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19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旨在解决当前土地资源有限、现有种植墙不可折叠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支撑体、底座、至少一个种植挡板,所述支撑体包括平行设置的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所述前支撑板、后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底座铰支连接;所述种植挡板的底边铰支连接于所述前支撑板上;在所述种植挡板的左右两侧边各匹配有与该种植挡板铰支连接的前侧板;在所述前支撑板的左右两侧且与所述前侧板相对应位置处各铰支连接有一后侧板;所述前侧板与后侧板经由可分离搭扣连接,使所述种植挡板成向上倾斜状态且与所述前支撑板的对应部位组成种植槽;本发明具有可折叠功能,可有效利用有限的运输空间和储藏空间。
【专利说明】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折叠立体墙,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传统的种植植物的方式是在地表平面上进行的,其具有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率低,储水能力低,种植的载体的土地具有永久性、固定性及不可搬动变迁的特点。如今,随着科学技术与人口的快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愈来愈短缺,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加的渴望如何更高效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及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种植更多的植物,实现更多的绿化景观设置,虽然市场上已有针对以上问题所设计的立体化的种植墙,但由于其不可折叠的缺陷,储藏及转移运输极为不便,且在使用时具有蓄水能力差,无排水功能、使用维护极其不便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旨在解决现有种植墙不可折叠而导致运输、储藏、且维护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包括支撑体、底座、至少一个种植挡板,所述支撑体包括平行设置的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所述前支撑板、后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底座铰支连接;所述种植挡板的底边铰支连接于所述前支撑板上;在所述种植挡板的左右两侧边各匹配有与该种植挡板铰支连接的前侧板;在所述前支撑板的左右两侧且与所述前侧板相对应位置处各铰支连接有一后侧板;所述前侧板与后侧板经由可分离搭扣连接,使所述种植挡板成向上倾斜状态且与所述前支撑板的对应部位组成种植槽。
[0005]所述可分离搭扣包括可活动本体、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包括固定体、扣钩;在所述固定体上设置有供扣钩通过的孔,所述扣钩通过该孔,经由所述固定体将该扣钩固定于所述后侧板上,在所述可活动本体上相应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卡合所述扣钩的扣孔,所述可活动本体连接固定于所述前侧板相应位置处,所述扣钩通过与所述扣孔的卡合将前侧板、后侧板进行连接固定。
[0006]在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的外侧面均设置有对应的种植槽。
[0007]该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包括两个平行设置支撑体,在所述的两支撑体的外侧面均设置有一定数量的种植槽。
[0008]在所述种植槽上设置有一定数量的供多余水分排出的渗水孔。
[0009]在所述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毛毡层。
[0010]该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还包括对应设置于所述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底部的排水道。
[0011]该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两支撑体之间的供水管路,所述供水管路包括供水主管道、与所述供水主管道连通的至少一个用于向各种植槽供水的供水支路。[0012]在所述两支撑体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固定两者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边各伸出一侧耳,在所述固定板两侧耳下各设置有灯具。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使用多种类型的合页与各支撑体、挡板及各侧板的结合,可快速实现折叠与打开的功能,即在不需要种植时或者转换放置场合时,可将本立体种植墙各个部位快速折叠起来,可有效节约储藏空间和便于转移运输,利于重复利用;
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前支撑板上设有数个用于排出多余水分的渗水孔,可以将种植槽中多余水分排出,避免过多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种植槽内有多个出水口,可以对种植墙上不同种植槽内的植物同时加水,方便人员的操作;在两支撑板中间设置有毛毡,其具有吸水与储水的功能,这样的设计既保证了种植槽内避免存在过多的水分的同时还保证了过于干旱后种植槽内的土培可以吸收该毛毡内的水分;还可进一步设置排水道,可以收集多余的水分并将其排出或收集,避免过多的水分流到地面上;以上各种措施使得种植墙的使用维护更为简便;
3.本发明采用底部底座的支撑可以有效的对立体墙进行固定,避免上部重量过大倒翻的危险;在两支撑体上部还可设置用于固定两种植墙的固定板,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晃动过大倒翻的危险;
4.本发明使用两个支撑体共用一个输水管路且两支撑体相向设置,这样的设计在充分利用空间的同时还可有效节约成本费用,还具有美化的效果;
5.本发明基于以上几点,其具有结构紧凑、安装使用方便、折叠后体积小,储藏运输方便、占地面积小,营造 的绿化立体景观美观大方,且制作成本低,可进行规模化生产等诸多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1 一a为图1中a部不意图;
图1 一 b为图1中b部不意图;
图1 一 c为图1中c部不意图;
图1 一d为图1中d部不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可分离侧板连接合页总示意图;
图2 — a为本发明中可分离侧板连接合页中的合页本体示意图;
图2 — b为本发明中可分离侧板连接合页中的搭扣本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供水管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侧视不意图;
图中:100.可分离搭扣;101.扣钩;102.固定体;103.固定扣;110.可活动本体;111.扣孔;200.灯具;201.固定板;202.底座;203.前支撑板与底座连接处合页;
300.出水口;301.供水支路;302.供水主管道;400.渗水孔;401.排水道;
