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钓鱼线的铅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83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护钓鱼线的铅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的铅坠,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护钓鱼线的铅坠。
背景技术
目前,钓鱼用的铅坠,其结构为:它有纵截面形状大体呈椭圆形的竖直铅坠主体,铅坠主体的轴向中心区域开有通孔。使用时,沿铅坠主体的通孔直接穿入钓鱼线(一般选用细的圆形尼龙线),然后,通过工具(如老虎钳等)在铅坠主体的局部(一般为铅坠主体的中段)施加压力,让通孔局部变形以使铅坠主体夹紧钓鱼线,达到将铅坠固定在钓鱼线上的目的。众所周知,钓鱼线局部受压后易变形,并因应力集中而受损,以至其强度大幅下降(特别是抗拉强度)。故,所述钓鱼用的铅坠配装在钓鱼线上,在垂钓过程中易出现断线跑鱼的情况,给垂钓者带来一些遗憾和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护钓鱼线的铅坠,本铅坠配装在钓鱼线上,在垂钓过程中不易出现断线跑鱼的情况,给垂钓者带来方便,也减少了一些遗憾。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护钓鱼线的铅坠,包括纵截面形状大体呈椭圆形的竖直铅坠主体,铅坠主体的轴向中心区域开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填充橡胶体,第一通孔内部的形状与橡胶体的外形相配,橡胶体的轴向中心区域开有圆形第二通孔,钢丝对折成两股且自上而下地贯穿第二通孔,钢丝的具有折环的上端位于橡胶体的上方,钢丝的呈敞口状的下端位于橡胶体的下方。为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钓鱼线的铅坠均简称为本铅坠。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后,第一通孔内填充橡胶体,橡胶体具有弹性,且能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这样,可限制或防止橡胶体、铅坠主体之间的相对滑动;第二通孔为圆形,这样,较为符合钓鱼线的圆形截面形状,大幅度降低钓鱼线的形变几率;对折成两股的钢丝起到在橡胶体内穿引钓鱼线的作用。一般地,单股钓鱼线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径。使用时,将钓鱼线一端先折弯并与折环挂接,向下拉动钢丝,将钓鱼线从橡胶体的下端拉出(拉动过程中,第二通孔处于扩大的弹性变形状态)。橡胶体通过第二通孔内壁,对其内的钓鱼线施加周向的均衡压力,以夹住钓鱼线。这样,钓鱼线不易变形、无应力集中现象、不易受损,确保了钓鱼线的强度。可见,利用橡胶体的弹性,既能将本铅坠穿装并定位在钓鱼线上,又保护了钓鱼线。综上所述,本铅坠配装在钓鱼线上,在垂钓过程中不易出现断线跑鱼的情况,给垂钓者带来方便,也减少了 一些遗憾。所述铅坠主体、橡胶体的轴向长度大体相同;第二通孔的直径等于单股钢丝的直径的2倍。[0012]铅坠主体、橡胶体的轴向长度大体相同,一则可节省橡胶体的用料,二则本铅坠的外型较为美观;第二通孔的直径等于单股钢丝的直径的2倍,这样,便于对折成两股的钢丝自上而下地贯穿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孔,橡胶体为圆形杆体。这样,铅坠主体、橡胶体易于加工,成本较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为曲面,且第一通孔的纵截面形状为非规则的波浪形,橡胶体为与第一通孔相适配的杆体,且橡胶体的纵截面形状为非规则的波浪形。这样,铅坠主体、橡胶体之间的连接较为紧密,可最大程度地限制或防止橡胶体、铅坠主体之间的相对滑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穿装钓鱼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M部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4,本铅坠包括纵截面形状大体呈椭圆形的竖直铅坠主体1,铅坠主体I的轴向中心区域开有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为圆孔,第一通孔11内填充橡胶体2,橡胶体2为圆形杆体,第一通孔11内部的形状与橡胶体2的外形相配,铅坠主体1、橡胶体2的轴向长度大体相同。