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鱼自动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52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活鱼自动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ー种活鱼自动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淡水鱼类是我国人民主要的蛋白质肉类食物来源,淡水鱼类的养殖在我国已1000多年的历史。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养殖在水体中的淡水鱼类,会感染多种疾病,主要的鱼病有:ー是病毒性鱼病,往往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对淡水养鱼业影响严重,并且,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控制方法,中国淡水鱼病毒病主要有草鱼出血病、青鱼出血病和鲤痘疮病等;ニ是细菌性鱼病,由于鱼体皮肤能分泌粘液,鱼体内又有一定的免疫力,细菌通常难以侵入。但当水体中鱼类密度増加、水质条件恶化、饲养管理不当、鱼体有损伤、鱼类抵抗力降低时,细菌性鱼病也常发生和流行,造成鱼类大量死亡,中国淡水鱼的细菌性鱼病,主要有粘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赤皮病、打印病等,多数可防治;三是真菌性鱼病,由水生真菌寄生于鱼的皮肤、鳃或卵上引起,中国淡水鱼主要有肤霉病、鳃霉病等;四是寄生藻类引起的鱼病,只有极少数单细胞藻类可成为寄生性的病原,使草鱼、鲢、鳙、金鱼等致病。在中国仅发现嗜酸卵甲藻(Oodiniumacidophilum)病,发生在酸性水质的鱼池中。由于淡水鱼类是养埴在水中的,一旦发病,没有办法去逐条注射治疗,特别是病毒性鱼病,目前尚无治疗方法。因此,在淡水鱼类养殖过程中,一般都是在鱼苗下水前,采取逐条注射防疫疫苗的办法来提高养殖的成活率。由于鱼苗个体较小,加之数量较多,要逐条去注射,其劳动强度较大,且容易使鱼苗受到伤害。近些年来,出现了ー些用于给鱼苗注射的装置,如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200920138717.7) “活鱼注射装置”,包括活鱼引游通道及连续注射器,所述的活鱼引游通道的两侧设置有锁定活鱼的闸门[I]、[2]靠近所述闸门[I]、[2]处设置有感应器,用于感应活鱼的位置及大小,所述的闸门[I]、[2]之间设置有由单片机控制且垂直于通道方位运动的用于夹住活鱼的软垫夹[5];所述的感应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的闸门[I]、之间的通道上还设置有连续注射器;该装置可以有效的对活鱼进行疫苗注射,減少病害造成的损失,彻底解决了活鱼脱离水体进行注射的弊端。但其结构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且エ作效率较高的鱼苗注射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ー种活鱼自动注射装置,由机架1、贮水输水组件、集苗箱31、光电传感部件27、出鱼箱3和自动注射组件构成,集苗箱31装置在机架I的上部,贮水输水组件装置在机架I的下部,出鱼箱3和自动注射组件分别装置在机架I 一侧的中下部和上部,光电传感部件27装置在自动注射组件的侧边;在机架I上的集苗箱31中还装置有鱼苗夹送组件;所述的鱼苗夹送组件是由电机32、減速传动构件33和一对对称装置的传送部件构成,传送部件包括主传动轮34、从动传动轮25、导向轮37和柔性传送带38 ;柔性传送带绕主传动轮34、从动传动轮25和导向轮37 —圏,构成钝角三角形。在主传动轮34的左边、柔性传送带38的外侧还装置有张紧压轮35。所述的主传动轮34、从动传动轮25和导向轮37的外圆柱面呈“)(”状;张紧压轮35的外圆柱面呈“(),,状。所述的自动注射组件是由注射部件、输液部件、滑动部件、摆动部件构成;所述的注射部件是由注射器管21、注射器推杆19、延滞弹簧18和针头24构成,延滞弹簧18套装在注射器管21与注射器推杆19之间;所述的输液部件是由药液容器15、输液软管17和单向阀22构成,单向阀22的出端连通注射器管21、进端通过输液软管17连通药液容器15 ;所述的滑动部件是由滑杆10、滑块20、复位拉簧13和注射深度调节块23构成,滑杆10呈左高、右低状装置在机架I的竖杆11上,其上套装滑块20,注射深度调节块27装置在滑杆10的右部;注射器管21装置在滑块20上;复位拉簧13 —端连接竖杆11、另一端连接滑块20 ;所述的摆动部件是由横杆9、摆杆8、外横杆41、电磁铁芯5、电磁铁吸铁6和牵引绳7构成,横杆9和外横杆41分别装置在竖杆11的右侧和左侧;电磁铁芯5装置在外横杆41的外端下部,其上装置电磁铁吸铁6 ;摆杆8的中部铰装在外横杆41的右端部,其上端抵住注射器推杆19,下端连接牵引绳7的右端;牵引绳7的左端连接电磁铁吸铁6。