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组装全钢架双层充气日光温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30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组装全钢架双层充气日光温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农用日光温室,尤其是一种用于栽培蔬菜、花卉、果树等作物的日光温室。
背景技术
日光温室是高效农业生产的主要设施之一,传统的日光温室主要有土墙或砖墙两种形式。土墙的日光温室以山东寿光第五代日光温室为代表,采用下挖式结构,即将土壤耕作层下挖80-100厘米,将挖出的土压实打垒成墙体,下部宽度一般在6米以上,其优点是由于墙体较厚以及半地下式结构保温效果较好,但存在明显缺点1、不适合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及砂壤土质的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采用下挖式半地下结构,多雨季节容易造成温室内积水或者土壤湿度过大,作物容易生病,同时墙体也存在遇暴雨容易倒塌的危险;2、这种日光温室墙体占地面积大,而且两温室之间要求的间隔距离6米以上,土地利用率极低,一般都在50%以下;3、由于土壤耕作层被取出做成墙体,下层土壤为生土层,不适宜种植作物,需要施用大量的有机基质或有机肥料经过多年改良,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4、这种日光温室一般采用水泥棒或竹木做支撑结构,温室内遮光严重,光照分布不均;5、夏秋季节温室内气温过高无法进行生产;6、外覆盖采用保温被或草帘,存在建造及使用成本高、操作费时费工、雨雪天气操作困难甚至无法操作、易破损、保温差等缺点。砖墙结构的日光温室墙体一般采用砖石或水泥砌块为原料建造,采用保温被或草帘进行外覆盖,存在保温性能差、建造成本高、夏秋季节通风不良温度过高、外覆盖操作不便等缺点。江苏省苏北地区是我国日光温室发展的边缘区域。这个区域由于冬春季节多阴雨天气,日光温室的温光效果不如北方地区好,特别是阴雨天气,温室的三面墙影响了日光温室内的散射光;同时由于该区域处于我国南方和北方交汇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较快,一般在3月下旬以后采用塑料大棚1-2层覆盖即可满足喜温的茄果类、瓜类蔬菜的生长,建设成本很高的日光温室的保温优势已不需要,相反,尤其4月份以后,由于气温迅速回升,日光温室的三面墙反而制约了通风 降温,容易形成日光温室内的高温现象,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日光温室是保障江苏反季节和特早熟蔬菜生产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蔬菜设施,改良优化和研发适合江苏区域的新型日光温室非常迫切,也将对江苏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提高农业效益、致富农民、建设新农村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发明目的针对目前日光温室的使用缺陷,提供一种新的可组装全钢架双层充气日光温室。技术方案一种可组装全钢架双层充气日光温室,其包括立体框架和覆盖于立体框架表面的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框架由斜拉桁架、支撑柱和预埋固定柱构成;其中斜拉桁架与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柱的底端与预埋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的立体框架分为后墙、东山墙、西山墙、前屋面和后屋面。所述的日光温室脊高3. 5^3. 8米,后墙高2. (Γ2. 8米,前屋面弧长8 11米,后屋面弧长1. 5^2. 5米,跨度8 10米。所述的立体框架内侧设有经压缩成捆的秸杆或者装袋的蛭石、珍珠岩。 作为立体框架内部设有第一内支撑柱,且将屋面分成前屋面和后屋面。所述的前屋面的塑料薄膜为双层充气膜。所述的塑料薄膜的厚度为8 20丝。所述的日光温室内设有无纺布,且可以设卷膜器。所述无纺布的规格·为100g/m2 250g/m2。所述的固定连接为栓接或铆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全钢架结构可拆卸后再组装,建造成本低(每667平米造价为2 3万,是土墙或砖混结构日光温室的1/3 1/2);后墙、东山墙、西山墙在冬春季节通过放置经压缩成捆的秸杆或袋装的蛭石、珍珠岩进行保温,前屋面夜晚通过在温室内悬挂新型无纺布进行内覆盖保温,可有效维持日光温室内的温度;后屋面没有遮盖物,中间无立柱,温室内光线更充足、均匀,阴雨天气日光温室有更多的散射光;夏秋季节可将秸杆或袋装保温材料等移走,改善通风透光;温室前后间距小(砖墙和土墙的温室前后间距一般在脊高的2倍多,这种结构的温室前后间距在脊高的1. 5倍左右),土地利用率高;同时由于采用双层薄膜及收放方便的无纺布进行内覆盖保温,相对于外覆盖的草帘或保温被,建造及使用成本低,操作方便,节省用工,雨雪天气也可以正常操作,不受影响。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薄膜,通过充气,实现冬季保温效果。秸杆特别是稻麦秸杆作为作物收获后的田间废弃物现在大多采用焚烧的措施来处理,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容易造成大气污染,严重的会影响交通,给环境和社会带来诸多问题,现在秸杆禁烧工作已成为县、乡、村三级政府在麦收和秋收季节的头等大事,如何合理应用稻麦秸杆,变废为宝,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将稻麦秸杆压缩后作为内保温材料应用于设施栽培,是一条技术可行、经济实用、环境友好的途径。

图1 :本实用新型的东山墙剖面示意图(有门);图2 :本实用新型的西山墙剖面示意图;图3 :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剖面示意图;其中立体框架1,塑料薄膜2,斜拉桁架3,支撑柱4,预埋固定柱5,后墙6、东山墙
