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爆炸组合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5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爆炸组合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爆炸组合钩。
背景技术
现有的爆炸钩大多是使用鱼线捆扎制成,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挂底现象,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顶部设有开口的盒状爆炸组合钩在并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由于水下情况复杂,盒状爆炸组合钩在投入到水中过程中极易发生倾覆的现象,而一旦倾覆按压在盒状食槽内的饵料融化后,钩子露出,因此还是存在一系列的挂底现象;且现有的盒状爆炸组合钩只能装填自作的饵料,对于一次压制成型的商品爆炸饵往往不适用,只能使用传统的鱼线捆扎制成的爆炸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爆炸组合钩,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底座、螺杆,该底座的圆心处设置有螺孔,所述螺杆的下端与底座的螺孔旋接固定,其上端穿过垫片后与螺帽旋接固定,所述的螺帽的顶部固定有固定环,该固定环上绑扎有子线,子线的末端绑扎有鱼钩。所述垫片的面板上设有一圈圆孔,鱼钩从圆孔内穿过。所述底座的重量大于垫片的重量。所述子线的长度为螺杆长度的0.2-0.8倍。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放入水中后由于头轻脚重,能够很好的立在底层中,即使饵料完全融化,钩子完全下垂后也不会接触到河底,因此降低了挂底的风险,且由于顶部采用垫片和螺帽活动固定的方式,可使用常见的各种商品饵,便于海钓竿的远投操作。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
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含底座1、螺杆2,该底座I的圆心处设置有螺孔,所述螺杆2的下端与底座I的螺孔旋接固定,其上端穿过垫片3后与螺帽4旋接固定,所述的螺帽4的顶部固定有固定环5,该固定环5上绑扎有子线6,子线6的末端绑扎有鱼钩。所述垫片3的面板上设有一圈圆孔,安装后,鱼钩从圆孔7内穿过7。所述底座I的重量大于垫片3的重量。所述子线6的长度为螺杆2长度的0.2-0.8倍。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放入水中后由于头轻脚重,能够很好的立在底层中,即使饵料完全融化,钩子完全下垂后也不会接触到河底,因此降低了挂底的风险,且由于顶部采用垫片和螺帽活动固定的方式,可使用常见的各种商品饵,便于海钓竿的远投操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爆炸组合钩,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底座、螺杆,该底座的圆心处设置有螺孔,所述螺杆的下端与底座的螺孔旋接固定,其上端穿过垫片后与螺帽旋接固定,所述的螺帽的顶部固定有固定环,该固定环上绑扎有子线,子线的末端绑扎有鱼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爆炸组合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的面板上设有一圈圆孔,鱼钩从圆孔内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爆炸组合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重量大于垫片的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爆炸组合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线的长度为螺杆长度的.0.2-0.8 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爆炸组合钩,它包含底座、螺杆,该底座的圆心处设置有螺孔,所述螺杆的下端与底座的螺孔旋接固定,其上端穿过垫片后与螺帽旋接固定,所述的螺帽的顶部固定有固定环,该固定环上绑扎有子线,子线的末端绑扎有鱼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放入水中后由于头轻脚重,能够很好的立在底层中,即使饵料完全融化,钩子完全下垂后也不会接触到河底,因此降低了挂底的风险,且由于顶部采用垫片和螺帽活动固定的方式,可使用常见的各种商品饵,便于海钓竿的远投操作。
文档编号A01K83/00GK203027942SQ2013200230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6日
发明者王山山 申请人:金陵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