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增温有机肥的方法及增温有机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279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增温有机肥的方法及增温有机肥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增温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牲畜粪便为原料进行原料预处理,即调节原料含水率至55%-65%;向处理后的物料中加入发酵菌A,充分翻堆搅拌后,将物料以条垛状发酵堆堆置进行发酵,待所述条垛状发酵堆温度上升到50℃以上后,进行翻堆,待所述条垛状发酵堆含水率降至35-45%,即为一次发酵有机肥;将制备的一次发酵有机肥,输送至圆盘造粒机中,并加入发酵菌B和粘土,进行圆盘造粒;即制备得到本发明的增温有机肥料。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增温有机肥作为基肥应用于冬天,可使大棚、温室地温提高3-6℃,促进植物根部发达,茎杆粗壮,生长健壮。
【专利说明】一种制备增温有机肥的方法及增温有机肥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业肥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增温有机肥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增温有机肥。
【背景技术】
[0002]虽然施用化肥可以使农产品产量有较大提高,但是化肥容易使农业生产环境和农田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产品的安全,并造成水源污染。
[0003]现有技术的有机肥绝大多数是采用传统堆制方法生产,这种传统生产方法制备的有机肥通常肥效低,难以满足当前的农业生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增温有机肥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增温有机肥作为基肥应用于冬天,可使大棚、温室地温提高3-6°C,二氧化碳浓度增加2-3倍,活化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促进植物根系生长,茎杆粗壮,植株健壮。
[000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的增温有机肥。
[000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备增温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I)以牲畜粪便为原料进行原料预处理,即调节原料含水率至55%_65% ;
[0008](2)向所述步骤(1)处理后的物料中加入发酵菌A,充分翻堆搅拌后,将物料以条垛状发酵堆堆置进行发酵,待所述条垛状发酵堆温度上升到50°C以上(即大于或者等于50°C)后,进行翻堆,待所述条垛状发酵堆含水率降至35-45%,即为一次发酵有机肥;其中,所述发酵菌A为以下三种菌种的混合菌种: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巨大芽抱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0009](3)将所述步骤(2)制备的一次发酵有机肥,输送至圆盘造粒机中,并加入发酵菌B和粘土,进行圆盘造粒;即制备得到本发明的增温有机肥料;其中,所述发酵菌B为以下三种菌种的混合菌种::圆揭固氣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巨大芽抱杆菌(Bacillusmegaterium)、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0010]本发明中,所述圆揭固氣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巨大芽抱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均可以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hina General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CollectionCenter, CGMCC)购买得到。也可以使用CGMCC以下保藏号的菌种: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chroococcum CGMCC N0.1.142 ;巨大芽抱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CGMCC N0.1.1741 ;细黄链霉菌 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CGMCC4.1976
[0011]本发明中,所述的条垛状发酵堆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堆肥系统,即是指将原料混合物堆成长条形的堆或条垛,在好氧条件下进行发酵。所述垛的断面可以是梯形、不规则四边形或者三角形。优选地,在上述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垛的断面为宽l-3m、高Im的三角形。
[0012]所述步骤(1)中,所述牲畜粪便选自人粪、牛粪、羊粪、猪粪、狗粪、猫粪、鸡粪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牲畜粪便为新鲜猪粪。
[0013]所述步骤(1)中,所述原料预处理的过程中,“调节原料含水率至55%_65%”,可以通过向所述牲畜粪便中添加秸杆屑和木屑的方法实现,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其它方法实现。优选地, “调节原料含水率至55%-65%”,通过向所述牲畜粪便中添加秸杆屑、或木屑、或秸杆屑和木屑的混合物的方法实现。其中,所述秸杆屑和木屑在添加前进行干燥。
[0014]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3)中,所述发酵菌A为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巨大芽抱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Iavus)按照质量比1:1:1混合后的混合菌种;并且所述发酵菌A和发酵菌B相同。所述混合菌种可以是液体菌剂的形式混合,也可以是固体菌剂的形式混合。优选地,发酵菌A和发酵菌B都采用固体菌剂的形式。
[0015]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2)中,待所述条垛状发酵堆温度上升到50°C后的翻堆是指,每隔3d翻堆一次,翻堆3次以上。
[0016]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2)中,加入的发酵菌A按照重量计算,相对于所述步骤(I)处理后的物料重量的1-3%。;所述步骤(3)中,加入的发酵菌B按照重量计算,相对于所述步骤(2)制备的一次发酵有机肥重量的1-3%。。
[0017]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3)中,所述粘土的添加量为1%,相对于所述步骤(2)制备的一次发酵有机肥的相对重量计算。
[00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9](I)本发明在有机肥发酵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有机肥发酵菌,发酵后在成品造粒中第二次加入一定量的有机发酵菌,制成本发明增温有机肥料;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增温有机肥作为基肥应用于冬天,可使大棚、温室地温提高3-6°C,二氧化碳浓度增加2-3倍,活化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促进植物根根系生长,茎杆粗壮,植株健壮。
