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肉鸡林下养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肉鸡林下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雏鸡选择、育雏方式、饮水和饮食、鸡舍管理、林下养鸡管理和常见鸡病预疫;本发明以黑肉鸡的品种选育、饲养模式和饲养方法、饲养环境调控、及疫病防治控制为攻关方向,采用优质的鸡饲料为主,树林下的杂草、虫子、花粉、草籽和野果等食物为辅,黑肉鸡成长快,羽毛油黑光亮,肢体健壯,肉质细腻,害病率低,并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专利说明】一种黑肉鸡林下养殖方法【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养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黑肉鸡林下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肉鸡养殖在华南地区具有悠久历史,肉鸡产品在当地蕴藏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尤其是华南地区和东南亚人对鸡肉特别喜爱,近几年的肉鸡饲养量呈现持续发展态势,平均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长期以来,华南地区肉鸡养殖以笼架喂养为主,极少数采用传统的方法放养,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日益需求生态健康食品,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林下肉鸡养殖方法。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下肉鸡养殖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黑肉鸡林下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雏鸡选择:选择体质强壮、行动活泼有力、绒毛清亮、脐部收缩良好和个体大小均斜的雏鸡;
(2)、育雏方式:采用竹箱育雏,将雏鸡养于硬竹箱中,保持箱内干燥、卫生和通风,随着雏鸡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鸡移出至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
(3 )、饮水和饮食:选择一块小范围杂草较少的山林,用网围起来,在天气晴朗的上午九点至十点,将雏鸡放入树林里,适应环境,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鸡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装入新鲜的水;在雏鸡出壳后24-28小时内,让雏鸡开食,每天喂5-8次;雏鸡在10-15天期间,每天提供下列重量配比的饲料供鸡自由采食:玉米皮10-15、碎米3-5、菊花1-1.5、黄豆 1-2、松针 1.0-2.0、山楂叶 0.7-1、麦皮 0.5-0.7、豆渣 1.5-2、蔬菜叶 2.3-2.8、桑叶1-1.5饲料喂养,同时引导雏鸡在林中自由觅食,再把网放开,让鸡群走进丛林;
(4)、鸡舍管理:雏鸡第一周龄每平方米30-40只,第二周龄20-30只,第三周龄不应多于15只;雏鸡生长须适宜的温度,1-3日龄,温度为33-35°C;4-6日龄,温度为28_30°C ;7_10日龄,温度为23-25°C ;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25°C时,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
(5)、林下养鸡管理:雏鸡孵出30天,体重约100克以上,可放入丛林中,主要采食树林下的杂草、虫子、花粉、草籽和野果等食物,另外每天提供下列重量配比的饲料供鸡自由采食:玉米粉150-200、麦皮25-35,丰花草2-3、豆渣2.3-2.8、蒙脱石粉0.2-0.3、八股绳2.5-3.5、绞股蓝 2.5-3.0、草柏枝4.0-5.0、黑皮根2.0-3.0、瓜萎皮 1.5-1.8、山芋渣0.8-1 ;各原料粉碎后,制成颗粒;
(6)、常见鸡病预疫:1日龄,用马立克氏病疫苗皮下肌肉注射;5日龄,新城疫加传支弱毒苗滴鼻点眼;10日龄,新城疫油苗颈部皮下注射;14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炎弱毒苗饮水,28日龄,新城疫弱毒苗滴鼻、点眼。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以黑肉鸡的品种选育、饲养模式和饲养方法、饲养环境调控、及疫病防治控制为攻关方向,采用优质的鸡饲料为主,树林下的杂草、虫子、花粉、草籽和野果等食物为辅,黑肉鸡成长快,羽毛油黑光亮,肢体健壯,肉质细腻,害病率低,并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06]实施例1:黑肉鸡林下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雏鸡选择:选择体质强壮、行动活泼有力、绒毛清亮、脐部收缩良好和个体大小均斜的雏鸡;