7、西山墙8、后屋面9、前屋面10、第一内支撑柱11。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本结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可组装全钢架双层充气日光温室,其包括立体框架I和覆盖于立体框架表面的塑料薄膜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框架由斜拉桁架3、支撑柱4和预埋固定柱5构成;其中斜拉桁架3与支撑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柱4的底端与预埋固定柱5固定连接;所述的立体框架1分为后墙6、东山墙7、西山墙8、后屋面9、前屋面10 ;其中内支撑柱11将屋面分成前屋面10和后屋面9。所述的日光温室脊高3. 5.米,后山墙高2. O米,前屋面弧长8米,后屋面弧长2. 5米,跨度8米。所述的后墙、东山墙和西山墙内侧设有经压缩成捆的秸杆或者装袋的蛭石、珍珠
山^ ο所述的前屋面的塑料薄膜为双层充气膜。所述的塑料薄膜的厚度为8丝。 所述的日光温室内设有无纺布,且可以设卷膜器。所述无纺布的规格为100g/m2g/m2。所述的固定连接为栓接或铆接。实施例2一种可组装全钢架双层充气日光温室,其包括立体框架I和覆盖于立体框架表面的塑料薄膜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框架由斜拉桁架3、支撑柱4和预埋固定柱5构成;其中斜拉桁架3与支撑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柱4的底端与预埋固定柱5固定连接;所述的立体框架1分为后墙6、东山墙7、西山墙8、后屋面9、前屋面10。其中内支撑柱11将屋面分成前屋面10和后屋面9。所述的日光温室脊闻3. 8米,后山墙闻2. 8米,如屋面弧长11米,后屋面弧长1. 5米,跨度10米。所述的后墙、东山墙和西山墙内侧设有经压缩成捆的秸杆或者装袋的蛭石、珍珠
山^ ο所述的前屋面的塑料薄膜为双层充气膜。所述的塑料薄膜的厚度为20丝。所述的日光温室内设有无纺布,,且可以设卷膜器。所述无纺布的规格为250g/m2。所述的固定连接为栓接或铆接。
权利要求1.一种可组装全钢架双层充气日光温室,其包括立体框架和覆盖于立体框架表面的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框架由斜拉桁架、支撑柱和预埋固定柱构成;其中斜拉桁架与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柱的底端与预埋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的立体框架分为后墙、东山墙、西山墙、前屋面和后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全钢架双层充气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日光温室脊高3. 5^3. 8米,后墙高2. (Γ2. 8米,前屋面弧长8 11米,后屋面弧长1. 5^2. 5米,跨度8 10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全钢架双层充气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墙、东山墙和西山墙内侧设有经压缩成捆的秸杆或者装袋的蛭石、珍珠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全钢架双层充气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屋面的塑料薄膜为双层充气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全钢架双层充气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薄膜的厚度为8 20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全钢架双层充气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日光温室内设有无纺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全钢架双层充气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的规格为100g/m2 250g/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全钢架双层充气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连接为栓接或铆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农用日光温室,尤其是一种用于栽培蔬菜、花卉、果树等作物的日光温室。一种可组装全钢架双层充气日光温室,其包括立体框架和覆盖于立体框架表面的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框架由斜拉桁架、支撑柱和预埋固定柱构成;其中斜拉桁架与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柱的底端与预埋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的立体框架分为后墙、东山墙、西山墙、前屋面和后屋面。全钢架结构可拆卸后再组装,建造成本低(每667平米造价为2~3万,是土墙或砖混结构日光温室的1/3~1/2);后墙、东山墙、西山墙在冬春季节通过放置经压缩成捆的秸秆或袋装的蛭石、珍珠岩进行保温,前屋面夜晚通过在温室内悬挂新型无纺布进行内覆盖保温。
文档编号A01G9/16GK202890071SQ2012204748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徐刚, 孙艳军, 王宜中, 高文瑞, 韩冰, 李德翠 申请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