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香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68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蚊香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具,具体涉及一种蚊香盒。
背景技术
蚊香是人们夏季驱蚊的常用物品,通过蚊香的燃烧将喷涂在香坯上的有效成分挥发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以达到杀死蚊子的目的。传统的蚊香放置在支架上或者专门制作的蚊香盘内,由于蚊香裸露在外,容易点燃周围的物品引起火灾,给家庭造成人员伤害及经济损失;当蚊香与风扇同时使用的时候,均易造成蚊香熄灭;另外,蚊香支架及蚊香盘均放在地面上使用,稍不注意人的脚部就会踹上蚊香支架或蚊香盘,一方面容易造成人的脚部烫伤,另一方面,香灰四处洒落,既污染室内环境又难以清洁。现有的蚊香盒大多呈圆形盘状,极容易被踩翻,导致燃烧的蚊香掉落,蚊香灰翻 出,不仅使香灰撒出难以清洁,也会烫伤使用者。并且圆形蚊香盒倒香灰时,香灰很容易大面积撒落,倒到垃圾桶外,使用仍不方法。现有发明为防止蚊香盒被踩翻、方便香灰倒出,多采用在蚊香盒外加盖,或者设隔网等方式,既不方便使用,又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也没能很好的解决蚊香盒易踩翻、香灰不易倒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不易倒翻、方便香灰倒出、设计简单成本低廉
的蚊香盒。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蚊香盒,包括盒体和内胆,所述盒体由位于下方的长方体底座以及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截锥形盒壁组成,所述截锥形盒壁的上口面积小于下口面积;所述内胆位于所述盒体内,为顶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截锥形凹陷,所述截锥形凹陷的上口面积大于下口面积;所述内胆的深度小于等于所述盒体的高度。较优的,所述盒体的高度为5 10cm。较优的,所述内胆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盒壁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盒体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蚊香盒可以为整体性结构,在盒体内设有下凹的内胆,也可以为了节省原料,制成盒体为单片状,仅盒体的上口与内胆上口连接,盒体其他部位与内胆不接触的结构,使蚊香盒重量更轻,更节省原料。本实用新型的蚊香盒,设计简单、使用方便。蚊香盒使用斜面与垂直面的结合,使蚊香盒不易翻倒;内胆采用截锥形凹陷,香灰被收集在内胆中,在倒香灰时,可以将香灰集中到内胆的一条侧棱处,沿侧棱倒入垃圾桶而不会使香灰大面积翻出,有利于保持环境的清洁。

图1 :蚊香盒结构示意图(1.盒体2.内胆11.底座12.盒壁)[0012]图2 :蚊香盒结构透视图(1.盒体2.内胆)图3 :蚊香盒纵切结构示意图(1.盒体2.内胆)图4 :蚊香盒纵切结构示意图(1.盒体2.内胆11.底座12.盒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的一种蚊香盒,包括盒体I和内胆2,盒体I由位于下方的长方体底座11以及位于底座11上方的截锥形盒壁12组成,截锥形盒壁12的上口面积小于下口面积;内胆2位于盒体I内,为顶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截锥形凹陷,截锥形凹陷的上口面积大于下口面积;内胆2的深度等于盒体I的高度,盒体的高度为10cm。本实施例的蚊香盒的结构透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蚊香盒为整体性结构,在盒体内设有下凹的内胆。其纵切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蚊香盒还可以为了节省原料,制成盒体为单片状,仅盒体的上口与内胆上口连接,盒体其他部位与内胆不接触的结构,使蚊香盒重量更轻,更节省原料。其纵切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蚊香盒,设计简单、使用方便。蚊香盒使用斜面与垂直面的结合,使蚊香盒不易翻倒;内胆采用截锥形凹陷,香灰被收集在内胆中,在倒香灰时,可以将香灰集中到内胆的一条侧棱处,沿侧棱倒入垃圾桶而不会使香灰大面积翻出,有利于保持环境的清洁。
权利要求1.一种蚊香盒,包括盒体和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由位于下方的长方体底座以及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截锥形盒壁组成,所述截锥形盒壁的上口面积小于下口面积;所述内胆位于所述盒体内,为顶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截锥形凹陷,所述截锥形凹陷的上口面积大于下口面积;所述内胆的深度小于等于所述盒体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蚊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高度为5 1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蚊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盒壁的高度。
专利摘要一种蚊香盒,包括盒体和内胆,所述盒体由位于下方的长方体底座以及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截锥形盒壁组成,所述截锥形盒壁的上口面积小于下口面积;所述内胆位于所述盒体内,为顶端开口下端封闭的中空截锥形凹陷,所述截锥形凹陷的上口面积大于下口面积;所述内胆的深度小于等于所述盒体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蚊香盒不易踩翻、可以将香灰集中到内胆的一条棱上进行集中倒出、使香灰不易翻出,并且蚊香盒的设计简单、成本低廉、方便实用。
文档编号A01M13/00GK202842199SQ2012205253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
发明者杨慧萍, 黄晨欣 申请人:上海控江中学附属民办学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