所述的贮水输水组件是由贮水箱2、水泵36、输水管30和水阀29组成;贮水箱2装置在机架I的下部内腔,置于贮水箱2中的水泵36依次连接输水管30和水阀29 ;水阀29装置在集苗箱31的右端上部。所述的集苗箱31分为两部分,其右部分呈左低、右高的倾斜状,内装置有形成喇叭形导向口的导向板42 ;其左部分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上部安装对称装置的传送部件;其左侧出ロ处还装置有排水筛4。本实用新型的活鱼自动注射装置,采用自动注射组件与鱼苗夹送组件相结合,并应用倾斜状的集苗箱,利用鱼苗的逆水性特点,使得鱼苗在集苗箱中始终处于游动状态,避免鱼苗缺氧情况的发生;同吋,由柔性传送带夹持鱼苗,将鱼苗逐条夹送至注射位置进行自动注射,因而,其结构比较简单,操作比较方便,且使用时比较安全、可靠。此外,在一台装置中还可装置2-3套由自动注射组件和鱼苗夹送组件构成的注射部件,故可提高工作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沿B-B轴线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是机架,2是水箱,3是出鱼箱,4是排水筛,5是电磁铁芯,6是电磁铁吸鉄,7是牵引绳,8是摆杆,9是横杆,10是滑杆,11是竖杆,12是横梁,13是复位拉簧,14是药液容器挂钩,15是药液容器,16是药液容器排气管,17是输液软管,18是延滞弹簧,19是注射器推杆,20是滑块,21是注射器管,22是单向阀,23是注射深度调节块,24是针头,25是从动传动轮,26是主横杆,27是光电传感部件,28是针尖,29是水阀,30是输水管,31是集苗箱,32是电机,33是减速传动构件,34是主传动轮,35是张紧压轮,36是水泵,37是导向轮,38是柔性传送帯,39是辅助注射部件一,40是传送部件,41是外横杆,42是导向板,43是辅助注射部件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采用例举的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是由机架1、贮水输水组件、集苗箱31、光电传感部件27、出鱼箱3、自动注射组件和鱼苗夹送组件构成。自动注射组件和鱼苗夹送组件构成ー套注射部件。机架I为上下两层的框架,其右边略高,其左端边的前后两端部各向上支出ー竖杆,该竖杆的上端装置主横杆26。在该主横杆26的中部,再向上装置竖杆11,横梁12装置在该竖杆11的顶端,药液容器挂钩14装置在横梁12的尾端。集苗箱31装置在机架I的上部,分为左、右两部分,其右部分呈左低、右高的倾斜状(倾斜角度一般为5-20° ),在该右部分的左边,还装置有形成喇叭形导向口的导向板42,水阀29装置在该右部分的右边上部;其左部分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倾斜角度一般为5-10° ),上部安装鱼苗夹送组件,在该左部分的左侧出ロ处还装置有排水筛4。鱼苗夹送组件包括电机32、减速传动构件33和一对对称装置的传送部件40。传送部件40包括主传动轮34、从动传动轮25、导向轮37和柔性传送带38以及张紧压轮35 (主传动轮34、从动传动轮25和导向轮37的外圆柱面呈“)(”状,张紧压轮35的外圆柱面呈“()”状);柔性传送带绕主传动轮34、从动传动轮25和导向轮37 —圏,构成钝角三角形,其钝角的一边为主传动轮34与导向轮37的连线,并与导向板42相连,构成喇叭形导向ロ的ー边。张紧压轮35装置在主传动轮34的左边、柔性传送带38的外側,调节张紧压轮35的位置,可以调整柔性传送带38的松紧程度。电机32连接减速传动构件33,減速传动构件33内包含着減速部件和过渡传动部件,将减速后的动カ等速、反相传递给对称装置的另一个传送部件40。—对对称装置的传送部件40,中间形成一条缝隙(其宽度依据鱼苗的大小而定),在该缝隙的进ロ处是喇叭形导向口,光电传感部件27装置在该缝隙中部的上空。自动注射组件装置在机架I左侧的上部,是由注射部件、输液部件、滑动部件、摆动部件构成。注射部件包括注射器管21、注射器推杆19、延滞弹簧18和针头24,注射器推杆19穿装延滞弹簧18后,插入注射器管21中,使得延滞弹簧18套装在注射器管21与注射器推杆19之间;针头24套装在注射器管21的出ロ端,注射器管21的出ロ部位,还开有装置单向阀22的阀嘴。安装在一对对称装置的传送部件40中间缝隙中部上空的光电传感部件27,处于针头24的针尖28的右側。输液部件包括药液容器15、输液软管17和单向阀22,单向阀22的出端连通注射器管21的阀嘴、进端通过输液软管17连通药液容器15 ;药液容器15挂在药液容器挂钩14上。