(2)、育雏方式:采用竹箱育雏,将雏鸡养于硬竹箱中,保持箱内干燥、卫生和通风,随着雏鸡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鸡移出至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
(3)、饮水和饮食:选择一块小范围杂草较少的山林,用网围起来,在天气晴朗的上午九点至十点,将雏鸡放入树林里,适应环境,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鸡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装入新鲜的水;在雏鸡出壳后24-28小时内,让雏鸡开食,每天喂5-8次;雏鸡在10-15天期间,每天提供下列重量配比的饲料供鸡自由采食:玉米皮10、碎米5、菊花1、黄豆
1、松针1.0、山楂叶0.7、麦皮0.5、豆渣2、蔬菜叶2.3、桑叶I饲料喂养,同时引导雏鸡在林中自由觅食,再把网放开,让鸡群走进丛林;
(4)、鸡舍管理:雏鸡第一周龄每平方米30-40只,第二周龄20-30只,第三周龄不应多于15只;雏鸡生长须适宜的温度,1-3日龄,温度为33-35°C;4-6日龄,温度为28-30°C ;7-10日龄,温度为23-25°C ;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25°C时,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
(5)、林下养鸡管理:雏鸡孵出30天,体重约100克以上,可放入丛林中,主要采食树林下的杂草、虫子、花粉、草籽和野果等食物,另外每天提供下列重量配比的饲料供鸡自由采食:玉米粉200、麦皮25,丰花草3、豆渣2.3、蒙脱石粉0.2、八股绳2.5、绞股蓝2.5、草柏枝
4.0、黑皮根2.0、瓜萎皮1.5、山芋渣0.8 ;各原料粉碎后,制成颗粒;
(6)、常见鸡病预疫:1日龄,用马立克氏病疫苗皮下肌肉注射;5日龄,新城疫加传支弱毒苗滴鼻点眼;10日龄,新城疫油苗颈部皮下注射;14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炎弱毒苗饮水,28日龄,新城疫弱毒苗滴鼻、点眼。
【权利要求】
1.一种黑肉鸡林下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雏鸡选择:选择体质强壮、行动活泼有力、绒毛清亮、脐部收缩良好和个体大小均斜的雏鸡; (2)、育雏方式:采用竹箱育雏,将雏鸡养于硬竹箱中,保持箱内干燥、卫生和通风,随着雏鸡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鸡移出至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 (3)、饮水和饮食:选择一块小范围杂草较少的山林,用网围起来,在天气晴朗的上午九点至十点,将雏鸡放入树林里,适应环境,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鸡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装入新鲜的水;在雏鸡出壳后24-28小时内,让雏鸡开食,每天喂5-8次;雏鸡在10-15天期间,每天提供下列重量配比的饲料供鸡自由采食:玉米皮10-15、碎米3-5、菊花1-1.5、黄豆 1-2、松针 1.0-2.0、山楂叶 0.7-1、麦皮 0.5-0.7、豆渣 1.5-2、蔬菜叶 2.3-2.8、桑叶1-1.5饲料喂养,同时引导雏鸡在林中自由觅食,再把网放开,让鸡群走进丛林; (4)、鸡舍管理:雏鸡第一周龄每平方米30-40只,第二周龄20-30只,第三周龄不应多于15只;雏鸡生长须适宜的温度,1-3日龄,温度为33-35°C;4-6日龄,温度为28_30°C ;7_10日龄,温度为23-25°C ;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25°C时,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 (5)、林下养鸡管理:雏鸡孵出30天,体重约100克以上,可放入丛林中,主要采食树林下的杂草、虫子、花粉、草籽和野果等食物,另外每天提供下列重量配比的饲料供鸡自由采食:玉米粉150-200、麦皮 25-35,丰花草2-3、豆渣2.3-2.8、蒙脱石粉0.2-0.3、八股绳2.5-3.5、绞股蓝 2.5-3.0、草柏枝4.0-5.0、黑皮根 2.0-3.0、瓜萎皮 1.5-1.8、山芋渣0.8-1 ;各原料粉碎后,制成颗粒; (6)、常见鸡病预疫:1日龄,用马立克氏病疫苗皮下肌肉注射;5日龄,新城疫加传支弱毒苗滴鼻点眼;10日龄,新城疫油苗颈部皮下注射;14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炎弱毒苗饮水,28日龄,新城 疫弱毒苗滴鼻、点眼。
【文档编号】A01K67/02GK103461266SQ201310363739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吴彩梅, 吴永强 申请人:安徽向荣农林生态产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