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初孵仔鱼饵料丰年虫连续培养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连续培养初孵仔鱼饵料丰年虫的
>J-U ρ α装直。
背景技术:
丰年虫不仅作为初孵仔鱼的适口饵料在给仔鱼提供营养来源保证和仔鱼的生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实验以及科研中均有着广泛应用。现有的丰年虫培养设备为单次培养罐,每次培养时罐体需经过投放、培养、排空、清洗、再投放等一系列复杂过程,同时丰年虫虫体的获取相当繁琐,需要经过人工吸取虫体、过滤样品、虫体与虫壳分离等步骤,上述操作主要由人工操作,存在人工工作量大、培养设备操作繁琐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培养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可连续培养且便于操作的初孵仔鱼饵料丰年虫培养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初孵仔鱼饵料丰年虫连续培养装置,它包括罐体,罐体顶部设有喷头、虫卵投放口、第一通管和孔, 第一通管用于将虫体脱落的虫壳吸出罐体外,罐体内设有横拍式直扇面形搅拌器,横拍式直扇面形搅拌器有利于扩大有效搅拌面积,搅拌器用于使充入营养液中的氧气与营养液充分混合,并使丰年虫虫卵充分接触到氧气与营养液,搅拌器的搅拌棒的一端由孔从罐体顶部伸出;罐体侧壁中部设有第二通管,第二通管用于取出罐体中的虫体;罐体侧壁下部设有第三通管,第三通管用于将氧气通入罐体内部;罐体底部设有第四通管和第五通管,第四通管用于将死亡的虫体及废渣排出,第五通管用于在对罐体进行清洗时,将污水排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第一通管位于罐体中的一端为倒置漏斗状,可以范围较广地对漂浮于培养液表层的虫壳进行吸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第三通管位于罐体外面的一端沿竖直方向朝上延伸,该端管口的高度位于罐体的上部,以利于对虫卵的投放过程中与培养液充分混合。虫卵投放口、第一通管、第二通管、第四通管和第五通管位于罐体外部的一端设有阀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管口密封,防止有害物质的侵入。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罐体上设有喷头和多种不同功能通管的结构,不仅能有效完成虫壳、死亡虫体等废渣的排出,而且能很便捷地给罐体内部补充氧气、营养液等养分,很好的完成了初孵仔鱼饵料丰年虫的连续培养。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
图1所示一种初孵仔鱼饵料丰年虫连续培养装置,它包括罐体1,罐体I顶部设有喷头2、虫卵投放口 3、第一通管4和孔,第一通管用于将虫体脱落的虫壳吸出罐体外,罐体I内设有搅拌器5,优选横拍式直扇面形搅拌装置为搅拌器,搅拌器用于使充入营养液中的氧气与营养液充分混合,并使丰年虫虫卵充分接触到氧气与营养液,搅拌器的搅拌棒6的一端由孔从罐体顶部伸出;罐体I侧壁中部设有第二通管7,第二通管用于取出罐体中的虫体;罐体I侧壁下部设有第三通管8,第三通管用于将氧气通入罐体内部;罐体I底部设有第四通管9和第五通管10,第四通管用于将死亡的虫体及废渣排出,第五通管用于在对罐体进行清洗时,将污水排走。第一通管4位于罐体I中的一端优选为倒置漏斗状。第三通管8位于罐体I外面的一端为沿竖直方向朝上延伸,该端管口的高度位于罐体I的上部。虫卵投放口 3、第一通管4、第二通管7、第四通管9和第五通管10位于罐体I外部的一端设有阀门。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通过罐体顶部的喷头往罐体I中注入适量的营养液,将丰年虫虫卵自虫卵投放口 3投放进入连续培养罐中,开启第三通管8进行充氧,每隔30到40分钟启动搅拌器5进行搅拌5到6分钟;在培养一定时间后,可以自第二通管7取部分样品,镜检到较大比例已孵化活体丰年虫虫体时,即可连接第二通管7与输送管,将成虫收集到相应容器中保存。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喷头2随时补充营养液,通过第一通管将漂浮于营养液表面上的虫体脱落的虫壳吸出罐体外,通过第四通管9将死亡的虫体及废渣排出,在完成一次成虫的采集后,可以自虫卵投放口加入丰年虫虫卵,开始下一批次的培养,这样可以很好地完成连续培养。在培养多批次虫卵之后,若需清洗,则可打开第五通管,先通过喷头喷撒洗涤液进行洗涤,再喷撒清水两至三次进行罐体的冲洗,即可完成罐体的彻底清洗。
权利要求1.一种初孵仔鱼饵料丰年虫连续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罐体(1),罐体(I)顶部设有喷头(2)、虫卵投放口(3)、第一通管(4)和孔,罐体(I)内设有搅拌器(5),搅拌器(5)的搅拌棒(6)的一端由孔从罐体(I)顶部伸出; 罐体(I)侧壁中部设有第二通管(7); 罐体(I)侧壁下部设有第三通管(8); 罐体(I)底部设有第四通管(9 )和第五通管(1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孵仔鱼饵料丰年虫连续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管(4)位于罐体(I)中的一端为倒置漏斗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孵仔鱼饵料丰年虫连续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管(8)位于罐体(I)外面的一端沿竖直方向朝上延伸,该端管口的高度位于罐体(I)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孵仔鱼饵料丰年虫连续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虫卵投放口(3)、第一通管(4)、第二通管(7)、第四通管(9)和第五通管(10)位于罐体(I)外部的一端设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孵仔鱼饵料丰年虫连续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5)为横拍式直扇面搅拌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初孵仔鱼饵料丰年虫连续培养装置,它包括罐体,罐体顶部设有喷头、虫卵投放口、第一通管和孔,罐体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的搅拌棒的一端由孔从罐体顶部伸出;罐体侧壁中部设有第二通管;罐体侧壁下部设有第三通管;罐体底部设有第四通管和第五通管。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罐体上设有喷头和多种不同功能通管的结构,不仅能有效完成虫壳、死亡虫体等废渣的排出,而且能很便捷地给罐体内部补充氧气、营养液等养分,很好的完成了初孵仔鱼饵料丰年虫的连续培养。
文档编号A01K67/033GK203058121SQ20132005200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0日
发明者母红霞, 段中华, 黎明政, 杨洪斌, 刘焕章, 曹文宣, 陈永柏, 李翀 申请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