滑动部件包括滑杆10、滑块20、复位拉簧13和注射深度调节块23,滑杆10(该滑杆10的截面可为“T”形或矩形或圆形或其它形状)呈左高、右低状倾斜装置在机架I的竖杆11上,其上套装滑块20 (该滑块20的截面与滑杆10的截面相同),其右部装置注射深度调节块27 ;注射器管21装置在滑块20上;复位拉簧13 —端连接竖杆11、另一端连接滑块20。摆动部件包括横杆9、摆杆8、外横杆41、电磁铁芯5、电磁铁吸铁6和牵引绳7,横杆9和外横杆41分别装置在竖杆11的右侧和左侧;电磁铁芯5装置在外横杆41的左端下部,其上套装电磁铁吸铁6 ;摆杆8中部的轴孔套装在外横杆41右端部的销轴上,其上端抵住注射器推杆19的左端,下端连接牵引绳7的右端;牵引绳7的左端连接电磁铁吸铁6。贮水输水组件装置在机架I的下部,是由贮水箱2、水泵36、输水管30和水阀29组成;贮水箱2装置在机架I的下层内部空腔中,装置在贮水箱2中的水泵36依次连接输水管30和水阀29,输水管30由机架I的右边向上延伸。出鱼箱3为斗状箱体,装置在机架I的左边中下部位,其右边与贮水箱2的左边之间隔着排水筛4,其右上端ロ置于从动传动轮25的下部(即:一对对称装置的传送部件40中间缝隙的左端的下部)。使用前,先通过控制面板来设定控制參数:即设定鱼苗的注射时间,一般来说,注射时间设定为3-5秒钟。使用时,先开启电机32,让电机32带动主传动轮34作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得柔性传送带38也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与其对称安装的另ー传送部件40,则与其相反方向转动。再启动水泵36和水阀29,让清水由贮水箱2通过水泵36、输水管30和水阀29,加注到集苗箱31的右部分,并由该右部分流向左部分,流过ー对对称装置的传送部件40的中间缝隙,再经排水筛4流回贮水箱2中,构成循环。待注射疫苗的鱼苗,放入集苗箱31的右部分中,由于鱼苗天生具有逆水性,因而,箱中鱼苗会向右上方向游动,避免鱼苗缺氧现象的发生。在水流的作用下,一些鱼苗被冲下来,进入喇叭形导向口中,由于喇叭形导向口到中间缝隙时,宽度縮小,鱼苗就会被柔性传送带38夹裹着向左移动,当被夹裹的鱼苗移动到光电传感部件27的下方时,光电传感部件27随即向控制面板输出控制信号,由控制面板发出指令:一是让电机32暂时停止转动一段时间(一般来说,延时时间为3-5秒),ニ是让电磁铁芯5通电。此时,被夹裹的鱼苗处于停顿状态,电磁铁芯5通电后,迅速吸引电磁铁吸铁6,使得电磁铁吸铁6向左移动,牵引绳7牵动摆杆8作顺时针方向摆动,摆杆8的上端压迫注射器推杆19向右方向移动。由于延滞弹簧18的弾力大于复位拉簧13的弾力,因而,在摆杆8的作用下,注射器推杆19带着延滞弹簧18、注射器管21和滑块20沿着滑杆10向右下方向移动;当滑块20的右边触碰到注射深度调节块27时,滑块20停止移动,此时,注射器管21右端针头24的针尖28已插入到鱼苗的背脊肉中,同时,摆杆8的上端继续压迫注射器推杆19,使注射器推杆19克服延滞弹簧18的弾力而推进注射器管21中,将注射器管21内的疫苗药液注射进鱼苗的背脊肉中,单向阀22可避免注射器管21内的疫苗药液经输液软管17返流回药液容器15中。当延时时间ー过,首先,电磁铁芯5断电,在延滞弹簧18的弾力作用下,注射器推杆19退出注射器管21内,注射器管21右端针头24的针尖28也退出鱼苗的背脊肉,同吋,疫苗药液由药液容器15经输液软管17和单向阀22进入注射器管21内;接着,在复位拉簧13的弾力作用下,滑块20带着注射器管21、延滞弹簧18和注射器推杆19在滑杆10上向左上方向移动,进行复位,同时,注射器推杆19推动摆杆8作逆时针方向摆动,从而,通过牵引绳7将电磁铁吸铁6从电磁铁芯5中拉出,实现复位。接着,电机32恢复通电,继续夹裹着鱼苗向左移动;当被夹裹的鱼苗脱离从动传动轮25后,随即掉入出鱼箱3中,成为已注射鱼苗,完成ー个注射周期。由于集苗箱31的左部分的倾斜角度小于右部分,且在该左部分的左侧出口处还装置有排水筛4,因而,当被夹裹的鱼苗移动到注射位置时,一对对称装置的传送部件40中间缝隙中的水,基本上已从排水筛4排出,使得鱼苗的背脊露出水面,保证了注射的效果。实施例ニ: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进的,其不同点在于:在传送部件40的前边,还装置有ー套由自动注射组件和鱼苗夹送组件构成的辅助注射部件一 39,形成带有双套注射部件的活鱼自动注射装置,可以提高一倍的生产エ效。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ニ的基础上改进的,其不同点在于:在传送部件40的后边,还装置有ー套由自动注射组件和鱼苗夹送组件构成的辅助注射部件ニ 43,形成带有三套注射部件的活鱼自动注射装置,可以提高二倍的生产エ效。本实用新型的活鱼自动注射装置,适合于各种鱼苗下塘前的疫苗注射。
