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旋耕深松灭茬起垄联合整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耕深松灭茬起垄联合整地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保护性耕作已被大部分国家所认同,并进行试验推广,深松联合整地技术是推动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免耕、少耕、间隔深松、浅松表土等多种不同形式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从保护性耕作技术配套机具方面来讲,国外多为大型、重型配套机具为主;而我国市场上出现的几种不同规格型号普通的联合整地机也只是结合了灭茬、旋耕、起垄、镇压等其中两项或三项农艺,且存在牵引阻力大,土壤深松效果差,机具功能单一等技术难题,致使深松整地技术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研究开发一种用于土壤带状深松的同时又能完成灭茬、旋耕、起垄、镇压等多项农艺的“旋耕深松灭茬起垄联合整地机”,已成为促进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耕深松灭茬起垄联合整地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耕深松灭茬起垄联合整地机,包括有机架,在机架上方连接有牵引机构,主传动箱安装在机架正中央,通过传动轴与固定在机架两侧的副传动箱相连接,灭茬机构、旋耕机构依次安装在机架下方,与副传动箱相连接,深松机构安装在机架中间的横梁上,在机架后梁上并排安装有起垄机构和镇压机构,润滑油循环降温系统将主传动箱和副传动箱连接贯通,将机具工作中产生油温降至安全温度,防止传动部件损坏,保证机具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耕深松灭茬起垄联合整地机,一机多用,作业时一次性完成作物的根茎灭茬、土壤深松、旋耕松土、起垄整形镇压等农艺,且作业安全可靠,深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信赖。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耕深松灭茬起垄联合整地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机架2、牵引机构3、主传动箱4、传动轴5、副传动箱6、灭茬机构 7、深松机构8、旋耕机构 9、起垄机构10、镇压机构 11、润滑油循环降温系统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旋耕深松灭茬起垄联合整地机,包括有机架1,在机架I上方连接有牵引机构2,主传动箱3安装在机架I正中央,通过传动轴4与固定在机架I两侧的副传动箱5相连接,灭茬机构6、旋耕机构8依次安装在机架I下方,与副传动箱5相连接,深松机构7安装在机架I中间的横梁上,在机架I后梁上并排安装有起垄机构9和镇压机构10,润滑油循环降温系统11将主传动箱3和副传动箱5连接贯通,将机具工作中产生油温降至安全温度,防止传动部件损坏,保证机具正常工作。田间作业时,先将牵引机构2与拖拉机尾部固定连接,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轴输出的动力传递到主传动箱3,主传动箱3通过传动轴4将动力传递到两侧的副传动箱5,副传动箱5分别带动灭茬机构6和旋耕机构8旋转,机具在拖拉机牵引力作用下匀速前进,灭茬机构6在前进中进行浅耕灭茬,深松机构7靠机具自重进入土壤预定深度将已形成的板结层破坏,同时旋耕机构8在旋转中将土壤切碎,起垄机构9对旋耕后的土壤进行起垄整形,紧随其后的镇压机构10将松土镇压,完成灭茬、深松、旋耕、起垄联合整地全过程,润滑油循环降温系统11将机具工作中产生油温降至安全温度,保证机具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耕深松灭茬起垄联合整地机,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争抢了农时,节省了人力、物力,是广大农民机手投资取利的好项目。
权利要求1.一种旋耕深松灭茬起垄联合整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I),在机架(I)上方连接有牵引机构(2),主传动箱(3)安装在机架(I)正中央,通过传动轴(4)与固定在机架(I)两侧的副传动箱(5)相连接,灭茬机构(6)、旋耕机构(8)依次安装在机架(I)下方,与副传动箱(5)相连接,深松机构(7)安装在机架(I)中间的横梁上,在机架(I)后梁上并排安装有起垄机构(9)和镇压机构(10),润滑油循环降温系统(11)将主传动箱(3)和副传动箱(5)连接贯通,将机具工作中产生油温降至安全温度,防止传动部件损坏,保证机具正常工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耕深松灭茬起垄联合整地机,包括有机架(1),在机架(1)上方连接有牵引机构(2),主传动箱(3)安装在机架(1)正中央,通过传动轴(4)与固定在机架(1)两侧的副传动箱(5)相连接,灭茬机构(6)、旋耕机构(8)依次安装在机架(1)下方,与副传动箱(5)相连接,深松机构(7)安装在机架(1)中间的横梁上,在机架(1)后梁上并排安装有起垄机构(9)和镇压机构(10),润滑油循环降温系统(11)将主传动箱(3)和副传动箱(5)连接贯通,将机具工作中产生油温降至安全温度,防止传动部件损坏,保证机具正常工作。
文档编号A01B49/02GK203057805SQ2013200539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刘连生, 尹彬, 赵玉成 申请人: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