橡胶体2的轴向中心区域开有圆形第二通孔21,钢丝3对折成两股且自上而下地贯穿第二通孔21,第二通孔21的直径等于单股钢丝3的直径的2倍,钢丝3的具有折环31的上端位于橡胶体2的上方,钢丝3的呈敞口状的下端位于橡胶体2的下方。第一通孔11内填充橡胶体2,橡胶体2具有弹性,且能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这样,可限制或防止橡胶体2、铅坠主体I之间的相对滑动;第二通孔21为圆形,这样,较为符合钓鱼线4的圆形截面形状,大幅度降低钓鱼线4的形变几率;对折成两股的钢丝3起到在橡胶体2内穿引钓鱼线4的作用。参见图3、图4,一般地,单股钓鱼线4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第二通孔21的直径。使用时,将钓鱼线4 一端先折弯并与折环31挂接,向下拉动钢丝3,将钓鱼线4从橡胶体2的下端拉出(拉动过程中,第二通孔21处于扩大的弹性变形状态)。橡胶体2通过第二通孔21的内壁,对其内的钓鱼线4施加周向的均衡压力,以夹住钓鱼线4。这样,钓鱼线4不易变形、无应力集中现象、不易受损,确保了钓鱼线4的强度。可见,利用橡胶体2的弹性,既能将本铅坠穿装并定位在钓鱼线4上,又保护了钓鱼线4。综上所述,本铅坠配装在钓鱼线4上,在垂钓过程中不易出现断线跑鱼的情况,给垂钓者带来方便,也减少了 一些遗憾。实施例二[0029]参见图5,本铅坠包括纵截面形状大体呈椭圆形的竖直铅坠主体1,铅坠主体I的轴向中心区域开有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的内壁为曲面,且第一通孔11的纵截面形状为非规则的波浪形,第一通孔11内填充橡胶体2,橡胶体2为与第一通孔11相适配的杆体,且橡胶体2的纵截面形状为非规则的波浪形,第一通孔11内部的形状与橡胶体2的外形相配,铅坠主体1、橡胶体2的轴向长度大体相同。橡胶体2的轴向中心区域开有圆形第二通孔21,钢丝3对折成两股且自上而下地贯穿第二通孔21,第二通孔21的直径等于单股钢丝3的直径的2倍,钢丝3的具有折环31的上端位于橡胶体2的上方,钢丝3的呈敞口状的下端位于橡胶体2的下方。利用橡胶体2的弹性,既能将本铅坠穿装并定位在钓鱼线上(图5中未示出所述的钓鱼线),又保护了钓鱼线。本铅坠配装在钓鱼线上,在垂钓过程中不易出现断线跑鱼的情况,给垂钓者带来方便,也减少了一些遗憾。
权利要求1.护钓鱼线的铅坠,包括纵截面形状大体呈椭圆形的竖直铅坠主体,铅坠主体的轴向中心区域开有第一通孔,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内填充橡胶体,第一通孔内部的形状与橡胶体的外形相配,橡胶体的轴向中心区域开有圆形第二通孔,钢丝对折成两股且自上而下地贯穿第二通孔,钢丝的具有折环的上端位于橡胶体的上方,钢丝的呈敞口状的下端位于橡胶体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钓鱼线的铅坠,其特征在于:铅坠主体、橡胶体的轴向长度大体相同;第二通孔的直径等于单股钢丝的直径的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钓鱼线的铅坠,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为圆孔,橡胶体为圆形杆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钓鱼线的铅坠,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的内壁为曲面,且第一通孔的纵截面形状为非规则的波浪形,橡胶体为与第一通孔相适配的杆体,且橡胶体的纵截面形状为非规则的波浪形。
专利摘要保护钓鱼线的铅坠,包括纵截面形状大体呈椭圆形的竖直铅坠主体,铅坠主体的轴向中心区域开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填充橡胶体,第一通孔内部的形状与橡胶体的外形相配,橡胶体的轴向中心区域开有圆形第二通孔,钢丝对折成两股且自上而下地贯穿第二通孔,钢丝的具有折环的上端位于橡胶体的上方,钢丝的呈敞口状的下端位于橡胶体的下方。本铅坠配装在钓鱼线上,在垂钓过程中不易出现断线跑鱼的情况,给垂钓者带来方便,也减少了一些遗憾。
文档编号A01K95/00GK202918887SQ2012205651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杨广淮 申请人:杨广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