权利要求1.ー种活鱼自动注射装置,由机架(I)、贮水输水组件、集苗箱(31)、光电传感部件(27)、出鱼箱(3)和自动注射组件构成,集苗箱(31)装置在机架(I)的上部,贮水输水组件装置在机架(I)的下部,出鱼箱(3)和自动注射组件分别装置在机架(I) ー侧的中下部和上部,光电传感部件(27)装置在自动注射组件的侧边;其特征在于:在机架(I)上的集苗箱(31)中还装置有鱼苗夹送组件; 所述的鱼苗夹送组件是由电机(32)、減速传动构件(33)和一对对称装置的传送部件40构成,传送部件包括主传动轮(34)、从动传动轮(25)、导向轮(37)和柔性传送带(38);柔性传送带绕主传动轮(34)、从动传动轮(25)和导向轮(37) —圏,构成钝角三角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鱼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干:在主传动轮(34)的左边、柔性传送带(38)的外侧还装置有张紧压轮(3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鱼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传动轮(34)、从动传动轮(25)、和导向轮(37)的外圆柱面呈“)(”状;张紧压轮(35)的外圆柱面呈“(),,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鱼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注射组件是由注射部件、输液部件、滑动部件、摆动部件构成; 所述的注射部件是由注射器管(21)、注射器推杆(19)、延滞弹簧(18)和针头(24)构成,延滞弹簧(18)套装在注射器管(21)与注射器推杆(19)之间; 所述的输液部件是由药液容器(15)、输液软管(17)和单向阀(22)构成,单向阀(22)的出端连通注射器管(21)、进端通过输液软管(17)连通药液容器(15); 所述的滑动部件是由滑杆(10)、滑块(20)、复位拉簧(13)和注射深度调节块(23)构成,滑杆(10)呈左高、右低状装置在机架(I)的竖杆(11)上,其上套装滑块(20),注射深度调节块(27)装置在滑杆(10)的右部;注射器管(21)装置在滑块(20)上;复位拉簧(13)一端连接竖杆(11)、另一端连接滑块(20); 所述的摆动部件是由横杆(9)、摆杆(8)、外横杆(41)、电磁铁芯(5)、电磁铁吸铁(6)和牵引绳(7)构成,横杆(9)和外横杆(41)分别装置在竖杆(11)的右侧和左侧;电磁铁芯(5)装置在外横杆(41)的外端下部,其上装置电磁铁吸铁¢);摆杆(8)的中部铰装在外横杆(41)的右端部,其上端抵住注射器推杆(19),下端连接牵引绳(7)的右端;牵引绳(7)的左端连接电磁铁吸铁(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鱼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水输水组件是由贮水箱(2)、水泵(36)、输水管(30)和水阀(29)组成,水箱⑵装置在机架⑴的下部内腔,置于贮水箱(2)中的水泵(36)依次连接输水管(30)和水阀(29);水阀(29)装置在集苗箱(31)的右端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鱼自动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苗箱(31)分为两部分,其右部分呈左低、右高的倾斜状,内装置有形成喇叭形导向口的导向板(42);其左部分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上部安装对称装置的传送部件40 ;其左侧出口处还装置有排水筛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活鱼自动注射装置,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是由机架1、贮水输水组件、集苗箱31、光电传感部件27、出鱼箱3、自动注射组件和鱼苗夹送组件构成,自动注射组件和鱼苗夹送组件构成一套注射部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且工作效率较高等特点,适合于各种鱼苗下塘前的疫苗注射。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2958464SQ2012205861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4日
发明者卞国民 申请人:卞国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