼的施工方法,也包括作业(a),提供该第一织物体10,铺设在地表面。作业(b),提供该第二织物体20,叠置在该第一织物体10上。作业(C),使该固定部30配合固定器50压合固定该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的部份区域X ;例如,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的边缘部份。以及作业(d),抓取该第二织物体20,使第二织物体20和第一织物体10之间界定出一收容植生材料60的空间40 ;并且,将植生材料60 (例如,砂、土、卵石、肥料等)填充在该空间40里面。然后,配合另一固定部30固定在该空间40另一边的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的区域X上。重复实施该作业(d),以形成一具有连续型态的植生环带笼结构之水土保持植生工程。在这实施例中,该作业(d)之后,包括一作业(f),使该第一织物体10的延伸部分14封闭包覆该空间40和植生材料60的措施。可了解的是,该连续型态的植生环带笼结构在完成作业(d)及/或作业(f)后,可配合该固定部30提供吊挂作业,将植生环带笼结构吊挂到现场(例如,边坡)实施水土保持工程。须加以说明的是,依据上述植生环带笼的施工方法在作业(d)中,可依据现场条件或地形变化,来抓取该第二织物体20的长度,调整该植生材料60的容纳空间40,而使该植生环带笼与地形构成较理想的组合状态。代表性地来说,这植生环带笼在提供一容易施工的条件下,包括了下列的设计考虑1.它的结构组织相对于已知物,被重新安排和设计;例如,使该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在该收容植生材料60的空间40两边的区域X,受到固定部30的补强,而具有理想的固定强度和负载能力。像已知技艺使锚钉固定在网层收容部两边的区域,网层在收容部两边区域负载的力量和锚钉间的拉扯现象,经常破坏网层的编织结构,减弱网层的固定强度,甚至破坏了收容部包覆支撑植生材料包的情形,被尽可能的降到最低。2.配合该固定部30结合在该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的局部区域x上的结构型态,使该第一织物体10和第二织物体20建立的每一个空间40能提供较旧法更一致性的植生环境。3.该第一织物体10、第二织物体20和固定部30的配合,可依据现场条件或地形变化,直接调整该植生容纳空间40,而使该植生环带笼与地形构成较理想的组合状态。并且,该固定部30具备了较大的结构强度,而特别有助于提供机具的吊挂作业。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有效的植生环带笼;其空间型态不同于已知者,且具有旧法中所未有的机能,明显展现了相当大的进步。
权利要求1.一种植生环带笼,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织物体和一第二织物体;以及一固定部,压合固定在该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的部分区域上,而使该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之间界定出至少一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环带笼,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织物体包括一基层和一组合在基层上的网状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生环带笼,其特征在于,该基层采用经线方向和纬线方向交叉编织,并且在每一间隔距离的位置形成一联结点,而构成一矩阵型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环带笼,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织物体包括一基层和一组合在基层上的网状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生环带笼,其特征在于,该基层采用经线方向和纬线方向交叉编织,并且在每一间隔距离的位置形成一联结点,而构成一矩阵型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环带笼,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沿垂直于该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的长度方向固定在该空间两边的区域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环带笼,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沿平行于该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的宽度方向固定在该空间两边的区域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环带笼,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形成一编织密集的组织结构,而构成一密集带的型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环带笼,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织物体的长度小于该第二织物体的长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环带笼,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缝合在该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上,位于该空间两边的区域。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环带笼,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织物体包括有至少一延伸部分,对应该空间;以及该延伸部分连接在第一织物体的侧边区域。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植生环带笼,其特征在于,该侧边区域位于第一织物体的前端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环带笼,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配合一固定器压合固定在该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上。
专利摘要一种植生环带笼,其包括一第一织物体和一第二织物体的组合;以及一固定部,使该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有部分区域叠合固定在一起,而使该第一织物体和第二织物体之间界定出至少一空间,用以收容植生材料。实质上,该第一织物体、第二织物体和固定部可依据现场条件或地形直接调整植生容纳空间,来与地形构成较理想的组合状态。本实用新型施工容易、能获得较佳的植生效果和固定强度。
文档编号A01G9/00GK202881921SQ2012204661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王重雄 申请人:七洲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