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7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海藻类采苗,普遍在室内池进行,采用某种材料作为附着基如小石子,将附着基在池底铺好加水没过附着基,采孢子水泼入其中,在室内完成孢子的附着,再将附好孢子的附着基搬至野外如滩涂均匀撒开。由于室内养殖池受场地的限制普遍为较小规模,且需要将在室内附着好孢子的附着基搬至野外,人工成本增加,且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特别是野外的环境条件比较恶劣时,整个工作量很大,难以操作。目前还未出现能适用于野外且进行大规模采苗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其包括至少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二间隔布置的第一定位部(110)和一能分别固接在二第一定位部(110)的第一连接件(120);及一容器(200),所述容器(200)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0)之上。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支撑部为交叉布置。—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支撑部个数设为十个,其中五个横向间隔布置,另外五个为纵向间隔布置。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至少二间隔布置的第二定位部(300)和至少二第二连接件(400 ),所述第二连接件(400 )分别固接第二定位部(300 )和所述容器(20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二定位部(300)个数设为四个,所述第二连接件(400)个数设为四个,且所述第二定位部(300)均匀间隔布置在所述容器(200)之外周。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110)和第二定位部(300)为桩柱,所述第一连接件(120)和第二连接件(400 )为绳索、链条或者连接带。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容器(200)包括一容器本体(210)和一上盖体(220),所述容器本体(210)开设有若干第一贯穿孔(211),所述上盖体(220)开设有若干第二贯穿孔(221),另设有一绳条(500),通过绳条(500)分别穿过第一贯穿孔(211)和第二贯穿孔(221)将容器本体(210)和上盖体(220)连接在一起。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多个并排或者可重叠放置的的盒体(600)。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盒体(600)采用塑料材质。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I.将第一定位部打入海边滩涂,再将第一连接件分别固接在二第一定位部,第一连接件之上形成一支撑面,将附着基和藻种放置于容器内,使得释放的孢子不流失而有足够的时间在附着基附着牢固,并将该容器置于该支撑面上,使得容器不会因潮流的涨退作用而使容器下陷至滩涂下,使该装置可在野外如海边滩涂等进行大规模使用且操作简单,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2.将第二定位部打入海边滩涂,通过第二连接件和第二定位部将容器固定在第一连接件之上,使得该容器不会移动,当海水涨退时该容器不受海水的冲刷而被带走。3.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上盖体,当海水涨退时使孢子有足够的时间在附着基附着牢固。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未放置容器时的整体示意图。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放置容器时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I至图2,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其包括至少二支撑部和一容器200。所述支撑部包括二间隔布置的第一定位部110和一能分别固接在二第一定位部110的第一连接件120。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为交叉布置。第一连接件120和第一定位部110的固定方式可采用打结的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个数设为十个,其中五个横向间隔布置,另外五个为纵向间隔布置,且横向布置的支撑部与纵向布置的支撑部之间的夹角为90度。或者,根据需要,也可将横向布置的支撑部与纵向布置的支撑部之间的夹角设为小于90度或者大于90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110为桩柱,所述第一连接件120为绳索、连接带等。所述容器200用于放置附着基和阴干处理过的藻种,所述容器200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0之上。将第一定位部打入海边滩涂,再将第一连接件分别固接在二第一定位部,第一连接件之上形成一支撑面,将附着基和藻种放置于容器内,使得释放的孢子不流失而有足够的时间在附着基附着牢固,并将该容器置于该支撑面上,使得容器不会因潮流的涨退作用而使容器下陷至滩涂下,使该装置可在野外如海边滩涂等进行大规模使用且操作简单,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器200为方形,且材质采用布制品。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器200包括一容器本体210和一上盖体220,所述容器本体210开设有若干第一贯穿孔211,所述上盖体220开设有若干第二贯穿孔221,另设有一绳条500,通过绳条500分别穿过第一贯穿孔211和第二贯穿孔221将容器本体210和上盖体220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至少二间隔布置的第二定位部300和至少二第二连接件400,所述第二连接件400分别固接第二定位部300和所述容器200,使得该容器不会移动,当海水涨退时该容器不受海水的冲刷而被带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400之一端固接在容器本体210,另一端固接在第二定位部300。第二连接件400和第二定位部300的固定方式可采用打结的方式,或者通过螺钉将第二连接件400钉入第二定位部300的方式等,不以此为限。第二连接件400和容器200的固定方式可采用在容器200上穿孔再将第二连接件400伸入孔内并打结的方式,或者根据需要,也可将其固定方式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部300个数设为四个,所述第二连接件400个数设为四个,且所述第二定位部300均匀间隔布置在所述容器200之外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部300分别位于方形容器200的四个夹角处。
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300为桩柱,所述第二连接件400为绳索、连接带等。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多个并排或者可重叠放置的盒体600,所述盒体600内放置附着基和阴干处理过的藻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600采用塑料材质。其使用方法是I.先选择野外能用于培育大型海藻类的基地,如海边滩涂。2.将第一定位部110打入基地表面,以其能牢固不动为准,且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晃动,其排列的方式为横向间隔布置和纵向间隔布置。3.将第一连接件120之二端分别固接支撑部的二第一定位部110,且第一连接件120形成一交叉的支撑面。4.将容器200置于支撑面上,再将盒体600放置于容器200内。5.将第二定位部300打入基地表面,以其能牢固不动为准,且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晃动,其排列方式为间隔布置在所述容器200之四个夹角处。6.将第二连接件400之一端固接在第二定位部300,另一端固接在容器本体21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至少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二间隔布置的第一定位部(110)和一能分别固接在二第一定位部(110)的第一连接件(120);及 一容器(200 ),所述容器(200 )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0 )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交叉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个数设为十个,其中五个横向间隔布置,另外五个为纵向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二间隔布置的第二定位部(300)和至少二第二连接件(400),所述第二连接件(400)分别固接第二定位部(300)和所述容器(2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300)个数设为四个,所述第二连接件(400)个数设为四个,且所述第二定位部(300 )均匀间隔布置在所述容器(200 )之外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10)和第二定位部(300)为桩柱,所述第一连接件(120)和第二连接件(400)为绳索、链条或者连接带。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200)包括一容器本体(210)和一上盖体(220),所述容器本体(210)开设有若干第一贯穿孔(211),所述上盖体(220)开设有若干第二贯穿孔(221),另设有一绳条(500),通过绳条(500)分别穿过第一贯穿孔(211)和第二贯穿孔(221)将容器本体(210)和上盖体(220)连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并排或者可重叠放置的的盒体(600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600)采用塑料材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野外大型海藻类采苗的装置,其包括至少二支撑部和一容器。所述支撑部包括二间隔布置的第一定位部和一能分别固接在二第一定位部的第一连接件。所述容器用于放置附着基和藻种,所述容器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上。它具有如下优点将第一定位部打入海边滩涂,再将第一连接件分别固接在二第一定位部,第一连接件之上形成一支撑面,将附着基和藻种放置于容器内,使得释放的孢子不流失而有足够的时间在附着基附着牢固,并将该容器置于该支撑面上,使得容器不会因潮流的涨退作用而使容器下陷至滩涂下,使该装置可在野外如海边滩涂等进行大规模使用且操作简单,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文档编号A01D44/00GK202773385SQ2012205117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黄瑞芳, 郑雅友, 林琪, 钟晨辉, 周宸, 黄桂芳, 李雷斌 申请人: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