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鲫混养池分食台投饲方法

文档序号:269447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草鲫混养池分食台投饲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适用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草鲫混养池分食台投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在第一天投喂时,将膨化料和沉性料混合于第一投饵机,将混合料一并投撒到第一食台上;(2)从第二天开始,操作人员从第一食台开始投撒膨化料,并逐步远离第一食台,将草鱼引导至远离第一食台的水域,并当草鱼远离第一食台时,第一投饵机在第一食台投撒沉性料喂养鲫鱼;(3)按照步骤(2)的方式,持续在水域投撒膨化料,对草鱼进行喂养,在水域形成投饲所述草鱼的第二食台,同时在第一食台喂养鲫鱼,逐步形成草鲫混养池内分食台投饲的局面。本发明实施例达到对某一养殖品种进行单独喂养,提高了商品饲料的利用率,节省了养殖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草鲫混养池分食台投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草鲫混养池分食台投饲方法。【背景技术】
[0002]我国重要淡水经济鱼类中最负盛名者当推“四大家鱼”,其分别是草鱼、青鱼、鳙鱼和鲢鱼,其中,草鱼以其独特的食性和觅食手段,被移植到世界各地。草鱼因食性简单,生长迅速,肉质肥嫩,肉味鲜美,常被作为池塘养殖和湖泊、水库、河道的主要放养对象。
[0003]鲫鱼分布广泛,其具有、补虚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
[0004]由于草鱼和鲫鱼有如此的优点,其作为淡水养殖的重要鱼种之一,现有的养殖均以高密度集约化的精养模式为主,同一个池塘内为达到最高水体利用率,通常放养不同品种的养殖对象,例如同一池塘内养殖草鱼和鲫鱼。
[0005]但是,目前养殖鱼商品饲料都是针对不同养殖品种单独开发,不同的养殖品种放养在同一个池塘内时,很难单独对某一养殖品种进行喂养,导致商品饲料的利用率下降,提高了养殖成本。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草鲫混养池分食台投饲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目前养殖鱼商品饲料都是针对不同养殖品种单独开发,不同的养殖品种放养在同一个池塘内时,很难单独对某一养殖品种进行喂养,导致商品饲料的利用率下降,提高了养殖成本的问题。
[0007]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草鲫混养池分食台投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08](I)在第一天投喂时,将膨化料和沉性料混合于第一投饵机内形成混合料,所述第一投饵机将所述混合料一并投撒到混养池内的第一食台上,一并喂养所述混养池内的鲫鱼和草鱼,其中,所述草鱼抢食实际粒径较大的膨化料,所述鲫鱼食用实际粒径较小的沉性料;
[0009](2)从第二天开始,通过包括手工撒料在内的方式,操作人员从所述混养池的所述第一食台开始投撒膨化料,并逐步远离所述第一食台,将所述草鱼引导至远离所述第一食台的水域,并当草鱼远离所述第一食台时,所述第一投饵机在所述第一食台投撒沉性料喂养鲫鱼;
[0010](3)按照步骤(2)的方式,持续在所述水域投撒膨化料,对草鱼进行喂养,在所述水域形成投饲所述草鱼的所述混养池的第二食台,同时在所述第一食台通过第一投饵机投撒沉性料喂养所述鲫鱼,逐步形成草鲫混养池内分食台投饲的局面。
[0011]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下述步骤:
[0012]在所述第一食台上的第一投饵机附近设置安装有去掉喷料盘且加长引料管的第二投饵机,所述第一投饵机用于投饲沉性料,所述第二投饵机用于投饲膨化料,所述第二投饵机的加长引料管,用于将所述第二投饵机投饲的膨化料引入到所述混养池的所述第二食台。
[0013]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0014]在所述混养池的所述第二食台水域上设置浮框,所述浮框用于防止膨化料全池塘飘散。
[0015]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沉性料选用中档饲料103#或1031#,所述膨化料选用粒径5毫米的156#。
[001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草鱼和鲫鱼分别投饲膨化料和沉性料的方式,将两者进行分食台喂养,达到对某一养殖品种进行单独喂养,提高了商品饲料的利用率,节省了养殖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草鲫混养池分食台投饲方法,其详细步骤如下所述:
[0019]在步骤(1)中,在第一天投喂时,将膨化料和沉性料混合于第一投饵机内形成混合料,第一投饵机将混合料一并投撒到混养池内的第一食台上,一并喂养混养池内的鲫鱼和草鱼,其中,草鱼抢食实际粒径较大的膨化料,鲫鱼食用实际粒径较小的沉性料。
[0020]在步骤(2)中,从第二天开始,通过包括手工撒料在内的方式,操作人员从混养池的所述第一食台开始投撒膨化料,并逐步远离所述第一食台,将草鱼引导至远离第一食台的水域,并当草鱼远离第一食台时,第一投饵机在第一食台投撒沉性料喂养鲫鱼。