500.种植挡板;501.前支撑板;502.种植挡板与前侧板连接处合页;503.后侧板与前支撑板连接处合页;504.前侧板;505.后侧板,506.种植挡板与前支撑板连接处合页;507.后支撑板;600.毛毡层;700.种植槽。【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参见图1,图1 一 a,图1 一 b,图1 一 C,图1 一d,图2,图2 — a,图2 — b,图3,图4;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体,其中每个支撑体由平行设置的前支撑板501与后支撑板507组成;底座202,由两块钢板组成,及前支撑板501与后支撑板507上的至少一个种植挡板500,前支撑板501、后支撑板507的下端由对应的合页与底座202铰支连接;各种植挡板500的底边亦由对应的合页与前支撑板501、后支撑板507铰支连接;在各种植挡板500的左右两侧边各匹配有与该种植挡板经合页铰支连接的前侧板502 ;在前支撑板501、后支撑板507的左右两侧且与前侧板502相对应位置处各经由合页铰支连接有一后侧板505 ;以上所述的前侧板504与后侧板505经由可分离搭扣100连接后,使种植挡板500成向上倾斜状态,且与前支撑,501、后支撑板507的对应部位组成种植槽700。
[0016]其中,可分离搭扣100包括可活动本体110、固定扣103 ;上述固定扣103包括固定体102、扣钩101 ;在固定体102上设置有供扣钩101 (如图中的两凸起)通过的孔,上述扣钩101通过该孔,经由固定体102将该扣钩101固定于各后侧板505上,在可活动本体110上相应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卡合扣钩101的扣孔111,所述可活动本体110连接固定于所述的各前侧板504相应位置处,所述扣钩111通过与所述扣孔111的卡合将前侧板504、后侧板505进行连接固定。
[0017]在各种植槽700上还设置有一定数量的供多余水分排出的渗水孔400 ;可用于排除种植槽内多余的水分;在每一个的支撑体上的前支撑板501与后支撑板507之间还设置有毛毡层600 ;经渗水孔排出的水分可由该毛毡层吸收,种植槽内的土培干燥时还可吸收该毛毡层内的水分;该可折叠种 植用立体墙还包括对应设置于每一个支撑体上的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底部的排水道401 ;可用于排出毛毡层内多余的水分;及设置于两支撑体之间的供水管路,该供水管路包括供水主管道302、与所述供水主管道302连通的至少一个用于向各种植槽供水的供水支路301 ;在供水支路上还设置有用于向种植槽内供水的出水口300 ;在两支撑体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固定两支撑体的固定板201,固定板的两边各伸出由一侧耳,在两侧耳下各设置有一个灯具200。
[0018]上述的前侧板、后侧板为三角形;排水道401为排水槽;该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在折叠时所述各前侧板通过可分离搭扣与各后侧板分离,所述各前侧板、各后侧板分别向所述种植挡板方向、前支撑板方向折叠,所述种植挡板亦向前支撑板方向折叠,所述前支撑板通过下部的支撑墙连接合页向底座方向折叠。
[0019]以上所述部件进行铰支连接所使用的是对应的合页进行连接,使用合页在拆卸及安装时方便且成本低,以上所述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相距40mm;两种植墙内边相距120mm;前支撑板、后支撑板高2170mm ;种植挡板宽170mm ;打开后种植槽上部宽120mm ;其它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0020]实施例2:与实施例2相同之处不再陈述,不同之处在于,该支撑体为一个,其底部与底座铰支连接;且在该支撑体的两侧边均设置有一定数量的种植槽、渗水孔。在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之间亦有毛毡层,并在下部配有对应的排水槽。[0021]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如将排水槽改为带有空的排水道,层板改为三角形等),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包括支撑体、底座、至少一个种植挡板,其特征是:所述支撑体包括平行设置的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所述前支撑板、后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底座铰支连接;所述种植挡板的底边铰支连接于所述前支撑板上;在所述种植挡板的左右两侧边各匹配有与该种植挡板铰支连接的前侧板;在所述前支撑板的左右两侧且与所述前侧板相对应位置处各铰支连接有一后侧板;所述前侧板与后侧板经由可分离搭扣连接,使所述种植挡板成向上倾斜状态且与所述前支撑板的对应部位组成种植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其特征是:所述可分离搭扣包括可活动本体、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包括固定体、扣钩;在所述固定体上设置有供扣钩通过的孔,所述扣钩通过该孔,经由所述固定体将该扣钩固定于所述后侧板上,在所述可活动本体上相应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卡合所述扣钩的扣孔,所述可活动本体连接固定于所述前侧板相应位置处,所述扣钩通过与所述扣孔的卡合将前侧板、后侧板进行连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其特征是:在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的外侧面均设置有对应的种植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其特征是:该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包括两个平行设置支撑体,在所述的两支撑体的外侧面均设置有一定数量的种植槽。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其特征是:在所述种植槽上设置有一定数量的供多余水分排出的渗水孔。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其特征是:在所述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毛毡层。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其特征是:该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还包括对应设置于所述前支撑板与后支撑板底部的排水道。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其特征是:该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两支撑体之间的供水管路,所述供水管路包括供水主管道、与所述供水主管道连通的至少一个用于向各种植槽供`水的供水支路。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种植用立体墙,其特征是:在所述两支撑体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固定两者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边各伸出一侧耳,在所述固定板两侧耳下各设置有灯具。
【文档编号】A01G27/06GK103749180SQ201310747817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王洋洋, 马芳芳, 黄幸历, 宋会敏 申请人:河南希芳阁绿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