[0020](2)本发明制备的增温有机肥成品中,有机质含量> 45% ;总养分含量(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 5% ;有效活菌数> 0.2亿cfu/g ;pH5.5-5.8 ;符合有机肥质量标准GB525-20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所述的内容后,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动或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以100重量份的新鲜猪粪为原料,通过添加秸杆屑使所得混合物含水率至60%,加入0.1重量份的固体发酵菌剂,经充分翻堆搅拌后,堆置成宽1.5m、高Im左右的条垛状发酵堆,待堆肥温度上升到50°C以上后,每隔3d翻堆一次,连续翻堆3次以上,待含水率降至40%左右,即为一次发酵有机肥,将发酵好的一次发酵有机肥,输送至圆盘造粒机中,经粉碎去杂筛选,并加入0.1重量份的固体发酵菌剂和I重量份的粘土,进行圆盘造粒。获得的颗粒有机肥即为增温有机肥料。
[0024]其中,所述固体发酵菌剂为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三种菌种按照重量比1:1:1混合后制备得到。
[0025]测定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增温有机肥:有机质含量> 45% ;总养分含量(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 5% ;有效活菌数》0.2亿cfu/g ;pH5.5-5.8 ;符合有机肥质量标 准GB525-2012。
[0026]实施例2
[0027]以100重量份的新鲜猪粪为原料,通过添加木屑使所得混合物含水率至55% (其中,秸杆和木屑的添加的重量比为1:1),加入0.3重量份的固体发酵菌剂,经充分翻堆搅拌后,堆置成宽2m、高Im左右的条垛状发酵堆,待堆肥温度上升到50°C以上后,每隔3d翻堆一次,连续翻堆3次以上,待含水率降至35%左右,即为一次发酵有机肥,将发酵好的一次发酵有机肥,输送至圆盘造粒机中,经粉碎去杂筛选,并加入0.3重量份的固体发酵菌剂和I重量份的粘土,进行圆盘造粒。获得的颗粒有机肥即为增温有机肥料。
[0028]其中,所述固体发酵菌剂为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三种菌种按照重量比1:1:1混合后制备得到。
[0029]测定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增温有机肥:有机质含量> 45% ;总养分含量(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 5% ;有效活菌数》0.2亿cfu/g ;pH5.5-5.8 ;符合有机肥质量标准GB525-2012。
[0030]实施例3
[0031]以100重量份的新鲜猪粪为原料,通过添加秸杆屑和木屑的混合物使所得混合物料含水率至65%(其中,秸杆和木屑的混合物中,重量比为1:1 ),加入0.2重量份的固体发酵菌剂,经充分翻堆搅拌后,堆置成宽3m、高Im左右的条垛状发酵堆,待堆肥温度上升到50°C以上后,每隔3d翻堆一次,连续翻堆3次以上,待含水率降至45%左右,即为一次发酵有机肥,将发酵好的一次发酵有机肥,输送至圆盘造粒机中,经粉碎去杂筛选,并加入0.2重量份的固体发酵菌剂和I重量份的粘土,进行圆盘造粒。获得的颗粒有机肥即为增温有机肥料。
[0032]其中,所述固体发酵菌剂为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三种菌种按照重量比1:1:1混合后制备得到。
[0033]测定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增温有机肥:有机质含量> 45% ;总养分含量(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 5% ;有效活菌数》0.2亿cfu/g ;pH5.5-5.8 ;符合有机肥质量标准GB525-2012。
[0034]对比例I
[0035]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普通有机肥,其区别特征在于,不使用固体发酵菌剂;即在制备过程中取消了两次固体发酵菌剂的添加。
[0036]对以上实施例、对比例制备的有机肥进行肥效试验。[0037]试验共设了以下几个处理:
[0038]处理Al、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有机肥作芹菜基肥使用,使用量200Kg/667m2 ;
[0039]处理A2、使用实施例2制备的有机肥作芹菜基肥使用,使用量200Kg/667m2 ;
[0040]处理A3、使用实施例3制备的有机肥作芹菜基肥使用,使用量200Kg/667m2 ;
[0041]处理B、使用对比例I制备的有机肥作芹菜基肥使用,使用量200Kg/667m2
[0042]处理C、未使用有机肥
[0043]二种有机肥在芹菜上的试验(作基肥)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备增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O以牲畜粪便为原料进行原料预处理,即调节原料含水率至55%-65% ; (2)向所述步骤(1)处理后的物料中加入发酵菌A,充分翻堆搅拌后,将物料以条垛状发酵堆堆置进行发酵,待所述条垛状发酵堆温度上升到50°C以上后,进行翻堆,待所述条垛状发酵堆含水率降至35-45%,即为一次发酵有机肥;其中,所述发酵菌A为以下三种菌种的混合菌种:圆揭固氣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巨大芽抱杆菌(Bacillusmegaterium)、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Iavus); (3)将所述步骤(2)制备的一次发酵有机肥,输送至圆盘造粒机中,并加入发酵菌B和粘土,进行圆盘造粒;即制备得到本发明的增温有机肥料;其中,所述发酵菌B为以下三种菌种的混合菌种:圆揭固氣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巨大芽抱杆菌(Bacillusmegaterium)、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增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牲畜粪便选自人粪、牛粪、羊粪、猪粪、狗粪、猫粪、鸡粪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增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原料预处理的过程中还包括在牲畜粪便中添加秸杆屑和木屑中的至少一种;其加入量控制使预处理后的原料含水率为55%-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增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3)中,所述发酵菌A为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按照质量比 1:1:1 混合后的混合菌种;并且所述发酵菌A和发酵菌B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增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条垛状发酵堆的垛断面为宽l-3m、高Im的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增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待所述条垛状发酵堆温度上升到50°C后的翻堆是指,每隔3d翻堆一次,翻堆3次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增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入的发酵菌A按照重量计算,相对于所述步骤(1)处理后的物料重量的1_3%。;所述步骤(3)中,加入的发酵菌B按照重量计算,相对于所述步骤(2)制备的一次发酵有机肥重量的1-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制备增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粘土的添加量为1%,相对于所述步骤(2)制备的一次发酵有机肥的相对重量计算。
9.一种增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得到。
【文档编号】C05F15/00GK103739326SQ201310724455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姚燕来, 缪宏章 申请人:宁波市金穗有机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