[0021]在步骤(3)中,按照步骤(2)的方式,持续在所述水域投撒膨化料,对草鱼进行喂养,在所述水域形成投饲所述草鱼的所述混养池的第二食台,同时在所述第一食台通过第一投饵机投撒沉性料喂养所述鲫鱼,逐步形成草鲫混养池内分食台投饲的局面。
[002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下述步骤:
[0023]在第一食台上的第一投饵机附近设置安装有去掉喷料盘且加长引料管的第二投饵机,第一投饵机用于投饲沉性料,第二投饵机用于投饲膨化料,第二投饵机的加长引料管,用于将第二投饵机投饲的膨化料引入到混养池的第二食台。
[0024]进一步地,在混养池的第二食台水域上设置浮框,浮框用于防止膨化料全池塘飘散,其中,浮框可以使用绳子将多个矿泉水瓶连接形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在此不再赘述,但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0025]在将草鱼和鲫鱼进行分食台喂养的过程中,沉性料一般选用中档饲料103#或1031#,膨化料选用粒径5毫米的156#。
[0026]为了便于说明,下述给出具体的事例进行说明:
[0027]混养池面积为12亩,水深2.2米,进排水方便。
[0028]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草鲫混养分食台投饲的方法进行分台训喂。
[0029]选择了中档饲料103#、1031#来饲喂鲫鱼,草鱼直接用粒径5mm的156#膨化料驯化。
[0030]训喂结束后,在原投饵机附近安装一台去掉喷料盘的投饵机,能匀速将膨化料顺着引料管道推入30平米的膨化料食台(用绳子将多个矿泉水瓶连接形成的浮框,以防止膨化料全塘飘散)。
[0031]鲫鱼前期投喂粒径2mm,后期为2.5mm,日投饵率灵活掌握。
[0032]全程使用通威调水套餐模式,内服药采用哪种鱼得病治疗哪种的方式进行,全年没有发生暴发性鱼病,鱼塘所有养殖鱼类全部干塘销售。
[0033]结果表明:
[0034](I)、试验塘吃食鱼上市规格提升明显。
[0035]A、草鱼出塘规格8.5斤/尾,比普通混养塘草鱼出塘规格(4-6斤/尾)增加30% -50% ; 156#膨化料喂养草鱼规格特别整齐。
[0036]B、鲫鱼规格0.9斤/尾,虽未达到I斤/尾以上规格,同普通混养塘0.7斤/尾相t匕,长势增加25%以上。
[0037](2)、草鱼发病率大大降低,销售单价提高,增效作用明显。
[0038](3)、试验塘亩效益水平达4073元/亩,这一效益水平是在销售价格相对较低的行情下取得的,与同期销售的其它混养塘相比,增效明显。
[0039]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草鱼和鲫鱼分别投饲膨化料和沉性料的方式,将两者进行分食台喂养,分食台投喂新技术,为草鱼、鲫鱼摄食各自专用料提供了可能,能发挥出更明显的生长优势,草鱼的饲料颗粒可以更大一些,解决了大草鱼吃小颗粒料对草鱼的生产性能限制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草鱼强食能力强、占据最佳位置而鲫鱼抢食受影响的问题,分台投喂将针对不同鱼 制作内服药成为可能,在提高草鱼成活率、避免混吃药物、减少浪费方面意义重大。
[004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草鲫混养池分食台投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第一天投喂时,将膨化料和沉性料混合于第一投饵机内形成混合料,所述第一投饵机将所述混合料一并投撒到混养池内的第一食台上,一并喂养所述混养池内的鲫鱼和草鱼,其中,所述草鱼抢食实际粒径较大的膨化料,所述鲫鱼食用实际粒径较小的沉性料; (2)从第二天开始,通过包括手工撒料在内的方式,操作人员从所述混养池的所述第一食台开始投撒膨化料,并逐步远离所述第一食台,将所述草鱼引导至远离所述第一食台的水域,并当草鱼远离所述第一食台时,所述第一投饵机在所述第一食台投撒沉性料喂养鲫鱼; (3)按照步骤(2)的方式,持续在所述水域投撒膨化料,对草鱼进行喂养,在所述水域形成投饲所述草鱼的所述混养池的第二食台,同时在所述第一食台通过第一投饵机投撒沉性料喂养所述鲫鱼,逐步形成草鲫混养池内分食台投饲的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鲫混养池分食台投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下述步骤: 在所述第一食台上的第一投饵机附近设置安装有去掉喷料盘且加长引料管的第二投饵机,所述第一投饵机用于投饲沉性料,所述第二投饵机用于投饲膨化料,所述第二投饵机的加长引料管,用于将所述第二投饵机投饲的膨化料引入到所述混养池的所述第二食台。
3.根据权利要 求1或2所述的草鲫混养池分食台投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在所述混养池的所述第二食台水域上设置浮框,所述浮框用于防止膨化料全池塘飘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鲫混养池分食台投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性料选用中档饲料103#或1031#,所述膨化料选用粒径5毫米的156#。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563801SQ201310093252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2日
【发明者】朱光来 申请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