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智能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5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室大棚智能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温室大棚智能通风系统,包括棚体,设置于棚体内的保温幕、电机及减速机,棚体由前弧形顶、后斜顶、后墙体及两侧立壁构成,其特征是在棚体内的前部并排立设有多根支杆,多根支杆的上端连接有纵向拉杆,纵向拉杆与后墙体之间连接有多根吊蔓线,棚体内位于多个支杆前方的地面上固定有多个地角,纵向拉杆上跨置有多根托幕线,多根托幕线的一端固定在棚体内前部的多个地角上,多根托幕线的后端固定在后斜顶上;电机与减速机同轴连接后固定在一配重支臂上,多根拉幕线上设置有一卷轴,卷轴的一端通过连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保温效果好等优点。
【专利说明】—种温室大棚智能通风系统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室大棚,尤其是涉及一种温室大棚智能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0003]目前,温室大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节能和降低运行成本问题,由于温室的前屋面是主要的散热面,因此夜间需要加强屋面的保温,常采用的办法是用草帘、蒲席等作为夜间前屋央的外保温材料,但为了卷放,外保温材料的厚度受到了限制,保温性能也相应受到了影响。有此温室采用双层充气膜来提高温室的保温性能,但它却影响温室白天的采光,于是人们开始尝试在日光温室内设置保温幕的措施。现有日光温室大棚内的保温幕大部分采用人工或绳索式卷帘机进行收放或铺设,不仅机架庞大、笨重,而且成本高,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的温室大棚智能通风系统。
[0005]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温室大棚智能通风系统,包括棚体,设置于棚体内的保温幕、电机、减速机及控制器,棚体由前弧形顶、后斜顶、后墙体及两侧立壁构成,其特征是在棚体内的前部并排立设有多根支杆,多根支杆的上端连接有纵向拉杆,纵向拉杆与后墙体之间连接有多根吊蔓线,棚体内位于多个支杆前方的地面上固定有多个地角,纵向拉杆上跨置有多根托幕线,多根托幕线的一端固定在棚体内前部的多个地角上,多根托幕线的后端固定在后斜顶上;电机与减速机同轴连接后固定在一配重支臂上,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多根拉幕线上设置有一卷轴,卷轴的一端通过连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
[000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保温效果好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发明保温幕的传动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一种温室大棚智能通风系统,包括棚体1,设置于棚体I内的保温幕2、电机3及减速机4,棚体I包括前弧形顶5、后斜顶6、后墙体7,在棚体I内的前部并排立设有多根支杆8,多根支杆8的上端连接有纵向拉杆9,纵向拉杆9与后墙体7之间连接有多根吊蔓线10,棚体I内位于多个支杆8前方的地面上固定有多个地角,纵向拉杆9上跨置有多根托幕线12,多根托幕线12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多个地角上,多根托幕线12的后端分别固定在后斜顶6上;电机3与减速机4同轴连接后固定在一配重支臂13上,多根托幕线12上设置有一卷轴16,保温幕2由无纺布制成,绕置在卷轴16上,其展开端固定在后斜顶6上。为了能够在保温幕落下时保温效果更好,在多根托幕线12的前端固定有底裙14,后斜顶6的内壁上固定有幕裙15,底裙14和幕裙15均为无纺布。卷轴16的一端通过连轴器11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温室大棚智能通风系统,包括棚体,设置于棚体内的保温幕、电机、减速机及控制器,棚体由前弧形顶、后斜顶、后墙体及两侧立壁构成,其特征是在棚体内的前部并排立设有多根支杆,多根支杆的上端连接有纵向拉杆,纵向拉杆与后墙体之间连接有多根吊蔓线,棚体内位于多个支杆前方的地面上固定有多个地角,纵向拉杆上跨置有多根托幕线,多根托幕线的一端固定在棚体内前部的多个地角上,多根托幕线的后端固定在后斜顶上;电机与减速机同轴连接后固定在一配重支臂上,并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托幕线的前端部固定有底裙,所述的斜顶的内壁上固定有幕裙。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温室大棚智能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幕、底裙及幕裙均为无 纺布。
【文档编号】A01G9/22GK103766168SQ20131053568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4日
【发明者】马健, 须晖, 李天来 申请人:沈阳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